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烏克蘭史(一)序言及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節

簡明烏克蘭史(一)序言及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節

來自專欄歷史⑨課58 人贊了文章

前序

近年來,烏克蘭的政治局面以驚人的速度變化著,使其從一個不起眼的二流歐洲國家迅速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表面看上去,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似乎是突然之間的事情,從2004年的橙色革命之後,這個富饒美麗的國度似乎已經回復平靜的局面。事實上,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尤先科民心漸失,與季莫申科的明爭暗鬥,以及亞努科維奇的歸來——烏克蘭國內的政治派別鬥爭愈演愈烈,兩岸的政治分歧不斷加大,這一切不穩定因素都在積聚著,等待著合適的時機爆發。最終,在亞努科維奇宣布「絕歐」後,早已對其不滿的民眾爆發騷亂,亞努科維奇被迫流亡俄羅斯。隨著人民政府的成立,東部的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兩州爆發叛亂,宣布脫離烏克蘭成立人民共和國。同時發生的還有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的獨立,隨即又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短暫的時間內,統一的烏克蘭共和國的山河如今已殘缺不全、支離破碎。而主導著這一切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烏克蘭統一背景下區域極度分裂的趨勢。從哈爾科夫到外喀爾巴阡,從切爾尼戈夫到克里米亞,不同歷史、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主張的人們因身上的烏克蘭人血脈與所操的烏克蘭語聯繫在一起,組成了看似統一實則分裂的烏克蘭國家。根據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及政治現狀,本文將烏克蘭分成了界限不甚清晰的以下六大地區:

1.東烏克蘭,古稱斯洛博達烏克蘭,重工業發達地帶,同時也是俄羅斯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包括哈爾科夫、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州。

2.中烏克蘭,歷史上的蓋特曼自治轄區,烏克蘭的中心地帶,也是最烏克蘭化的地區,包括基輔、切爾尼戈夫、切爾卡瑟、波爾塔瓦等州。

3.克里米亞,烏克蘭境內特殊的政治實體,俄羅斯族比例最大的地區,位於皮里科普地峽以南,涵蓋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4.南烏克蘭,烏克蘭的對外經貿區,俄羅斯化僅次於東烏克蘭及克里米亞,位於第聶伯河出海口一帶,包括敖德薩、赫爾松、尼古拉耶夫三州。

5.西烏克蘭,烏克蘭境內人口較少,較為落後的地區,也是最西歐化的地區,民族主義盛行,民主呼聲高漲,包括利沃夫、沃倫、羅夫諾、捷爾諾波爾、赫梅利尼茨基等州。

6.西南烏克蘭,或被稱為喀爾巴阡烏克蘭。由於喀爾巴阡山脈的阻隔,這一地區受烏克蘭主流文化的影響不大,反而更受南部的匈牙利與羅馬尼亞影響,包括外喀爾巴阡、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切爾諾夫策三州。

本文便旨在講述以上六大地區的歷史起源與演變,以及它們是如何組成了一個統一的烏克蘭國家,並且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相互分離趨勢。這也許從中看到烏克蘭如今局勢演變的某些內在原因。

第一部分 中烏克蘭:哥薩克的國家

中烏克蘭是烏克蘭的核心地區,也是烏克蘭化最純粹的地區。從歷史上看,這一地區是烏克蘭人祖先最早生活的地區。後來,無論是在基輔羅斯時期,還是烏克蘭蓋特曼自治時期,以及後來的沙俄、蘇聯統治時期,都是烏克蘭舉足輕重的政治中心,並且在經受沙俄、蘇聯兩代俄羅斯化後仍保持著烏克蘭的民族特性,可以說中烏克蘭就是我們通常所熟知的「烏克蘭」的一個典型與縮影。因此烏克蘭未分化前的大部分歷史也一併放在本部分來講述。

第一章 早期的中烏克蘭

與西歐各民族不同的是,斯拉夫人登上歷史舞台的時間較晚。尤其是東斯拉夫民族,在羅馬帝國時期,他們不過是帝國偏遠邊陲的原始部落。而直到九、十世紀,東斯拉夫地方才以基輔羅斯的面貌出現於史書中。由於本書並不是一本詳細講述烏克蘭通史的資料,加之關於前斯拉夫時期的歷史爭議頗多,因此第一節直接跳過烏克蘭的遠古居民們,直接從現代烏克蘭的起源——斯拉夫部落時期講起。

