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我的現實存在】與【無我 成佛 涅槃】根本性悖論與衝突
08-18
佛學【我的現實存在】與【無我 成佛 涅槃】根本性悖論與衝突
6 人贊了文章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實在,包括物質的存在和意識的存在,包括實體、屬性、關係的存在。人的意志本身也是一種存在,人思維的、虛幻的東西也是一種存在,屬於意識的存在。虛擬世界也是一種存在,它是人的意識世界的外化(不是物化),本質上仍然是意識的存在。虛擬世界的載體(互聯網的硬體設備)是物質的存在。
我就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實之間的關係。
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
自我意識是佛學得以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前提。離開我的自我意識,根本就沒有佛法,佛祖,佛經等等。
修行人離開自我意識,就是死亡。
所謂的修行人的四禪果位的阿羅漢,十地菩薩位,依舊是是有自我意識的活生生的人!
佛法的【無我】只是要去除【我執】,但是那個【我的主體性】【我的意識空間】【我的心】還必須存在。成佛的我,就是【真我】。
佛教與佛學,跟人類所有的思想觀念一樣,自己內部有一種根本性、巨大的悖論與衝突,這與基督教上帝理論含有自己內部有一種根本性、巨大的悖論與衝突是一樣的。
佛學的自己內部有一種根本性、巨大的悖論與衝突,就是【現實的我的存在】與【究竟義的無我】觀念的衝突。
業力輪迴思想,唯識學的思想,都是設定【我是真實存在】的大前提。
但是【般若思想 涅盤思想 解脫思想 菩薩思想 成佛思想】又在論證【我是空性 因緣和合 幻象 】觀念。
也就是【成佛 就必然不能有我的存在】。但是【我的真實存在】又是【成佛的必然大前提。】
整部【瑜伽師地論】談的只是如何去除【我執】,我的【煩惱】【我的業力】【我的雜染】。我如何【證得四禪】。我如何【證得菩薩十地】,根本沒有否認【我不存在】!
佛法的【無我】只是要去除【我執】,但是那個【我的主體性】【我的意識空間】【我的心】還必須存在。成佛的我,就是【真我】
漢傳佛教因此搞出【不取涅槃,留一絲無明】模糊的東西!
針對上述悖論,才有天台宗【圓融中道】的思想,淡化了【成佛】的觀點。所以,藏傳佛教的轉世傳統,虹化傳統,也是為了解決佛教與佛學【我的現實存在】與【無我 成佛 涅槃思想】的矛盾。最終,業力輪迴理論得到了完整的保護與繼承。
佛教的「無我」理論,最初是針對眾生的「我執」而提出的,佛陀認為,人生充滿了煩惱和痛苦,人生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無不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而所有這一切都根源於有「我執」。
「我執」表現為四種狀態,即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佛法中稱之為四種根本煩惱。具體說,「我痴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痴。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人若不能破除、斷離我執,則「有情由此生死輪迴,不能出離。」(《成唯識論》卷第四).
