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那年的憾事·續
6 人贊了文章
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傾心共和,與革命黨化敵為友,共同推翻帝制,表面上和衷共濟,私底下卻是討價還價是權力買賣。雖然沒能如願的三辭三讓,受皇帝禪位,或是兵不血刃,黃袍加身,但總算總還是坐上了第二任總統的位置。
但總統的成色卻與上一任差了十萬八千里。孫中山當的是實權派的總統,輪到袁世凱,就變成了樣子貨。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剛剛在北京宣示就職。第二天,孫中山就在南京頒發《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用憲法的形式把總統的權力轉移到內閣之中。相當於是革命派在無力阻攔袁世凱繼任大總統後,以不信任票的方式做最後一搏。
對追求權力的人來說,這樣做無疑是觸之逆鱗,在束手束腳之後,爆發的必然是對權力更熾烈的熱情,到那時,除了復辟,便無路可走了。
宋教仁之死
袁世凱是個城府很深的老辣政客,而宋教仁是個鋒芒畢露的年輕政治家,一個要當真總統,一個要做真總理,二者的鬥爭難以避免 。在新政治的檯面上,宋教仁可以把袁世凱打得落花流水,而在檯面下,宋教仁卻丟掉了卿卿性命。
宋教仁當時剛滿三十歲,是革命派里的親袁派,他寄希望於袁世凱能夠老老實實的做一任虛位總統,以權威彌合各派矛盾,在民國初期維繫國家穩定。而袁世凱也能看出這個年輕人的野心和抱負,願意拉攏,並在第一任內閣中許了他一個農林總長的名頭。
但宋教仁看錯了袁世凱,袁世凱也低估了宋教仁。
袁世凱有兵有權,口碑卓著,能夠支撐民國政府平穩過渡,但也能橫掃六合,做亂世梟雄。宋教仁有能力,有理想,可以助袁世凱一臂之力,但也能另起爐灶,把袁世凱趕下台。果然,國會大選,由宋教仁改組的國民黨大獲全勝,改天換日近在眼前。
然而,不幸總是來得太過突然,1913年春,宋教仁在全國巡迴演講途中,收到袁世凱的電報,邀其入京磋商國事。宋教仁認為自己入閣拜相的機會終於到了,乘興而往,卻沒料到,在臨行前的車站被刺身亡。
不同於以孫中山為首的大部分國民黨員,宋教仁沒有激烈的指認袁世凱為幕後主使,反而從始至終都不曾懷疑他。在彌留之際,宋教仁這樣寫道。
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哀言,尚祈見納。
在後續調查中,最終線索直接指向北京,但到底是大總統直接授意,還是時任的內閣總理為了剷除競爭對手而假傳聖旨?這筆賬還沒來的及理清,國民黨的復仇情緒就壓制不住了。
但彼時的國民黨一沒兵,二沒錢,空有一腔決戰的意氣。鬆鬆散散積聚的一些武裝力量面對訓練有素的北洋六鎮,一觸即潰。不光如此,還落得蓄意破壞和平的口實,給了袁世凱以剷除異己的機會。
無論宋教仁之死是否是袁世凱的陰謀,國民黨的勢力都因此在一夕之間土崩瓦解,出籠猛虎一般的袁世凱成了最終的獲利者,所以這名嫌犯百口莫辯,只能一步步坐實傳聞和謾罵。
會念經的洋和尚
國民黨被掃地出門,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偃旗息鼓,被架空的大總統也就能不緩不急的落到實處。
共和的失敗,讓這一場鬥爭中的兩位對立者都看到了盲目民主的不切實際,獨裁的計劃同時放到了袁世凱和孫文兩人的辦公桌上。袁世凱身兼總統,要顧及民願,一時還不敢一頭扎進皇帝夢裡。
而孫文此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刀闊斧的開始重新改造國民黨。新成立的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名稱上有細微變化)有非常強烈的獨裁色彩,所有新黨員在入黨時,必須按手印,且宣示「服從孫先生,再舉革命」,有些同志對按手印和服從個人的儀式有不同意見,但馬上為孫文所否定,態度堅決,寸尺不讓。這明顯是為了徹底根除從前山頭林立,難以統一思想的舊疲敝。
反觀袁世凱,也在穩紮穩打的貫徹獨裁思想,他可以隻手遮天,可以指鹿為馬,甚至可以把總統的位子傳給他中意的人選,但悍然復辟,位登九五卻總是不敢。若即若離間,袁世凱離皇帝的龍椅就差臨門一腳的助力。
