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自己的人,只能過低配人生
來自專欄大雄的口袋13 人贊了文章
有一陣子,我特別想買一支某品牌的口紅,可是遲遲沒下單,總陷入莫名的糾結中。
我會找些借口讓自己不要買,例如:「算了,我平時也不化妝,買了也只是落灰。」或者默默說服自己:「那個有點貴,買個便宜點的算了。」
可是內心明明很渴望。
其實,一支口紅也就幾百塊錢,我並非承擔不起,可就是沒去選擇那個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好像,在我的潛意識裡,總有一個聲音在阻止我:
你不配擁有它。
讀書時,有不少聊得來的異性朋友。但是只要他們表達出任何一點對我的好感,我就反感這個人,見面繞得遠遠的。
哪怕其中有的人,就是我在心底默默喜歡的。
心裡每天都在上演瓊瑤劇:他為什麼喜歡我?他喜歡的只是我的外在吧?嗯,我和他不合適,我們沒有未來,與其以後分開還不如我先離開。
曾經有段時間,我常常問自己,這到底是為什麼?
為什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直到那天,我和惜惜的一次對話,讓我搞清楚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02
惜惜是我發小的孩子,發小離婚後,和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家庭,也有了孩子,而惜惜一個人被送到外婆家住。
因為心疼這孩子,我隔三岔五會去看看她,給她買點零食買點書。
有一年暑假,我又去看她,她聽說我女兒已經開始學舞蹈了,特別羨慕。
我問她:「媽媽不給你報舞蹈班嗎?」
她回答:「嗯。」
「你想嗎?如果想學,我跟你媽媽說,讓她給你報。」
她搖搖頭。
「她都已經不要我了。」說完,她將頭扭過去,不讓我看見她臉上的淚。
倔強的惜惜,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也一下子讓我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小時候,我是家裡那個被忽略的孩子,媽媽會給姐姐妹妹買新衣服,但是我穿的永遠都是姐姐換出來的舊衣服。
每次看到她們穿上新衣服,我內心特別羨慕,可是從來不願說出口。
我不敢為自己爭取,亦不肯為自己爭取,即便是寒冬的深夜,母親將我身上的被子全部拉走蓋到妹妹的身上。我也故意往外邊再挪一點,偷偷地為自己蓋上衣服。
姐姐聰明漂亮,是父母的驕傲;妹妹天真可愛會撒嬌,是父母最寵愛的對象。
唯獨我,永遠是那個被忽視的對象,我的需要從沒被看見過,就像眼前的小女孩惜惜。
惜惜就是幼年時的我,我可能也是長大後的惜惜。小時候的情感與需求得不到積極回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內化出一種行為模式:
習慣性自我壓抑與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好東西,不敢擁有好東西。
03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要,是因為他對於積極回應的良好預期,這種預期來源於無數次的積極經歷。
相反,每一次被拒絕的經歷,都會喚起種種羞愧、窘迫、丟臉的體驗,出於趨樂避苦的本性,人們就會害怕再去體驗那些痛苦的感受。
於是,壓抑需要、放棄需要就成為一種防禦性的手段。
這種習慣防禦的人,在依戀關係中通常是「迴避型依戀」。
因為這些人在0-3歲的關鍵時期,種種情感與需求得不到父母,尤其是母親的積極回應。
久而久之,他們慢慢學會了自我保護的迴避性策略,把注意力從母親身上轉移,而投注於閱讀、積木、花草、電視、遊戲……之中。
在他們看來,這些一塵不變的事物比變動不局的人更為可靠,從這些物件身上,他們能夠獲取更強的掌控感。
而一旦必須從外界的他人之中得到滿足,就會喚起他們強烈的焦慮,因為他們害怕再次體驗到嬰兒期那種被拒時的窘迫感受。
哪怕內心得渴望像一團火,也做出一副「我不需要」的冰冷態度。
這種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人就開始陷在其中,被其慢慢蠶食。
就像我,兒時需求屢屢得不到回應的成長經歷,讓我一步一步陷入無法掙脫的心理泥潭。
這麼多年來,我有意壓抑著自己的需求,時常覺得自己不配擁有。
在對外關係中,也總表現出冷漠拒絕、謹小慎微,並說服自己:「我不需要它。」
04