「無我」之說則在於揭示現象之「我」的非實在性。按照佛教所說,諸法(整個現象世界)皆由因緣而有,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了無常住自性,故現象之有,實則非有。一切有情眾生乃是五蘊集聚而有,十二緣起而生,同樣無常住自性,故現象之我,實則非我。眾生若能了悟這個道理,那麼平日執著不放的「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所以,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都認為,只要能了悟「無我」的道理,斷除「我」的執著,就能超脫生死煩惱,證得涅槃寂靜。如說:「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經》卷四十七)「所信至教,皆毀我見,稱讚無我。言無我見,能證涅槃,執著我見,沉淪生死。」(《成唯識論》卷第一)
對於【我執】,南傳大藏經第 07 冊 No. 0004 長部經典(第15卷-第23卷),就有明確的提法。
【 爾時,大典尊婆羅門,以偈問常童子梵天曰:
「我有疑之質問 無疑常童梵天 他人等亦欲知 故對此而詢問 應住於如何處 而修學何等行 是人是否可達 於不死之梵界」「婆羅門於人間 捨離此等我執
成就心一境相 專心於悲禪定 脫去臭穢之行 遠離不淨之法 若住於此處者 而於此處修學 達不死之梵界」[0200a05] 「梵天!我知捨離我執之法。有一類人捨棄任何大小財物,捨棄任何多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俗家出而入無家之生活。梵天!我知捨棄我執之法;梵天!我知心一境相;此時,是人得遠離住處,即:阿蘭若、樹林、山嶽、洞窟、山洞、塚間、林藪、野外之藁堆。梵天!我知得此心一境相之法也。】南傳大藏經第 27 冊 No. 0012 經集,都是記載了佛祖對於【我執】極為原始的教導。
八〇五
人為我執物憂愁 徧取之常不可存存在之物常變滅 如斯見之莫住家
八〇六 人思此物本屬我 人死此物亦消失 賢者知此非己物 弟子不可向我執八〇九
人人貪求我執物 愁悲慳貪執不捨 故見安穩諸牟尼 捨諸徧取施諸行對於人的面臨死亡的時候的心態與情緒,佛祖的教導在【南傳大藏經第 27 冊 No. 0012 經集】也不是一種高深的理論,沒有提到【涅槃呀 成佛呀】等等佛學以後的名詞,而是作為一個導師對常人的開導,更沒有提到【死後的去處】【沒有提到佛國 凈土】等等。
一〇 死前經
八四九
[0245a10] 世尊言曰:「身壞以前離愛著 前際過去不依止
於中稱計無煩惱 彼對世間不重視八五〇
無有戰慄亦無忿 不作誇大無後悔 無掉舉者語真言 彼實慎語為牟尼八五一
心對未來不繫著 回憶過去亦無憂 諸觸之上見遠離 不為諸見所誘導八五二 心離執著無詭詐 既無羨望亦無慳不作傲慢無嫌惡 更與兩舌亦無關
八五三
於無愛好成無漏 而與過慢亦無關 以是柔和具應辯 無妄信無貪離貪八五四
欲得利者非是學 於不利得亦無怒 心無違和自寂靜 對於愛味無貪求八五五
常為有捨亦有念 不思他人等於己 世間無勝亦無劣 彼無增盛諸煩惱八五六
彼於一切無依止 於彼有乃至非有 彼知諸法為無依 是故渴愛亦無存 有與非有俱不實八五七 彼對諸欲不期待 我言斯人寂靜者 繫縛於彼不存在 於彼能度諸繫著八五八 彼無妻子無家畜 田地器具亦無有彼乃無我無常見 斷見非我亦不得
八五九
凡夫沙門婆羅門 貪廉之行苛論彼 彼於貪等皆不顧 對諸苛論彼不動八六〇 遠離貪求無慳吝 牟尼雖對於得勝 或等或劣皆不論 無別不至妄分別八六一
彼於世間無所有 更亦無憂無所有 彼於諸法皆不至 彼實可謂寂靜者總結一下,【經集】表達的佛學思想是很原始的,也是佛學最早的面貌,此【經集】最高理想就是【寂靜者】的目標,【身壞以前離愛著 前際過去不依止 於中稱計無煩惱 彼對世間不重視】,【心離執著無詭詐 心無違和自寂靜 對於愛味無貪求 世間無勝亦無劣 】。
【經集】已經表達了對於佛法【有 與 無 】的認知,對於如何【無我 常見 斷見 】的認知,【彼於一切無依止 彼知諸法為無依 是故渴愛亦無存 有與非有俱不實 】,【彼乃無我無常見 斷見非我亦不得】,【彼於世間無所有 更亦無憂無所有 彼於諸法皆不至 彼實可謂寂靜者】。
可以說整部【經集 死前經 】只是要求修行人【斷除我執 成為寂靜者】,根本沒有否定個體的【我的存在】,整部經更像是臨終關懷。
這才是佛祖時期,原始佛教的本來面貌,是很生活化的,也沒有種種高大上的【成佛 成阿羅漢 成菩薩 涅槃】的空洞說教,也沒有種種鬼神、咒語、神通、燒香、法術的婆羅門教的東西。
佛祖整個說法時期,也只是針對【去除我執】,達到一種覺悟的境界,實現脫離輪迴、涅槃寂靜、不再後有的目標。
佛祖明確提出十四無記,認為討論【人死後 到哪裡去了 是存在 還是不存在的問題】,對於人活的現在狀態。佛祖從來沒有否定【人的現實存在】。
原始佛經,對於人的死後的狀態,有大量的論述,基本上還是屬於業力與輪迴的範疇,認為【人死以後 還是存在的 】。
南傳大藏經第 13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
五
[0161a07] 大王!如何之人是由闇入明耶?大王!如今有人生卑賤、旃陀羅家、作竹籠家、獵夫家、皮匠家、清潔夫家,貧窮而缺乏飲食,生計困難,難得衣食,醜陋奇而駝背、多病、獨眼、曲手、跛足、半身不遂,不得飲食、衣服、車乘、華鬘、香、塗香、寢牀、住居、燈光。彼身行善行,口行善行、意行善行。彼於身語意善行。身體毀壞死後,生善趣天界。大王!譬喻有人由地乘輿,由輿移乘馬背,由馬背移乘象,由象肩移登高樓。大王!正如我以此人為喻。大王!如是之人是由闇入明。六
