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故事》讀書摘錄

《哲學的故事》讀書摘錄

來自專欄經典書籍知識分享5 人贊了文章

◆內容簡介(豆瓣)

哲學不會使我們富有,卻會使我們自由

最經典的哲學入門讀物,讓深奧的哲學立刻生動起來

出版第一年連續再版22次,迅速譯成18種語言,掀起全球哲學熱潮

杜蘭特首先是一個歷史學家,他博聞強識,能將過去與當下融會貫通。也因此,他又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杜威

《哲學的故事》在普及哲學上做了一項開創性的工作。有的地方朗朗上口,令人想大聲讀出來! ——威爾?羅傑斯(美國作家,社會評論家)

《哲學的故事》或許還可以叫「哲學之美」,因為威爾?杜蘭特對所有的思想賦予一種同等的愛和理解、批評和吸收。他的目的不僅僅是寫哲學史,而且讓我們隨同這些偉大的哲學家們在思想領域一起探索進步。 —— 《星期六評論》

蘇格拉底服毒、柏拉圖逃亡、亞里士多德被流放,為了真理師徒三人前仆後繼;培根立遺囑託付「把靈魂送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世」; 伏爾泰和盧梭兩人合夥「擊垮了法國」……

威爾?杜蘭特以蘇格拉底的謙遜、伏爾泰的洞察力和恆心、羅素的冷靜,用生動幽默的文筆,將哲學思想融合於血肉之軀,記述了從蘇格拉底到約翰?杜威等有史以來的主要哲學家,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趣的方法讀懂漫長的哲學發展和艱深的哲學精髓。

◆作者簡介 (豆瓣)

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

普利策獎和自由勳章獲得者。用五十多年的時間寫就一系列廣受好評的重要著作,《哲學的故事》、十一卷本《世界文明史》(後幾卷是他和妻子阿里爾合著)、《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等。

他終生致力於將哲學從學術象牙塔中解放出來,讓它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學的故事》出版後,第一年連續再版22次,迅速譯成18種語言,掀起了世界範圍的哲學熱潮。

◆目錄

再版序/1

致讀者/8

導言:哲學的作用/9

第一章 柏拉圖/13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和希臘科學/49

第三章 弗朗西斯·培根/84

第四章 斯賓諾莎/121

第五章 伏爾泰和法國啟蒙運動/160

第六章 伊曼努爾·康德和德國唯心主義/201

第七章 叔本華/233

第八章 赫伯特·斯賓塞/275

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尼采/315

第十章 現代歐洲哲學家:柏格森、克羅齊和伯特蘭·羅素/355

第十一章 當代美國哲學家:桑塔亞納、詹姆斯和杜威/385

◆名言摘抄

◎生命之於我們,意味著不斷地將我們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傳化為光與火;

◎真理無法幫助我們富有,卻能使我們自由;

◎「把靈魂送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世」

◎科學給予我們知識,但唯有哲學賦予我們智慧;

◎具體地說,哲學涵蓋了五個研究領域,它們是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形而上學。

◎中國哲學家不談認識論,對亢長無聊的形而上學更是厭惡之極,在這點上他們甚至可與法國人齊名。

◎蘇格拉底凝視著他的背影說:「謝謝您的好意,我聽從您的安排。」然後轉過身來對我們說,「他真是個可愛的人,自從我進了監獄,他經常來看我……剛才他向我表示遺憾時是多麼真誠啊,我們必須按他的安排去做,克里托,如果毒酒準備好了,就叫人拿過來。」

◎柏拉圖認為,人的行為有三個主要動因,即慾望、情感和知識。慾望、興趣、衝動、本能是一類;情感、精神、志向、雄心、勇氣是一類;知識、思想、才智是一類。慾望來自生殖器,這裡是聚積性慾能量的地方,隨時有可能爆發。情感源於心臟,源於血液的流動,它是經驗與慾望的有機結合。知識是大腦運動的結果,它是慾望的跟睛,可以做靈魂的嚮導。

◎理想國中各個階級、各個群體都應從事順應各自天性和稟賦的工作;階級間、個體互不干擾,卻又通過不同的分工互相配合,形成一個高效、和諧的整體。

◎耶穌說,道德是對弱者的仁慈;尼采說,道德是強者的勇氣;柏拉圖則說,道德是整體高效的和諧。也許必須把這三種學說結合起來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的倫理學,然而我們能說其中任何一個無足輕重嗎?

◎「我們不能推行普通人做不到的道德標準,又不能倡導一種因天性和環境而特別優異的教育。我們必須考慮到大部分人能享受的生活和國家能達到的政權形式。」

◎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嚮往一個更好的世界,並至少使它部分實觀。人是創造理想國的動物。憧憬未來並非完全沒有用處,即使我們只是描繪了一幅圖畫,那也可以成為我們行動的目標。假如人們朝著這個目標奔跑,理想國就會在我們的版圖上出現了。

◎亞歷山大在給亞里士多德的信中寫道:我寧願對什麼是美好的認識成果超過對什麼是力量和統治的了解。但這很可能僅僅是一個皇家青年對老師的恭維。

◎幸福的主要條件就是理智的生活一一這是人類特有的榮譽和能力。美德或優點要依賴於明智的判斷、自我控制能力和協調慾望的方法。美德不是俗人所能具有的,也不是天真的願望所能產生的——它是經過充分發展的人憑經驗獲得的。要獲得美德就必須走中間的道路,即中庸之道。性格可以分為三部分,兩頭為極端和缺陷,中間才是美德或優點。所以,怯懦和魯莽之間是勇敢,吝嗇與奢侈之間的是大方,淡薄和貪婪之間的是志向,自卑與驕傲之間是謙虛,沉默與吹噓之間是誠實,暴戾與滑稽之間是幽默,爭鬥與阿諛之間是友誼,哈姆雷特的猶豫和唐·吉訶德的莽撞之間是自製。因此,倫理上的「對」與數學上的「對」沒有什麼區別,它們指的都是適度,適度就是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

