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談過牌:拒絕隨意的模型法則

簡談過牌:拒絕隨意的模型法則

來自專欄卡費體系圍剿聯盟6 人贊了文章

模型不是被任何人"規定"出來的,而是客觀強度的體現,如果奶3相當於造一個報告兵,設計師認為奶2相當於造一個報告兵並依此設計牌並不會改變模型,只會讓奶血牌普遍不好用或/和造報告兵牌普遍好用。模型法則不能是隨意的,必須要對應實際的強度差別,比如說風靡一時的5攻/5血+1價值就是典型的無稽之談,基本上是為了強行解釋雪人強度的產物,這意味著44-45提升的價值大概與43-44的兩倍,不管在理論還是實戰中都缺乏支撐,甚至不如甩鍋給環境跳大神。(真實原因是低費卡容易缺手虧費,高費卡容易卡手虧費,導致中費卡模型天然低)

卡費體系里,有沒有這種隨意的價值法則呢,不算多(比如卡費體系對劇毒的解釋不完善,看上去非常荒唐,其實是閃光的部分),但也還是有的:

2費=1張過牌=1張牌本身的費用1費+抽牌費用1費

「抽牌費用」是一個硬造出來的概念,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支撐,如果1牌真的價值1費,為什麼抽一張牌的模型需要2費呢?這導致奧術智慧既是3費換1手卡也是4費換2,棄2抽4即使假設棄掉的牌和抽到的牌質量相同也異常強大、火羽精靈和1費兩個12一樣強等一系列悖論,很遺憾,目前還沒看到有人給出靠譜的解釋。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我們先假設一張手卡1費,X費卡能起到X+1費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低費卡+低費補牌將遠比高費卡強大,因為高費卡容易卡手,費用用不出去,而配比合適的低費卡+低費補牌沒有這一問題。這說明,高費卡的模型,理應高於手卡+費用的價值(很多模型都是這樣),反之,低費卡模型低於手卡+費用的價值也不難理解。

簡單的說,手卡+費用的模型和卡效果的模型是兩回事,一張手卡的費用大概是2.5費,但花3.5費起2費效果的122是合模卡,正如花12.5費起到約25費效果的10費卡也是合模卡!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3.5費換2費合模,難道不說明模型有問題嗎?其中奧秘在於倖存者偏差,手卡的價值反映了其平均強度,低費卡總是能兌現,而高費卡很容易卡在手裡打不出去,相當於沒有這張手卡,成交一次當然要非常賺才能合模。

推薦閱讀:

【爐石傳說】單卡分析-銀劍
我該用什麼卡組來戰五月爐石天梯?
爐石傳說五大絕望時刻:這些比一血翻盤更讓人絕望
如果把NBA巨星做成爐石卡牌,你最想收藏哪張?

TAG: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