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圍魏救趙:政立渠事變
來自專欄階梯計劃11 人贊了文章
1642年,老把戲出場了,呵叻高原上修建政立渠的奴隸們從河道下挖出了一個一隻眼睛石人,背部刻著「石人一隻眼,挑動呵叻天下反」。奴隸們突然發現,這正是他們在工地上傳唱了幾年的歌詞,於是人心思動。後來經過調查,這個歌詞應該是為緬甸人服務的明人所做,石人也是緬甸的細作準備的,直接抄襲了元末農民起義的故事。雖然現在看來,整個事情的策劃可以說拙劣不堪,甚至可以說是幼稚,但對於當時的奴隸來說,這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作為元老院東南亞建設團的創立者以及東南亞開發的先行者,周圍元老完全有理由成為後世人心中的偶像。在他主政東南亞的8年里,他把東南亞從煙瘴之地成功變成了第二個江南。他將飽受摧殘、壓迫的華北、朝鮮、日本、安南的人民拯救出來,賜予他們土地,給予他們新的身份。他對婦女兒童的保護領先於整個世界,在他的努力下,早在1638年東南亞生產建設團就確立了新式教育體系,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上到初中。在周圍元老的努力下,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經濟像政治一樣獲得了大發展,東南亞建設團從不被人看好,發展成為元老院下最璀璨的明珠。
同樣在東南亞建設團的土地上,他還有另外一個形象。占城人以及一切不服從元老院統治的東南亞土著,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周圍元老治下沒有任何人權,完全是奴隸。他們在符有地培養的奴工隊的鞭子下強制勞動,幾乎沒有人能挺過兩年,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周圍元老能夠讓他的東南亞建設團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即使在當時元老院內部,周圍元老的所作所為也飽受爭議。這也是日後南方在紀念周圍元老誕辰時,衝突不斷的原因。
此時的周圍元老就在政立渠上,他對這件事幾乎是一笑而過,手段實在是太老套了,連台詞都沒換,呵叻農場的民兵迅速動員對參與奴隸進行了撲殺,早上挖出石人,中午撲殺企圖造反的奴隸,砸碎石人,下午出事部分政立渠的修建工作就重新開始了。但這一次,周圍元老失算了,長久以來元老院創立的奴隸監督體制一直穩定有效,以至於在他的思維中,這些奴隸只會忍受也只能忍受他們的命運。但他錯了,這些奴隸會起來反抗的,這條在後世看來福澤後世,串通了棲河、蒙河、湄公河,徹底解決呵叻高原雨水分布不均問題的工程在當時就是奴隸們的墳場,那被後世拿來炫耀的一串串數據在奴隸們看來就是一具具屍骨,當憤怒和不滿超過了限度,當連像狗一樣生存下去都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為了生存。
四天後的夜晚,就在他隆接到石志奇一干人馬包圍阿瓦城消息的當天,政立渠上的奴隸造反了。在緬甸細作的組織下,這場奴隸暴動迅速變成了緬人的圍魏救趙。雖然元老院早有預案,呵叻農場的民兵、奴工隊以及留守的伏波軍迅速做出反應,但是奈何奴隸人數眾多,農場職工只能自救堅守,沒法鎮壓了,周圍元老和農場職工一起被包圍了。呵叻農場的職工攏共只有6000多人,另外還有未成年的娃娃2000餘人。因為雨水分布不均的問題,此時整個呵叻高原也只有呵叻農場這麼一個團級單位,下屬12個村級據點;此時為了修建政立渠,聚集在呵叻高原的奴隸人數高達20萬人。1642年政立渠的修建已經進入了第四年,因為趕工期以及呵叻高原的自然條件的緣故,這四年死在政立渠上的奴隸不說多也有十五六萬了,是名符其實的死亡工程,周圍也因死亡率的事情沒有少被批鬥,要求改善奴隸條件,但因為從來沒有出過事再加上南進派力挺,周圍元老也從來沒有放在心上。所以說,政立渠事變的爆發是有必然性的。
其實奴隸暴動的事情在元老院治下一直存在,但只有政立渠奴隸暴動作被稱為事變是有其內在原因的。第一、政立渠事變是元老院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奴隸暴動,人數從之前的幾百人直接達到了20萬,並迅速向整個東南亞生產建設團內部蔓延;第二、政立渠事變是在外來勢力煽動下有組織有計劃發生的,暴漏了諸多漏洞;第三、政立渠事變發生的時點十分微妙,正好是伏波軍釜底抽薪包圍阿瓦城,游老虎與他隆王對峙期間,直接使得奴隸暴動變成了緬人的圍魏救趙,幾乎改變戰局。政立渠事變的爆發也成為後來周圍元老離開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直接原因。
