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轉載】道德與腦:認知神經科學的解答
來自專欄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德福一致)
道德與腦:認知神經科學的解答
2017-10-23來源 | 科學通報
郭本禹
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學史和道德心理學, 撰寫我國第一部關於科爾伯格理論與實踐的著作。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全國維果茨基研究會理事, 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和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
在正義與利益之間,有人重義輕利,而有人見利忘義;面對他人的困苦,有人伸出友愛之手,而有人選擇袖手旁觀;做了有違社會規範或傷害他人之事,有人感到內疚懊悔乃至亡羊補牢,而有人不知羞愧甚至執迷不悟……凡此種種讓世人每每慨嘆道德之高下,並時時深思其中原由。與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不同,當前的認知神經科學從腦機制角度初步揭示了道德現象的心理加工過程,豐富了人們對道德現象的新解讀。
理性與情感:二元對立還是一體同心
眾所周知,以康德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哲學強調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認為理性才是道德的根本決定力量。而以休謨為代表的情感主義哲學突出情感的動機力量,提出道德情感對人們的道德具有重要影響。理性主義與情感主義之爭持續至今。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對他人進行對錯與否的道德評價以及自己決定是否做出某些行為的道德決策,均需要認知和情緒的共同參與,是理性與情感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例如,負責審慎思維和行為計劃的背外側前額葉的激活會導致更多的功利主義選擇,即只關心自己的最大獲益而較少考慮是否符合道德規範。與理解抽象概念有關的顳葉前部的損傷,能夠引發不恰當的社會行為。在快速、容易的道德決策時,顳頂連接處(負責理解他人內心想法和情境線索的腦區)的激活顯著增強。同時,無論是觀看具有道德意義的照片或圖片、閱讀包含道德信息的文章,還是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道德判斷時,腹內側前額葉和杏仁核等協調和監控情緒的大腦部位會被顯著激活。正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Greene等人提出了道德的雙過程加工理論。該理論認為,道德判斷包括兩個系統:認知推理過程和情緒動機過程,二者的協同作用才促成道德判斷。
即便是共情和內疚等影響人們行為的道德情緒也需要認知與情緒的協同作用。雖然對他人疼痛等消極情緒的共情與對他人愉悅等積極情緒的共情的腦機制存在一些差異,但是總體而言,對他人情感的理解和感同身受不僅激活了與情緒相關的腹內側前額葉、前扣帶回和腦島,而且激活了與認知相關的顳頂連接處等腦區。對內疚和道德欽佩的腦機制研究也得出大體相同的結論。
由此可見,道德活動中的理性與情感並非二元對立,而是一體同心。道德現象的腦科學研究從側面證實了這一觀點:人既是「理性的動物」,又是「情感的動物」,是理智與情感的生命統一體。
大腦的道德中心:獨行其道還是群策群力
認知神經科學家曾經致力於尋找道德的腦中心。可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的大腦並不存在處理道德事務的專屬腦區,甚至道德決策的神經迴路與一般決策的神經迴路完全一致。道德活動需要前額葉、顳葉、邊緣系統等許多腦區的相互影響和共同作用。
近年來,不少研究者嘗試將諸多研究成果進行整合,提出了道德的整合性腦機制模型。例如,Narvaez的三重道德理論認為,從進化角度來看,人類的三類道德現象對應於大腦的三個發展階段:
(1)安全道德,即通過安全措施和維護個人來自我保存。它主要基於與生存相關的本能, 而這些本能是所有動物先天所共有的。安全道德的進化水平較低, 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道德表現,其神經基礎是爬蟲類腦(又稱「原始腦」或「基礎腦」,包括腦幹和小腦等)。
(2)捲入道德,即通過關愛和社會關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安全依戀和移情等情感是道德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捲入道德的神經結構主要是古哺乳類腦(與爬蟲類腦同屬於舊皮質,包括下丘腦、海馬和杏仁核等邊緣系統等)。(3)想像道德,涉及運用推理能力來適應持續的社會關係,與新哺乳類腦(包括新皮質和部分皮層下組織)緊密相連。
Declerck等人還提出了合作的腦機制模型。合作決策基於三個系統的共同作用:
(1)獎賞系統,計算自己的行為獲得獎賞的可能性,與之相關的腦區包括腹內側前額葉、腹側紋狀體、背側紋狀體、眶前額葉(OFC)等中腦邊緣系統。
(2)認知控制系統,對各種外部因素進行加工,評估獎賞力度和可能的懲罰,與之相關的腦區有背外側前額、外側眶前額葉和背部前扣帶回等。(3)社會認知系統,主要參與理解他人的意圖和內心想法,涉及的腦區包括內側前額葉、顳頂連接處以及杏仁核等部位。通過上述腦區的活動,認知控制系統和社會認知系統對獎賞系統進行調節,從而產生合作行為。
隨著研究方法的日趨多元和更加貼近現實,以及與哲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等學科的融合,期待未來道德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將真正解開「大腦是如何建立道德觀念的」這一謎題。
文獻信息:王雲強, 郭本禹. 大腦是如何建立道德觀念的: 道德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進展與展望. 科學通報, 2017, 62: 2867–2875 .
引自:道德與腦:認知神經科學的解答
(2018.8.3)
推薦閱讀:
※道德經講議七問
※品《道德經》第九章《功成身退》
※海瑞:道德也是一種隱權力
※道德經解讀(4)
※《道德經與人生》丨孔子與芻狗:不以自然之道應化於世,怎能不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