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稚: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綠色化背景與特徵
來自專欄規劃論衡16 人贊了文章
導讀: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歷時近2年的研究成果《中國城鎮化與城鄉發展建設的綠色化道路探究》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本書主編、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教授為本書作序。
尹稚
清華大學 建築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 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 執行副院長
清華大學 生態規劃和綠色建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副理事長
在研究報告即將結集出版之際,曉東院長約我寫個序言。作為研究的親歷者,我無意再重述各種引經據典的嚴肅的學術探討,只想講點個人的思考和心裡話。我知道這不是給學術著作寫序的慣例,就請讀者把這個序當成例外吧。
時至今日,新型城鎮化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議題,國家層面的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公布和推進也有一段時日了,但城鎮化進程的結果卻遠非城市和市民數量增加這麼簡單,城鎮化是由一系列緊密聯繫的變化過程所推動的,概括地講,這個進程主要集中於七個方面的變化過程,包括:經濟的變化、人口的變化、政治的變化、文化的變化、技術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城市既是這一系列變化的綜合產物,同時也是這些變化的塑造者。這種互為因果的循環成就了今天我們所能實際觀察到的城市景象(cityscape)。
中國開始對城鎮化進程有所討論、有所關注,並試圖建立起工業化、現代化與城鎮化之間的正向關係,始於改革開放蓬勃興起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之而來的是長達近40年的、高速但同時粗放的規模擴張進程。在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本應與之相伴的城鎮化進程卻表現出更多的滯後和莽撞。滯後的人口城鄉遷移政策的約束使得幾乎一代人失去了融入城市的機會,少壯打工,老病還鄉;莽撞的跳躍式擴張和規模增長也留下了大量的與環境惡化和社會公平惡化相關的歷史欠賬,目前困擾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或因或果都與此相關。
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出台和工作進程的推進已基本上解決了人口進城的政策通道問題,雖然從時效上看有點姍姍來遲,但該來的畢竟來了。而近40年來城市擴張中折射出的大量「非綠色」化問題的解決顯然更為艱難,更需假以時日。
從非綠色化走向綠色化的發展道路既是宏觀戰略模式的選擇問題,也涉及標準、路徑、結構、形態的諸多戰略性或戰術性取捨。而且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綠色化,既有全球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大背景共識,也有其鮮明的國情特徵。
首先,中國城鎮化進程涉及的人口規模是空前的,與歐洲、北美城鎮化進程所涉及的人口規模相比數倍有之,而國土面積則與之相當。高密度生存、高強度發展是中國邁不過去的一道坎。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中國首屆大學生辯論大賽有道題「中國住宅區是低層高密度好,還是高層低密度好?」,因賽制是引進的,故指導教師中也有來自國外的教授,一天討論下來,發現對高低密度的把握,中外理念大相徑庭:也許對美國而言,每公頃住400人就是很高密度的標準了,而中國每公頃住1000~2000人是很正常的密度現實。又憶起20年前訪歐參觀「零能耗」住宅的情景。一棟獨立住宅(中國人眼中的別墅),以太陽能為唯一能源來源,被動主動技術一起上,很有科技感,關鍵是它有足夠的表面積和足夠的冗餘空間來達成足夠的產能量。而在中國多是公寓式居住,一套住宅有一間卧室的窗戶在大寒日能滿足一小時滿窗日照就算達標了,能朝南有日照條件的表面積之小可想而知,何談以太陽能為主的「零能耗」呢?從這些淺顯案例可以看到,中國城市建設的綠色化還真不是簡單的技術拿來、路徑追隨就可以解決的。
其二,解決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非綠色化問題的緊迫性也是空前的。這是不得不說的一個詞——中國速度。當今已進入城鎮化成熟期的發達國家,其所經歷的城鎮化進程是與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大致同步,經歷了一個伴隨技術體系變化、基礎設施開發能力提升、城市管治沿革的相對緩慢的漸進過程。中國則不然,其工業化進程和現代化進程帶有注入式(也有人稱之為注射式)的基因。機緣造世,造化弄人,東方睡獅醒來時,世界已恍如隔世。
第一次工業革命近百年才完成的蒸汽時代,彷彿一夜之間就成了我們的起步點;第二次工業革命近50年完成的電氣時代,在中國也是瞬間拿來;而進入到信息技術革命和知識經濟的時代時,至少在信息傳導上中國和世界的時間差已近乎歸零了。時至今日,在一些頂尖領域中,我們已在不斷談論「彎道超車」而不是「路徑追隨」的事情了,正所謂其興也勃焉!把後發優勢用到家了。