但是務實的亞里士多德又說,中庸之道並非幸福的惟一秘訣。我們還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金錢,因為貧窮會讓人變得吝嗇和貪婪,而富有則可以使人擺脫焦慮和貪婪——這是心平氣和的根本保證。在有助於獲得幸福的所有外界條件中,友誼是最高尚的。幸福比不幸更需要友誼,因為幸福與人分享就可以成倍增長。友誼比公正更重要,因為「如果人人都成為朋友,公正就可有可無:但如果人人都公正,友誼仍然是額外的收穫」。「朋友是兩個身體共有一個靈魂」,而友誼又意味著有少數朋友而不是很多朋友,因為「朋友最多的人其實一個朋友也沒有」;「同時與很多朋友建立真誠的友誼是不可能的」。真誠的友誼需要的是持久的熱情,而不是一時的親熱,就是說交朋友需要有穩定的性情。友誼的前提條件就是平等,出於感恩的友誼最多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苟合。「通常,施恩者對受恩者的友誼比後者對他們的友誼要多。這就像債務關係,……負債者恨不得離債主遠些,而債權人恨不得拴住欠債的」。亞里士多德解釋說,他更願意相信施恩者喜歡受恩者,正如藝術家喜愛自己的作品,或者母親喜愛自己的孩子——我們喜歡自己創造的東西。

◎幸福一定是心靈的愉悅

◎雖然財富和友誼都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但獲得幸福的關鍵還在於廣博的知識和純潔的靈魂。感官享樂當然不能算幸福,這種快樂正如蘇格拉底形容粗俗的伊壁鳩魯享樂主義時說的:「為了瘁而撓,為了撓而癢。」博取功名也不是幸福,因為走上政壇,就得按照民眾的意志行事,而民眾又是最反覆無常的,因此,幸福只能是理智的快樂,只有通過追求真理獲得的幸福才是真實的。

◎ 也許在我們模糊的記憶里,曾經有過某種共產主義生活,家庭就是國家,游牧或者原始的耕種就是惟一的生活方式。「但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裡,」不同的社會分工引起並擴大了人與人之間原本就有的不平等,共產主義只好土崩瓦解,因為它不能為人們發揮能力提供足夠的動機。假如社會財富為大家所共有,那麼人們就不會愛護任何東西。「一件東西的主人越多,它得到的照顧就越少。每個人主要考慮的不是公共利益,而是自己的利益。」「人們共同擁有某種東西,尤其是財產,終究會產生很多麻煩。別說令人難堪的共妻制,就是結伴旅行也多半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弄個不歡而散。」「人們總喜歡聽『烏托邦』之類的空談,容易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無條件地成為我們的朋友,尤其是在聽到有人抨擊現有的種種罪惡時,更會想入非非。現有的罪惡據說都是私有制帶來的,但實際上,這些罪惡完全來自另一個根源,就是人性的惡。」

◎安提西尼有一個寓言,說的是百獸在一起聚會,兔子大發議論,稱所有的野獸應該一律平等,獅子問它:「那麼你們的利爪在哪裡?」

◎長遠目標應由公眾來決定,實現目的的手段則由專家來決定。選擇目標應該通過民主討論,決策機構應該由嚴格篩選出來的專家組成。

◎在但丁的《神曲》中有這樣的描寫:

在一群哲學家中,

我看見了智者的大師。

我還看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他們站在眾人前面,離他最近。

從這幾行詩里,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斯塔基拉人一千多年來享有多麼崇高的聲譽。直到人們發明了新工具,積累了更詳盡的觀察資料,進行了很多實驗,才使科學煥然一新。奧卡姆、拉米斯、羅傑爾·培根和弗朗西斯·培根等人由此獲得了更新更好的武器,亞里士多德的統治才宣告結束。就統治人類思想領域的時間而論,沒有人能超過亞里士多德。

◎如果你想讓我哭泣,那麼請你先哭泣吧。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突然去世,雅典城陷入了狂歡之中,馬其頓派立即瓦解,雅典宣布獨立。亞歷山大的繼承人、亞里士多德的密友安提帕特率部前去鎮壓,可是馬其頓人大多中途逃走。大祭司歐里麥頓對亞里士多德提起訴訟,指控他說過:祈禱和獻祭毫無作用。亞里士多德發現自己註定要被公審,他知道眼前這群人遠比處死蘇格拉底的人還要兇殘,於是明智地離開了雅典,表示不願給雅典第二次對哲學犯罪的機會。這並非怯懦,在雅典,受到指控的人是有權選擇自我流放的。亞里士多德到達哈爾基斯不久就病倒了。第歐根尼寫道:現在,一切都背離了他,這位年邁的哲學家絕望了,他喝下大量的毒藥自殺而死。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可信,他的病情肯定是嚴重的,離開雅典幾個月後,這位孤苦的哲學家就離開了人世。

就在這一年,亞里士多德的死對頭,與亞里士多德同齡的狄摩西尼也服毒自殺了。一年之內,希臘失去了最偉大的統治者——最偉大的雄辯家和最偉大的哲學家。希臘昔日的光輝在羅馬帝國晨曦的映照下黯然退去。不過羅馬光輝的源頭不是思想,而是武力。不久,這種炫目的光芒也逐漸暗淡了。此後的一千年,黑暗籠罩了歐洲大陸,全世界都在期待著哲學的復興。

