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慮來自哪裡?

你的焦慮來自哪裡?

我們應該由著焦慮驅使我們去奮鬥嗎?

前幾天,一個妹子跟我說,她有嚴重的拖延症。妹子嫌自己微胖且身材不夠曼妙,報了一個瑜珈班,結果上課期限都過期一星期才發現自己一天也沒上過。「可是我明明,每天都在念叨著我今天要去練瑜珈……」

她還計劃要在周末的時候去一個親戚的鮮花工作室幫忙,熟悉植物栽培養育,這樣不但修身養性,還活在美好里,說不定以後還可以自己創業。親戚相當歡迎,表示願付酬勞。但是,大半年過去,她這個美好的計劃依然還在沉睡。

當然,她不止這一個計劃。但都沒時間實現。

有時間,急的她腦子裡都是計劃,很害怕就虛度此生。

既焦慮,又拖延,這是一對矛盾的組合。破解這個矛盾,恐怕並不是二選一那麼簡單。

焦慮是怎麼開始堆積漸漸如雪崩般癱塌的?

阿雅和我講起她的故事。

她出生後因為是個女孩,被父母送給了別人。與她養父母緊鄰而居的那家人也有個女兒,與阿雅同齡,叫小朱。兩個人自然成了朋友。不同的是,阿雅除了長相出挑,成績也優異,小朱則顏值一般,學業平平,為此,小朱一直是阿雅的「跟班」,阿雅也對她支持多多。

兩個人從親密到出現隔膜,是在小朱嫁了個不僅有錢還對她特別好的丈夫,到上海買房定居之後。那時的阿雅在一個三線城市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收入一般,前景黯淡,最不順遂的是婚戀,始終沒找到可以依靠的男人,沒有過上她想要的體面生活。阿雅成了一個總招來莫名非議的大齡剩女。

在小朱生可愛的兒子之後,阿雅幾乎沒有勇氣再和昔日姐妹見面、聯繫了。

嫉妒感折磨著她,像被針扎一樣渾身疼痛。

憑什麼那個看起來並不怎麼樣的小朱輕易地過上了我想過的生活?

為什麼我如此努力卻只能掙扎在生存線上?

直到有一天,阿雅與往日她和小朱共同的一個朋友邂逅,朋友隨口問了句:「小朱和她孩子爹不知道打沒打上結婚證,聽說那男人的老婆根本不肯離婚……」那一刻,她整個是蒙的,她覺得這幾年來自己的追求毫無意義。

所謂焦慮,並不是因為計劃不能落實和執行。而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是誰,你想要去往哪裡,假如你知道你要去往哪裡,你又不確定你有沒有這樣的能力。

一個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人,活著,或許比死去更痛苦。

而這,會令人本能地想要掙扎。於是,越焦慮,越用力;越用力,卻也越無力。

假如你也正在焦慮之中,你需要怎麼一個機會,讓自己的內在系統從匱乏系統更新到豐沛系統?

那就是「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理論描述了一個概念:內聚性自體。一個具有內聚性自體的人,因為內化了一個穩定的理想價值系統,通常會體驗到一種自我確認的價值感和實實在在的存在感。

內聚性自體的形成要件,或許就取決於這個「愛」:

我們要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充滿愛。


推薦閱讀:

淺談廣泛性焦慮症
你是容易焦慮的人嗎?心理師3招教你別再為小事抓狂
光是對抗焦慮,就足以讓我耗盡全力
「形體焦慮」正讓你逐步陷入「消費主義」的圈套
「友誼的小船」成網紅有著現實的隱喻和焦慮

TAG:焦慮症 | 抑鬱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