快有快的成就的同時,也有快的難題。老百姓還知道「蘿蔔快了不洗泥」呢,快要輕裝前進,抓住主要矛盾,不斷「丟包袱」;快要因陋就簡,快快拉車,沒時間看路;快要效率第一,公平先放一放,等等。中國速度成就了經濟奇蹟,成就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膀大腰粗時我們也發現了體質不佳的問題。本書中談到的若干個難以為繼的困境也擺在眼前了。和發達國家同類同領域出現過的類似問題不同的是,人家是漸進推進,問題也漸進發生,而且前行的目標無實體參照,解決問題的壓力也就小多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就是心中的目標與現實的差距。解決問題是什麼?就是縮小這個差距。中國要解決城鎮化進程中非綠色化問題為什麼更緊迫?一個是後發劣勢。先發者吃著自家碗里的,看著鄰居鍋里的,那是滿滿的自豪感呀;後發者在同樣情況下,那是一個羨慕嫉妒恨呀。城市環境是一種任何人都能讀出點味道的景象,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化、可參照、可比較的東西。所以後發者「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就不奇怪了。他不管人家從吃玉米面就鹹菜到吃上鮑魚要奮鬥多久,反正知道吃鮑魚更牛,立馬就得吃上,心理焦慮症普遍存在。二是另一句大白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蘿蔔成堆了,但不能天天蹚著滿地爛泥才能吃得到,那樣吃蘿蔔的幸福感就大打折扣了。蘿蔔越多、越好吃,對爛泥的抱怨也就越多、越強烈。他不會去想是泥土養大了蘿蔔,但帶著泥吃下去也會生病的。甚至簡單地把自己當成餐廳里的吃貨了,感覺著洗泥是餐廳經理的事,我只顧吃就行了,還要急著吃。
各種難以為繼的非綠色化的問題不是一天累積的,少則幾十年的積累,積重難返,有的刨刨根還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千年之辯、百年之爭,連老天爺的眷顧都能扯上。但後發國家的國民心態註定不會給我們更長的時間去解決這些問題。
其三,從非綠色化到綠色化的路徑探索,目標達成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努力。俗話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家小家、富家窮家各有各的難題,生於東北和植根於江南也各有各的活法。推進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綠色化也不例外。從大到小尺度不同,上至國土層面,小到單體建築,不同尺度、不同治理層級,其關注點、關鍵點必差異甚大。當生態文明的理念建立時,發達國家已進入城鎮化成熟期,從單體建築的綠色化做起,從依賴設備增加實現建築的綠色化入手是可以理解的,隨後才有社區和更大尺度的整合和探索,畢竟它是在存量環境為主的條件下做文章的。而中國則不同,增量和存量並存仍是未來很長時間我們的發展狀態。既要處理存量空間的綠色化問題,也急需更大尺度的頂層設計,以應對尚沒有結束的巨大增量壓力。城鎮化進程走向成熟要新增的3億人(無論異地、就近、就地),這可是相當於全美國的城鎮化人口總量呀。所以從頂層入手,建立全新的大尺度規則、規範還來得及。不能放任眼前的建設再次在短期內變成不得不改造、不得不「雙修」的非綠色化存量。多尺度、多層次並舉會成為中國城鎮化綠色化路徑選擇的特色,更為宏觀的大尺度實踐會成為我們的亮點。如果講發達國家是側重於傳統範式的改良,那麼中國尚有大把的新範式創新的可能性。
同時中國走了一條先富帶後富的道路,先城後鄉逐步走向城鄉融合的道路。一片國土上區域差異和城鄉差別長期並存,樣本的豐富性提供了更多管中窺豹的機會。這個詞用在決策依賴個人經驗積累的時代不是什麼好詞,而在大數據互聯互通的時代則別有意境。通過對豐富的可合成景象的觀察反而可以更直接地建立起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聯繫,既可把控全局又可分辨微觀的差異化,呈現其細節的豐富性。中國故事也好,中國範式也好,更能對應全球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層面的豐富性,城鎮化進程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理論和實踐積累更有可能成為全球走向生態文明進程中差異化和豐富多樣的範式和樣本。
另外,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氣象環境的差異化、豐富度足夠,九大氣候分區,複雜的自然生態分區,也是探索和形成綠色化規範和標準的天然實驗平台。從「一刀切」的政策導向走向精細化、差異化的實踐管控,是這個議題中技術發展從粗放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中國從熱帶到極寒、從濱海到世界屋脊的天然稟賦已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全要素技術實驗平台,而龐大的人口基數在幾乎所有特定區劃中的多層次分布也產生了從城市到鄉村的多層級的綠色化訴求,從這個矩陣組合去做文章,你想不出獨特的技術成果都難,如能善加利用,更會成為全球這一領域專家學者的研究聖地。
嚴格地講,本書只是提供了一個框架,試圖構建一個多層級、跨領域、差異化推進中國城鎮化進程的綠色化實踐的框架。夢還在,心就在,不忘初心,用心努力,恆心永存才能去實踐夢想!
尹稚 2017年5月12日 於 清華園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主編:尹稚
副主編:王曉東 鄭筱津 歐陽鵬出版時間:2018年3月本書已在噹噹網、京東網、淘寶網上架
推薦閱讀:
※聽說 「香港」是你見過最棒的城市規劃?(連載一)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十六區戰略指引
※寶雞自駕車、徒步、單車線路,地圖、天氣、小吃、美食、廟會、住宿、城市規劃等等 - 公告區 ...
※只有壩上,才會使人心情愉悅!
※瀘州城市規劃:提升中心城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