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十三)英語連讀及英語英雄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十三)英語連讀及英語英雄

來自專欄英語聽力10 人贊了文章

文丨漏屋

作言造語

英語「連讀」的問題,也讓眾多中國同學陷進了誤區。很多人把自己聽力不好怪在不會連讀上,所以認為要學習和練習連讀。這個想法非常錯誤。

連讀的概念解釋起來很簡單:英語在連貫地說話或朗讀時,如果相鄰的兩個詞前面一個是以輔音音素結尾,後面一個單詞是以母音音素開頭(不一定是母音字母,是要發母音),就可以自然地將輔音和母音相拼,構成一個音節,這就是連讀。

如: not at all,連讀時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多音節的單詞 notatall。(注意:連讀只發生在句子中的同一個意群中。在兩個意群之間即使有兩個相鄰的輔音和母音出現,也不可連讀。) 

比如 come in,連讀後聽起來是 「 comin」,但之所以能聽懂,並不是因為你學過 「comin 是 Come 和 in 兩個音的連讀」,而是個自然聽懂的過程。除了能根據對話場景推斷出是這兩個詞的因素外,從聽力上講 ,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come 和 in 兩個單個單詞的聲音能清楚辨認,對各自含義十分了解並反應迅速;

在自己頭腦的「聲音詞庫」中,沒有「 comin」這個聲音的詞,於是迅速自動排除該聲音會出現在這裡的可能性,大腦完全下意識自動就把 「comin」解析為「come in」了;

這一大腦非常熟悉和擅長的過程都是以千分之幾秒時間內迅速完成的,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主動思維和有意識分析的過程。

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推測或預測聽到的連讀是哪些詞。這個推測或預測功能是在大腦中下意識迅速自動完成的,絕對沒有分析的時間。當每個單詞單獨的讀音實現準確自然,同時說話時的思維實現連貫,並可以自動按意群表達意思時,連讀就會自動實現。

知道連讀的原理也就可以了,不知道也沒關係,大家千萬不要有意識地記住連讀原理並試圖理性地應用它,刻意地連讀,那樣又適得其反,更加深聽力障礙和造成不會說話。連讀的現象確實會給大家聽力帶來困難,但掌握聽或說的連讀,都是個自然的過程,不可以主動地學習連讀和練習連讀。

聽不懂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被連讀了的兩個或數個單詞的「單讀發音」理解得不好造成的。其實英語中儘管有連讀,不連讀也不算錯,所以大家不要追求說的時候一定要連讀(有的語言比如法語,連讀更普遍,不連讀還不行)。但如果學外語非要每個連讀都去學習和練習,就等同於無端增加了好幾萬個新詞。

中文中的這種「硬性」的連讀不多,因為中文字大部分以輔音開頭,母音開頭的字不多,還要趕上前一個字是輔音結尾才可能會連讀。另外,即使有輔音結尾的字,往往輔音並不「閉口」,所以一般不能與後面的原音相連。

比如中文的「三」和英文的「 san」的音,除了母音發音與英語不太相同外,最後那個輔音 n也不同,中文「嗯」一下就完了。比如我們說「三姨」並不說成「三泥」。英文的 n 的結尾需要稍閉口並把舌頭換個位置,有個幾乎不發音也不易察覺的「吶」音,再往下如果有母音就自然地「呢」下去了,比如 In An Office聽起來像 In-Nan-Noffice。

所以如果大家說這個英文時 n音發到位,英文連讀會自然實現。如果發音是中文的「安」的音,就很難有連讀效果。

北京人和天津人說話連讀比較多,甚至還會把一些輔音給吞掉,比如「不知道」會說成「不兒道」;「毛主席」說成像是「毛二席」。

真正普通話中最普遍的連讀,還是母音間的連讀,比如「西安」,連讀就成了「仙」;「記憶力」連起來就成了「記力」;「公安局」說成是「官局」;「天安門」連讀起來成了「天門」。大家可以試一下:「去哪兒了?」回答就說兩個字「天門。」聽的人一定聽得懂。原理相同:

1.對「天」、「安」、「門」三個獨立發音及和在一起的含義清楚;

2.一聽「天門」,下意識明白北京沒有一個叫「天門」的地方,於是大腦自動排除「天門」而識別為「天安門」。

反之,如果這兩個前提被改變一下,連讀就有了問題或不能再連讀。比如北京又出現了一個就叫「天門」的地方,那當被詢問去哪裡時,說的人還會自動強調:是「天-安-門」,把「安」音拖長以避免混淆,這一過程同樣是迅速而自然的。