培根

◎羅馬的斯多葛學者塞內加說,「如果你不知足,就算你擁有整個世界,也會覺得一無所有。」

◎「不要說我失去了什麼,而要說我將它交還了。您的孩子死了嗎?——他被交還了。您妻子死了嗎?——她被交還了。您的財產失去了嗎?——它們不也是被交還了嗎?」在這些話中,我們感受到了基督教和殉道者們的精神。

◎培根是有主張就行動的人,他建議世人要虛實結合、隨機應變,就像合金更加經久耐用一樣,他渴望一種既充實而又豐富的生活,以便使自己的思路更加開闊、深遠、健康和敏捷,他不喜歡一味地靜思。他不屑於學習無法付諸實踐的知識:「我們要知道,在人生的劇場里,只有上帝和天使才能當觀眾。」

◎對哲學只有一點膚淺見識的人容易相信無神論,但深刻了解哲學的人卻會回到宗教上來。當人類的心靈只看到那些片面的原因時,往往會心滿意足,不再深入探究;但如果他們探索事物間的因果關係,就一定會升向天意和神明。」教派過多導致了人們對宗教的淡漠,「教派分裂導致了無神論,一次分裂可使雙方熱情倍增,多次分裂就會出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的局面,無神論也就應運而生,……最後,無神論還源於崇尚知識的時代,尤其是這個時代繁榮的時候,因為苦難更容易使人相信宗教。」

◎他不重愛情,卻重友誼,儘管他對友誼也很懷疑,「友誼,在地位相當的人之間尤為罕見,它常常被誇大了。只有地位不同的人之間才容易出現友誼,他們的命運相互包容。……友誼的主要用處是宣洩心中的鬱悶。」「朋友就是耳朵。需要向朋友傾訴的人,是想讓朋友與他一起平息心中的情感,……心事重重的人,如果能與他人交流,頭腦就會變得清醒和開朗。一個小時的交談要勝過一天的沉思。」

◎培根引用了古希臘七賢之一比亞斯的話:「愛你的朋友吧,就像他將成為你的敵人;愛你的敵人吧,就像他將成為你的朋友。」即使在朋友面前,也不要透露太多自己的真實意圖,在交談中多提問少表態;在你說話時,只透露資料與消息,不要談你的觀點與判斷,這有助於仕途升遷。「自我炫耀是道德上而非政治上的過失」。

◎「知識能夠消除或減輕對死亡和苦難的恐懼」。「幸福的人是了解事物原因的人,是把恐懼、無情的命運、貪婪的地獄裡的喧囂統統踩在腳下的人。」

◎培根「不蔑視人和人的觀察,卻用自己的火炬點亮了每一個人的蠟燭」

「身居高位的人是三重僕人:君主或國家的僕人、名聲的僕人、事業的僕人。所以他們完全沒有自由,既沒有個人的自由,也沒有行動和時間的自由,……要爬到顯赫的位置,必須歷經千辛萬苦,而千辛萬苦換來的不過是更大的辛苦。謀取高位有時要靠卑劣的手段,然而人們卻不惜以低三下四的行為爬上高位。然而高處不勝寒,他們一旦失勢,至少也會落個聲名狼藉。」對培根的結局來說,這是多麼發人深思的總結啊!

斯賓諾莎

◎尼采說過,最後一位基督徒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可他忘了還有斯賓諾莎。

◎人們只有擁有了知識才能擁有力量和自由,永恆的幸福就是不斷地追求知識、掌握知識。但是在追求真理的同時,哲學家還必然是一個人和一個公民。那麼,他應該如何生活呢?斯賓諾莎定下一個簡單的行為規則。據我們了解,他一生都遵循了這些規則:

1.用人們理解的方式說話,為人們做一切不背離我們的目標的事情。

2.只享受那些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樂趣。

3.不貪財,獲取的金錢能維持健康和生命即可;不媚俗,只遵守那些與我們的事業不衝突的習俗。

◎說到底,世上只有三種倫理體系,也就是三種關於理想人格和道德生活的觀點。一種是佛陀和耶穌的倫理,它主張忍讓和平等,主張以德報怨,認為仁慈就是美德,在政治上傾向於不受約束的民主。另一種是馬基雅維利和尼採的倫理,它提倡征服和統治,認為人生來就不平等,認為權力就是美德,傾向於世襲貴族政治。第三種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星士多德的倫理,它否認博愛和強權的普遍適用性,認為只有成熟的思想才能根據具體情況作出何時應該用博愛,何時應該用強力來統治的判斷。因此,它認為智慧就是美德,最好是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相結合。斯賓諾莎倫理學的卓越之處,就在於調和了這些似乎相互對立的哲學,並將它們融合成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從而創立了自己的倫理體系,它是近代思想的最高成就。

◎最看不起自己的人是最接近驕傲的人。

◎德行的基礎正式維持人的存在,並在這樣做的力量中獲得快樂

◎心靈的征服並不需要憑藉武力,而是通過偉大的靈魂。

◎「一個自由的人無視死亡的存在;他的智慧不是對死、而是對生的思考」。

◎ 這樣,我們就能得到惟一可能的自由。激情的被動性是人類的桎梏,理性的主動性才能給人類以自由。自由並不脫離因果法則和過程,而只擺脫了偏執的激情。自由並不排斥激情,應該擺脫無節制的、片面的激情。知識就意味著自由。成為超人,並非不顧社會公正的原則和禮節,而是要擺脫紛亂的本能。這種全面性和完善性會給智者帶來寧靜,那並非亞里士多德貴族式的自我陶醉,如不是尼采目空一切的自大,那是一種與人為善的平和與安寧。「因理性而善良的人——即在理性的指導下完善自身的人——並不想得到他們不想讓別人得到的東西」。偉人並非凌駕於他人之上的統治者,而是超越了蒙昧的慾望,能夠駕馭自己的人。

