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讀書感觸
08-18
《殺死一隻知更鳥》讀書感觸
推薦閱讀:
19 人贊了文章
《殺死一隻知更鳥》讀書感觸——獻給寶貝女兒
◆內容簡介:成長總是個讓人煩惱的命題。成長有時會很緩慢,如小溪般唱著叮咚的歌曲趟過,有時卻如此突如其來,如暴雨般劈頭蓋臉……三個孩子因為小鎮上的幾樁冤案經歷了猝不及防的成長——痛苦與迷惑,悲傷與憤怒,也有溫情與感動。這是愛與真知的成長經典。
《殺死一隻知更鳥》獲1961年普利策獎。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英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小說之一。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100名銀幕英雄與惡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師名列英雄第一位。作為史上最受喜愛的小說之一,《殺死一隻知更鳥》已獲得顯赫聲譽。它贏得過普利策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並曾被拍成,備受歡迎的電影。 ◆作者簡介:哈珀?李(1926—2016)
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 曾被授予普利策小說獎及其他眾多文學獎項。她與杜魯門?卡坡蒂是幼年的鄰居和一生的朋友。《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她唯一的長篇小說,據說是以卡坡蒂為原型之一創作的,現已成為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此後,她一直隱居在家鄉亞拉巴馬的小鎮上 ,拒絕各種採訪,過著平靜的生活。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在盛名之下接著寫作,她回答:「有過這樣一次,還有什麼可寫的?」 ◆讀書心得&筆記: 本書以主角小女兒斯庫特的第一人稱視角貫穿始終,這種展現方式,一方面對於作者來說代入感十分強烈,因為這仿若作者自己小時候的本真出演,同時作者也承認,這個小姑娘的原型是她自己、主角原型也是她自己父親、甚至書中的小夥伴原型都有據可循,可想而知這種入手方式帶來的必定是栩栩如生、生動入微、豐滿圓潤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以一個六、七歲的女孩子天真無邪、幼稚可愛、懵懂迷離的視野觀察、體驗書中世界的零零種種,更顯得真實深刻,將真善美與假醜惡映襯得更加鮮明具體、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讓讀者真實的感受到一個童年孩子的內心,內心中有善與純真,同時也有社會大環境在其幼小心靈中埋下的「惡」——歧視與偏見,從而更能夠體現出家長在對孩子引導上的重要作用與責任! 書中通過一個平靜的美國南方小鎮中幾個事件描寫為主要線索,基本構架是,事件的客觀存在、大眾的看法、孩子的理解與行為、父親的引導與楷模,通過這些,讓我們逐漸感受到小女孩與其哥哥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與認知的良性變化,所謂眾口爍金,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做到「孟母三遷」的,面對社會的惡性、不公、既定的觀念影響,在孩子心中起的波瀾是不容小覷的,甚至會在他們稚嫩的思維中產生一種慣性的理所當然與刻板印象,這個人是低賤的、那個人是危險的、這個人是可惡刁鑽的、那個是滑稽醜陋的,此時的主人翁父親,在百忙中一定會站出來做兩個事情,一為身教、二為言傳,身教大於言傳。 孩子的心靈像水一樣,清澈見底,漸漸的,社會的雜物會不斷的扔進其中,而家長,就是過濾器、是清潔劑、是消毒水。「怪人」的故事,開始與結尾,遙相呼應,孩子們對他從傳說中的「恐怖變態惡人」印象,通過父親的引導到最終的事件發展,完成了看法上的轉變,知道原來他是個善良、內斂、正義、仁愛、細心的好人,更是他們的救命恩人,父親通過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在孩子們的心靈中永遠種下了一顆良性的種子:不要以貌取人、不要聽信謠言、要尊重、理解與接納別人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想法,「斯庫特,如果你能學會一個簡單的小技巧,你就能和所有這些人相處得更好。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看問題……」,這個世界有太多與我們各方面不同、甚至格格不入的人,試著以豁達與寬厚的心扉去面對他們。 窮苦、自卑的小男孩來家中做客的一段亦是如此,小女孩對其鄙夷、嘲弄甚至欺負,在其用糖拌飯吃的一段更是將驚訝操弄的態度顯露無疑,此時,教育她的是她們的黑人保姆,雖然不是她們的父親,但可想而知,正是因為他們的父親以身作則對這個黑人、這個女人、這個保姆給予了足夠的尊重與信任,這個黑人保姆才有資格與底氣用嚴厲的言語教育這個「小千金」!