30歲,我就這樣了嗎?| 敘事治療中的自我關懷
來自專欄簡單心理Uni12 人贊了文章
文 | 趙兆
|| 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 ||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 || 南京心理學會秘書長
編輯 | 山兔
心理學對「自我」這一概念的認識可謂紛繁複雜,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認識。總體而言,對「自我」這一概念的認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認為自我在成人後是固定不變的,傾向於從個體的視角看自我,強調人應該忠實於自我;
另一類認為自我即使在成人後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自我是關係性的,不同的關係可以發展出不同的自我,同時自我還屬於更大的社群。
自我還會改變嗎?
有兩個提問可以反映這兩種觀念的差異。
第一種認識的提問是「Who are you?」(你是誰?)
好像有個固定不變的你,可以去探索和發現,並且我和你是截然分隔的;
第二種認識的提問是「How are we becoming other than who we already been?」(我們如何正成長為一個和當下不一樣的人?)
這一提問不在你我之間劃分界限,我們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並且無論我們是否想要改變,我們都在改變。
作為敘事治療師,我們秉持的是第二種認識。
什麼在影響我們的變化?
既然我們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那什麼在影響我們的變化?
我們生活在特定的社會文化中,每一個社會文化都有一些主流的價值觀、信念、習俗和標準,在規範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影響我們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敘事治療把這些在特定社會文化中被視為理所當然正確的主流價值觀、信念、習俗和標準,稱為主流論述 。
人們按照主流論述規範和塑造自己,卻很少思考和質疑這些論述。
敘事治療認為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人們無法達到主流論述的要求或標準。
例如如果主流論述認為男人就應該有成功的事業,如果一個男性在職業上發展平平,即使他很顧家,對人友善,有不錯的人際圈,他還是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覺得自卑。
另一種情況是人們能夠達到主流論述的標準,但是達到標準的過程帶來的影響造成了問題。
例如一個人兢兢業業,為了集體利益常年在外,犧牲了自己的家庭。從主流論述看,他是一個成功的人,是楷模。但在自己的家庭中,長期的缺失導致家庭關係出現各種問題。
如果我們對主流論述缺乏思考和質疑,我們常常會在努力達到主流標準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
因此,我要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倫理」。
當自我不再是固有不變的事物,而是一個時時刻刻的自我規劃時,我們都要為自己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負責。
敘事治療稱之為「自我關懷」(care of self)。
如果我想要成為一個「好人」,我就時時刻刻規劃自己做「好事」,並且還要思考這些「好事」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影響。
我需要思考
當下的選擇、採取的行動正在把我塑造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人是我真的想要成為的嗎?
我需要思考
在本土文化中,哪些論述是我想要遵從?
哪些論述又是我想要修改或摒棄的?
我自己更偏好的價值觀、信念是什麼?
當我們不再盲目地聽從主流論述的要求,
從思考和質疑中發展自己更偏好的價值觀和信念時,
並且按照這些價值觀積極主動地採取相應的行動,
我們就在塑造自我上就有了主動權,
我們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方向和可能性。
原文發表於:30歲,我就這樣了嗎?|敘事治療中的自我關懷
學心理諮詢,到簡單心理Uni: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免費心理課程領取點擊→:《聽曾奇峰講俄狄浦斯期》
心理諮詢師執業直通車→:「簡單心理Uni金牌基礎訓練課程·2018年秋季班」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的隱喻(四):鏡子
※心理諮詢案例:一個出軌女人的自述!
※心理諮詢沒有奇蹟,只有過程
※心理諮詢——初診接待
※【大咖公開課】聽李松蔚聊聊家庭,聊聊家庭治療背後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