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很在乎別人,深度解析自卑,附攻略

自卑的人很在乎別人,深度解析自卑,附攻略

來自專欄認識自己318 人贊了文章

一,

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基本屬性,而且還認為自卑是人進步的動力。

這樣的理論,影響了很多人。

一方面我們被自卑所折磨,另外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接受它,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來減緩自卑的影響。

但是,每次努力過後,自卑者還是會體驗著某種苦澀。更不用說,一些極度自卑的人,為了證明自己,設定了太離譜的目標,而遭受無數次的挫敗了。

在心理學的實踐中發現,自卑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如果你的內在足夠穩定、和諧,並且能適當的使用人際關係來成就自己,自卑就可以減弱、消失。

二,

自卑和人際關係有關?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全新的說法,但是在心理學上,是個已經是成熟幾十年的理論了。

1978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我既不自信、也不自卑,來到了這個地球上。更重要的是,在這一年,心理學家科胡特宣稱,「自戀合法了」,從而給「自卑」一個全新的視角。

自卑不過是自戀受損的產物,通過恢復健康的自戀,自卑也並不是人類命運的必然。

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案例:

小紫對男朋友要求很苛刻,當男朋友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的時候,她就很生氣。後來男朋友受不了她的脾氣,離開了她。

曾經對自己最重要的人,突然沒有了表情,轉身離開,拋棄背棄了自己,那種感覺痛苦、危險,像是要死掉一樣,因為這喚醒了人類的嬰兒期的本能感受,如果被拋棄,意味著無法生存。

然後她開始檢討了自己,覺得是自己不好,自己太糟糕了,而這種檢討,讓她有了一點點方向感和力量。

她不用再體驗死一般的,被拋棄的感覺。

三,

父母從小經常打架,家裡很難得安寧。

小秀一直覺得自己是漂泊的, 就像水上的浮萍,缺少歸屬感和穩定感。

所以,她非常需要一個人給自己力量,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信心生存,有所依靠。

媽媽是一個軟弱的人,沒有存在感,缺少人情味,也看不見小秀,小秀諷刺的說道,有一天媽媽打掃完房間,洋洋自得,說她覺得這個房間乾淨的,像從來沒有人住過。

媽媽不靠譜,可惜的是,爸爸是一個非常暴力的人,當爸爸在家裡大吼大叫的時候,她感到恐懼,覺得很危險。小秀在這個世上,孤零零的。

她忽然想到,也許並不是爸爸的問題,可能是自己不好,才導致爸爸這樣的。一定是自己不好,父母才常常吵架。

這樣想,她會覺得安全一點。至少爸爸媽媽還是靠譜的,是自己不靠譜。

四,

小銳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很敏感。他出生在人多的家庭里,家族裡的人經常互相批評和抱怨,很少有人詢問和關心彼此的感受。

無數次嘲笑和批評,讓他感到很羞愧。

無論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山村裡,還是120%的注意力都放在成績的學校里,人們也傾向於給他提出一些批評或者評價。

為了保護自己,他在別人評價自己之前,先評價自己,先批評自己,通過這樣來防止自己做錯,並限制自己的行為和人際交往,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生活中其他人的批評。

久而久之,他形成了自卑的性格。

有一天,他在別人家不小心打了一隻碗,慌張緊張的時候,他開始責怪自己,也等著別人的責怪,這時一個叔叔微笑說,沒事,沒事,歲歲平安。

他被徹底的震撼到了,原來,這個世界除了彼此責備,還有另外一種操作。

五,

心理學家發現,自卑本身並不是問題,自卑只是一個人保護自己的方式。

自卑的形成也是在人際關係中,自己的核心需求不斷受到打擊和扭曲,所以一個人為了保護自己,發展出自卑。

如果是自己不好,那麼身邊的人就可以繼續依靠;

如果是自己不好,就可以通過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得到別人的喜歡;

