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國才知道,中國對孩子的媽媽有多不友好

出了國才知道,中國對孩子的媽媽有多不友好

630 人贊了文章

我們小區離公園只有五百米。推著小車帶孩子去公園非常方便。

但是,每次推著嬰兒車走過這條路,心裡都會堵得慌。

這條人行道只有兩米寬,中間還種著樹,我經常得低頭避免撞樹,迎面來人,有時得到馬路上避讓。

最讓我心堵的,是每棵樹附近的地磚都是翹起來的,人行道沒有一處是平的。

我人高腿長,以前不覺得這條人行道設計的有多反人類。有了孩子後,第一次和老婆推車去公園,我就炸了。

走這條人行道,兒童車必須輪子很大,推車的人力氣大,它才會像蹦蹦車一樣前進。

每次推車走過這五百米,我都憋著一肚子火。

我甚至想過,正常國家,我該怎麼改變這條人行道。

這篇文章今天要說的是,我不知道老婆平時是怎麼獨自推車去公園的。

是的,我們生活的環境對帶著孩子的母親非常不友好,但我們很難感同身受。

這種感同身受到底有多難,我不知道這樣的例子是否妥當:

我參與我們的故事FM團隊的選題策劃,建議他們關注一下媽媽,最好是找出過國的媽媽,因為只有出了國才會有強烈對比,得讓更多人知道,中國的環境對帶孩子的媽媽多不友好,應該在哪些地方改進。一定很多人會共鳴。

我猜大家也許真對這個選題無感,所以幾次建議都沒下文。

我對這個話題有強烈感受,是因為老婆帶著孩子去日本旅行。

記得我媽刷微信朋友圈,看到老婆在東京街頭閑逛,一手抱娃,一手拽箱子,立即電話過來,質問我怎麼能放心她一個人去,我含混回答,她多強悍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日本是個文明國家,中國是個野蠻國家,她在中國敢一個人帶著孩子上街,在日本為啥不行?

當時我們剛好寫過一篇文章,叫《中國的殘疾人都去哪了》,這個選題來自我在日本和德國旅遊,公共設施對殘疾人友好而便利的強烈印象,對帶著孩子的母親有哪些便利,我其實並未注意,但用文明與野蠻來簡單回答,也並不算錯。

從日本回來後,老婆恨不得隔三差五就去一趟日本。

受她影響,我才意識到,在中國,帶著孩子的媽媽出門是多不方便。我真正理解這一點,是後來我們倆一起去日本,她給我現場當解說。如果不真實置於一個特定角色所處的環境,你是無法通過共情、理解的腦補,來理解對方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就像在北京整天乘車的人,永遠不會想像得到,在北京這個對自行車相當友好的城市,即使是像環線這樣重要的路段,經常出現你照著路面指示一路騎行,突然發現自己在馬路中央,兩邊都是車流

對輪椅和嬰兒車就更不友好。

在中國,過天橋、上公交、進地鐵、走地下通道,可讓輪椅嬰兒車無障礙通行的地方絕難找到——有這樣的設施當然能找到,北京不少地鐵站下到月台的台階就安裝有無障礙通行設置,有次在建國門站,我還巧遇工作人員學習如何使用,路過的乘客紛紛好奇圍觀

中國的城市越來越像北京——更寬的馬路,更大的立交橋、更長更複雜的地下通道,城市對輪椅和嬰兒車變得更不友好,即使是斑馬線,成年人也要小跑才能趕在綠燈轉紅燈前抵達對岸。

在日本,便利輪椅和嬰兒車無障礙通過,是這些場合的標準配置,如果不便設置專用通道,比如非常陡峭的過街天橋,則會在兩端設有專用升降電梯——我以前從未注意過過街天橋兩頭有小房子,更沒想到這會是電梯間。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來,我和老婆幾次騎長途車,每天早上出門,都會驚訝於女性出門原來要準備這麼這麼多東西,即使她還是個完全不化妝的人。我對她隨身攜帶的各種細軟,除了隱形眼鏡,基本沒有概念。