在這個危機時刻,周圍擁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聚攏民兵和帶來的伏波軍迅速進行撲殺,直接和暴動奴隸進行野戰;第二個選擇是讓這些武裝力量繼續分散在呵叻農場下屬的6個據點,保護農場婦女兒童及職工。前一種選擇可以火速撲滅暴亂,保住元老院的財產安全和奴隸;但後一種選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住歸化民的生命安全。在兩者之間,周圍元老果斷選擇了後者,用周圍元老的話說就是沒有人,誰來打掃廢墟,誰來重建家園。但選擇了後者也意味周圍採取了各據點自救堅守的策略,完全放棄了全面鎮壓叛亂的可能。並且周圍身邊的人不會超過700人,而這700人中武裝力量只有150餘人,其中除了50多個國民軍有南洋步槍以外,剩下的人裝備的全是鳥銃。但周圍元老對此不以為然,周圍元老認為,奴隸暴動是為了求活,而不是為了報仇,既然是求活,砸碎牢籠以後組織者對下面的人就不會再有控制力和約束力了,絕大多數奴隸都會作鳥獸散;即使組織者能夠聚攏一些人在身邊,那麼他最優的選擇也是採取逃亡的策略,向被逃亡遁入東南亞生產建設團控制力相對較弱的寮國後再向西進入緬甸。所以只要第一仗打的堅決,打的果斷,狠狠地敲打一番,危機就會迅速解決。在形勢穩定後,再組織民兵把這些暴動奴隸抓回來就是了,不用上來就野戰。
周圍元老的判斷不能不說沒有道理,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正確的,在暴動的當天,東南亞生產建設團民兵和國民軍就在各自的據點打垮了企圖報仇的暴動奴隸,並主動出擊消滅敢於靠近各個據點的奴隸。在民兵和國民軍的打擊下,政立渠上的奴隸迅速分化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人數最多,事後統計大概有12萬人,占政立渠奴隸的一半還多,這些奴隸在暴動發動初期就乘亂逃脫,作鳥獸散,遁入附近的山林,各自尋找生路去了;第二部分人數次之,事後統計大概有4萬人,這些奴隸參與了暴動,但是在報仇無望反被民兵教訓以後,迅速認清現實,在最初暴動組織者的領導下,有組織的開始向北逃竄。
第三部人數最少,基本上都是安南人、爆破敢死隊的成員及其親屬,他們選擇了站在東南亞生產建設團這邊,參與鎮壓起義,這些奴隸之所以如此自覺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安南人,安南人大多是因為初期反抗元老院統治被罰沒為奴,最初高達42萬人。但在後面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發展中,很多安南人被慢慢恢復了自由身,絕大多數被送往了台灣、琉球、果人島(安達曼群島)島,但也有部分被周圍交給了薛元老拉到新加坡殖民,甚至還有些安南人被東南亞生產建設團接納送到了寮國,成了職工分到了土地,因此這群人以命相搏動機不大。其次這些安南人在階梯計劃時充分認識了澳洲人實力,加上自認為漢人又是漢字民族的緣故,這些安南人在奴隸中往往扮演了監工幫凶的角色,也是暴動奴隸報仇對象。這幫安南人索性緊跟元老院,暴動結束後搞不對還能被恢復自由身。至於爆破敢死隊的成員及其親屬投奔東南亞生產建設團,則純粹是因為嫉妒,這些人搞爆破為的就是恢復自由身,甚至可以當上職工,而那些乘亂逃跑的奴隸,居然就這麼恢復自由身了,心裡實在是不平衡。加上爆破敢死隊的人從事的也算是技術工種,待遇相對較好,對元老院的理解也更深,他們知道暴動是沒有好下場的,此時反倒是個投名狀的好時機。剩下的一些則是投機分子,妄圖以此博取利益。但是這些人人數並不過,加在一起不超過4000人。
第四部分是周圍元老沒有算計到的人。周圍元老做出以上判斷的前提是這幫奴隸是理性的經濟人,也沒有考慮到有東吁王朝細作煽動的情況。而正是這個疏忽,使得周圍元老錯誤估計了最後堅持作戰的奴隸人數和鬥爭強度,按照原來的假設打個七八天就差不多收尾了。但是在戰爭進行了兩三天以後,其他各個據點都明顯感覺到暴動奴隸的進攻越來越少,最南邊的據點甚至已經掃清了暴動奴隸;而周圍元老則感覺了空前的壓力,在緬甸細作的煽動下,餘下所有的暴動奴隸都在向周圍元老所在的據點集中,到2月25日,周圍元老所在據點外已經集結暴動奴隸超過3萬人,以人數優勢幹掉周圍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是逼游老虎回防是有很大希望的。