如果是自己不好,就有了確定的方向和目標,也不用體驗自己被忽視,被打擊,或者被拋棄時,猶如死亡一般的痛苦。

自大,是自卑一個更極端的發展。自己很好,是這個社會不好,是所有人不好,這樣他就可以高高在上,藉以保護自己內在脆弱的自尊。

六,

造成自卑的原因,並沒有我前面舉例的那麼顯然,更多的,它們在潛意識層面運作。那些在成長環境中被持續打擊的部分,為了自保,封藏在潛意識裡,偷偷的影響我們的言行。

要真正解決自卑的問題,依據心理學的實踐,需要解決自己的潛意識中的分裂和壓抑,這些分裂和壓抑,主要與成長過程中周圍人(父母)的回應不當、不足或者錯位有關。

分裂和壓抑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護,保護自己「感覺良好」,不被挫敗和傷害,但是在成年期,則帶來適應的問題。

只有分裂的部分得到整合,壓抑的部分得以呈現。生命力才不會被用來誇張的追求卓越,或者飲鴆止渴般的尋求關注,而是腳踏實地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七,

分裂是什麼?

分裂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由於完全無法接受,而被否認、隔離,就像你的一部分傢具被放到了一樓的地下室,由於放的太久,通常你都意識不到這些傢具是存在的。

這些被分裂的內容常常是,關於自己的幻想和夢想,或者一種驕傲、興奮的感覺。

比如,當孩子考了98分,回家告訴父母時,父母冷冷的說:那兩分哪去了?

或者孩子終於考了100分,然後準備向父母炫耀和分享自己的驕傲,卻被告知:不要驕傲哦。

或者孩子得意的想要騎上爸爸的肩膀,向全世界炫耀自己,卻被爸爸一巴掌拍下:一邊去!

生命的自尊本想綻放和流淌,但是卻遭到了冷酷的打擊, 無數次的受挫的體驗,導致驕傲、興奮、幻想、夢想的背後帶著強大的羞恥感和受挫感,因此不得不挖地三丈深埋起來,深的自己都忘記了。

沒有了這些幻想、驕傲、興奮的感覺的滋養,一個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同時,為了補償,又會極端的追求卓越、高人一等,結果會到頻繁受挫,人際關係危機。

針對這種分裂,整合的方式是:

1),重新喚起自己曾經有過的幻想,不要對幻想進行評價,而是去感受這些內容,在身體內在煥發出的力量。

這樣的幻想往往會以誇張的方式呈現,比如有人想要做皇帝君臨天下,有人想成為女俠拯救眾生,這都沒有關係。不要過多關注幻想的內容是否合理,而去感受身體上激發起來的力量。

2)在一點一滴的成就上,重新品嘗、醞釀「驕傲」的感覺。每天記錄「小確幸」,小小的滿足,並嘗試充分沉浸在滿足中,放棄大腦里那些慣有的批判的想法。

3)放下自己過高的目標,不斷的嘗試沉浸在過程中,對結果放下期待。

八,

通常被壓抑的是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在人際關係中的需求。本來是你非常需要的、渴望的,但是因為不敢要,所以也假裝不需要。

比如在諮詢中,Z會持續的講話,讓我感覺自己是多餘的人。

實際上,是Z不想給我表達理解、讚賞的機會,雖然他極度需要這些。因為根據早年的經驗,他預期我如果講話,可能會打擊、挫敗他。

所以,他乾脆掩藏了自己的需求,也不給別人滿足自己需求的機會。

這樣造成的結果,一方面極度需要關注和認可,另外一方面,卻不能得到有效、真正的滿足。處於一種持續的饑渴狀態,導致自己持續的虛弱、自卑。

「女漢子」就是這樣,她極度的渴望溫柔,也渴望依賴別人,可是她預期暴露自己的軟弱和需求,會被人傷害,所以不自覺地活成一副堅強的模樣。

但正因為這樣,別人難以給到她所需要的溫柔,水往低處流。所以,在堅硬的背後,無法被滿足的內心,持續缺少人際滋養的體驗,都會導致自卑持續的存在。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往往有三種需求:需要被關注、理解、讚賞和確認;需要有力量的人來指引自己;以及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耗竭自己,去照顧別人,就是隱藏了自己的第一種需求。

