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上海的颱風,怎麼就跑到北京來了?

我一個上海的颱風,怎麼就跑到北京來了?

來自專欄狂丸47 人贊了文章

今天早上,身處北京的狂丸是游著來上班的,一路上不是湖泊就是小河,還挺壯觀。

沒辦法,北京和天津罕見的迎來1984年以來最為正宗的「颱風雨」,確實給人感覺比依萍找她爸要錢的那晚下的還要大。

所以···北京還能刮颱風?是坐著高鐵過來的嗎?其實這股衝進內陸的颱風名叫「安比」,於今年7月22日在上海市崇明島沿海登陸,據了解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也就是風速達到28米/秒。

(圖片素材源自於網路)

結果萬萬沒想到,安比登陸後直奔「京滬線」,一路穿過江蘇、山東、河北,甚至跑到了天津。這次長途奔襲搞的天津、河北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颱風預警。不僅如此,它似乎掌握了時間魔法,強行給自己在陸地上的留存時間續費。據介紹,這股颱風同時還是我國目前陸上存續時間最長的颱風之一,它在48小時之內一直維持熱帶風暴強度。

(信息來源自@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種情況中央氣象台專家許映龍進行了解釋,颱風安比能夠如此持久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登陸後基本都靠海岸線行進,海洋上源源不斷的水汽可以不斷幫其保持形體;二是途中地勢平坦,對颱風削弱較小。然而目前安比的旅行還沒結束,它還將繼續前進。根據中國氣象局報道,安比還將一路北上,可能會影響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雖然狂丸在北京感受到的,不過是颱風減弱後的「颱風雨」,但其的威力已經讓我這個沒見過大海的死宅大開眼界,所以這股形成於海面的自然災害,怎麼這麼強?

讓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颱風的形成。我們口中的颱風其實有一個廣泛的定義,通常是泛指所有「熱帶氣旋」。

而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也就是風速每秒32.7米至41.4米時被稱為颱風。根據海域不同,颱風也有不同的稱呼,像是在大西洋或者北太平洋中部、東北,也就是在歐美會被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則稱為「旋風」。

颱風發源於熱帶、亞熱帶海面,它的形成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海水溫度達到或超過26.5攝氏度,這樣才會有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空中。水蒸汽上天后會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而四周的冷空氣會隨之擠過來,然後再被加熱,再上天,源源不斷的匯聚到海面上空。

隨著氣壓的流動變化以及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就這樣逆時針的開始轉起來,形成一個空氣旋渦,而這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熱帶氣旋。

當然,只要溫度夠高,這個危險的系統就會持續運轉,越來越強,形成颱風。

組成颱風的結構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颱風的外圍、本體、以及中心。

中心被稱為颱風眼區,直徑10-60公里,風量較小,有時還會放晴。

而本體與外圍基本是負責造成破壞的地方。其中本體叫做渦旋區,直徑一般為200公里,風雨最為激烈,算是颱風系統中的主力輸出。其次是外圍,螺旋雲帶,直徑一般500公里左右,風度強力不低,但弱於渦旋區。

而颱風強弱基本可以分為6個等級:「熱帶低壓」風速6-7級,會吹的小樹跳社會搖;「熱帶風暴」,風速提升到了8-9級,只是一個擦邊球讓狂丸遊了一個早晨;「強熱帶風暴」,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損失高達60至70億美元,風力10級到11級,風速已經達到了24.5m/s,吹斷大樹不是問題;接下來是「颱風」,風速12-13級,能夠帶走電線杆的水平。當風速飆車到14到15級就是「強颱風」,吹過去就是一場災難;而當風速超過16級,算作「超強颱風」,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災害之一。

另外我們經常說的颱風登陸,並不是指最外圍區域觸碰到陸地,而是指颱風的中心點與海岸線相交的時候,而這個交點也就是登陸點。

颱風吊打人類的方式從古至今都未改變,那就是降雨+強風。簡單的說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而一次颱風登陸,就可以在一天當中降下100到300毫米左右的暴雨,這種混合雙打讓人類苦不堪言。

(素材數據來源自網路)

(素材數據來源自網路)

不過一般來說,颱風行進方向的右側,風雨會更加猛烈。因為颱風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它的右半邊與風向一致,風速得到BUFF,造成的危害也就最大。

所以說了這麼多,颱風到底有多恐怖?簡單的描述就是所過之處一片狼藉,事實上你很難從受災情況分清颱風等級之間的區別,因為破壞力都大到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

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的最高風速為280km/h,它一波帶走了1833條生命,造成損失超過800億美元;更加可怕的是發生在1900年的加爾維斯頓颶風,它以230km/h的速度襲擊了美國的加爾斯頓,在預警系統落後的年代幾乎淹沒了整座島嶼,造成了超6000人死亡。所以有的時候真的要感謝現代科技,雖然天氣預報未必那麼准,但起碼會減少這種慘劇出現的可能。

當然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颱風會有這麼多名字,其實這都是科學家早就準備好的。首先因為海洋上可能會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不僅需要進行區分,而且如果等到颱風臨門再起名顯然來不及。

於是世界氣象組織制定了一個命名表格,由14個經常受颱風襲擊的國家提供的140個名字,按照颱風出現順序重複使用。如果哪個颱風任職期間「業績突出」,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破壞,則會永久的擁有這個名號,然後再由相應的國家貢獻一個新的名字加入表格。

在京滬線一路狂奔的安比就是這樣,它是柬埔寨所提供的新名字,全稱叫做2018年強熱帶風暴安比。它代替的名字是「熱帶氣旋寶霞」,寶霞因為在2012年對菲律賓棉蘭老島造成重大災害而被退役,成為了自然災難歷史中的一個記號。

好了,說了這麼多,最後希望大家在風雨中注意安全,狂丸這裡雨也停了,這就該游回去了。

(溜了溜了)

文中素材信息來源自網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ym7b-qvkE?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Gka8024E0?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u2_ziBI_w?

www.youtube.com

歡迎關注我的原創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這裡有更多奇趣知識等你發現


推薦閱讀:

總理夫人的同行者誰在研究自然
道法自然,長壽不難 (四)
【自然和野生動物|美國藝術家:達雷爾·布希(2/3)】
潔面得當,肌膚自然通透!

TAG:颱風 | 氣象災害 | 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