並且在他隆的運作下,北面寮國的瀾滄王國也活絡了起來。此時主政寮國的是赫赫有名的蘇里亞旺薩。從1623年起,寮國陷入王位繼承之爭,蘇里亞旺薩在1637年擊敗所有競爭對手,取得王位。如果沒有元老院的干預,蘇里亞旺薩統治期間,他將對內結束分裂狀態,恢復國家統一;對外與暹羅、越南等鄰國談判,劃定有爭議的邊界,維持和平,並在1651-1652年曾兩度率軍征服川壙,將寮國的領土拓展到撣邦;宗教文化上,他會把佛教統一在王權的管轄之下,任命僧王,制定僧階,創辦佛教學校,提倡佛典研究,使寮國成為東南亞佛教的重要基地,使得寮國在音樂、建築、雕刻、繪畫、金銀工藝、編籃和紡織等都達到高峰。他長達57年的統治將被譽為寮國傳統文化的黃金時期。
但1639年元老院就進入了寮國地界,當時東南亞生產建設團在寮國的勢力其實很弱,不過寮國也不強,由於人口過於稀少,東南亞生產建設團進入寮國初期與瀾滄王國處於奇怪的共存狀態,互不承認,互不打擾。隨著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高速發展,這種奇怪的共存很快就維持不下去了,首先就是天道教的飛速傳播,蘇里亞旺薩傳播佛教的根本是要加強統治,但是元老院帶來的天道教把他任命的僧王生意全給搶了,南部佛教治病比不過天道教,嚴密性比不過天道教,經濟實力比不過天道教,武力比不過天道教。天道教的存在極大地威脅了自己作為佛教領導人的統治。再之後就是東南亞生產建設團對耕地的爭奪,可氣的是自己壓根根本爭不過這幫土匪,更可氣的是一幫寨主居然直接背棄自己投奔澳洲人了,地交給了什麼天地會,百姓歡天喜地的做勞工。而隨著澳洲人在寮國境內貴金屬礦的發現,災難更是接踵而至,礦主們到處抓人做奴隸不說,各個部落之間也開始相互攻擊,抓人給澳洲人賣錢。對於只有50萬人口的瀾滄王國而言,如此再折騰10年,這個國家就徹底沒了。
面對這種局面,蘇里亞旺薩毫無辦法。但現在東南亞生產建設團的內亂,給了他一個機會,甚至在蘇里亞旺薩的心底燃起了一份雄心。也不知道他隆是怎麼忽悠的,政立渠事變後,這位居然扛起了寮國軍民宣慰司的旗號,自稱瀾滄和呵叻高原的雄鷹。雖然事後發現這位名義上的瀾滄王國的國王,瀾滄與呵叻高原的雄鷹其實並沒有什麼號召力,並且其出兵帶來的實際影響力甚至不如政立渠的奴隸暴動。但在當時危急的局面下還是很討人嫌惹人煩的。不過元老院更擔心明廷也本著渾水摸魚的態度,決定進來認認真真的攪屎。
1642年,明廷的狀態仍舊比原時空好的多的多,在明廷看來澳洲人的出現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但事實上正是由於澳洲人的出現,高產土豆、高產玉米通過澳洲人在山東的基地被大面積傳入了中國。這些高產量作物雖然尚未完全普及,但在北方其帶來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再加上澳洲人在南邊可怕的糧食產量,糧價也平穩了許多,大量的瀕死的貧民也因此進入了半飢餓狀態,實在不能忍受還能選擇去天津和山東投奔澳洲人,對於本時空的農民來說能活著就沒必要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農民軍的實力也因此被大大地削弱了,當然在明廷看來,這是皇明天威,剿匪得力的結果。現在騰出手來的明廷完全有能力好好對付一下北面的滿清和南面的髡賊。
作者註:根據原時空1956年的一份調查顯示,不到一半的寮國人知道他們生活的國家名叫寮國。1959年居住在萬象以及各省省城以外的寮國人中,只有不到1/5的人知道他們國王的名字,而此時,國王已經在位56年了,到1960年,80%的寮國人從來沒使用過寮國的貨幣基普。這是1956年的基本狀況,倒退到1641年,除了各個大一點的部落的頭頭腦腦知道還有這麼個王,其他的人壓根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可就這麼一個傢伙居然打著大明的旗號,大搖大擺的向澳洲人申索主權,真不知道誰給他的自信。
推薦閱讀:
※人到中年 四十一節 辦公室晚餐
※石翁傳(十九)女賊
※人到中年 二十七節 徵稅大廳的女孩子們---匯總與上解
※初號班·第四章 和尚羽一個樣子的章節名字
※第四十六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廣西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