那我們在教外國人說中文時,當然不能因為有連讀現象讓他們去練習只說「天門」。所以說,連讀不能專門學和練! 有意思的是英文的母音之間,即使是相同的母音,也不連讀,比如 go-over, hi-IQ,連讀反而會造成混淆。

如果深入研究連讀的問題,其實任何語言聽起來都是連讀的。

對於英語來說,整個句子完全都是連在一起的,單詞之間根本不存在任何空隙。Steven Pinker 在《語言本能》一書中這樣解說英語的連讀現象:「句子的單詞之間是完全沒有任何空隙來分割單詞的。如果人感覺能「聽出來」單詞之間有空隙,完全是人腦的幻覺。」

對長期聽慣了單音節的漢語的中國同學來說,困難的地方是:因為整個英語是多音節語音,句子中單詞之間也不存在停頓,所以覺得英語聽起來整句都是連在一起的,很難切割音節辨析出單詞。其實英語是母語的人聽到英文也是一樣的感覺。舉例來說:

「And he crashed his car outside his house」在他們聽起來也是連在一起的,每個詞之間沒有停頓,所以到底聽到的是什麼,從一開始就有幾種可能:

1. And Dick rashed…

2. And he crashed…(實際講話中,he 中的 h 經常省略不讀)

3. Andy crashed…

上面這幾句話實際說的時候,發音全都是連在一起的,聽起來是一樣的。對母語是英語的人來說,這兩句話的發音聽起來並沒有區別。那究竟聽到的是什麼呢?人腦是如何從句子中切割出單詞的呢?

這個切割和分辨的能力由很多因素決定,最主要的一個就是上面所說的「預測」( prediction)的能力。這個能力當然和我們的生活閱歷、知識、當時環境和交流情景、對話前後內容等因素有關,更主要的是我們提到的單詞在大腦中的存儲網路和根據詞義和被激活的與其相連的各個神經元有關。

關於這個「預測」的原理我們在後面還會多次提到,尤其在介紹單詞的部分中將詳細討論。

其次是後面幾個字的清楚含義,決定了前面聽到的但並未判斷出來的幾個字「應該」是什麼。這一過程在幾分之一秒內在大腦中自動完成。所以並不是預先學習過拆解連讀才會判斷的。

母語是英語的人,實際上也是不會「拆解」連讀的。如何確定聽到的是哪句話,是靠其他因素來決定的,而並非是解讀「連讀」的能力。由於英語的這種特點,有的作家還喜歡玩一種叫做 Oronyms的文字遊戲,故意搞「一音兩意」,比如這兩個發音完全相同的句子:

「The good can decay many ways.」

「The good candy came anyways.」

關於這種聽力的「確定」能力,我們在下一章中會詳細說明。

回頭看連讀這件事,又反映了語言能力是不能像學知識那樣學的,更不需要語法知識講解一樣。在語言能力這件事上,好象應了文革時期流行的一句話:「知識越多越反動!」

所以對英語聽說中連讀的掌握,是決非可以用知識和意識控制或者獨立出來專門去學會的,也不是靠練習學會的。否則不但亂了套,也根本達不到流利的程度。在說英語的時候如果刻意模仿連讀,不但不自然,而且很容易讓人聽不懂。

可以試一下,如果你把注意力都放在認真說好 Not at all中每個單詞的獨立發音上,只是把每個詞之間空餘時間縮短,你聽聽看會是什麼效果。但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幾個詞的連接處上去刻意連讀,怎麼努力說聽起來都會是「腦太套」,就不會光嘲笑「黃教主」了。

英語英雄

很多中國同學甚至老師,對於認知科學缺乏了解,採用的學習策略大多是中國式的死記硬背,效率很低。很多人宣稱:想要學好外語,只有靠極端的刻苦。我們來不來就聽說某某英語學得好是因為對英語學習著了魔,上廁所都在學。

又或學英語成功是因為天天喊英語,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每天喊兩小時,在操場喊,在房頂上喊,總共喊了四年,成功後在還保持經常去公園喊英語的習慣,到了今天每次在公共場合吃飯前,還要當眾拿出英文來看、朗讀一會兒。

某老師身殘志堅,每天苦學 3小時,堅持十多年後終有所得,感慨之下用英文寫了篇文章,題目就叫《美麗的英文》。這種靠極端刻苦學習的人,往往會成為全國老幼皆知的人物,被捧成「英雄」或「達人」,然後全社會展開向其學習的運動。

