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過去了,當年預測全球變暖的模型為什麼沒應驗?

30年過去了,當年預測全球變暖的模型為什麼沒應驗?

來自專欄數據汪6 人贊了文章

大數據文摘出品

編譯:李馨瑜、陳同學、YYY

早在1988年夏天,詹姆斯漢森(James E. Hansen)就曾關於全球變暖發出可怕的警告。然而,今天的地球卻只是變暖了那麼一點兒。

詹姆斯·E·漢森拂去了臉上的汗水。

這是1988年6月23日,這天的溫度創下了歷史新高:華氏98度。

時任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的詹姆斯·漢森乘著這股熱浪,在參議院能源與自然資源委員會前測得了這個溫度,並提出將這次高溫事件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氣候事件。他向參議員們表達了他深信不疑的觀點:溫室效應與觀測到的變暖現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漢森在《地球物理學報》(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中發表的論斷和相關論文點燃了關於溫室效應的討論熱情,引發了一場持續至今的關於地球能源結構的全球辯論。奧巴馬總統的環境政策也正是基於這種氣候快速、高成本變暖的模型制定的。

然而,漢森預測的30周年紀念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來檢驗他的預測表現如何,並相應地重新對環境政策加以考量。

漢森的論述中描述了未來二氧化碳排放的三種可能的場景。

場景A可以稱為「一切如常」,因為它延續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模式,排放加速增長。在這種增長模式下,截至2018年,地球的平均氣溫會升高1攝氏度。

場景B設定了較低的排放量,增長速度與1988年一樣,持續不變。漢森先生認為這個場景最有可能發生,並預測到今年為止它將導致約0.7度的溫度上升。

隨後他補充了最後的預測場景C:2000年後排放量不會有顯著增加。這個預測認為,氣溫在可能會先上升零點幾度,然後在2000年趨向於平穩。但是他認為這種情形可能性不太大。

自提出這些預測場景以來,漢森已經收集了30年的氣候數據——這些數據足夠確定哪一個場景最接近現實。目前為止,場景C最符合實際情況。

自2000年以來,全球地表溫度並沒有明顯上升,這降低了2015-2016年異常變高的厄爾尼諾指數。如果用漢森的模型來估計,二氧化碳的排放會加劇溫室效應,地表溫度的變化應該像我們在18年前預測的一樣。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不僅僅是漢森搞錯了。自從40年前開始啟用全球衛星溫度監測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開發的模型對氣溫上升幅度的預測值平均是實際觀察值的兩倍。

漢森先生的其他主張呢?除了全球變暖的模型之外,他的論斷中唯一明確提出的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們將會看到美國東南部和中西部地區將會有高於平均水平的變暖現象,然而,在這些地區沒有測量到這樣的變化。

儘管多年來觀測到的氣候變化與漢森的預測不同,他仍然在不停地做出預測。在2007年的汽車排放案例中,他在發言中表示: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冰很快就會融化,在100年內海平面將升高23英尺。

但隨後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關於格陵蘭冰帽歷史的研究文章證明漢森的預測是不可能的。每年夏天,格陵蘭島的很多地表冰層都會融化,這意味著快速融化會發生在一個急劇升溫的環境中。但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並不是這樣的環境。

發表在Nature上的這個研究發現,經過6000年的氣候變暖之後的冰層消耗非常少,然而還是比人類活動所消耗的要多

現在漢森的幾個預言是否應驗都可以交由事實來判斷。

颶風是否有像漢森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所預測的那樣變得更強烈、更頻繁嗎?並沒有。1970年以後的衛星數據中沒有證據可以支持颶風和全球的地表溫度的相關關係。

在美國,風暴造成的損失在不斷增加嗎?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數據顯示:以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來衡量的話,這種損失並沒有增加。

那麼,有出現更強勁的龍捲風嗎?根據NOAA提供的一些數據,情況可能恰好相反。除了以上這些,漢森的預測中沒有實現的還有很多。

漢森以及聯合國開發的模型的問題是,他們沒有更精確地考慮大氣氣溶膠(aerosol emissions,懸浮在大氣中的液態或固態粒子,也稱顆粒物)在抵禦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暖中的作用。

一些較新的氣候模型則考慮了這個趨勢,並且通常會使用聯合國氣候模型對氣候變暖的預測值的二分之一,使其結果更接近觀測值溫度。最新的研究成果由Nic Lewis和Judith Curry於4月發表在主流期刊《氣候學報》(Journal of Climate)上。

這些經過修正後的氣候預測模型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既然當前全球氣溫的實際表現已經與未來減排目標達成後氣溫的預期表現一致,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還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去減少排放量呢?

在「激動人心」的漢森預測30周年到來之際,是時候承認他預測的快速升溫並沒有發生了。氣候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應該採用更加適度的、符合氣溫實際檢測值的預測結果。

這將帶來一個更加溫和的策略,來適應這個並沒有迅速升溫的星球。

相關報道:

wsj.com/articles/thirty


推薦閱讀:

蛇的品種及防制方法
物理系統到風險管理系統(一)
恆星野史 第一章 雙子北鎮
地質學追蹤最新文獻神器——InoReader簡介
乙烯信號簡史 | 三重反應

TAG:全球變暖 | 氣候變化 | 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