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最容易,中文最難學?美國FSI的難度等級要反過來看

英語最容易,中文最難學?美國FSI的難度等級要反過來看

來自專欄把你的英語用起來!5 人贊了文章

「公認最容易」的英語還學不好?

很多兜售英語學習方法的磚家鼓吹「英語最容易學,中文最難學」,言下之意是我們中文都學好了,沒理由學不好英語。磚家們的論據主要有兩個:

一是人民網(轉發)的《聯合國公布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中文高居榜首,之後是希臘語、阿拉伯語等,而英語不入前十。我Google到此文源自2013年9月11日英文版中國網的「新聞」Top 10 hardest languages to learn,原文只是說relea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在其他英文網路根本搜不到。2016年大象工會就質疑這是假新聞(《漢語真的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嗎》),現在看來是徹頭徹尾了,說白了就是為了增強民族自信心的YY貼。然而很多「英語教育磚家」紛紛轉載,暴露水平了。

二是FSI的數據。例如,某教育公眾號寫道:

「英語是公認的最Easy的語言。美國FSI(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曾把世界各國的語言劃為5個難度等級,英語被評為難度1級,是最Easy的易學語言,從基礎到順暢溝通,FSI給出的學習指導時間竟然僅為575-600小時(約半年)!」

FSI就是美國的外國服務學院,一個培訓外交官的機構,學員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伍教練查到了FSI發布的數據,發現是以英語母語人士為參照的,沒有說英語本身的難度。最簡單的1類語言需要學23-24周(575-600小時),都是一些接近英語的語言,例如荷蘭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丹麥語、挪威語。最難學的5類語言需要學88周(2200小時),包括普通話、粵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還特別加*強調日語最難學。

從列表中不難看出,對於英語母語人士來說,世界上各種語言所需的學習時間基本上反映了該語種在語言進化樹上與英語的距離。這也與人類走出非洲後開枝散葉到世界各地的歷史地理大致吻合:1類語言的國家都與英國鄰近,2、3、4類漸行漸遠,最難的5類語言,特別是位於歐亞大陸最東端的中日韓語,距離英國最遠,與英語的差異最大,對於英語母語人士而言自然也最難學。伍教練還看過一些類似的帖子和視頻,什麼「10大最難學學語言」之類,基本上也是遵循相似的遠近規律,最難學的經常是Chinese。

用英語母語人士的難易分級告訴中國人「英語最容易,中文最難學」,顯然是故意顛倒黑白。事實上,FSI的數據對我們來說也有參考價值,但要反過來看——在中文母語人士的角度,中文最容易,英語是比較難的。就連那些說英語容易學的文章也承認:「(中國考生)在40個長期舉辦雅思考試(等同於英語全球統考)的國家中,連續十幾年排名倒數第三、四,最好成績倒數第七,低於柬埔寨、尼泊爾等小國。中國有最勤奮的學生,英文水平卻處在倒數。感到好冤枉啊。」

這已經涉嫌「乳滑」:英語很簡單,但中國人卻死活學不好,不就是諷刺智力低下?事實上我們學不好英語一點都不「冤枉」,因為英語和漢語在進化樹上早早就分家了,分屬不同語系,之後各奔東西,差異越來越大——

英語: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拼音文字,無調語言……

漢語:漢藏語系-漢語語族,表意文字,有調語言……

因此,英語對於我們來說是比較難學的語言(但不是最難,畢竟漢語是典型的分析語,幾乎沒有屈折,而英語靠近分析語,屈折成分少於多數歐洲語言)。英語母語人士承認中文難學,我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非要給自己打「其實很容易」雞血?很多人被「英語磚家」忽悠之後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於是就上當受騙了。

各種語言絕對難度怎麼比較?