是的,這個世界是為男性打開的,以至於很難想像女性日常會遇到的困難。

儘管我無數次與老婆一起出門,無數次幫她從她隨身攜帶的專用包里拿過東西,但她隨身攜帶的東西,我能想起來的只有紙尿布、保溫杯,而每次出門必不可少的其實還有紙巾、濕紙巾、外套、遮陽帽、備用的襪子、褲子、一兩個玩具車,有時甚至還得有ipad

出遠門旅行,就意味著她得把兩個人要用的各種物品隨身備齊,這些東西,都是要在旅行途中如果遇到需要,能把孩子和行李放好,並在隨身攜帶的包里所需物品一樣樣翻出來。

如果出門時間長到需要把這些東西帶齊才能出門,那麼若是在北京,無論是去離我們家五百米的公園,還是去離我們家1.5公里的大悅城,一般都要有人陪伴以便搭把手——她並不是無敵的女漢子。

而之所以她在日本能一手抱娃一手拎箱到處逛,是因為無論在東京的鬧市,還是北海道無人的小車站,給嬰兒換紙尿布的小平台,哺乳的母嬰室,居然密集到當你需要它,它就在你眼前不遠處的程度

這些都是我以前沒有注意過的。

在中國,你到一個陌生地方,尤其是旅遊區,十有八九你會被廁所困擾,它要麼是找不到,要麼是找到了你不敢進。在日本,女衛生間即使非常小,牆面上一般都安裝有專用嬰兒安全座椅。

新幹線所有列車都有嬰兒的尿布台,中國的和諧號CRH2型來自日本,前年到天津時留意了一下,發現我們並不是日本人的東西都全盤照抄,而是根據國情做了改進,照顧母嬰的這些東西都不見了

我注意到中國環境對孩子和媽媽處處不友好,真屬於自覺的部分遠沒有我想像得那樣多,我對此有強烈觸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婆第一次帶孩子去日本時,孩子才八個月。如果孩子是八歲,她印象最強烈的恐怕是別的東西。

所以,我在網上就此表現出的某種先知先覺,以及下面這種別著勁的爭論中的優越感,現在看其實是沒道理的。

前幾天我給老婆說,這篇文章她來寫,因為我這裡只有從她那裡轉手的觀念,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只有她本人才寫的出來。幾次看她熬夜似乎是在寫文章,也許是自我期待過高,她不肯把她寫的東西給我看。

這很可惜,我記得她講過我們常帶著孩子去的商廈,有些細節設計的尺度沒有考慮孩子,會讓跟著成年人走的孩子有緊張和壓迫感,容易急躁和情緒失控,而原本在我看來這裡已經是非常體貼細緻了。

我們多點兒正能量吧。

在北京,最近幾年一些新開的大型購物中心已配有母嬰室,而機場這種最奢侈先進的地方,換層的地方,都有供輪椅和嬰兒車使用的垂直升降電梯,但是,我也遇到過這種電梯竟然被關閉鎖上的。

這裡順帶講一句,乘飛機時,嬰兒車可以一直推到候機室,登機時再交給空乘人員,由他們負責轉運,並在抵達目的地時給你。

最後,講下我們辦公室搬家的故事。

年前就想趕緊搬家換地方,在朝陽區東邊看了不少廠房改造的寫字樓,這些寫字樓的與時俱進,讓人頗感振奮,比起今天北京最氣派漂亮但卻是十年前設計的寫字樓,這些新樓在公共空間的安排設置,真是文明一舉進步了不止二十年。

原本,我差不多都已定下來了辦公室,被中介拉去看一棟正改造的寫字樓,它有幾樣吸引我,除了大家都有的茶水吧、健身房、私密電話間外,我注意到,它的衛生間,女位數量遠遠多於男位,並且,它是有母嬰室的。

雖然它比我原來看中的要貴,但我毫不猶豫就定了這裡。

過去兩天,辦公室晚上八點多鐘準時停電,搞得我每天一更的任務泡湯,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我們是在朝陽區最文明的辦公樓里上班。


推薦閱讀:

主題:四種類型孩子的表現及主要教育方法
積極倡導差異化教育
你知道如何教育好你的孩子嗎?
每一天,在路上......
教育不聽話的小孩,尊重信任是首位

TAG:育兒 | 教育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