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龐加萊討教
來自專欄藝無所知26 人贊了文章
金鋒:向龐加萊討教
金鋒:J
龐加萊:P
J:非常榮幸能與你這樣的智慧巨人討教一些問題,你的來函進一步激起了我對丟勒作品《憂鬱Ⅰ》的再度思考。我深知,丟勒選擇這三種不同的幾何體有著他特有的目的,作品中還有其它的元素也有待新的解讀。就幾何體而言,你從專業的角度是怎樣理解的呢?
《憂鬱Ⅰ》中的三個幾何體
P:作為科學家,我們理解空間與藝術家看待空間應該有很大的不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研究的是空間性質。比如,空間在我們的描述里,它存在一些特徵:它是連續的,是無限的,它有三維等等。丟勒作品中的幾何體,暗示著對空間的幻想。為什麼我這樣說呢?他選擇的這三種幾何體,是傳統的歐氏幾何走向非歐氏幾何的出發點。丟勒值得敬仰之處,在於,文藝復興的初期,歐氏幾何學正是熱門的時候,他的意識已經開始觸及到三維空間了,我說的不是三維幾何體,是三維空間。這很了不得。
J:從丟勒的作品中,你是怎麼判斷出,他已經觸及到三維空間了呢?
P:我們慢慢來說這裡面的關係。為什麼從丟勒的幾何體與作品左上角的星空,就能判斷出丟勒在思考三維空間?這還得從歐氏的《幾何原本》說起。
J:這很深奧啊……
P: 這對丟勒時代的人來說,是很複雜的。我們知道,丟勒對歐氏的《幾何原本》是非常熟悉的。這從丟勒的《量度四書》就可以看出,他是研究過的。《幾何原本》中有五條公設,也就是無需證明的公理。歷史上,數學家對第五條公設一直持有質疑。第五條公設是這樣說的:平面上過直線外一點,能且只能作一條直線與該直線並行。質疑來自這個公設的表述,它不像公設,倒像需要證明的命題。我想丟勒也會發現其中的這個「不適」。丟勒的「不適」究竟到怎樣的程度,我們也只能猜測了。因為這個問題在數學上的解決,要到十九世紀才被否定,這就是非歐幾何的誕生。黎曼就說,過直線外一點一條直線都不會與該直線並行。黎曼是在球面上否定了歐氏的第五公設。
J:那麼這個懷疑或是質疑與丟勒的幾何體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呢?
P: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看上去是一個無限延伸的平面,但實際上它卻是個三維球體。而三維球體的球面,我們可以看成二維球面。平時我們對地球球面也是理解成二維的,是不是?實際上它是三維球面。丟勒的年代,如何知道地球是圓形的呢?如何知道是個球體?他們無法跑到太空去親自看一下。我活著的年代都無法去太空看看我們地球的形狀,更不要說丟勒的年代了。但我們可以用數學的思維去猜測地球的形狀。
J:丟勒的時代,麥哲倫不是已經完成了環球世界的挑戰了嗎?他不是向西航行,最後從東向回到了出發點葡萄牙的嗎?這不是正好說明了地球是個球體嗎?
P:是啊。那麼假如南北方向是個巨大的空洞,地球不就是一個汽車輪胎的形狀嗎?這樣麥哲倫從西面出發,也能從東面繞回來啊,這個地球不就是個甜甜圈了嗎?不就是個輪胎的形狀了嗎?
甜甜圈形狀的地球
J:丟勒會思考這樣的問題?
P:這就是我敬仰丟勒的地方。不管丟勒想到還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已經朦朦朧朧地糾結他了。他選擇的三個幾何體,其中的星盤中間就有個空洞,不就是個甜甜圈嗎?不就是個輪胎嗎?它作為星盤,這跟宇宙有關;它作為甜甜圈,這跟地球的形狀有關,難道這是純粹的巧合嗎?就像你說丟勒57歲死去,它是巧合嗎?當然,丟勒不可能拿出答案,所以我說,丟勒的這件作品可以叫做「丟勒猜想」。
J:那麼這個八面體又做怎樣的解讀呢?