第一節 斯拉夫人的起源

斯拉夫民族究竟起源、形成於何時何地?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眾多斯拉夫史學家。史料的不充分、出土文物的稀缺等狀況都使得對這個歐洲的古老民族起源的研究加進了太多的主觀因素。在起源時間上,甚至有中國學者將斯拉夫民族的起源推至了公元前3000年——然而如今的考古學研究並不能提供斯拉夫民族起源早於公元前500年的證據。關於斯拉夫民族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公元前一世紀,他們被稱為「維涅德人(венеди或венети)」①。而「斯拉夫(славянский)」一詞最早為公元6世紀的歐洲歷史學家們使用,不過當時主要是指已經分化的斯拉夫人南部支系。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對斯拉夫人的起略知一二。當然,明智的選擇是對此不做出結論。而對於斯拉夫人的起源地點,亦是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綜合各方結論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斯拉夫人最早應居住在西至維斯瓦河——奧得河一帶,東至第聶伯河,北至波羅的海,南至喀爾巴阡山脈的這一廣大地區。當然,如果非要認真考察,如此籠統的結論是毫無意義的,在這裡只是略做介紹。

無論如何,有一件事是得到各方公認的——斯拉夫民族大遷移。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與匈人引發的日耳曼民族遷移毫無關係,此時的哥特人早已定居西歐,而匈人也退往了匈牙利大草原一帶),在公元4世紀左右,斯拉夫民族開始從自己的發源地向東南方遷移。遷移並不是一帆風順,其在前進道路上遭遇了當地居民包括保加爾人、哥特人、匈人、阿瓦爾人等眾多民族,斯拉夫民族文化、語言的同一性不斷遭受衝擊,因此逐漸分化,在不止一二百年的時間裡陸陸續續形成了西支、東支、南支三大支系,這一事實通過斯拉夫語分化出的三大語支可以清楚地為我們所看到。

但即使在同一支斯拉夫族系中,也出現了分化的現象。6世紀的兩位歷史學家,哥特的約爾丹和拜占庭的普羅科比都在著述中提到了「安特人(анте)」這一詞。關於安特人的含義亦不明確,只知道他們大約在公元4世紀之前就已經居住在德涅斯特河至第聶伯河一帶,至於其含義,有人認為安特人是所有斯拉夫東部支系的祖先,也有人認為安特人僅僅是斯拉夫東支下的南部分支。但不管怎樣,有一個結論為大多數學者接受:安特人為烏克蘭人的直接祖先②。大多數烏克蘭史學著作都採取了這一說法,本書亦是如此。進一步講,現代烏克蘭(甚至東斯拉夫)文明的開端,便是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安特部落聯盟。

關於安特人存在的證據,是由1899年考古學家維·赫沃伊科(Хвойко)在基輔省的切爾尼亞霍夫村(Черняхов)發現的,那是一處大約2世紀至7世紀期間在第聶伯河中上游一帶生活過的斯拉夫人的文化遺址。它於是被稱為切爾尼亞霍夫文化。此後相似的遺址在烏克蘭境內共發現了兩千處以上。基本可以認定,這就是安特人的部落遺址。根據出土文物表明,當時安特人的農業、畜牧業與手工業都有著較高的水平,帶鐵頭的木犁、陶器、冶煉過的金屬、玻璃、帶有仔細加工痕迹的木器都證實了這一點。他們與相鄰的斯基台人、薩爾馬提亞人、哥特人、阿蘭人以及羅馬帝國的東部省份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種類的聯繫,例如貿易、戰爭等。

關於安特部落聯盟的情況,後人知之甚少,一般是通過研究約爾丹以及同時代的史學家遺留的史料來獲取信息。據約爾丹的記載,安特部落的人們決定事物都是通過一種叫「韋切(в?че)」的群眾大會,這不禁使人聯想到後世的哥薩克大會「拉達(лада)」。實際上,安特部落的權力掌握在被稱為「王公(махараджа)」的部落首領手中。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此時的安特部落出現了階級分化與政治機構,其仍不具備國家的某些重要特徵,為史學家們所公認的第一個斯拉夫國家是西斯拉夫人在7世紀上半葉建立的薩莫公國(623——658)。

