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初一培養學習冠軍(3):溯本認知

從初一培養學習冠軍(3):溯本認知

來自專欄培訓的藝術16 人贊了文章

頂尖學習生產力的驅動因素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驅動了頂尖的學習生產力,造就了「好像看上去輕鬆也能夠搞定學習」的現象呢。

以我的觀察,有6個因素至關重要:

  • 溯本認知
  • 策略思考
  • 整體學習
  • 人文素養
  • 成長思維
  • 自我驅動

在接下來,我們一一討論這些因素。

學神中的戰鬥機

所謂溯本認知,也就是從本質上去認識、理解事物。

談到這裡,就需要談到Elon Musk,Tesla汽車、Space X的創始人。

如果你還不知道他是誰,如下是一個簡單的介紹。

Elon Musk生於南非,是一個從小喜歡學習的人,經常每天讀書10小時。1983年他12歲的時候,花了三天時間學習了一種編程語言,然後寫了一個遊戲(據他說也就是比Flappy bird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啦),後來還賣了500美元。

他不喜歡南非白人懶散的休閑風格,看中了矽谷這塊寶地。由於母親是加拿大人,於是先移民到了加拿大,後來又到了矽谷。

大學裡,Musk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會最大程度影響人類的未來?」他列出了5件事情:互聯網、清潔能源、外星移民、人工智慧、基因重組。對後面兩者,他拿不準到底會是天使還是惡魔,於是決定從前面3個中選擇,作為發展方向。

Musk最終選擇了清潔能源,決定攻讀斯坦福的高性能電容器博士學位,這個項目目的在於創造更加高效的能源存儲方案。

但那是1995年,互聯網如日中天。Musk也害怕錯過了這班車,於是他決定退學轉向互聯網。

他首先想去當時互聯網公司的頭號代表:網景。採用了霸王面的策略。他直接到網景公司的大廳,希望能夠搭訕獲得面試機會。但卻沒有勇氣開口,又自行打道回家。最後他和兄弟成立了一家做網上黃頁的公司。

趕上互聯網熱潮,1999年,康柏公司以3億美金收購了Musk他們的公司。27歲的Musk,分到了2200萬美金。

進入高帥富行列的Musk,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創建一個網上的銀行,提供存款、轉賬之類的服務,這家公司叫做X.com。在今天我們已經對於網上轉賬非常熟悉,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超前的想法。有趣的是,在他們辦公樓里,有另外一家公司也提供類似的服務,為了爭奪客戶,兩家打得不亦樂乎,最後乾脆決定合併(58趕集即視感),成立了PayPal。你可以認為是支付寶的美國版,當然還在支付寶之前。

2002年,PayPal被eBay(當時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以18億美金的價格收購,31歲的Musk拿到了1.5億刀。成為了高帥富中的戰鬥機。

即使是企業家,對於很多人來講,這一幕大概就是他們人生的高潮了。但對於Elon Musk來講,前面這些只是一個前奏。接下來的事情,才讓人們跌破了眼鏡。

在PayPal被收購前,Musk開始瘋狂的閱讀關於火箭的書籍。在拿到1.5億之後,他投了1億美金,進入了火箭發射行業,創辦了SpaceX。這家公司旨在突破性的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幫助人類移民火星。

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行業,但Musk並沒有滿足,在2004年,他創辦了特斯拉汽車,旨在加速電動汽車的發展,推動汽車行業走向清潔能源。

接下來在2006年,他投資1000萬美金,和表兄弟一起成立了另外一家公司SolaCity,旨在通過更龐大的分散式設施來改變發電產業,讓家庭也裝上太陽能電池系統,成為發電體系的一部分,降低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

事情發展並不順利,到了2008年,更可以說是災難。

1) Space X已經發射了3次火箭,都失敗了。而剩下的資金既能夠支持一次發射,如果再度失敗,這家公司應該就關門了。

2) 特斯拉計劃中的第一款車:Tesla Roadster,也沒能推出市場。更糟糕的是,全球經濟危機的到來,不僅僅壓縮了汽車市場,而且讓新興企業的融資變得更加艱難。作為沒有產品的特斯拉,現金流燒的飛快。