◎承受所有赤裸的真相,直面一切現實:那就是至高無上的美好。

◎關於征服情感的那種心靈之力,或者心靈自由的含義,我已經講完了。從我所說的內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智者的天地是多麼廣闊,他與受慾望擺布的無知者相比是多麼強大。一介無知的人,除了聽任外部因素的擺布,他永遠也享受不到心靈的真正滿足。他雖然活著,卻幾乎意識不到自己、上帝和萬物的存在。一旦他不再受擺布,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相反,一個智者在精神上極少有動搖的時候。他憑藉一種永恆的必然性意識到自己、上帝和萬物的存在。他的生命永遠不會結束,並始終享受著心靈的滿足。也許我所指明的通向這個境界的道路過於艱難,但是,它畢竟還是能夠找到的。

◎幸福不是德行的回報,而是德行本身。

◎「使每一個人都把公共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這也是立法者的職責」

◎秘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會成為獨裁者。在戰爭時他們用陰謀對付敵人,在和平時期則會用陰謀對付人民。

◎違背言論自由的法律將破壞它自身,因為人們不會長久尊重那些不允許他們批評的法律。

◎斯賓諾莎的影響

斯賓諾莎沒有、也不打算建立一個學派,但在他之後的一切哲學都滲透了他的思想。在他死後,整整一代人都憎恨斯賓諾莎這個名字,甚至連休謨也稱他的理論是「可憎的假說」。萊辛曾說過:「人們提起斯賓諾莎好像是在提一條死狗。」

為他正名的正是萊辛。這位偉大的批評家聲稱。在他思想成熟以後,他就始終是一個斯賓諾莎主義者。他還斷言:「在斯賓諾莎的哲學以外不存在其他任何哲學。」幾年後,赫德的《關於斯賓諾莎體系的若干談話》引起了開明的神學家對《倫理學》的關注。同時,天主教詩人諾瓦利斯稱斯賓諾莎為「陶醉於上帝的人」。

歌德這位偉大的詩人告訴我們,他只讀了一遍《倫理學》就完全嘆服了,這正是他的心靈渴望已久的哲學,從此,這種哲學便滲透到他的詩歌和散文中。在這種哲學裡,他發現了那個深刻的教訓,即我們必須接受大自然對我們的限制。正是因為受斯賓諾莎平靜氣息的影響,他才能超越葛慈和維特狂熱的浪漫主義,在晚年獲得古典主義的寧靜。

正是因為將斯賓諾莎與康德的認識論結合在一起,才使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泛神論。而從「自我保存的努力」之中,則產生了費希特的「自我」、叔本華的「生命意志」、尼採的「權力意志」和柏格森的「生命衝動」。

在英國,斯賓諾莎的影響隨著革命運動的發展而日益增強。年輕的叛逆者如科勒律治和華茲華斯都滿懷熱情地談論著斯賓諾莎。華茲華斯在他著名的詩句中捕捉到了這位哲學家那種深邃的東西:

它的居所是瑰麗的晚霞,

是和風,是大海,

它翱翔於藍天,又深藏於心靈;

它是運動,也是精神,

它驅動一切思維和思維的對象,

在萬物中運行。

雪萊在長詩《麥布女王》原注中引用了《神學政治論》的內容,並著手將它譯成英語,拜倫答應為這個譯本作序。後來,喬治·艾略特翻譯了《倫理學》,但她沒有將譯文發表,我們可以推測斯賓塞的「不可知力」的概念受了斯賓諾莎的影響,因為他與那位女作家過從甚密。

斯賓諾莎之所以對這麼多人產生過影響,也許是因為他的理論在不同人看來有不同的魅力,而且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我們可以用《舊約·傳道書》中的一段話來評論斯賓諾莎:「第一個人不能完全讀懂他,最後一個人也不能完全理解他,因為他的思想比海洋還寬廣,他的智慧比海洋還深邃。」

伏爾泰

◎「那是真正的智慧,能將憤怒化為戲謔,能將烈火化為光明」

◎一旦一個國家開始思考,就不能被阻止。

◎有一次,在薩利公爵城堡的宴會上,伏爾泰正侃侃而談,羅昂爵士大聲問道:「那個大聲嚷嚷的年輕人是誰?」伏爾泰馬上回答說:「閣下,他是一個沒有顯赫姓氏的人,但他的名字受人尊敬。」

◎ 老實人問:「您是否相信,人類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兇殘、狡猾、貪婪、虛偽和愚蠢?」

