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為什麼淪陷得這麼快?地球知識局
來自專欄地球知識局157 人贊了文章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東北為什麼淪陷得這麼快?
NO-609-日俄之間的東北
作者:書劍為酒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中國東北在地緣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但在這個板塊內部,主要的構成單元是大量大面積平原,利於大軍縱橫馳騁而不利防守。在陸上,與東北有接觸的強權又很多,易受來自不同方向的攻擊。
明清持續半個世紀在東北的爭奪是王朝鼎革的前奏,清聖祖時期對外東北的鞏固和對沙俄侵略的反抗則預示了大清穩定統治的到來。可惜到了清朝末期,對東北地區長期進行的封鎖政策讓中央對東北的控制力空前衰弱。
來自俄國和日本兩個方向的勢力開始露出了爪牙。
俄國人的獠牙
俄國對南方出海口的渴求是貫穿這個國家歷史的主線之一。因此俄國在清朝政府內交外困之後頻繁出擊,得到了外東北龐大的領土。這是中國在近代損失領土最多的時期。
如今恢復的國土拿回來都不容易
然而黑省還是沒有出海口
三國干涉還遼之後,東北地區的形勢更加複雜。1898年,中俄簽訂《旅大租地條約》,俄國強行租借了旅順和大連,獲取了修築哈爾濱到大連的中東鐵路支線的特權。
1898年的旅大租地條約
俄國在這個時期開始制定了所謂的 「黃俄羅斯計劃」,即動用各種手段將中俄邊境從已有邊境推進到喬戈里峰到海參崴一線。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一旦實現,中國的北方將會無險可守,全面洞開,把京城頂上軍事前線。
最悲觀的情況……
1900年,中國爆發義和團事件,俄國借口平亂出兵佔領東北。大清只得引入日本的力量控制東北,1904年的日俄戰爭由此爆發。
說是保清滅洋
實則不知道究竟幹了些什麼
日本在俄國人面前流盡了鮮血,但是最終戰勝了俄國。日俄兩國簽署的《朴茨茅斯和約》中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卓越利益,並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餘附近領土領水租借權轉讓給日本;中東鐵路南線之由長春到旅順口的鐵路及附屬權利轉讓給日本。
日俄雙方代表
1905年9月5日
通過此戰,日本把俄國人的勢力驅趕到了北滿地區,牢牢地抓住了南滿地區的權益。日俄兩強在東北的固定利益於是成為了定局,中國人自己反而無從干預。中國的國運走向,尤其是北方的主權安危,由此便繫於兩個外人之手。
滿洲鐵路的南北劃分
從實際上說明了俄國和日本對東北的控制
中國無奈成為了棋盤
張黎導演拍攝的年代劇《少帥》中有句台詞:東北的形勢就是身處日俄兩大帝國主義列強中間。這是當時東北當政者面臨的最大難題。能夠處理好這對關係,便能夠掌握東北,處理不好,東北一定會局勢混亂甚至是崩盤。
東北乃至國家安危
繫於這對父子之手
奉系集團的崛起和隕落便是直接的明證。
張作霖是一個出身低微的人,在俄國出兵東北時拉起了一支保安隊,這成為了他後來變成東北王的最基礎力量。在張作霖的早年生涯,日俄兩國互相爭奪對東北的控制權,大打出手全無信義可言。這讓他清楚地認識到,拳頭大,槍杆子硬,有人撐腰,才能在東北站得住腳。
誰拳頭大聽誰的
好像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基因……
所以張作霖在面對日本時選擇了十分聰明的利用態度:他尊重日本在東北的既得利益,以此交換日本對奉系的支持。奉軍曾經長期聘用日本人做顧問,日本與北洋政府簽訂的諸多條約也都是由張作霖來協調和落地,奉系用人也以知日派為主,比如總參議長楊宇霆。這一切,都讓日本在南滿的勢力逐漸做大。
楊宇霆早年跟隨老張打江山
後來自命不凡不服小張
結局挺慘
而日本也對張作霖的支持投桃報李。1916年,日本從朝鮮銀行貸款300萬元支持張作霖整理財政。在張作霖謀求從奉天省督軍躍升為東三省巡閱使時,日本出兵東北,刻意製造外交事件給北洋政府施壓,替張作霖背書。
同時張作霖對俄國的態度則要謹慎很多。俄國十月革命後,張作霖對白俄和紅軍在東北的爭端秉承中立政策,還收編了一些白俄殘餘勢力。等到蘇俄徹底穩住國內政權後之後,張作霖則支持了蘇俄全盤繼承沙俄在東北的利益,以免蘇俄借著革命之風繼續主張在東北的利益。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同志
對原沙俄在東北的利益主張
是很明確滴
對俄國的勢力範圍保持敬重,對日本保持柔性外交政策,這是張作霖處理東北外交問題總的路線,他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日本文官政府相信,張作霖可以作為日本在東北利益的代言人,必須幫助張作霖在中國的軍閥鬥爭中取得優勢。
梟雄的隕落
等到時間進入1920年代之後,這一切開始緩慢變化,日本逼著中國簽訂《二十一條》證明其滅亡中國的野心不死,而整個中國民間則開始掀起反日的浪潮。而日本,也發現自己並不希望有任何一個強力人物強大到足以統一中國。