而這時Elon Musk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需要說明的是,Musk創建的公司並不差,反而非常的出色。但他們面臨的挑戰巨大。例如僅從火箭發射的角度,全世界當時只有三個國家掌握了可回收發射技術:美國、中國、俄羅斯。顯然這些國家能夠調動的資源,是Musk這樣的商業公司無法比擬的。

然後轉折發生了。

2008年9月,SpaceX第四次火箭發射成功。這次成功給他們帶來了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16億美金合同,SpaceX得救了。在此後的幾年裡,SpaceX進行了20次發射,因為他們的技術大幅度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所以贏得了更多的客戶。他們正在測試新的航天器,能夠載人飛入太空。他們還在建造更大的火箭,能夠一次性載100人去火星。此前這些事情,僅僅有中俄美歐這樣的國家或者國家聯盟才能夠付諸實施。

而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在高端汽車市場上創造出了類似iPhone出現的營銷效應,在高端市場上站住腳後,Tesla正在嘗試降低電動車成本,建立充電網路,把電動車推向更廣大的用戶群體。同時他們也正在創建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工廠。

需要說明的是,在汽車行業上一家創業成功的公司,還是在1925年。

以Musk一貫的風格,顯然不會就此停止,他還在開發新的交通形式:超級高鐵(Hyperloop)。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裡有什麼想法,反正我第一次讀到他的故事,想起了這麼幾個人:

首先是愛迪生,他不僅僅改進了電燈的發明,使之實用化。而且創建了愛迪生電器,建設供電網路,讓電走進千家萬戶。在愛迪生之前,電燈已經存在,但往往是富豪家族的玩物,你需要自行在家裡備發電機。

愛迪生電器後來進行了合併,改名為通用電器。一直到今天,通用電氣都是美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公司之一。

再者是亨利福特,他將汽車帶入了普通美國人的家庭,奠定了現代汽車業的基礎。福特講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我問人們想要什麼,他們會說是更快的馬。」

在福特之後的100年,我們這個時代,喬布斯成為了「比客戶更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的代表人物。而在調動人心,創造出令人難以忘懷的營銷體驗方面,喬布斯更是大師。

而Musk看上去,就像這些人的綜合體:

  • 改進了電動汽車、火箭這樣的已經存在很久的技術,但是革命性的降低了運作成本,使之能夠被市場接受;
  • 圍繞電動汽車,打造了能量管理技術、電池工廠、充電網路甚至分散式發電技術,從而形成一個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的整體系統;
  • 打造出讓客戶難以想像甚至尖叫的革命性產品,例如Model S;
  • 超一流的營銷,引發媒體傳播、客戶口碑。
  • 圍繞高度挑戰性甚至看上去不可能的目標,制定長遠的、分階段實行的策略,一步一步使之變成現實。例如在電動汽車領域,首先推出高端的跑車,建立市場品牌、現金流與知識儲備,然後再進入更低端的市場。

而在方向的選擇上,Musk的思考貌似更加深遠更加的系統。

關於Elon Musk,有一篇超級棒的文章:「Waitbutwhy專訪Elon Musk:激進分子中的激進分子」,建議各位搜索閱讀。前面對於Musk的介紹,也是參考於此文。

溯本法與類推法

Elon Musk的思考方式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溯本認知。想要明白溯本認知的含義,需先了解兩種思維方式:類推法和溯本法。

所謂類推法,就是別人怎麼做所以我也怎麼做,其他事物是這樣的所以這件事情也是樣的,簡而言之就是跟風從眾,用類推的方法得出判斷。

例如別的小孩都學鋼琴所以我們小孩要學鋼琴,別人都要讀哈佛所以我們也要上哈佛;再比如互聯網創業,大家都做O2O所以我們也做O2O;別人買某支股票大賺,所以我也要大力炒股。反映到學習方式上就是,其他學生的學習流程是預習-聽課-複習,那我也要完全複製過來,完全不考慮對自己來說是否必要。類推法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人的思維習慣中的,是日常情況下我們默認的自然反應。