[0161a13] 大王!如何之為人由明入闇耶?大王!於今有人生高貴家。生大富剎帝利家、 [P.95] 大富婆羅門家、大富家主之家、富而有大財、大產、多金銀、多資財、多財穀之家。彼等美貌、見好、似樂見蓮葉具最上美色之皮膚。得飲食、衣服、車乘、華鬘、香、塗香、寢牀、住居、明燈。彼身為惡行、口為惡行、意為惡行。彼者身、口、意為惡行、身體毀壞死後,墮惡趣、苦處、地獄。大王!譬喻人由高樓下至象肩、由象肩下至馬背,由馬背下至輿,由輿下至地面,由地面降入於闇〔處〕。大王!我說譬喻此人,大王!如是之人,是由明入暗。同時,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也有否定【死後有我、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所以【現實的我】與【我不是永恆的存在】的觀點,已經在佛祖時期開始出現衝突了,重點還在【我執】的破除,【應非有我,非有我所,應非我、非我所】
二五
[0144a09]不見色是我,不見受是我,亦不見想……行……識是我,以起如是見,〔謂〕此是我,此是世間,死後有我、有常、恆、永住而不變易之法。諸比丘!彼以常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乃至……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二六
[0144a12] 雖不見色是我,亦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以起如是見,而雖不以為此是我,此是世間,死後有我、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但起如是見,〔謂:〕應非有我,非有我所,應非我、非我所。針對【現實的我】與【我不是永恆的存在】的觀點,在佛祖時期開始出現衝突了,佛經記載了佛祖對於矛盾的解決之道。
佛祖的回答就是一切法皆是施設,為了【以前及現在,我乃施設苦與苦之滅】。
佛祖首先肯定,佛法中的如來【既不是色受想行識,也不離開色受想行識】。
【「阿?羅度!汝意如何!觀色是如來耶?」「大德!不也。」】
【阿?羅度!汝意如何!觀色中有如來耶?」「大德!不也。】
【觀離色有如來耶?」「大德!不也。」】
「觀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大德!不也。」「觀離識有如來耶?」「大德!不也。」
佛祖說法,最後肯定【「阿?羅度!汝意如何,見此如來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耶?」「大德!不也。」】,肯定當下、此在、現實的如來有色受想行識。
因此佛祖的說法,三法印皆是施設,為了讓眾生破除我執,得到解脫,而避免說、不討論【如來死後有耶?或如來死後無耶?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的問題。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
第四 阿?羅度
一[0167a08]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大林重閣堂。二[0167a09] 其時,具壽阿?羅度,住離世尊不遠之林間小屋。
[0167a10]
三[0167a10] 時,有眾多之外道出家眾,到具壽阿?羅度之處,到而與具壽阿?羅度,俱相交談慶慰、可感銘、歡喜之言,而坐於一面。[0167a12] 四[0167a12] 坐於一面之彼諸外道出家眾,言具壽阿羅度曰:[0167a13] 「友阿?羅度!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有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或如來死後無耶?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0168a03] 五[0168a03] 如是言已,具壽阿?羅度,言彼諸外道出家眾曰:[0168a04] 「友等!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或如來死後無耶?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一〇[0168a14] 於一面坐之具壽阿?羅度,白世尊曰:[0169a01] 「大德!我住離世尊不遠之林間小屋。大德!時,有眾多外道出家眾,來到我處……乃……言我曰:『友阿?羅度!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有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乃至……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0169a04] 一一[0169a04] 大德!如是言已,我言彼諸外道出家眾曰:『友等!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乃至……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一五[0169a13] 「阿?羅度!汝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0169a14] 「大德!是無常……乃至……」[0170a01] 一六[0170a01] 「是故於是處……乃至……[0170a02] 一七[0170a02] 如是觀之,知……乃至……不受後有。」[0170a03] 一八[0170a03] 「阿?羅度!汝意如何!觀色是如來耶?」[0170a04] 「大德!不也。」[0170a05] 「觀受……想……行……識是如來耶?」[0170a06] 「大德!不也。」[0170a07] 一九[0170a07] 「阿?羅度!汝意如何!觀色中有如來耶?」[0170a08] 「大德!不也。」[0170a09] 「觀離色有如來耶?」[0170a10] 「大德!不也。」[0170a11] 「觀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0170a12] 「大德!不也。」[0170a13] 「觀離識有如來耶?」[0170a14] 「大德!不也。」[0171a01] 二〇[0171a01] 「阿?羅度!汝意如何,見此如來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耶?」[0171a02] 「大德!不也。」[0171a03] 二一[0171a03] 「阿?羅度!汝於是處,於現法不得真實之如來,汝得說:『友等!彼如來 [P.119] 乃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或如來死後無耶?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0171a06] 「大德!不也。」[0171a07] 二二[0171a07] 「善哉、善哉!阿?羅度!阿?羅度!以前及現在,我乃施設苦與苦之滅。」