馬丁反問:「您是否相信,老鷹一看到鴿子就會把它吃掉?」

「當然。」

「既然老鷹的本性難以改變,您為什麼要幻想人會改變自己的本性呢?」

「不!」老實人說,「兩者有天壤之別,因為自由意志——」

◎「我曾對自己說過一千遍,假如我像那位老鄰居一樣無知,就會覺得幸福。但是我並不嚮往這樣的幸福。

◎財產可以給予人人格尊嚴,使人自信。

◎伏爾泰和盧梭:在這兩個人身上,我們再一次看到了理智與本能之間古老的衝突。伏爾泰是理性的信仰者:「通過言語和紙筆,我們能使人們更有教養、更加善良。」盧梭卻不相信理性,他嚮往的是行動,渴望進行革命和冒險。他希望憑著博愛精神去把散亂的社會力量重新團結在一起,並且剷除那些由來已久的陋習。只有取消法律,人類才能進入充滿平等和正義的盛世。他送給伏爾泰一本他寫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在這本書中,他以種種論據抨擊文明、文化和科學,主張人類回到原始人和動物一樣的自然狀態中去。伏爾泰回信說:「先生,我已收到您反人類的新書,非常感謝。……您想把人變成野獸,在這一點上,誰也不如您聰明。讀了您的大作,人們說不定會嚮往用四條腿走路,但是,我很遺憾,我已經無法恢復這個丟掉六十多年的習慣了。」看到盧梭在他的《社會契約論》里繼續宣揚退回原始狀態的主張,伏爾泰不禁義憤填膺,他在給M·博爾德的信中說:「啊,先生,您現在看到了吧?讓·雅克多麼像哲學家,正如猴子像人一樣。」他是「第歐根尼的一條變瘋了的狗」。雖然如此,當瑞士當局焚毀這本書時,他卻對這種行徑進行了猛烈抨擊。

◎他堅持的是他的著名原則:「您的話我永遠也不會同意一個字,但我會誓死捍衛您說話的權利。」當盧梭四面楚歌時,伏爾泰熱情地邀他來極樂莊園避難,兩個巨人的相會該是多麼壯觀的情景啊!

◎伏爾泰的遺體終於埋在了一塊神聖的土地下。1791年,勝利的國民大會迫使路易十六將伏爾泰的遺骸遷入先賢祠。當偉大火炬的灰燼運抵巴黎時,十萬人自行列隊相送,而街道兩側的群眾多達六十萬。靈車上寫著:「他給了人類動力,他讓我們準備好迎接自由」他的墓碑上需要的只是這幾個字:伏爾泰安息於此。

康德

◎尼采接受了康德學說,並把它傳給後世;叔本華稱《純粹理性批判》是「德語文獻中最重要的著作」,不懂康德就永遠是個孩子;斯賓塞不理解康德,也許這就是他的學說未能攀上哲學的最高峰的原因。用黑格爾評論斯賓諾莎的話來說:要想成為一個哲學家,首先就要成為一個康德學者。

◎ 二律背反是由企圖超越經驗的學科導致的窘境。例如,當認識試圖判斷世界在空間上是有限還是無限時,思維就會反駁任何一種設想:如果沒有盡頭,我們就要無休止地往遠處想,但同時,無限性本身又是不可想像的;另外,世界在時間上有起點嗎?我們無法想像永恆;也無法想像過去某一時刻之前的一切都不存在;或者,科學所研究的因果鏈是否有第一原因?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沒有盡頭的鏈子是無法想像的。但同時答案又是否定的,因為第一個沒有緣由的原因也是無法想像的。思維的這些困惑難道就沒有出路了嗎?當然有,康德告訴我們,只要牢記空間、時間和因果都是知覺和概念的方式,而我們困惑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把它們看成了獨立於知覺的外界事物。我們對一切經驗的解釋都離不開空間、時間和因果,但它們並不是事物而只是解釋和認識的方法,如果忘記了這一點,就不會有任何哲學。

◎可想而知,恐怕連休謨也會報以嘲笑,這是一部厚達八百頁的大部頭,其間充斥著冗長的術語,它試圖解決形而上學的所有問題,並順便拯救科學的絕對性和宗教的真實性,但它究竟起了什麼作用呢?它摧毀了樸素的科學世界,把科學限制在表面的世界中,一旦超越這種限制,科學只能產生可笑的「二律背反」;科學就是如此得到了拯救!書中最雄辯、最深刻的部分強調說,造物主不能用理性加以證明,於是宗教也得到了拯救!難怪當時德國的牧師們瘋狂地反對這種拯救,紛紛給自己的狗起名為伊曼諾爾·康德以泄憤。

◎好的行為之所以好,不是因為它產生了好的結果,而是因為它遵循了內心的責任感與道德準則,這種責任感或準則雖不是來自經驗,卻嚴格地、先驗地規定了我們的一切行為。世界上惟一絕對美好的東西是善良的意志——不計個人得失而嚴守道德準則的意志。「道德的宗旨不在於如何讓自己幸福,而在於如何讓自己無愧於得到的幸福。」我們應該讓他人快樂,而自己去追求完美——無論它為我們帶來的是幸福還是苦難。這就要求我們「將人道視為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這也是我們所感到的一部分絕對命令。只要我們恪守這樣的準則,我們很快就能創造出充滿理性的理想社會。你也許會覺得這種讓義務高於美、讓道德高於幸福的道德過於苛刻,但惟其如此,我們才能從野獸變成神明。

◎雖然不能證明,但我們能感覺到自己的不朽,我們能意識到生活並不像人們喜愛的戲劇那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毒蛇的智慧要比鴿子的溫柔更受青睞,任何一個竊賊,只要偷夠了就是成功者。儘管我們知道這一切,並一再地遭遇這一切,我們還是能感覺到一種使我們走向正義的命令,我們知道自己必須做一些具有永恆之美的舉動。我們知道今天的生活只是全部生活的一部分,今生的夢想只是孕育新生的前奏。我們朦朧地感到在來世更長的生命中,平衡將得到恢復。今生慷慨送人一杯水,來世將得到百倍的回報,否則,是非觀念怎麼會長存呢?