那所謂溯本法是指什麼呢?溯本法這種思維,從文獻記錄來看,最早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來。他創造了一個概念,叫做第一性思維(First Principle Thinking),是從事物最基本的原理、概念出發,進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推導,建立起思維體系的過程。

例如中學物理,力學知識和題目往往都是圍繞牛頓三定律,展開出來的。缺乏溯本思維能力,停留於表面的人,就容易學的很辛苦效果不佳。

用投資的案例來看,巴菲特就是典型的溯本思維。他回顧股票的本質,認為買股票就是購買公司未來價值。圍繞「企業未來價值」這個核心,建構自己的投資標準和知識體系。

平面幾何與溯本認知

在初中數學中,平面幾何的重要性很高。對此學生普遍有疑惑,覺得這東西跟現實沒多少聯繫。甚至高考也不會考,為什麼要放上去呢?

初中平面幾何的思想體系,來源於古希臘的歐幾里得。他所著的《幾何原本》,據說是西方歷史上出版量排行第二的書籍(第一名是《聖經》)。

那麼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這並不是今人才有的困擾。

據說,曾經有歐幾里得的學生問他:「先生,我這麼辛苦地學習幾何學,在學成之後,我有什麼好處呢?」歐幾里得聽了學生的話並沒有發怒,也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吩咐身邊的侍者說:「快去拿三個金幣給這位先生,因為他想要在學習中獲得實惠。」

在歐幾里得幾何中,他首先定義了幾條公理(認為是不證自明的),然後從公理出發,建構了整個平面幾何的理論體系。例如各種定理,都是從公理直接或者間接推導出來的。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基於第一性原理構建的理論體系。

在現實中,人類自動的就有「類推」的思維。然而嚴謹的溯本,從基本原理、概念開始建立層層推導、演化,建立嚴謹的知識體系,卻是人要經過系統訓練才能擁有的能力。

這種訓練需要結合具體的知識領域,而能夠提供這樣系統化、相對直觀簡單、又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知識領域,是非常少的。

理解了這一點,平面幾何當然有用而且有大用,但這種用途並不是去菜市場買菜那種快速直接的簡單實用價值,而是發展人的基礎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基於此之上的溯本思維。

我在讀書時,發現有同學花了大量時間,去背平面幾何中的各種定理、推論。我就說這些為什麼要背呢?理解了幾個基本的公理、定理,這些要麼很快就記住了,要麼不行就基於基本公理定理現推一遍,也很快。

這些定理、公理,他們是有層次的,有重要性優先順序因果性的。把握了層次,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一層一層的推導展開,學起來就遊刃有餘。反過來很多人的問題是,他們沒有把握本質,缺乏層次感和優先順序,所有內容都覺得重要,於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看上去很努力,但是效果差。

要是學到的就是那幾個定理,是沒什麼用,跟現實生活幾乎沒交集。然而那種從本質層層推導建立知識體系的思維能力,卻是有高度的價值。

然而,在應試教育體系中,普遍的是關注結果,忽略掌握過程、思維建構。理想豐滿,現實骨幹。

類推思維導致的低效與焦慮

我以前做求職培訓,那時候網上有非常非常多的面經。但是幾乎所有的面經,都在教學生去表達對公司的興趣,例如要說多麼熱愛這家公司,這樣才能得到工作機會。但是從本質的角度來看,求職的重點,並不在於表達對僱主的興趣,而是僱主對你有興趣有熱情,面經的方向搞反了。戀愛也是一樣的,追求的重點,並不在表達自己對對方多有熱情,而是怎麼讓對方對你有熱情。所以大眾的努力方向都是有問題的。