累了自己撐,病了獨自抗,不需要親人和朋友撫慰的迴避型依戀者,看似獨立,但內心深處從未停止對愛和關注的渴望。貌似剛強,卻柔弱得不堪一擊。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一個被拋棄和被忽視的孩子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回答是:覺得這個世界上,自己不是任何人的「最重要的人」。
這裡的「任何人」,包括自己。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經典台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就好像活著都是給人添麻煩。
短短八個字,蘊藏著深不見底的絕望。
就像一個在枯井中的人,每一聲求救,卻只能聽見空洞的回聲。
更可怕的是,這種絕望可能會伴隨迴避型依戀者的一生。
有一個女孩,童年常羨慕別人身上的花衣,可是母親從不給她買。
長大後,為了滿足自己,她給自己買了許多的衣服鞋子,可都是些地攤貨,因此被朋友們戲稱「地攤女王」。
有一天,因為一場宴會,女孩買了一雙鞋。其實不過幾百塊,對於收入可觀的她來說,這個價格實在不值一提。可是,這是她人生中最貴的一雙鞋。
她太喜歡那雙鞋子了,擔心鞋子放在外面會落灰。於是,將它放進鞋盒,又將鞋盒藏到床底下。
兩年後的一天,她打掃衛生,發現了那雙鞋。
當她打開鞋盒的那一霎那,看見鞋子上依舊落滿了灰,她一下子哭了出來。
她突然意識到,原來在心底,她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那雙鞋,所以那樣珍惜地將它們收起來。
太久的壓抑,讓她在想滿足自己時,已經不懂得如何真正地滿足自己。
如今,不管自己能力多強,收入多高,她似乎只配擁有低配的人生。
什麼都可以差一點,什麼都能將就一下,只因為內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事物。
05
不管怎樣壓抑和忽略,內心的需求仍然存在,時不時地蠢蠢欲動。
如不能好好地將這些需求進行表達和滿足,不僅傷己,還會傷人,甚至成為世代流傳的病。
武志紅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對自己苛刻到節儉的媽媽帶女兒去超市,說:「挑吧,你想吃什麼咱們就買什麼。」
女兒很高興,挑了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
接下來,媽媽又特意挑了一些更昂貴的。
回到家後,媽媽突然間覺得女兒吃零食的樣子很貪婪,於是歇斯底里地爆發了:
「你知不知道我們家日子多難過,你為什麼這麼貪婪?!」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網友講了一個更恐怖的故事。
一次,她拒絕了媽媽給她買的衣服,結果媽媽爆炸了,大喊:「你還不如去吸毒,吸毒的話你還會知道需要我的錢。」
這兩位母親都一邊想過度地去滿足孩子的需要,以此釋放自己潛意識中隱藏著的蠢蠢欲動的需要,一邊又無端地生出許多的憤怒。
這是因為她們的需求從沒有真正被滿足過,憤怒和委屈積攢了一輩子,一不小心就會泄露。
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啊,她沒有義務承受這些。
06
我的一個朋友,他是一個特別好的人,對家人朋友有求必應,甚至還給姐姐的孩子找工作,買房子。
但是對親友越好,他就越不想見到他們,甚至會對他們有些厭煩。
當察覺到自己厭煩的情緒,他甚至有一點崩潰的感覺。
其實,這是因為他總是在滿足別人的需要,但是從不滋養自己。
他正在乾枯。
他問我怎麼辦?
我說,看看你的內心吧,看看你的內在想要什麼。
問問自己:我到底需要什麼?
當他試著說出一個隱藏很深、甚至完全都不知道的願望時,他淚如雨下。
他說,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了,接下來,他會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去滋養他自己。
我想,這個練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一做,問問自己的內心——
我需要什麼,我想要什麼,我想要怎麼樣。
搞清楚,弄明白,然後去滿足自己,去滋養自己。
只有這樣,我們心底那個小孩才會慢慢長大,我們才能活成一個敞亮的、坦蕩的、大寫的人。
「不配擁有」的背後是一種恐懼
你是個有金錢恐懼的人嗎?
推薦閱讀:
※如何讓你的孩子遠離猥褻, 學會自我保護
※超過七成家長駕車不懂兒童保護
※冒充我媽的人,割我舌頭,砍我雙腿。
※逃離惡魔終極攻略:給孩子一張救命的安全地圖!
※[小動圖,大安全]折翼天使在哭泣,別再讓孩子殞命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