P:丟勒已經思考到封閉的幾何體,所謂封閉,就是其中不能有空洞,不能是甜甜圈的幾何體。這樣的幾何體有一個特點,也是非歐氏幾何的特點,比如,我們在球面上選擇一些點,不交叉地把每個點畫條連線,那麼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由點、線與區域組成的球面。如果把球壓扁,或拉成黃瓜似的長條,你想像一下,這些點、線、塊的數目是不會改變的,是不?再假如,我們把每塊面展平,相鄰區域的邊界變成了棱,點就變成了頂點。最後就變成了多面體。丟勒的這個八面體,它有12個頂點,18條棱。
J:這樣我就更搞不明白了,丟勒這是什麼意思呢?
P:就是說,丟勒的這個八面體可以來自球體,而不可能來自星盤(甜甜圈)這樣的幾何體。
J:這又說明什麼呢?
P:這說明丟勒已經在思考維度問題。
J:為什麼?
P:設想一種生物是扁平體,是貼著平面生活,也假如能像人一樣與思想,他們永遠離不開平面,這樣的人如何思考到三維?他們只能從三維投影不斷猜測三維世界。他們的世界就是線跟點。
四維正方形的正投影
J: 你這是要說什麼呢?
P: 作為三維生物,我們很容易理解線和面的幾何性質,這是因為我們能「從外面」觀察它們。但是,對三維空間的性質,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我們是這個空間的一部分。這個原因解釋了為什麼我們不費什麼事就能理解曲線與曲面的概念,而一聽說有彎曲的三維空間就大吃一驚了。
J:這個很抽象,不知道你究竟要表達什麼……
P:我要說的就是我們可以知道地球是個球體,而宇宙的形狀是什麼?丟勒已經在思考了。雖然他不能肯定地球是個球體,但這個思路帶動了他的好奇與想像。作品左上方的丟勒刻畫了一顆彗星,這顆彗星是丟勒出生那年被發現的,被命名為1471Y1。說明他對天體與宇宙已經在做深入的思考了。
《憂鬱Ⅰ》中的彗星1471Y1
J:我覺得你不是在用你的猜想強加給丟勒吧?或許他壓根兒就沒有這麼思考?
P:你說的也沒錯。科學家的品性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東西,這就是懷疑了,就要證實。我跟丟勒的差別在於,我從小就不會畫畫,圖像表達不是我的在行,丟勒把他的質疑刻畫出來了。這刻畫出來的作品,他表達的是憂鬱,還是思考的狀態?這就要靠我們去猜測了。對不?
J:這還是不恨好懂。假設,丟勒理解了宇宙,他在設想宇宙的形狀,你從他的作品中是如何看出來的呢?
P:這是我的課題了。丟勒當年肯定沒有能力想到這樣的問題。我只是說,丟勒的作品暗示、提示或挑戰了三維空間的課題,他已經在設想星空究竟意味著什麼。
J:我知道你在說你開創的拓撲學了,這跟丟勒太遠了,你不要強加給丟勒他不能做到的事兒。我也敬仰丟勒,我相信,丟勒沒有能力思考到四維物體在三維的投影,這太不可想像了。站在丟勒的角度,我能想像的是,丟勒在地球之外的空間里設想著上帝的位置,能這樣說嗎?
拓撲中杯子變成甜甜圈的方法
拓撲中破了的輪胎,其外部的面和內部的面是等價的
P好,那就到這裡打住,我的拓撲學,其實是上帝給人類的猜想,能猜想的人,那就是猜想共同體里的一員,上帝並不在強求人類要怎樣去理解宇宙。能去做,去探索,這樣遲早會把宇宙的形狀拼接出來的。丟勒作為藝術家,他是個先驅。
J:真不可思議,在沒有一個數學公式示例的前提下,你說出了這樣一番道理,而且用的是你們科學家的語言。你是真正了解丟勒作品的智者。這裡,我給你鞠躬了!
羅列一下關於丟勒議題的文本題目:
1、給丟勒的一封信2、丟勒的回信3、與馬丁·路德的對話4、丟勒對話王陽明5、唐伯虎給丟勒與王陽明的信6、完成或許是丟勒給我的「轉譯」以及我的「後記」7、亨利·龐加萊給我的來信~END~
本文授權轉載至金鋒先生的微信公眾號「日常陳述」,更多文章敬請搜索關注。推薦閱讀:
※基礎群論(五): Sylow理論 下
※2682440^4 + 15365639^4 + 18796760^4 = 20615673^4 (I)
※數學史上史無前例的大笑話,瞞天過海的驚天大騙局
※日本Twitter上流傳的這倒數學題,據說IQ超過150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