有個自學成才的人告訴大家他是這樣學英語的:大年三十人家都在看春晚、吃年飯、放鞭炮到半夜兩點,他卻在大年三十聽寫英語到了半夜兩點。他每天聽英文廣播平均 10小時以上,生病住院的三個月期間,每天甚至十幾個小時以上。他總共聽壞了 17個收錄機,數個復讀機和收音機,每天用 A4 紙抄寫英文 20頁,堆滿了整柜子。兩年多的時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算以前的時間,就這兩年多也累計學習達到 10,000個小時了。

所以他勸大家說:學外語的「捷徑」就是「刻苦」!「要像逆水行舟那樣學」。這位老師真是非常了不起,他的刻苦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但能做到他那種程度的同學肯定太少太少了。

大家計算一下,學習10,000個小時的概念是什麼,每天堅持學一個小時,需要整三十年的時間。一天三小時,需要十年的時間。當然如果一天十小時,可能三年就夠了。

採用過該方法的某大學生李同學,按他的經驗介紹,自己平時每天這樣學外語五六個小時,周末每天十二三個小時,一年以後考托福拿到了很高分,兩年後感覺自己外語水平已經很高了。顯然大多數同學當不成這樣的戰士!

這位老師舉了一個他學習中的事例來教育大家:有一次聽廣播,他聽到了 Khmer Rouge 這個詞,聽了很多次怎麼都聽不懂(無效嘛),百思也不得其解,不知道拼寫所以字典還查不著,到處打聽周圍人也沒人懂。

這個問題一直糾結了數個月,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賣化裝品的,產品品牌是 Rouge。他覺得好像是這個詞吧,於是問銷售員這品牌是啥意思。銷售員說是「紅色」的意思。當時他就想了,「紅色」,那可能「 Khmer Rouge」就是「 Khmer 紅色」或「紅色 Khmer」。因為記得當時聽的新聞是有關柬埔寨的事,那柬埔寨有紅色什麼呀?噢,一定是「紅色高綿」!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於是興奮地把此成功經歷記錄到自己的學習經驗中。這一個單詞的學習成功啦!成功的原因歸功於我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聽不懂的詞的執著!

呵呵,一個單詞卡了幾個月,費這麼多周折才整明白,效率如何?是否有辦法不用這麼長時間呀?再說有這個必要嗎?還有一次他聽到新聞說阿基諾總統被刺殺,中彈倒在了tarmac上。 tarmac一詞,可無論如何也搞不明白,也沒再遇到這個牌子的什麼化妝品。就這樣又糾結了 N久,直到後來遇到一位德國工程師,請教人家後得知這是「柏油碎石地,特別是機場跑道邊上的那種地面」的意思,才又來了個恍然大悟!

殊不知半年又過去了。那有多少這樣的問題是最終也沒搞明白,又有多少是經過了很長時間刻苦鑽研才搞明白的?

我們分析該老師的方法,最主要的手段是聽寫,大量聽廣播。這個方式是否有效率?有沒有辦法使效率提高而不用每天十小時?是否大量聽寫效果就好?哪個階段動筆最適合?該老師告訴大家「堅決不要放過每一個不懂的東西」,可為什麼大部分語言教育專家卻認為掌握語言時,先要把很難搞懂的部分放過?

我們對一些靠超級刻苦而成功的人物敬佩的同時,卻發現他們的成功是大多數人很難做到的,因為連他們自己都說,那需要超人的毅力和極其刻苦的訓練。採用一個效率低的方法刻苦學,最終是可能成功的,但需要的時間太長,也對自律要求太高。

筆者和一些老師認為,類似刻苦的學法至少需要堅持 9,000小時以上。

新某方一位杜老師這樣對同學們說:「其實我自己的方法也不錯,但我之所以沒叫杜某法,因為我背單詞、背句子、背課文、聽廣播、看電影、唱英文歌都用過,不能說我具體怎麼學會的,所以不能管這叫杜某學習法。我是在過了英語四級之後,又學了 6,000小時。」他也是外語學習成功者之一,但如此客觀的分析和謙虛的發言,是令人尊敬的。

其實我們很多同學已經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來學英語,還是啞巴英語,難道這都是我們不夠刻苦造成的嗎?我們廣大的同學學習外語,雖然沒有達到這些少數人所說的一萬小時,可是真的還是不夠努力嗎?難道非要「頭懸樑,錐刺骨」,才能學會外語,就沒有更科學的和相對能提高效率的學習途徑嗎?

(未完待續,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加拿大地產專題(三):加拿大樓花、加拿大MLS、多倫多買房稅 | 加凱出國大講堂
《出國用餐英語》完整手冊,拿走不謝!
留學國家匹配度, 哪個國家才是真的適合你?
出國旅遊需要什麼手續?比想像中的簡單多了 !
出生公證辦理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項

TAG:英語口語 | 英語辭彙 | 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