包括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延長租界期限和要求公權力機關
加入日方人員等
這和張作霖的理想背道而馳,從成為東北王開始,張作霖的夢想就是入主中原。但是看起來,日本只會支持張作霖在東北的統治,所有要涉足關內的事務都得不到日本人的首肯。失落的張作霖開始用更多的拖延和兩面派做法來對付日本。
比如日本夢寐以求的在東北的自由通商的權利、自由開礦的權利以及進一步擴充其鐵路網的計劃都在張作霖日復一日的拖延中化為泡影。
只要我老帥在一天
就要拖住日本人一天
但是日本依然對張作霖抱有期望。
1925年,奉軍在獲得巨大發展之後突然迎來了郭松齡倒戈事件,手握七萬奉軍精銳的郭松齡一路從河北灤州打到了奉天的新民,眼看著就要佔領奉天。奉軍的老派力量在郭軍面前毫無抵抗能力,張作霖一度準備逃到大連的日本租界。日本關東軍在獲得了商租權和築路權許諾之後拔刀相助,讓張作霖起死回生。
郭松齡兵敗後
被曝屍三日
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說是很慘了
這場兵變背後的蘇聯勢力讓張作霖感到恐懼,也助長了他一定要進關與北伐軍一決高下,並儘快控制全國局勢的決心。
1926年,張作霖來到北京,他此行和多年宿敵吳佩孚握手言和,並且和另一北洋軍閥孫傳芳排排坐,商定組織 「安國軍」。隨後,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受封中華民國安國陸海軍大元帥
走上人生巔峰
這一時期的張作霖,雖然受了日本的救命之恩,但仍然不願意將主導權大量轉交給日本。日本許諾可以用中國的利益,來換取日本出兵將北伐軍擋在黃河以南——當然這背後是日本擔心奉系無法阻擋北伐軍,可能讓北伐軍進入東北,與日本爭權。但看穿了日本意圖的張作霖依然拒絕合作。
於是,日本的關東軍一些中下層軍官決心鋌而走險,乾脆幹掉張作霖,讓關東軍出兵佔領整個東北。
1928年,北伐軍大舉進攻,奉軍果然全線崩潰。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聲言退出北京。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逝世,享年53歲。
老帥沒了……
一將無能而累死三軍
張作霖去世之後,由年輕的少帥張學良掌握中國東北的權柄。然而此時的東北已經關閉了對日俄柔性外交的大門。
帥小伙
但好像容易熱血沖昏頭
而蘇聯方向的局勢也不樂觀。當時的蘇聯正在進行農業集體化,民眾疲敝、生產停滯、國庫空虛,張學良判斷此時正是從蘇聯手中收復北滿州鐵路的良機,發動了中東路事件。沒想到蘇軍在遠東勢力尚存,奉軍反而喪師失地。最終東北方面和蘇聯簽訂《伯利協定》,蘇聯在北滿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中東路事件時蘇聯紅軍擄獲的東北軍旗幟
督戰隊自己都跑了
可以說是慘敗
曾經長袖善舞,活躍於兩強之間的奉系,由於首領更替變成了一支不理智的力量,四處激怒對手。
此時中國國內則爆發了中原大戰,各方勢力均衡,誰掌握住了奉系集團的援助,誰就能統一中國。張學良判斷局勢後通電擁蔣,為蔣的勝局錦上添花。1930年,張學良走向了他人生中的巔峰時刻,成為中華民國的海陸空軍副司令。
誰敢攔著我易幟?
但僅僅一年之後的9月18日,關東軍就趁著東北軍主力調往關內的機會,發動軍事冒險行動,出兵攻打瀋陽城,並迅速出兵整個東北。
中東路之辱帶來的兩個悲慘後果開始發作:一是年輕的少帥連抵抗的勇氣都沒了,二是蘇聯對東北的局勢不管不顧,制衡日本的力量實際上不復存在。所以東北軍在面對日本的軍事冒險時乾脆選擇了不抵抗。於是,東北數千里錦繡河山,白山黑水,在100天的時間裡就被日本全面吞併。奉系集團也在喪失東北這塊地盤之後逐步走向衰亡。
918事變
日軍裝甲車侵入瀋陽
這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預演,也是其所謂對滿蒙生命線的激進政策。
之後的歷史證明,東北這塊土地在中國面對外敵時是多麼重要。被各方垂涎的東北,正因為此也得到了各方的庇護和關照,只要能夠八面玲瓏地處理好與列強的關係,就能作為中國勢力插入歐亞大陸遠東的一根楔子,制衡外敵。
蘇聯在八月風暴行動中出兵
中國東北並擊潰日本關東軍
而一旦東北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主動挑釁對手,則會使國內面對強敵時沒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以那個時代來說,東北的失陷讓中國一開始就面臨了與日本的大決戰……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東北地三鮮的做法
※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的真正目的
※(1)鏖戰東北(六)決戰四平(下)
※《好聲音》第3期9個學員6個來自東北 平安:半壁江山
※東北酸菜的10種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