佛祖後期的講法,提出的【涅槃寂靜 不再後有】,這與【經集】的【寂靜者】的概念是對應的,一致的。
在佛祖的原始佛法中,涅槃就是脫離苦惱,脫離愛欲的束縛,涅槃就是【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捨離、愛盡、離、滅、涅槃是】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五九〕第九 伴一 〔天神:〕何者為人伴 又以何教人 又愛樂何物 人脫眾苦惱二 〔世尊:〕信為人之伴 智慧以教人 愛樂涅槃者 人脫眾苦惱
〔六四〕第四 結一 〔天神:〕世間依何縛 世步是何物[128] 離卻何物者 是名為涅槃二 〔世尊:〕世間依喜縛 尋求世步腳 離卻愛欲者 是名為涅槃
第六 梵天相應 第一 梵天品 〔一〕第一 勸請
三[0233a09] 依我所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悟。寂靜微妙,超越思念之領域。深妙唯賢者始知。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2],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諸人依於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而難見此理。此理者,即所謂依緣、緣起是。此理亦難見。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捨離、愛盡、離、滅、涅槃是。我若說法,諸人難了解我所說者,我是應所疲勞而煩擾。
對於涅槃,最好的解讀就是【第六 梵天相應 第五 般涅槃】,經文揭示,【般涅槃】是由【由第一禪起,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入第四禪。由第四禪之等無間,世尊入於涅槃】。
涅槃境界就是心之辭脫,脫離了【我執 無著心寬廣】。【出息入息無 心確立於定 無欲污寂靜 有眼者涅槃 無著心寬廣 堪於死苦惱 如燈之消逝 是心之辭脫】。
〔一五〕第五 般涅槃
一爾時,世尊於俱屍那羅末羅族之惒跋單沙羅林[52],沙羅[53]雙樹間,入涅槃時。 二時,世尊呼諸比丘曰:「諸比丘!我今語汝等。精勤不放逸!諸行乃生滅之法。」此是如來最後之言教。 三時,世尊入於第一禪,由第一禪起,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入第四禪。由第四禪起,入虛空無邊處定。由虛空無邊處定起,入識無邊處定。由識無邊處起,入無所有處定。由無所有處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由非想非非想定起,入無所有處定。由無所有處定起,入識無邊處定。由識無邊定起,入虛空無邊處定。由虛空無邊處定起,入第四禪。由第四禪起,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入第一禪。由第一禪起,入第二禪。由第二禪起,入第三禪。由第三禪起,入第四禪。由第四禪之等無間,世尊入於涅槃。五世尊入涅槃耶!於其入涅槃時,梵天沙巷婆提即唱此偈曰: 世間諸有情 遲早捨身此 世間無比者 如來得力者 正覺者大師 已入於涅槃六世尊入涅槃耶!於其入涅槃時,天帝釋即唱此偈曰: 諸行實無常 是為生滅性 生者必有滅 以寂滅為樂七世尊入涅槃耶!於其入涅槃時,尊者阿難唱此偈曰: 其時我恐怖 我毛髮豎立 一切勝相具 覺者入涅槃 八世尊入涅槃耶!於其入涅槃時,尊者阿那律唱此偈曰: 出息入息無 心確立於定 無欲污寂靜 有眼者涅槃 無著心寬廣 堪於死苦惱 如燈之消逝 是心之辭脫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有了全面解讀【涅槃】的經文,【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關鍵還是要【破除我執】【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為我有】,【對世不予執著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
這個【不為如是再生】就是脫離了輪迴,而不是論證【我是否存在的問題】。漢族許多南傳佛教的信眾,把【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理解為【我的徹底湮滅】,這是違背佛祖【不談死後是否存在】的立場的。
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三〇〕第八 適宜
一〇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為我有。一一彼無如是之思量,而對世不予執著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而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一二諸比丘!此為滅除一切思量適宜之道。」
