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窮的連時間都不剩了

其實,我們窮的連時間都不剩了

來自專欄璃語職美人4 人贊了文章

文|趙曉璃

首發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寫在前面的話:

對很多職場人而言,時間無疑是最珍貴最稀缺的資源。

不論自我提升還是拓展其他職業道路,都需要大把的時間;與此同時,很多30歲上下的職場人更是身兼多重身份,上有老下有小,要兼顧工作生活多重瑣事,一天24小時,恨不能掰成48小時來用。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讓我們的人生發生增值呢?

一、「生完孩子後,我就是顯性貧困了。」

因為開著一輛深紅色的精美小轎車,諮詢者小婧(化名)在外人眼裡好不風光。

從表面上看,小婧在規劃局的下屬單位上班,工作安逸穩定,但美中不足就是工資少了些,一個月3000元不到。

小婧的老公在一家事業單位任職,每個月的工資3500左右。

剛結婚那會兒,小兩口並未感受到太大的經濟壓力:兩個人的新房動用了雙方父母四個人的錢包,付了一大半房款,剩下的小部分貸款,月供只有2000左右;加上這輛小轎車也是父母送的,平時也就上班開開當個代步工具,每個月的支出差不多在1500元以內。

算下來,還完房貸再扣除車子的費用,一個月也能有個3000元的可支配收入:小婧和父母住在一個城市,經常和愛人去老人那裡蹭飯,因此吃飯的開支無形中省下來不少,於是這3000元在小婧所在的小城裡,花起來還算綽綽有餘,偶爾還能來點小情調,去享受一下「燭光晚餐」什麼的。

可婚後不到一年,孩子的降臨徹底打破了小婧原先的安逸與舒適。

要說生孩子的費用,單位有生育保險,個人承擔的畢竟有限;但是後期圍繞孩子發生的日常開支,才是真正的「硬性支出」:一包好一點兒的尿不濕怎麼也要一兩百元,一個月至少四包,算下來每個月的尿不濕支出大約就是六七百元;奶粉花費更凶,市面上普通的900g奶粉怎麼也要200多,一個月四罐都是保守估計,奶粉錢一個月支出動輒上千元;還有各種嬰兒日常用品及玩具......所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經濟上的匱乏倒也算了,關鍵問題在於,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小婧的時間也被佔用了不少:回到家本來就很疲乏,還要帶孩子,每天晚上精疲力竭,夜裡小傢伙還會哭鬧,好容易凌晨睡著沒多久又要上班了......

小婧原本打算在專業方向上的複習考試計劃全部落空。

「一方面,我想要迫切改變現狀;另一方面,我又發現自己總是沒有時間。我特別焦慮,曉璃老師,你說我該怎麼辦呢?」小婧嘆息道。

二、為什麼你的「時間管理」形同虛設?

我知道,小婧的困惑代表了很多職場人尤其是有家有孩子的職場女性面臨的共同困惑,那就是:「每天都感覺自己像一個陀螺,不停地運轉忙碌,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提升,都不明白時間是怎麼悄然流逝的,即便有一點兒閑暇時間,更願意刷刷朋友圈,明明書放在一邊,就是不想翻閱......」

與此同時,市面上流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更是眼花繚亂,令人目不暇接,比如「番茄時間法」,但很快你會發現,自己貌似只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被「打回原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1、時間只是人特有的感知與概念

小婧在諮詢的開始問了我一個問題:「有沒有一個簡單明了的方法幫助我掌控時間呢?」

我多麼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很可惜,並沒有。

因為「時間」本身就是人特有的感知與概念。

什麼是時間?

從表象上看,葉子綠了黃了枯萎了凋零了,我們哭了笑了一天天地衰老了:我們和大自然的一切現象一樣,都遵循著「誕生—成長—發展—成熟—衰老」的自然規律,由於每個階段我們的生理機能不盡相同,我們就給這些變化找了一個概念,時間。

什麼是時間?

從本質上說來,根本沒有「時間」這回事,倒是我們遵循著大自然的法則,一天天地發生變化,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時間仍在,是我們在飛逝。」

2、時間的兩個維度:純時間和暗時間

1)、所謂「純時間」,是指我們真正用來做某件事情的時間。

這裡面不包括:你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開小差打岔的時間,比如你感覺累了刷了會兒朋友圈、你突然想起家裡的口紅用完了趕緊從某寶上精心挑選併購買一支新口紅、有個朋友在微信里找你你又和她聊了一會兒天......

因此真正算下來,我們每天看起來的工作時間是八個小時,但如果真正按照「純時間」折算,遠遠沒有八個小時。

小婧按照「純時間」的演算法將自己的工作時間整理了一下,赫然發現,刨開聊天、刷朋友圈、購物、喝水、去洗手間、吃飯、午休等一系列時間,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每天還不足4個小時。

2)、所謂「暗時間」,指的是一種時間衡量方式與運用法則。

《暗時間》作者劉未鵬有個代表觀點:「衡量一個人活了多少年,應該用思維時間來計算。」

這種「暗時間」可以理解為即便你在休息娛樂,你的大腦專門用來進行某方面思考的時間:這塊時間常人往往看不見,但正是這塊時間,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

比如,普通人坐蘋果樹下被掉下來的蘋果砸中了腦袋多半會在心裡嘀咕「今天點兒太背」,而牛頓卻由此獲得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普通人大晚上睡覺夢到蛇第二天急忙查詢周公解夢看看到底預示著什麼,而德國有機化學家凱庫勒夢見蛇,卻大受啟發,悟出了苯分子環狀結構......