◎康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證明了外部世界是作為感覺被人們認識的,心靈不是一張放動的白紙,而是一種積極的決定性媒介,具有對經驗進行選擇、整理的能力。我們可以和叔本華一樣,對三個一組的十二個範疇的模式報以微笑,康德為了使它們適合周圍的事物,曾對它們隨意伸縮、作出牽強的解釋。我們甚至可以問一問這些範疇或思維的解釋形式是不是真的先於所有感覺和經驗而存在。也許,對於個人而言,它們是先驗的,儘管對於全人類來說它們是後天學來的。甚至對個人來說,它們也極為有可能是後天學來的,也就是說,範疇是思維的渠道,是知覺和概念的習慣,是由感覺和知覺本身的排列而逐漸形成的——起初是雜亂無章的,後來,為了適應周圍的環境,思維就對事物的排列方式進行自然選擇。正是記憶將感覺分類並加以解釋,使它們成為知覺,又使知覺成為觀念。但是,記憶是逐漸增加的。康德認為是與生俱來的心靈統一性,實際上是後天學來的——而且並非人人都有。健忘症、多重人格和精神病都可以使人喪失這種統一性。概念不是天賦,而是一種收穫。

◎「頭頂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

◎就其影響而言,整個十九世紀的一切哲學都以他的學說為中心。自康德之後,談論形而上學在德國蔚然成風:席勒、歌德研究過他;貝多芬滿懷敬意地引用了他的名言:「頭頂是璀璨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叔本華都從他的唯心主義中汲取營養,並相繼創立了偉大的思想體系。康德對理性的批判和對感情的推崇為叔本華和尼採的唯意志論、柏格森的直覺論、威廉·詹姆士的實用主義鋪平了道路;他把思維規律和現實規律等同起來,把一整套哲學體系傳給了黑格爾;他的不可知的「物自體」觀點對斯賓塞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後者所認識到的;凱爾德、格林、華萊士、沃森、布雷德利和其他眾多英國哲學家都在第一部《批判》的啟發下找到了靈感:即使是狂妄的尼采,儘管猛烈抨擊康德保守的倫理觀,但還是接受了他的認識論。一個世紀以來,康德的唯心主義一直在與啟蒙運動的唯物主義對峙著,儘管雙方都經過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康德似乎還是略勝一籌。甚至偉大的唯物主義者愛爾維修也自相矛盾地寫道:「如果要我說實話,我要說人是物質的創造者。」由於有了康德,哲學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幼稚了;自康德起,哲學就日益豐富和深刻起來。

◎德國在1827到1832年間相繼失去了歌德、貝多芬和黑格爾。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標誌著德國輝煌成就的終結。

叔本華

◎西班牙有句諺語:因愛而結婚,悲嘆度一生

◎由於愛情是大自然的騙術,所以,婚姻就是對愛情的瓦解,最後必將導致幻滅。只有哲學家才能獲得婚姻的幸福,但哲學家從不結婚。

◎沒有幻想,就沒有激情

◎伏爾泰:我們將任由這個世界愚蠢下去、邪惡下去,正如我們當初見到它那樣

◎誠然,死亡很可怕,假如一個人度過了正常的一生,那麼,他對死亡的恐懼就會大為減輕。難道長生不老會使我們快樂嗎?阿哈蘇洛斯被處以長生不老的極刑時,有誰會羨慕他呢?死亡之所以可怕,不正是因為生活太美好嗎?我們不必像拿破崙那樣,把怕死的人說成是無神論者,但我們可以斷定,一個活到七十歲的人已經克服了悲觀。

◎「知識越多,痛苦就越多」,這種說法對嗎?是的。但知識既能增加快樂,也能增加痛苦,最細膩的快樂和最強烈的痛苦是那些最高級的靈魂所獨有的,伏爾泰寧要婆羅門「痛苦」的智慧,也不要農婦幸福的愚昧;我們希望敏銳、深刻地體驗生活,甚至不惜以付出痛苦的代價;智慧是一種喜憂參半的快樂。

◎快樂是消極的嗎?只有逃避現實的人才會說出這種褻瀆人生的話來。無疑,逃避、偷懶的快樂,苟且偷安的快樂和離群索居的快樂是消極的,因為它們背後是消極的本能在起主導作用;但是,當積極的本能起主導作用時,我們還能作出那樣的判斷嗎?開懷大笑、孩子的嬉鬧、鳥兒的鳴唱、雄雞的報曉,或是藝術創造的快樂,難道都是消極的嗎?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力量,它的每一個正常機能都具有一定的樂趣。

◎正如古訓所說,幸福是創造而不是佔有或滿足。一個健康人雖然幸福,但他更願得到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正如飛機或鳥兒升空時需要阻力,我們也需要阻力來使自己上升,我們需要各種挫折來增強我們的力量、激勵我們的成長。

◎我們糟蹋了自己的生活,便責備那不具有抗辯能力的環境和世界。

◎因為太陽不為我們點燃雪茄而去謾罵它是毫無意義的,如果我們足夠聰明,太陽在工具的輔助下也許就會點燃我們的雪茄,如果我們奉獻自己的一縷陽光幫助宇宙拜託困境,寬廣中的它也許就會變為一個美好的地方。

◎快樂不在於佔優或滿足,而在於創造。

其他:

◎哲學家的通病:看得太遠,以致於無法看到現實中擁有美麗色彩和線條的東西。

◎哲學家臭名昭著,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總是極力避免為人父母。

◎斯賓塞承認:「由於我過分致力於抽象領域的探索,對具體人性的觀察很不夠。」當然,斯賓塞的方法太重演繹和先驗,這與培根的理想程式或科學思維程式截然不同。而且,他的先驗論很可能比別人的更先驗。起初,斯賓塞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觀察,進而又像科學家那樣作出假設,但卻沒能像科學家一樣藉助於實驗或毫無偏見的觀察,而是選擇和堆積對自已有利的資料,毫不顧及「相反的例證」。這與達爾文的作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達爾文遇到與自己的學說不符的實例時,就馬上記錄下來,因為他知道這些資料比起那些稱意的實例更容易被遺忘。