前段時間朋友圈流行一篇文章,有些苦得一個人扛,有些路的一個人走,悲愴的狠,也屬於這種情況。

要讓壓抑的需求浮出水面,需要明確認識自己的需求和渴望。需要做的很簡單,只是不評判的、認識和表達自己的需求。

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幼稚,或者覺得不可能實現等等。嘗試放下這些評判,只是不斷的去認識和表達。

當我向自己的諮詢師說,我需要的是你的理解,而不是評價時,我竟然哭了,原來對於這樣的一個簡單的需求,清晰的意識到、並且表達出來,竟然有這麼難。好像我有需求,就是一個不好的人,好像我表達需求,就是一個麻煩的人。

釋放了這種壓抑之後,我開始意識到,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可能的,「意向百分百,方法無窮多」。但是前提是,你得能清楚的看見它,坦蕩的接受它。

九,

把自我的力量從地下室中釋放出來,把壓抑的需求呈現出來,一個人就可以更接受現實,也更有能力創造性的從人際關係上滿足自己。這樣,自卑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但這樣的工作並不容易,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探索或者成長,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針對自卑本身做一些覺察工作。

當然,我們不是對抗自卑,對抗,也是自卑本身的一種產物。需要做的是覺察。

覺察自我否定、自己評判的出現,耐心的看看這個時候都在想什麼?

「我真的很笨」;

「我真的是一個混蛋」;

「我太陰暗了」。

當你這麼想的時候,留意到自己是這麼想的,不代表你真的是這樣一個人。

我在想,我真的很笨;

我在想,我真的是一個混蛋;

我在想,我太陰暗了。

這樣試試看,是不是感覺好多了。

不用去跟想法爭辯,左右互搏沒什麼好處,很消耗體力,而且,永無止盡。

其實這些想法的產生,是為了應對內在的某種感受,比如我前面提到過,當你感覺到被拋棄的時候,自我批判是讓自己好受一點的方式。所以當你有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想法時,把注意力放在的情緒和身體感受上,情緒、感受變化了,想法也自然會消失了。

當然,不要嘗試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而是充分的與它相處,它自己會變化的。

東方的心理學有一個有趣的方法,叫做「移空技術」,你可以在想像里,把自己自卑的那部分,裝到一個容器里,然後封上,同樣在想像里,把這個容器一步步移動到離你更遠的地方,再移動回來,再移動到遠處。這樣你就可以和「自卑」建立一個彈性的心理空間,你可以管理的心理空間。

最後,把這個容器移動到無窮遠處,你看不到它了,那麼就到了一個「空」的狀態,讓自己停留在這個空的狀態中,感受一下,「空」帶給你的感受。

自卑從「空」中來,也可以回到「空」中去。

十,

這是一篇不尋常的關於「自卑」的文章。我沒有讓人自我暗示,沒有告訴人要努力奮鬥。

那些覺得只要有錢,就解決了一切問題的人,也停止繼續欺騙自己吧。

用外在的方式累積自信,就如擺積木,擺著擺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塌了,只有內在的富足與圓滿,並學會有效的使用人際交往滿足自己,才能真正讓自己獲得自信和滋潤。

但是在生活中,也確實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簡單的方法:

1,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在生活中留意和記錄自的成就、驕傲的地方,你最好拿著放大鏡去找;

2,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設置的更合理,更符合自己的能力,或者放下目標,沉浸在做事的過程中;

3,重新選擇自己的朋友圈,多與自己喜歡的、並且性格穩定的人交往,有矛盾的時候,嘗試去恢復;

4,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如果能把自己的熱愛、並且擅長的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職業,就更好了。

呃,寫了差不多半個多月,4000多字了。

致敬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

如果你希望有專業的指導,歡迎加入我的心理社群,解鎖生命的力量和愛,關注訂閱號nizhenyuan1


推薦閱讀:

擊退10大男性自卑病症
你是自卑還是自戀的一個人?
別任由自卑和年齡一起增長
怎樣改變唯唯諾諾~自卑(不自信)
豆瓣日記: 郭敬明:流言里的自卑者

TAG:心理學 | 自卑 | 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