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乾貨分享】如何拓展「弱聯繫」社交圈?

【娜娜乾貨分享】如何拓展「弱聯繫」社交圈?

5 人贊了文章

這幾年,我的朋友圈成了老朋友們的「認親地」,每次我去一個城市玩耍發老朋友的合影,下面總有一兩個人激動地留言:

哎呀,這是不是XX啊?是我小學同學/兒時玩伴/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失散好多年啦!娜娜能不能把微信發我啊?

現在大家都知道弱聯繫很重要,因為最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總是來自於你已有圈子以外,總有朋友好奇的來討教:

能不能分享一下,怎麼和那麼多不同圈子都保持長期關係呢?

1

我有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小L,給我印象特別深。

小L在美國和香港金融行業工作多年,是個熱愛生活、興趣廣泛也喜歡分享的高挑妹子。我轉行不久她就成為我的客戶,之後經小L推薦來的n個新客戶,背景多姿多彩:

- 中學閨蜜、大學同學、在香港的同鄉;

- 業餘一起學舞蹈、練瑜伽、烹飪班的學友;

- 美國和香港幾份工作的同事;

- 大學混論壇的網友;

- 遍布海內外、喜歡同一個偶像的粉絲團朋友.....

讓我佩服的不僅是小L的人脈之廣,而是她推薦來的每個朋友,都是主動問她意見而且對她的建議無比信任。

好幾個小L的朋友甚至說:「你不用給我具體講了,我百分百相信小L的選擇,她選擇你當保險顧問,我也百分百相信你!」

要知道我對他們來說,是徹底的陌生人,而且涉及真金白銀的利益。

不同圈子和背景的人都這麼信任小L的推薦,這樣的「意見領袖 KOL」在現代社會是非常難得的,為什麼呢?

2

現在社交手段太多也太方便了,人和人的溝通成本大大降低了,所以每個人的「弱聯繫」都很容易達到很廣。你去一個社交會議場合,就能輕輕鬆鬆拿回幾十張名片,加一堆微信。

但問題是,溝通成本低了,信任成本卻沒有降低,甚至更高了。

當我們能輕易縮短物理距離的時候,我們其實很難縮短心理距離,這是人際網路受限的最大原因。

也許你的微信里有幾千個朋友,但是你心底里真正信任的「真朋友」有多少呢?

所以真人脈、真朋友,不是你認識多少牛人、混了多少個圈子,而是你認識的這些人是不是信任你、需要你、幫助你。

3

以前我也只能很含糊的總結一些「多幫人」「真誠待人」「多交朋友」的經驗,直到最近我讀了孫圈圈的《停止無效努力》這本書,有一個章節《拓展弱聯繫》讓我一拍大腿:是這麼回事!

一般而言,人際關係網路中會有四種角色:節點、專家、明星、助理。

節點是把大家連在一起的人,他們很善於和大家打成一片,也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欣賞每一個人。

專家是掌握信息、知識和資源的人。一個圈子80%的價值是由20%的專家貢獻的,例如知乎,大部分用戶從未回答過問題。適合做專家的人通常有特定的知識淵博,也願意給人們有用的建議,幫大家指點迷津。

明星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能夠讓大家願意相信和贊成ta的觀點。有時候專家的觀點可能別人未必認可,但經過明星的詮釋,會獲得極高的認同度。

助理是在圈子裡提供服務的人,未必有專業知識、人格魅力以及連接大家的社交能力,但是任勞任怨、熱心助人、不計回報。不過這個角色不一定在所有社交網路都有,尤其是高端社交網路(秘書就足夠擔任這個角色),因為價值太可替代了。

這四種角色不是完全割裂的,如果你既是節點又是專家,自然價值會更大。

所以我特別佩服的小L,就屬於專家+明星。她在不同圈子裡都是「懂金融、懂保險」的學霸角色,再加上性格魅力,她推薦的人和觀點自然讓大家更加信任。

我自己呢,應該屬於節點+專家,因為我特別喜歡當橋樑,來介紹不同的朋友彼此認識和互通資訊。對於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我也樂意多多分享和科普。

所以不知不覺間,我成為了無數個毫不相關圈子的「連接點」,也把五湖四海的很多陌生人聯繫在一起。

我在介紹不同圈子朋友交流的過程中,還不知不覺當了好幾次紅娘呢:)好幾對經我認識的朋友都結婚生娃了,我成就感也是大大滴!

寫在最後

「Give and take: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中譯名《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一書中提到,人際網路中有三種人,一種是Giver(給予者),一種是Taker(獲取者),一種是Matcher(互利者),那些獲得卓越社交價值的人往往是Giver(給予者)」

所以想拓展人脈之前,不要先想著別人能給你帶來什麼,應該先想想:我在這個圈子裡能勝任什麼角色?我能給大家帶來什麼價值?

天涯存知己,海內若比鄰,祝大家都有更多的朋友、更廣的圈子,互相幫助、彼此欣賞,看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

關於娜娜:香港保險理財顧問,職場人生寫作者,

來自內蒙古,求學上海和美國,現定居香港。從業投資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近十年。

個人微信:xingyuan1836(添加請註明來意)。微信公眾號:香港金融俠侶(hkfinancecouple)。

推薦閱讀:

如何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並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為什麼我們不建議大家混圈子
不燒錢,玩轉「有效傳播」就這麼容易!
有了這兩款App,你就能在社交圈大殺四方

TAG:社交圈 | 社交能力 | 職場人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