◎所謂上帝,就是這種永久的創造性生命,所有的個體和物種都是它的試驗品。上帝即生命。但這個上帝並不是萬能的,它會受到物質的約束,並痛苦地克服物質的惰性:它也不是無所不知的,但它能逐步探索以獲得知識和意識。「這個意義上的上帝,沒有任何現成的本領和知識。它是行動、自由和奮鬥不息的生命,因此,創造並不神秘,當我們有行動的自由時,就能親身體驗到它」。我們的奮鬥和痛苦、雄心和失敗、變得更強的渴望,這一切都是生命力在我們身上的展現和流動,這種生命衝動促使我們成長,它把這個星球變成了創造的舞台。

◎ 也許有一天,生命會最終戰勝自己古老的敵人——物質——甚至知道怎樣避開死亡。讓我們坦然接受一切,包括我們的希望。只要給生命足夠的時間,它就會無所不能。想想在短短的一千年里,生命和心靈在歐洲和美洲的荒野里創造了怎樣的業績,你就會知道,對生命的阻擋是多麼愚蠢。「動物高於植物,人高於動物。人類像一支剽悍的騎兵,在時空中橫衝直撞,它能夠掃除一切堅固的障礙,甚至包括死亡」。

◎由於柏格森為人類心中的永恆希望進行了辯護,他早年就有了顯赫的聲名。當人們得知不用放棄對哲學的尊重,就可以信仰靈魂不滅和上帝時,他們既欣喜又感激。但是,太快獲得的名聲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他的理論在本質上的自相矛盾使他的信徒們紛紛離去。儘管如此,柏格森對哲學所做的貢獻仍然是十分可貴的。過去,我們習慣於認為世界是完成了的、命中注定的,我們的創造性不過是自欺欺人,我們的努力也只是上帝的惡作劇。但自從有了柏格森,我們終於明白了世界是我們表現創造力的舞台和材料。在他之前,我們只是一部巨大的機器上的齒輪和螺釘;而如今,只要我們願意,就能在創造的戲劇中決定我們自己的形象。

◎一個人從英國到了美國、俄國,然後又到了印度和中國,他是很難使自己的社會哲學保持不變的。在各國的經歷使羅素相信,這個世界不可能迅速地按他的意願前進。於是,人們發現他「老了,也更智慧了」:他懂得了社會變革的艱難,並逐漸形成了一種中庸思想。總的來說,羅素是個可愛的人,他能夠研究最深奧的玄學和最微妙的數學,但他的言談卻始終質樸,具有一種只有誠摯的人才能做到的清晰簡練。他是學者和正人君子,也是比那些把基督掛在嘴上的人更好的基督徒。也許我們將看到他擺脫幻滅感,躋身於傑出哲學家之列。

◎羅素對中國的讚美:我已經意識到,白種人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重要。如果歐美人在戰爭中同歸於盡,也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滅絕,甚至不意味著文明的終結。還有中國人呢,在許多方面,中國卻是我見過的最偉大國家。它不僅在人數和文化上是最偉大的,而且我還認為它有最偉大的智慧。在任何別的國家都不可能見到如此豁達的胸懷、如此現實的哲學和如此求實的態度,而不是把事實歪曲成特定的模式。

◎我們並沒有因為稱自然為神而使它有所增益。「自然這個詞富有詩意,它充分暗示了自然界創造和控制的能力,以及無窮無盡的生命和富於變化的秩序」。墨守陳規無異於堂·吉訶德勉強修補他的破爛的盔甲。但是,桑塔亞那是詩人,他知道一個完全喪失神性的世界就像一個凄冷的家。「為什麼人類的心靈最終都背叛自然主義,並設法恢復對神的崇拜?」也許是「因為靈魂與永恆、理想有相似之處」。它不滿足於現狀,渴望更好的生活,一想到死亡就憂心忡忡,它總是希望存在著某種能使它永生的力量。但是,桑塔亞那斷然指出:「我相信不存在永恆的事物……毫無疑問,世界的活力就是作用於我們的動力,正如大海的生命就表現在每一朵浪花中一樣。它從我們中間穿過,不顧我們的拚命呼喊,繼續向前。我們的優越之處就是在它前進時能感受到它的運動。」

◎桑塔亞:在自然科學方面,我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顯然是惟一還活著的唯物主義者……但我不自認為知道物質本身是什麼……我期待科學家告訴我……不管物質是什麼,我都會勇敢地稱它為物質,就像我不知道我的同事內心的秘密,卻稱他們為史密斯和瓊斯一樣。

◎對神話的評價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憤怒地將神話斥為迷信,第二個階段是微笑地將神話稱為詩……宗教是用人類幻想來詮釋的人類經驗……認為宗教不是象徵性的,而是直接表現了真理和生活的觀點是難以讓人接受的……宗教是不能辯論的……我們倒希望尊重其中的虔誠,並領悟那些寓言里的詩意。

因此有教養的人不會去破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慰藉和靈感的神話。也許他有點羨慕人們寄托在神話中的希望,但決不會相信來世「出生就是對永生的不祥預兆」。

桑塔亞那說:「懷著理想,並在社會和藝術中將理想表現出來的人,享有雙重的永生。他活著時,永恆的自然汲取他的精華;他死後,則把精華留給別人汲取。他為自己的至善找到了理想的化身,他使自己的一切在別人身上再生。他完全能讓自己的至善免於消亡。他可以向世人宣告他並沒有完全死亡,因為他比普通人更清楚他的存在是由什麼構成的。通過對人世變遷和自身死亡的旁觀,他將自己當作精神和理解的化身。他以這種方式真正感悟到了自己的永恆。」

