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基礎理論里的一些概念探討

對中醫基礎理論里的一些概念探討

40 人贊了文章

在上一篇【中、西醫的科學性】里我們探討了關於中醫理論是否科學的問題,很費腦子,比起這一篇來難寫得多,這一篇我們主要探討中醫理論和西醫理論在一些方面的異同。

首先我們來認識幾個常用的名詞:癥狀、體征、綜合征、病、征、症、證(蒙了吧?)。

1、症:又叫癥狀,疾病過程中機體內的一系列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異常變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觀上的異常感覺或某些客觀病態改變稱為癥狀(symptom)。

舉例:病人怕冷、發熱、頭痛、渾身酸痛這些來自患者主訴的感受或可直觀觀察到的現象稱為癥狀。

2、征(西醫概念):又稱體征,醫生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稱為體征(sign)。

舉例:醫生為患者檢查發現血壓升高、呼吸過速、體溫升高、心率過快、白細胞升高等這些具有診斷意義的現象統稱為體征,體征往往帶有具體數值,如血壓160mmHg,體溫38.5C°,心率120次/min,血紅蛋白160g/L等。

3、綜合征(西醫概念):在某種疾病發生髮展的過程中,一些不同的癥狀和體征可同時出現,這樣一群特別的癥狀和體征的集合被稱為綜合征(syndrome)。

舉例: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4、病(中西醫都有這個概念):特指具體疾病的名稱,如艾滋病(AIDS)。

在病理狀態下,多種疾病是可以共存的,這個共存的關係可以是相關的或無關的。

比如有關聯的: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與冠心病相關性分析--《中國實用內科雜誌》1999年12期

圖09:高脂血症與冠心病相關性分析

和無關聯的:如感冒病人意外骨折。

5、症(中醫):同癥狀,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鼻塞聲重,咽癢咳嗽……(此處僅以風寒為例)

6、證:又叫證侯或證素,指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其內容包括:

病因、病性、病位、病勢四個基本方面及病理、癥狀、正邪關係、機體狀態等[冠心病證候要素研究—論心陽虛、痰飲、瘀血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 《遼寧中醫藥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如下圖:

圖10:證所包含的四個基本方面

參考:證素等概念的辨析-- 《中華中醫藥雜誌》2005年05期

7、病(中醫角度):至少包含病因和病機兩個大的概念

7.1病因:導致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包含外感和內傷兩大類。

7.1.1外感病因:

7.1.1.1六淫/邪:相對六氣的概念,六氣包含風寒署濕燥火,但通常的六氣是指正常的自然氣候變化,六淫/邪則是指氣候變化異常,或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倒春寒」,「秋老虎」)以及氣候的急驟變化,超過人體的適應限度,此時的六氣被稱為六淫/邪。

7.1.1.2戾氣(或作「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邪,吳有性(1582~1652)在《瘟疫論》中說「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可見中醫已經意識到傳染病是不同於傳統六淫的另一種外感病因。

7.1.2內傷病因:

7.1.2.1七情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心理活動超出了人體自我調控的範圍後,影響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進而導致的疾病。其機理與植物神經系統的紊亂失調有關,比如「憂思傷脾」即長期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等原因,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進而影響腸胃功能(這裡的脾不是西醫的脾,後文詳述)。

比如如下關於情志護理和冠心病的研究,可以側面印證情志與生理病理的關係[ 中醫情志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療效的影響--《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年06期]

圖11:中醫七情與疾病

7.1.2.2飲食失宜:包括無規律飲食、無節制飲食、偏食(種類、冷熱、口味)和不潔飲食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7.1.2.3勞逸失度:包含過勞和過逸(閑)。沒錯,閑也能閑出病來。

7.1.3其他病因:包括外傷、寄生蟲、遺傳、廣義和狹義的毒邪。

7.2病機

「機者,要也,變也,病變所由出也。」——《類經·疾病類》

病機指疾病發生髮展與變化的原理。

7.2.1病機包含病的性質,包括:

虛實正邪、陰陽、氣血、津液的失常,寒熱等。

7.2.2病機包含病所發生的系統定位,包括:

五臟:肝、心、脾、肺、腎、(心包)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奇恆之腑:腦、骨與髓、脈、女子胞

之所以使用「系統定位」這個詞,是因為:中醫所提的臟腑,不是西醫對應的器官。

(以下的條目歡迎討論與補充)

7.3中醫所提的臟腑,不是西醫對應的器官

概述:

西醫把人體分為八大系統,分別是: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中醫也把同樣人體分為幾大系統,肝、心、脾、肺、腎。

五個系統,分別可以用「五行」學說中的符號「木火土金水」對應其中的一個。

這5個系統,並不僅僅特指某一單獨的臟器,還包含了這個臟器所主導的,或與這個臟器息息相關的生理功能,都被一起概括進這一系統。比如:

7.3.1中醫心

包括西醫概念的心臟(血肉之心,主血脈)、主要的脈管系統、一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含大腦)功能含植物神經功能(精神之心,主神明),二者相互之間有影響。

「心」的中西醫學比較研究 - 中國知網

心的病機包括:

心火亢盛(常見於心悸失眠等)、痰火擾心(常見於精神類疾病)、心氣虛(常見於冠心病見心肌缺血等)冠心病心氣虛證與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缺血相關性的臨床研究、

心陽虛:冠心病心陽虛證初步研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1999年碩士論文、

心陰虛: 心虛證左心功能及心血管植物神經功能的研究--《中國醫藥學報》1990年02期、

心血虛: 158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複雜證候群及其分布規律--《中醫雜誌》2011年08期、

心血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與中醫氣虛血瘀病機相關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09年04期

等。

7.3.2中醫肺包括西醫概念的肺臟、鼻腔、咽、喉、上、下呼吸道,以及一部分循環系統。主導人體呼吸之氣(息)、宗氣(這個概念里包含了血氧的輸布及其他),主導宣降(可能包含了肺泡呼吸膜的通透性與氣體交換功能、通過心肺循環向全身布散富氧的血液及其他)、通調「水道」功能:通過多種渠道影響人體其他臟器及功能,進而影響呼吸、排尿、排便、出汗這四種人體向外排水的主要方式,來疏通水液的通道。可參考知乎用戶:中醫基礎理論中,藏象一章中提到,肺「通調水道」,那是否通調水道就只是在肺一個器官的功能作用下實現的呢?

和下圖綜述[ 高壓氧治療腎臟疾病的研究進展--《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年08期]:

圖12:肺的氧氣輸布功能與腎臟疾病

除了與腎臟功能關係密切之外,肺還和大腸相表裡,同膀胱、尿道、肝、胰腺、甲狀腺、胸腺、肝等器官和結構的表皮都發育自內胚層,有研究表明,肺和大腸的病變具有相關性:

從肺腸ERK信號轉導通路的變化探討「肺與大腸相表裡」--《中成藥》2014年11期

大承氣湯對內毒素血症小鼠肺與大腸TLR4及TNF-α表達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年02期

另外還有「肺在體合皮毛」之說法,此處「合」字,因最近關於血小板的研究可能有了一個新的理解角度。The lung is a site of platelet biogenesis and a reservoir for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 Nature : Nature Research

這也給中醫從治肺來調理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依據。

而同樣來自於內胚層的胸腺作為人體的主要免疫器官之一,同肺的功能相關性也值得研究:

中醫「肺應秋」與脾臟免疫功能相關性的實驗研究--《遼寧中醫雜誌》2006年12期

肺的病機主要包括:

肺氣宣降失常、肺氣虛、肺陰虛、(少有肺血虛和肺陽虛)等。

7.3.3中醫肝可能包括

肝臟(主藏血)心臟血流量的1/4經門靜脈和肝動脈流入肝臟,《難經》中對其分葉和重量有詳細描述,肝臟系統包括靜脈血在內可佔全身總血容量的55%,《素問·五臟生成論》提出「人卧血歸於肝」,現代研究發現人在睡卧時肝的血流量較平時大25%(睡眠時肝臟血量達人體總血容量的1/3)。《內經》又提出「食氣入胃,散精於肝」,營養學研究發現,人類攝食的糖類物質會在體內以肝糖原的形式儲存,在血糖水平較低時被調動來人體提供能量來源,這和《素問》所提「肝者,罷(pí)極之本」(這裡「罷極」有疲勞的意思,可翻譯為「疲勞時的根本」)暗合。

