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資本為何不買日產AESC?

金沙江資本為何不買日產AESC?

來自專欄汽車電子設計13 人贊了文章

路透社近日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汽車已取消將電池業務以10億美元出售給中國投資機構金沙江資本的潛在交易。隨後日產汽車也發布聲明,證實是由於金沙江資本6月29日告知日產沒有籌集好資金。日產將考慮該交易的未來前景,誰能成為買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去年8月,日產計划出售旗下電池業務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AESC),包括其在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工廠。

圖1 日產的聲明

一、金沙江的雄心壯志

今年2月,金沙江資本與土耳其佐魯控股公司宣布,雙方將投資45億美元建設大型電池工廠。2023年投產後,產能可提供50萬輛純電動車所需電池。協議還包括增產電池原材料:金沙江資本計劃獲得佐魯控股旗下的電池原材料鈷等冶煉加工企業的50%股份,將產能增至4倍。從一萬噸增產到4萬噸,此舉意在為AESC增產儲備原料。

2017年,總投資125億元的AESC中國總部及生產基地簽約落戶江蘇鎮江。該項目計劃建設年產20Gwh三元鋰電池及研發基地,分三期建設。金沙江資本一方面找到一些上市公司(大港股份、寧波華翔、駱駝股份、尤夫股份4家企業出資)來提供資源,也把AESC的技術分發渠道通過合作夥伴進一步拓寬。

  • 一期投資35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5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AESC(中國)總部大樓和研發基地,預計2019年6月建成
  • 二期投資30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5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預計2020年3月建成
  • 三期投資60億元,用於建設年產11Gwh三元鋰電池生產線

在國內外分別宣布了這個宏大計劃以後,為何會因為沒有募集到足夠的資金黃掉了?

圖2 資本需要執行團隊做大量工作

事情需要解決很多的問題,金沙江資本從總體運營上需要解決很多的複雜問題:

1、需要構建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團隊,這個團隊需要做的事情包括:

  • 面向整車企業,推銷AESC已有的NCM軟包技術,還要向已經有大量部署的國內企業推銷,選用這個各方面都沒有特別大的驚艷的產品
  • 面向上游,通過資源方來考慮長期的降本方案
  • 面向AESC日本團隊,獲取相關技術和工藝細節,與萬向收購A123一樣,需要解決文化的問題,也需要解決主導權的問題。在日本的電芯開發團隊,還有原有的電極開發團隊都是以日本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需要解決日本技術往中國轉移和拓展的問題
  • 在中國構建一個獨立團隊,落地中國的電芯生產項目,建立相關技術轉移的研究院,完成本土化工作

2、籌集足夠的錢:

需要找到足夠的錢來支撐這個企業的長期運行,在整個資金面都在去槓桿的情況下,找到願意現在掏錢和未來持續掏錢的金主。

在國外也得同步運作。要向歐洲汽車企業進一步推銷,在銷售上採取更有彈性的策略,首要目標是利用美國、英國和日本現有的工廠,通過在土耳其合作可以進一步優化資源,並在電池上游端介入電池材料的礦產資源。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一家原有相對封閉的企業往整車企業做,代價有點高,目前基本是處於各家車企都選定對象的狀態。進入新狀態的AESC是不是值得信任,還是需要考察的。

表1 各家的戰略選擇

現在看下來,這個事情折戟沉沙了。

二、AESC將走向何方?

成立於2007年的AESC是汽車企業在新領域與技術方之間的合作產物,通過經典的合資公司的建立過程,日產把NEC的電芯技術快速導入到電動汽車,推出全球真正意義上大量生產的純電動汽車聆風(LEAF)。

聆風2014年1月銷量超過10萬台,2015年12月超過了20萬台,2018年1月超過了30萬台。隨著日產大力推進,不斷增產,對於電池的產量需求也隨之變大。

由於聆風銷量在2011年到2014年達到一個小高峰,AESC也成為全球第二大車用電池供應商。但是好景不長,隨著LG化學進入了雷諾體系,面對性價比更好的電芯,雷諾日產聯盟面臨一場爭論,甚至抉擇。

AESC是一家合資公司,沒法像松下、LG化學、三星SDI那樣去拓展客戶,由於LG化學的技術路線和AESC的軟包路線高度相似,存在直接的Apple to Apple被代替的關係。

在與LG化學的直接競爭中,LG化學把鋰電池電芯作為戰略業務,很早投入三元材料的開發,在鎖定通用汽車、沃爾沃、雷諾汽車等客戶以後,加大電池產能,並通過開發電池管理系統、儲能業務等擴大電池的需求。

圖3 日產聆風是AESC電池最主要的客戶

2013年到2015年,由於聆風的銷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相對其他汽車廠家的新能源汽車推動慢節奏,還能維持住與主要競爭對手的距離。

2016到2017年,出貨量差距完全拉開,背後是成本和競爭力的差異。以松下、三星SDI和LG化學為代表的幾家外資電池企業在業務上都以乘用車為主,在中國市場上由於政策原因,沒有獲得太多新能源大巴和商用車業務。

第一電動研究院認為,該賣還是要賣!

在乘用車電池化學體系選擇和成本下降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大投入,也要不斷擴大客戶,跟不住就很難維持下去。而一家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在外接業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阻力,況且還有LG化學這樣的直接競爭對手。

2016年,日產尋求把這個合資公司賣掉的聲音放出來,為了維持運營,日產本身也用相對較高的價格來採購AESC的電池,但運營狀況還是持續惡化。接下來無非是繼續經營一段時間,我們也不妨來思考一下未來的出路:

可能性1:在中國尋找其他的資金方,這個概率大概有30%,事情做了一半,NEC該退出的也退出了,接下來導入資金的,可能買賣價格上更優惠一些。

可能性2:維持一段時間,切換之後把電芯和電池系統剝離,日產保留一些Pack業務,電芯單獨折價便宜賣,概率20%。

可能性3:維持下去,到一定的時間把交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概率50%,目前電動汽車的都賭上了一些元氣,日產、雷諾和三菱聯盟總體的市場規模還需要大力推進,所以把外購電芯和電池系統作為戰略的一部分,讓自家的和別人家同步進行。

圖4 日產2022年戰略計劃

AESC的電芯技術原本是在LMO體系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電芯的能量密度和單位Wh成本就是下不來,這是企業缺乏競爭力的很大原因。隨著技術的進步,AESC在應用三元622體系的電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在新一代聆風應用的電芯能量密度上取了很大的突破,因此,保持一些電芯開發業務,也不是特別糟糕,但在規模上要進一步縮減。

表1 AESC電芯技術

小結:

像看肥皂劇一樣,資本運作方以沒錢的理由來停止一系列運作,只能說未來要做的事不那麼不容易。

推薦閱讀:

鋰離子電池:對比均相 Newman 模型與非均相模型
國產自由光智能鑰匙更換電池報告。
簡單3招保養汽車電池,至少能用多1年
這裡有10大電池技術 你知道多少個?
電池更換計劃中獲利?蘋果面臨電池質押投訴

TAG:日產Nissan | 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