要客觀中立地評判世界各國的語言難易程度,站在英國人或者中國人的角度顯然都是不對的。伍教練用Google/Google Scholar搜了一下這方面的比較研究,未有發現。有的學者嘗試用「語言特徵奇怪指數」等指標來衡量,結論並未令人信服。難道要問外星人?它們來到地球破解人類的語言,才能知道英語難還是漢語難。然而,天文學家的共識是地球上根本沒有外星人和UFO好吧……

換一個角度看,能夠作出客觀中立評價的「外星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就是每一個降生到人類家庭的孩子。孩子擁有適合人類語言的大腦結構和功能,能夠在出生之後幾年內迅速習得母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母語習得跟孩子所屬的種族、親生父母的語言沒有必然聯繫——無論是中國人的孩子還是英國人的孩子,出生後被世界上說任何語言的母語人士收養,都能高效地習得養父母的母語,語言發育跟當地人的孩子毫無差異。這麼說來,各種語言的難易程度應該是大致相等的,縱使存在差異也分不出12345級。

一些比較語言的研究確實顯示英語的時態、名詞/動詞屈折變化較為規律和簡潔,歐美人士對於中文的方塊字則感到難似天書,俄語的一些發音連俄國人自己都發不好——似乎一些語言就是比另一些語言更難掌握啊?這些都是事實,跟語言的發展歷史有密切關係,古老的、孤立的語言往往古怪難學,現代化、廣泛通用的語言通常容易一些。但是,這些也可能是片面的觀察。例如,英語也有複雜的一面,漢語也有簡單的一面,例如英語的字母只有26個,比中文的方塊字容易掌握,但各種語言要描述的任務對象大體是差不多的,在這個環節簡單了,就不得不在另一個環節搞得很複雜,典型的就是英語最難的地方在於其幾十萬辭彙量,遠超我們幾千個常用漢字。其他語言也有類似的此消彼長關係,整體評價難易還真的不好說。

語言作為人類思維的載體,其複雜程度就是人類思維的複雜程度,而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DNA的差異極少,思維和語言所在的「硬體」是一樣的,有理由相信各種語言的複雜程度也大致相當。不一樣的是人類生存的環境,為了應對不同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就發展出不同的語言特點,為的是更好地適應和生存。法語、匈牙利語等詞形變化複雜,自然是有使用上的需要,才會逐漸發展成這個樣子,用起來更加方便,溝通更有效率,而不是法國人他們閑得蛋疼。依我看,比較各種語言的絕對難度才是閑得蛋疼,不如看能否使用。

學語言都很難,用起來就容易了

不同人會爭論這種語言難學,那種語言容易,但語言學家們沒有爭議的一點是:人類的語言都非常複雜,研究一種語言、學習一門外語都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對於中國人來說,即使是學習跟中文最接近的、借用了大量漢字的日語韓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說差距十萬八千里的English了。只要你是在「學英語」,英語就會難得吐血!

幼兒從小學習母語具有得天獨厚的內外條件,我們也是不具備的,但是大量過來人的經驗得出,儘快用上這門語言,從「學習級」飛躍到「使用級」,在每日聽說讀寫中都使用它,那麼這門語言的難度就會顯著下降,因為只有做到「使用級」,才能夠產生足夠的接觸密度和使用機會。很多polyglot(精通多種語言者)的經驗是儘快用上學到的語言知識,特別是用來跟別人說話,不要怕犯錯和出洋相,因為越說得多就會說得越好。另一個成功的典型就是香港人,他們的教育體系使用英語,上課和教材用英語,所以雅思成績在亞洲能排到第3(2015年平均分為6.5,僅次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伍教練看了一些研究,發現即使是孩子的「語言發育關鍵期」假說,也有學者認為未必完全是大腦發育的因素,因為成年人在一定的訓練條件下,一樣可以分辨一些外語特有的音位。這意味著只要能把外語用起來,即使是成年人也能夠逐漸走向精通。大腦的脾氣非常古怪,你很想學會的知識它往往記不住,但只要是它覺得有用的東西,就會過目不忘。

所以嘛,對於學習難度極大的English,精讀《新概念》、刷考試題、艾賓浩斯記單詞等各種學習方法都是沒用的。歸根到底,還得「把你的英語用起來!」

伍教練的微博:@伍君儀透析英語

伍教練的微信公眾號:dialysis5(透析英語)


推薦閱讀:

墨子的教育思想
拯救暴躁「差生」,她只做了這件事
關於吃飯那些事
鄭也夫:應試教育與獨生子女政策
可悲的台灣教育:為了挑出1% 的「讀書人」,犧牲99% 孩子的人生

TAG:留學 | 教育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