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帶如何護理安全

新生兒臍帶如何護理安全

5 人贊了文章

許多在媽媽肚子里寶寶,依靠臍帶來獲取營養物質,來維持身體的生長發育,但是寶寶生下來後,肚臍也是寶寶身體上的第一個「傷口」,對於外界的影響比較敏感,如果護理不當,細菌很容易通過臍部侵入身體,輕者引起臍周發炎,重者會造成敗血症而危及新生兒的生命。因此,臍帶未脫落的時候,新媽媽一定要合理護理寶寶的身體。

第一階段,在臍帶未脫落以前,一定要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尿液浸濕到臍部創面。此外家長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棉簽蘸碘伏、愛爾碘、酒精後輕拭臍帶根部,以及容易忽略的上緣,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結紮後的5至7天左右脫落。臍帶脫落後,臍部仍可見少許血性分泌物,可繼續用碘伏、愛爾碘、酒精等消毒、清洗,然後蓋上消毒紗布來保護寶寶的肚臍。在肚臍癒合的過程中,臍帶殘端先是變硬、變黑,因時常與尿布或衣服發生摩擦,臍窩內會有少許出血、少量清亮的滲液或淡黃色稠厚的液體(黏如蜜糖),家長無需擔心,這都屬於臍帶癒合中的正常現象。但如果黃色滲液類似於尿液並伴有尿味,或滲液具有惡臭味,則屬於結構異常或局部感染,這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診斷處理了。

當寶寶肚臍出現以下問題應該及時就醫:

1、臍茸

臍帶脫落後,創面有紅色、表面光滑濕潤像黏膜樣的腫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稱臍茸。臍茸與肉芽腫不同,它是腸黏膜組織,為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臍茸的治療方法與肉芽腫相同。

2、臍濕疹

因過敏因素引起肚臍及周圍皮膚的皮疹,表現為丘疹、糜爛、滲出及脫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塗氧化鋅油等方式治療。

3、臍炎

臍部流水或有膿性分泌物。臍輪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後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還需用抗生素治療,應去醫院檢查。若有發熱淚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還應警惕有無敗血症,需緊急求醫,絕不能耽誤。

4、臍疝

臍部有一圓形或半圓形腫物,哭時增大,安靜時恢復,手指探入可觸到根莖部的邊緣。這是臍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攏,腹壓增高時,腹膜、腸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臍疝在1歲以後會自愈,或用膠布加壓法固定,大的臍疝需2~4歲後進行手術治療。

5、臍肉芽腫

臍帶脫落後,如果臍根部的創面受異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會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組織:直徑1厘米,表面濕潤,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此時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用硝酸銀燒灼或搔刮局部或電灼,均可以治癒。如果以上方法無效,應手術切除。

6、臍瘺

臍帶脫落後,臍正中有黏膜樣物,中心有孔,有腸內物流出,並帶有臭味,周圍皮膚髮生糜爛。此為胚胎時卵黃管與臍部相通,卵黃管未閉合殘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療。

寶寶臍帶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新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

推薦閱讀:

媛媛媽育兒經: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成績單?
寶寶鬧騰睡不著,咋辦?訓練!訓練!北歐嬰幼兒睡眠專家如是說
【育兒分享】寶寶初次吃檸檬表情
【 育兒】
育兒新概念:如何按年齡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TAG:新生兒 | 育兒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