◎我們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續。「當我們看到自己永恒生命的底稿的一半已被錄在更好的副本上時,我們寧願讓墨跡斑駁的底稿化為灰燼。」

◎如果蝴蝶會說話,它可能會提醒我們:博物館(就像唯物主義哲學)只不過是標本的陳列場所,而現實世界會巧妙地避開這些悲劇性的歷史遺物。現實世界永遠會有痛苦的感情,永遠在奔騰不息的生命之河中漂流。

◎也許這種死亡的念頭就是為歡樂敲響的喪鐘,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更多地想到生而不是死;必須既憧憬美好的未來,又正視眼前的實際。桑塔亞那說:「智慧使人醒悟。」但醒悟只是開端,不是目的,就像懷疑是哲學的開端一樣。幸福才是目的,哲學只是一種工具。假如我們把它當成目的,那麼我們就和印度的神秘主義者一樣了。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把意念集中於肚臍。

◎在這個時代,人們不可能同時擁有智慧和自由,因為他們擯棄了老觀念,卻還沒有找到能使他們趨於完美的新觀念。

◎一種哲學也許在其他方面元懈可擊,但它可能會有兩個致命缺陷,其中任何一個都會阻礙這種哲學被人普遍接受。首先,它的基本原理使人失去心中的希望……第二,它與我們的積極傾向相抵觸,不給這些傾向任何努力的目標。一種哲學,如果其原理和我們最熟悉的各種能力不相符,並否定它們與普遍事物的聯繫,完全反對它們的動機,那麼這種哲學會比悲觀主義更不受歡迎……這就是唯物主義始終不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哲學史就是人類性格衝突的歷史……無論一個哲學家的性格如何,他在闡述時,都會力圖掩蓋自己性格的作用。性格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理性,因此他強調非人格的理性不過是為了自己結論的需要。實際上,他的性格給他造成的偏見要遠勝於任何客觀條件造成的偏見。

◎詹姆斯:我決不相信人類經驗是宇宙現有經驗的最高形式。我寧願相信,我們與宇宙的關係就像貓狗之類的寵物與人類的關係一樣。它們棲居於我們的客廳和書房,它們是景物的一部分,但完全不明白周圍景物的意義。它們不過是歷史曲線的一條切線,歷史曲線的起點、終點和和形狀完全超出了它們的理解範圍。同樣,我們也僅僅是萬物更廣闊的生命的切線而已。

◎「把宇宙當作一個冒險場所,而不是一個宏大的規劃」;它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固然有失敗,但也有那麼多勝利等著我們去贏取,以此來激勵人類發揮自己的全部能力。

◎一個遭難的水手,葬身在此岸,他勉勵大家,要揚帆猛進,我們遭難時,眾多勇敢的帆船,曾衝破驚濤,戰勝風險。

◎「世上本無結論可言。在我們應該終結的事物中,有什麼終結了呢?命運不能預測,勸告無法賜予。永別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只紿了我們智力成長的工具,其餘的要靠我們去理解和汲取經驗。真正的教育是在我們走出校門之後才開始的。在我們有生之年,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終止教育。

◎ 我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的財富,而財富是發展藝術的前提條件。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用幾個世紀的努力和奮鬥為奢華和悠閑積累了足夠的物質財富,那麼文化自然就會隨之而來,正如植物會在肥沃的土地里旺盛地生長。財富是首要條件,一個民族必須先生存,然後才能進行哲學研究。我們的成長無疑比別的國家快很多,我們思想上的混亂也正是源自這種高速發展。就像年輕人一樣,突如其來的青春期發育使我們騷動不安,心理失常。但我們將很快成熟起來,我們的頭腦將會和我們的身體一樣發達。當我們在尊重財富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自由時,我們的文藝復興也就到來了。

哲學的職責就是用人類的知識來解決社會矛盾。哲學就像一位羞怯的老處女,死守著陳腐的問題和觀念,「卻把處理當代難題的重任交給了文學和政治」。今天,哲學在迴避科學的同時,各門科學也紛紛離它而去,進入了豐富的世界。哲學猶如一個被拋棄的母親,孤苦伶仃,疲憊不堪,她失去了往日所有的財富。哲學怯懦地逃避著她的本職工作——人和人間的生活——退縮到被稱為認識論的角落裡,時刻都有被法律驅逐的危險,因為法律禁止在搖搖欲墜的房屋裡居住。然而,這些陳舊的問題已經對我們失去了意義。「我們不必解決,而只須跨越」。它們將在社會和生活變遷的熱浪中蒸發。和別的事物一樣,哲學的世俗化勢在必行,它必須根植於現實。以指導和解釋生活來維持自己的生存。

具有嚴肅的思想但並不以哲學為職業的人最想知道的是:不斷發展的工業、政治及科學所要繼承和捨棄的思想遺產是什麼……未來哲學的職責就是澄清人們面臨的有關社會矛盾和道德矛盾的觀念。未來哲學的目的就是在其能力範圍內,充當解決上述矛盾的工具……哲學就是一種普遍的、富有遠見的、能協調生活中各種矛盾的理論。

也許,這種能為人們所理解的哲學最終將產生真正的哲學家國王吧。

2017年6月21日星期三


推薦閱讀:

鄉土的解構與建構:額爾古納河永遠不會幹涸
擼天地之力,來滋養生命!——決定命運的不是人文而是天道!
最熱小說《深愛不訴傷》
人文主義與中國社會的現代化
七言詩 月色照舊人

TAG:人文 | 哲學 | 哲學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