在7至8世紀,斯拉夫人繼續遷移。基輔佩切爾修道院的僧侶涅斯托爾的《往年記事》(又稱《羅斯古編年史》或《羅斯史記》)中一共提到了十四個東斯拉夫部落,至於其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考證。不過在歷史上,確實存在著一些較大的部落聯盟,其形成不遲於公元6至7世紀。部落圍繞城市分布,在東歐形成了三大群體,在東南部的烏克蘭境內共有八個部落聯盟,他們很可能就是安特部落(或還有其他部落,見注釋②)的後裔。他們分別是:

1.以伊斯科羅斯堅城(?скоростень )為中心的德列夫利安人(древляни)

2.以基輔城(Ки?в)為中心的波利安人(поляни)

3.以切爾尼戈夫(Чернiгiв)、諾夫哥羅德③(Новгород)和佩列亞斯拉夫(Переяслав)為中心的塞維利安人(сiверяни)

4.以別爾哥羅德城(Бiлгород)為中心的提維爾人(тиверцi)

5.以奧列沙(Олешшя)為中心的烏里奇人(уличi)

6.以捷列博夫利(Теребовль)為中心的沃倫人(волини)和

7.杜列布人(дулiби)

8.以烏日哥羅德(Ужгород)為中心的白霍爾瓦特人(бiли хорвати)

(圖片來源於wikipedia,以下若無特殊標註皆同)

其中形成最早、對東斯拉夫國家的建立影響最大的當屬波利安部落。經過考證,涅斯托爾在《往年記事》中的記載確有依據。書中寫到,公元482年有位叫基伊(Киi)的波利安王公在第聶伯河的上游一帶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輔城。基輔是已知最早的成型的東斯拉夫城市,比另一大古城切爾尼戈夫建立早了約200至300年時間。至於俄羅斯最早的歷史古城,諾夫哥羅德的建立已經是10世紀的事了。波利安部落圍繞基輔逐漸發展壯大,在眾多安特部落聯盟中獨領風騷。基輔在波利安部落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功不可沒,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絕佳的地理位置。基輔位於第聶伯河邊,控制著第聶伯河這一將波羅的海及斯堪的納維亞與黑海連接起來的重要商道。阿拉伯世界與西歐的陸路聯繫也需經過基輔所在的廣闊的東歐平原。基輔因此彙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與貨物。另外,基輔位於森林地帶與廣闊草原的交界處,戰略意義顯著。掌控了基輔,就可以將自身的影響力藉助基輔的輻射性擴展出去,基輔的重要意義即在於此。波利安人甚至依靠基輔建立了一個早期封建公國,至於其統治者,阿斯科爾德(Аскольд)與季爾(Дiр),由於其與北部的入侵者糾纏不清的關係,我們則把他們放在下一節來講。

(找不到波利安人的圖片,用德列夫利安人的代替一下)

關於波利安人的文化,有些人相信他們已經在使用字母文字進行書寫,而863年的聖西里爾與聖梅多迪烏斯兄弟進行的工作只不過是將其系統化了而已④。

到了公元7世紀初,一盤散沙的安特部落聯盟被統治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突厥部落阿瓦爾人擊敗,但其東斯拉夫特性保留了下來,阿瓦爾人在公元9世紀時沒落,安特人靠南的幾支部落又被卡扎爾人征服,安特部落聯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此時,在北方,第一個斯拉夫帝國,基輔羅斯正在初現端倪。

注釋

①「維涅德人」一詞有多種歷史含義,除其有可能指全體斯拉夫人之外,還可能特指斯拉夫人的某一支系。至於具體是哪一支,則依舊眾說紛紜,所以在此不再講述。

②這一說法在上一世紀提出,根據近年的研究成果,應該不只是安特人,比如波列西耶地域的東斯拉夫部落,即後來的德列夫利安人和塞維利安人,都是烏克蘭人的直系祖先,故不可將安特人等同於烏克蘭人。

③這裡的諾夫哥羅德城是現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州的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

④一般認為,東斯拉夫人使用的西里爾字母最早由基督教傳教士聖西里爾與聖梅多迪烏斯兄弟根據希臘字母發明。文中這一結論出自保羅·庫比塞克的《烏克蘭史》。


推薦閱讀:

烏克蘭,莫斯科必須守住的基本盤
烏克蘭黃褐母獅罕見產下白色幼崽
烏克蘭漫遊
這才是烏克蘭(七)
告別列寧:獨立後的烏克蘭

TAG:人文 | 烏克蘭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