一位會念經的洋和尚不經意間做了袁世凱登天的踏腳石。
古德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醉心學術已經整整三十年,受聘於民國政府也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幫助中國推動共和體制。有鑒於國民黨把持國會,掣肘總統,古先生很不以為然,中國是個大國,且時局危難,仿照美國集權於總統才是治標治本的良方。
古先生不遠萬里,只為一展所學,所以對推廣自己的觀點格外用心,著書立說,學以致用。但不成想,古先生以公心談公事,卻不小心步入了別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古先生曾為袁世凱編纂密件上萬言,詳細論述了古今中外帝制與共和的優缺點。本是學術上的觀點,卻被翻譯引申成鼓吹帝制的讚歌。
本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此時,德高望重的洋和尚被別有用心的人粉飾的成了帝制的衛道士。東風勁吹,重回帝制也就提上了日程。
皇上不急太子急
我們今天嘲笑袁世凱不識時務,逆潮流而動是自尋死路。而袁世凱一世梟雄,難道不如平民百姓有見識?當皇帝這件事,他是想做,又不敢做,他能料到復辟的惡果,而一直在與自己的權力慾望做鬥爭。
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號稱北洋之狗(並非髒話,而是極言讚譽其誠摯)。他聽聞帝制傳言,曾親身回京面詢袁世凱,怕他一朝棋錯,身敗名裂。彼時的袁世凱這樣說。
我絕對沒有做皇帝的心思,袁家沒人能活過六十歲。我今年五十八,就算做皇帝又能幹幾天。況且皇帝傳子,我大兒子殘廢,二兒子假名士,三兒子是土匪。哪一個能繼承大業?你放心。
馮國璋與袁世凱自幼相識,可謂相互交心,袁世凱此時的言論不光馮國璋相信,就是今天讀來也讓人放心。
此言發自肺腑應該不假,或者說在當時當地絕對是真心實意。一個人想做皇帝的時候,他還夠理智,能夠拎的清輕重緩急。但身邊所有人都希望他做皇帝的時候,當夢想著做從龍之士的團隊急速膨脹的時候,果敢堅毅的袁世凱也迷失了。
馮國璋得到袁世凱不稱帝的允諾後,有個人「豈有此理」的咒罵了半天。不用說,這就是袁世凱的長子克定,原因也簡單的很。袁世凱做了皇帝,用不了幾年,這位太子也能君臨天下了。
為把父親拉下水,袁克定可謂不遺餘力。與方士神棍明裡暗裡的對父親灌輸,只有做了天子,才能衝破袁家活不過六十的天命;搜集全國的奇聞異事,炮製各式各樣的祥瑞故事。我們今天在博物館裡見識過恐龍化石,而在當時的科學背景下,進獻者說這真龍顯聖,袁世凱恐怕也沒理由不信。
然而最絕的還是這位準太子偽造日本駐華的喉舌報刊,袁世凱對日本人的態度非常敏感,所以這份報紙每天必讀,而報紙內容每天都在變著法的呼籲袁世凱稱帝。加之一群渴望做三公九卿的文臣武將糾集了形形色色的請願團,乞丐在請願,車夫在請願,甚至妓女都請願袁公做皇帝。
借用小品里的一句話,袁世凱「忽忽悠悠」的坐上了龍椅。
袁世凱從少年棄文從武,到中年監國朝鮮,至晚年襄助共和成為大總統,本來是有機會留名青史的。但人生最後的幾年光景倒行逆施,為所有人所不齒,雖然其深深懺悔,在前線膠著之際叫停帝制,但覆水難收。
曾經山呼萬歲的勸進之聲,到如今統統變成了勸退之語,親如馮國璋也多封電訊,勸其辭去大總統。前後的巨大反差,終於讓一世英雄病倒卧榻,彌留之際也不住大喊,「他害了我!」
晚景悲涼也不過如此吧。
更多閱讀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拿錯的歷史課本》
推薦閱讀:
※他靠一場假哭坐上皇帝寶座,未曾想:毀了自己,誤了中國!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輛國產汽車是什麼品牌?
※這所學校辦學僅一年,卻足以影響整個中國近代史丨時務學堂成立120周年
※國民黨為何會敗退大陸(文字+圖片)詳解!
※在天牛老爺身邊(八):慈禧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