第九 有驗
一〇諸比丘!於蘊、界、處,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為我有。彼無如是思量,不執著世之一物,無執著則無愛慕,無愛慕則獨自入於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七五〕第二 病
一一[0063a06]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然則如今,汝知余為何說法耶?」[0063a07] 「大德!我知。世尊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0063a08] 一二[0063a08]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則可。比丘!余之所說者此法為無取著、般涅槃。」
〔九〇〕第七 動著
彼無如是之思量,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執著則不生愛慕,無 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九一〕第八 動著諸比丘!於蘊、界、處,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無如是之思量,則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所執著則不生愛慕,無所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九五〕第二 所攝取
(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二)懷愛相於胸者,聞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七)彼於色不為所染,見色而護念,感色而無執心,又對此不存念戀著。恰如見色,如行出世間之受者,彼之苦消滅而無積。彼如是以正念遊行,如是於苦無積,稱為近於涅槃。
一五「善哉,善哉!摩羅迦子!汝摩羅迦子對余簡約所說之意,已精細了知是為甚善。(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而失正念,執著心而感色,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種種痛苦、貪欲、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乃至……(※二)彼於法不染,識法則護念,無執心以感法,又對此不存戀著。恰如識法,行出世間之受,彼之苦消滅無積。如是彼以正念而遊行,如是無積苦,稱為近於涅槃。
〔一二四〕第一 毘舍離
三坐於一面之毘舍離人郁瞿婁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於此[1]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大德!於此而又,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四「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則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之諸識,則依止於此,取著於此。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五~九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
一〇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入於涅槃,即以此為因,以此為緣。一一~一六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則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即不依止於此,不取執於此。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 一七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三一〕第八 那拘羅父
坐於一面之那拘羅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大德!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居士!於此,或者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一四六〕第二 有驗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且諦聽,當善思惟,我即說之。諸比丘!何者為涅槃(成就)有驗之道?三諸比丘!於此,有比丘見眼是無常,見色是無常,見眼識是無常,見眼觸是無常,見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皆是無常。 四~八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見法是無常,見意識是無常,見意觸是無常,見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皆無常。九諸比丘!此即彼達涅槃(成就)之道。」
推薦閱讀:
※複雜網路綜述2——現實世界中的網路
※十五大經典之夢的解析—夢與現實世界到底有多大聯繫?
※現實世界的「九層妖樓」和它的藏族守墓人(組圖)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