那麼為什麼這些問題普遍存在呢?一個基本的心理因素是,別人都是那樣子做的嘛。

類推法很簡單,只要看別人怎麼做,其他事情看上去是什麼樣的,跟風、模仿形式就可以了。而溯本法,則真的要開動腦筋下功夫,去研究去分析去實踐,需要更高的成本,大多數人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意識。

再例如,為什麼今天家長,在教育方面非常焦慮呢?就像小升初或者高考的政策,今天變明天變,每次變一下,家長群里一堆家長就開始各種焦慮。我的小孩該怎麼辦,如何操作。

如果溯本思考的話,無論學校的政策變來變去,有個基本原則是很難改變的:精英型的學校、精英型的組織,總是希望招募精英型的人。作為家長,沒有那麼多必要去關注政策會變到哪裡,只需要把重心放到培養小孩精英型的核心素質上,再加上一些應試元素,也就差不多了。重點是你培養小孩有吸引精英型組織的能力,而不是拚命的追求名校。

焦慮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被動的跟隨表面現象。而表面的東西變得非常快的,可能你永遠沒有他們變得快。

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為什麼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政策會變來變去呢?

今天的教育體系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它已經跟社會發展脫節了。

首先,教育體系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甚至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對人才需要的重點,從工人轉向了有創造力、有領導力的創造者。工廠式的教育,在這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其次,學校教育體系,也很難滿足人的自我發展的需求。例如人要快樂、要自我實現、要有高度的能力,大眾教育體系也做不到。

概括的說,學校教育體系既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關鍵需求,又不能滿足個人發展的關鍵需求。同時,教育體系還需要承擔社會公平、階層流動的任務。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政策會變來變去的?因為政府也知道當前教育的根本矛盾,但是並沒有好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時候他們做的事情就是打補丁。今天出了學生負擔太重的問題,打個補丁出個政策;明天發現中國依然需要發展科技,又打個補丁出個政策。就跟Windows,發現安全問題出補丁一樣。而且這些補丁可能是互相矛盾的。結果補了這個那個問題又出來了。

鑒於教育體系的本質沒有改變,他補丁打來打去他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將來又會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補補丁丁無窮盡也。作為家長,跟著這樣變來變去,不焦慮才怪。

家庭教育中的溯本思維

有家長分享了一個案例:

現在孩子的回家作業都需要家長檢查確認再簽字,第二天老師批改作業,寫得又正確字跡工整的會得優。整個月里都得優的作業會放到年級展覽。老師這樣做呢,是鼓勵孩子認真做作業,做得好得到獎勵。

但實際情況中呢,孩子因為有家長幫著檢查,就不會進行自我檢查,通常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一扔去完玩了,反正有家長檢查。如果家長檢查沒有查漏,導致孩子第二天沒有得到優,孩子反而認為是家長不認真,因為老師規定了要家長檢查的嘛,孩子認為這就是家長的任務了。

第二個問題是,遇到不懂的問題,即使家長解釋了孩子還是不懂,家長的意見是那就把不懂的問題空著,明天等老師發現空著題目,聽老師再用老師的方法講解一遍。但孩子就不能接受,因為沒有同學是空著作業交上去的,大家交的作業都是家長檢查完全對了以後交的,如果他空著,就會影響得優,沒有全優就不能上月評展覽,沒有月評展覽,就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評價。

這個案例我覺得是挺好的機會,可以使跟小孩一起從本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

  • 到底得優的意義在什麼
  • 家長檢查的目的是什麼
  • 確保作業的質量的責任是誰的
  • 如何看待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孩子應該怎麼評價自己

討論這些問題,交流彼此的觀點,追根問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這些就是在現實當中培養小孩的溯本思維。注意是交流,而不是灌輸。

說明

《從初一培養學習冠軍》連載中,關注公眾號"父范學堂"及時獲取後續內容。

推薦閱讀:

學習吵架
說鋼琴學習
《約翰·湯姆森簡易鋼琴教程》(小湯)第一冊教材學習說明
學習 自問自答 自想自勉 守則

TAG:學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