《內經》「肝者,罷極之本」的臨床價值——附3413例肝病的臨床分析 - 中國知網=

這些生理現象只有在活體上才能觀察到,而古人如何觀察到以上現象已是不解之謎。

此外中醫肝的概念還包括膽汁的生成功能、甲狀腺分泌系統(包括煩躁易怒、月經不調)、甲狀旁腺(血漿降鈣素和肝硬化具有相關性[ 肝硬化患者血漿降鈣素及甲狀旁腺激素的研究--《臨床肝膽病雜誌》1996年04期])等系統。

肝的病機包括:

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肝陰不足、肝血虧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少見肝氣虛和肝陽虛)。

參考文獻: 中醫肝臟實體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年01期

7.3.4中醫脾可能包括:

脾(氣血生化之源)這裡的氣更多的指衛氣——人體的免疫系統,脾本身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可以製造大量的免疫物質。同時中醫脾系統可能包括另一個免疫器官:胸腺。同時脾是人體的造血器官之一,主運化(線粒體功能和胃的消化功能)、主肌肉(線粒體功能)。除了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外還包括胃、部分腸道功能、肝膽、胰腺、垂體前葉、甲狀腺、腎上腺皮質、甲狀旁腺、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以及線粒體功能等

脾的病機包括: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等。

參考文獻:

[ 中醫脾與西醫學組織器官的相關性研究--《遼寧中醫雜誌》2004年01期]

[ 中醫「脾主肌肉」與骨骼肌舒縮運動中能量代謝關係的探討--《江蘇中醫藥》2009年04期]

[ 中醫脾虛證的免疫機制研究進展--《遼寧中醫雜誌》2008年09期]

圖13:中醫脾虛證的免疫機制研究進展

7.3.5中醫腎可能包括:

腎臟、腎上腺(含髓質與皮質)、甲狀旁腺、性腺、下丘腦及垂體功能、聽覺功能(腎開竅在耳:耳蝸中的pendrin蛋白轉運功能相關[Developmental delays consistent with cochlear hypothyroidism contribute to failure to develop hearing in mice lacking Slc26a4/pendrin expression. - PubMed - NCB])等。

相關討論可參考:樂泉:中醫提到的腎虛,那這裡的腎是指什麼?

@樂泉 的回答

腎的病機包括:腎精虧虛、腎氣不固、腎陰虧虛、腎陽不足等。

綜上7條,我們可以確定的說,雖然二者有部分相通的方面存在,但中醫的臟不是西醫臟中醫的病機不是西醫的病理,中醫的證侯不是西醫的癥狀,中醫的病不是西醫的病。這裡所講的「不是」指「不完全等同」(P.S.隨著醫學融合的加深,中醫有時會借用西醫的病名和症名來簡單的向患者說明問題所在,比如「腫瘤」一詞)

綜上,我們通常認為西醫的解剖結構較為完整,但實際上這個完整的評價是基於物理層面和空間框架下的「結構完整」;而中醫對人體的認知因受整體觀念的影響,更多的是從整體功能性的角度做出的,因為中醫是在一種在無法認知人體微觀層面原理的情況下,把人體視作一個統一的整體(黑箱)進行研究,從而誕生的一種憑藉經驗的累積和具體現象的觀察總結和歸納得到的一門獨特的醫學學科

以上提到的一些名詞,在日常應用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混淆,筆者在後續文章中的行文中一般不做特彆強調,如遇到需要強調的位置將用方括弧【】進行特別標註。 以上內容皆為筆者本人的認知,才疏學淺,非專業所及。論述難免出現偏差,還請讀者自行思考判斷,歡迎大神指正。


推薦閱讀:

醫日一方---老中醫為你解讀陽虛
你要怎樣問病,才能得到中醫朋友有效回答?
中醫「揭秘」三伏天灸
中醫外科:被忘卻的民族瑰寶
阻塞性黃疸的中醫治療(學術)

TAG:中醫 | 醫學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