再比如,我上大學那會兒知道有位英語學霸,這個人不僅吃飯刷牙上廁所都在琢磨英語,甚至連睡覺說夢話都是英文,這就很厲害了,這個人之所以在英語學習方面如此強大,離不開TA在英語學習方面投入的「暗時間」。

劉未鵬說:「這些時間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將會產生巨大的效應。能夠充分利用暗時間的人將無形中多出一大塊生命,你也許會發現這樣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麼的就是比你走得更遠。」

得知了這兩種時間概念之後,想必你對「沒時間」這件事一定有了新的發現。

沒錯,我們很多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時間困局」里: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好像忙的沒有時間,但實際上,一來我們的純時間縮水嚴重,二來我們更是吝嗇於暗時間的投入,我們忙的時候也懶得思考,空閑的時候更不想琢磨,損失了大塊大塊的「暗時間」,導致我們很多時候的努力更像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表演,最終只是感動了自己。

三、只要方法得當,一輩子可以活成別人的兩輩子

現實中,你不難發現,即便看似同樣忙碌的兩個人,由於對「純時間」和「暗時間」的處理不同,導致結果千差萬別。

在我做財務培訓師的時候,遇到了兩個學員:一位是大學畢業沒幾年處於熱戀期的小美,一位是寶寶才幾個月想要重入職場的寶媽媛媛。

兩位學員都向我表示過,打算在財務領域好好發展,兩人同時報名的CPA(註冊會計師)的考試:從時間上來看,小美每天要上班戀愛上課,回到家裡真正可以用於複習的時間頂多三個小時;媛媛每天要上課帶孩子照顧家人,等忙完家務真正可以用於複習的時間也最多三個小時。

單純從時間的數量來看,兩人沒有差異。

但一年之後,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小美只勉強通過了一門,而媛媛一口氣通過了五門。

小美覺得很不可思議:「憑什麼啊?我下的功夫並不比媛媛少,是不是人家腦子比我靈光,是大概不適合學財務吧?」

但據我的觀察與了解,從上課的專註度而言,顯然媛媛更在狀態:她上課之前會和家中的老人交代好一切事宜,和老公打好招呼,直接關機,上課的時候心無旁騖,課後認真做題,勤於發問;而小美則一邊聽課,一邊刷手機,有時候回復男友的消息,有時候回復閨蜜的信息,還有的時候發現什麼東西沒有了,趕緊去網上下個單 ......

而在「暗時間」的利用上,兩人更是差異巨大:據媛媛老公的反饋,媛媛在備考期間,去廚房炒個菜都離不開書本,一邊炒菜一邊抓緊看幾行,然後不停地在腦中琢磨回味,有時候過於專註導致菜太咸或無味,就連做夢的時候都在不停地念叨考試的內容;而小美只在上課的時候聽一聽,下了課回家做做題,別的時間會把書本知識完全丟在腦後......

於是呈現在結果上,媛媛一下過了五門,按照小美的速度則需要五年的時間,也就意味著,不論是在「純時間」還是「暗時間」的投入上,媛媛整整比小美付出了高出五倍左右的時間,這才有了令人瞠目的成績。

四、給忙碌的職場人幾點實用建議

綜上所述,「純時間」說的是「能夠產生價值的顯性時間」;「暗時間」說的是「能夠用于思考的隱性時間」。

那麼,對於前文中困惑不已的小婧以及很多和小婧一樣深陷「時間困局」的職場人而言,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改善我們的困境呢?

1、純時間方面:

1)提高做事的專註度。

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要麼喜歡要麼擅長,最好既喜歡又擅長,方能達到真正的「心流」狀態。

2)、善用現代化的辦公軟體,提高工作效率。

不論是E表的運用,還是PPT的製作,不需要多麼精通,但至少要嫻熟掌握。

3)、給自己設置「電子靜默時間」,摒棄一切干擾。

比如,我認識的優秀職場媽媽,通常會養成早起的習慣,例如五點起床看書學習,這個時候不需要開機,也沒有什麼人干擾,每天如果能保證兩個小時的高效學習,經過時間的累積會產生驚人的進步。

2、暗時間方面:

1)、做事之前,搞清楚對方的要求和預期,不是盲目蠻幹。

例如領導交代一名財務出具財務報表,這名財務要做的不是急匆匆列印出來,而是要詢問清楚報表使用的場合、人群及用途,鑒於情況的不同,呈現的信息詳略程度當然不同。

2)、做事的過程中,注意搜集遇到的難題,並想辦法及時解決。

建議每個人備一個工作日記本,將每天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記錄下來,不論是請教他人還是運用書中的工具方法,都要及時解決,並寫下解決的思路。

3)、定時復盤,整理出流程,形成相關的套路。

例如對一名課程顧問而言,她完全可以將客戶經常問的問題整理出來,並總結出比較合適的應對話術,形成一本話術集,作為培訓新人的「內部教材」,提高自己在組織內部的威望和地位,等等。

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只恐後悔無益了。-《紅樓夢》

PS:新人關注福利

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寫了185篇關於職場及個人成長類的文章,共計573435字,算上配圖,夠出一本800頁的中長篇小說了。

為了給朋友們省下搜文章浪費掉的時間,我把今年的職場基本款重新整理了一遍,從中挑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供你重溫與閱讀,算是給各位朋友一份新年厚禮。

獲取方式如下: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台預售中。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新浪微博@趙曉璃。

推薦閱讀:

為什麼選擇
為什麼老闆覺得我們員工不靠譜?
為什麼QA不喜歡重構
可穿戴設備行業的下半場如何穩住風口

TAG:貧困 | 時間管理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