她說:「你給我閉嘴!不管他是誰,只要踏進這家門,就是你的客人。別讓我再逮住你又對人家說三道四,好像你有多高貴似的!你們家人也許比坎寧安家的人好,可是你這樣羞辱人家,就是一錢不值——如果你上不得檯面,你可以坐到這裡來,在廚房裡吃!」我們教育子女,不僅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同時也要樹立孩子身邊其他引路人的權威,也許是我們的伴侶、也許是我們的父母親友、也許是老師、也許是我們的保姆、也許是孩子的朋友,我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如何更好的利用周邊的力量影響?先給我們周邊的人足夠的尊重!你對他們尊重,你的孩子才會,而他人才會更加不遺餘力的幫助和愛護你的孩子。 那個孤寡怪癖、尖酸刻薄、毒品依賴的老太太的事件,直接影響與完成了女孩哥哥的從一個小男孩到小男人的蛻變。孩子們當初對其印象差到了極點,她的無禮不僅僅對孩子、更是對孩子的父親淋漓盡致的不滿與攻擊,即便孩子父親已經給予了她足夠的尊敬與愛戴(此時,小女孩覺得:每當這時候,我便覺得,我父親雖然討厭槍支,也從未參加過什麼戰爭,卻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孩子們對她的花園進行了報復,此時此刻,這個一向民主和藹的父親表現出了不容置疑、不容商榷的嚴厲一面,在理解孩子為他「出頭」原因的同時,他必須讓孩子擔負起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的原則——「兒子,我知道,因為我幫黑人打官司你受了同齡人的氣,你也曾經對我說過,但這樣對待一個生病的老太太,卻是不可原諒的。你非得去和杜博斯太太談一談不可。」,道歉——給她讀一個月的書——每次時間越來越長——後來又加了一周的時間,直到老人的離世,最後,父親告訴了孩子們真相,這個老人在嚴重的疾病下根據醫生的允可一直靠嗎啡維持,在她預感到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她倔強、勇敢、堅韌的選擇一定要脫離嗎啡的依賴,所以選擇孩子天籟般的聲音為她讀書以緩解痛苦,直到生命的盡頭,他送給孩子一個糖盒,糖盒裡裝著一隻她最心愛的小花,這是她對孩子們最深沉的感激與最殷切的期望。 父親告訴孩子們:「她是位女士。她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我的很不同,也許……兒子,我告訴過你,如果你那次沒有失去理智,我也會讓你去給她念書的。我想讓你從她身上學些東西——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支就是勇敢。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杜博斯太太贏了,用她那僅僅九十八磅重的身軀。按照她的觀點,她死得無怨無悔,不欠任何人,也不依賴任何東西。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的人。」勇敢、責任、堅韌、仁愛、體諒——這些人性、人格中最偉大、光輝、厚重的財富,這位父親通個一個事件、深入骨髓的傳遞到了孩子們的血液里,教育很難嗎?不難,教育很難嗎?難,因為需要我們身教言傳、樹立榜樣! 書中最重要的一個事件莫過於女孩父親阿蒂克斯為一名受冤待死的黑人打官司的事件(當時種族歧視嚴重),周圍世俗的驚嘆、不解、鄙視、施壓,不僅讓這位父親倍感壓力,甚至波及到了孩子們,他們的表親、姑姑、鄰居、父親好友對此毀天滅地的做法不可理喻到了極點,孩子們問父親,為什麼一定要如此的獨立特行?父親回答說:「等到夏天,你還要在很多更惡劣的事情上保持理智……我知道,這對你和傑姆很不公平,可是有時候我們必須走一步看一步,在關鍵時刻,我們要引導自己向……噢,我現在只能說,等你和傑姆長大後,也許你們會帶著同情和理解回顧這件事,也許會對我沒有讓你們失望而心懷感激。這個案子——湯姆·魯賓遜的案子,它在某種程度上觸及了人的良心和道義的本質——斯庫特,如果我不去幫助這個人,我就再也沒臉上教堂去禮拜上帝了。」「大部分人好像都認為他們是對的,你是錯的……」 「他們當然有權那樣認為,他們的觀點也有權受到完全的尊重,」阿蒂克斯說,「但是在我能和別人過得去之前,我首先要和自己過得去。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這一課叫做「正直」、「良知」與「公正」…… 是的,如果我們做不到自己以及對孩子要求其他的任何東西——智慧、能力、勤勉、勇敢、樂觀、開朗等等一切一切好的品質,請至少傳承給我們的孩子並讓之明白——「正直」與「良知」,有了這兩樣,即便孩子們不能成龍成鳳,至少他們不枉自為人、墮落成獸。 法庭上,這位父親在總結呈詞中說到「先生們,在我結束之前,我還有一件事要說。前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曾經說過,『一切人生來平等』,北方佬和華盛頓行政首腦的賢內助最喜歡拿這句話來攻擊我們。在今年,也就是1935年,產生了一種傾向,有些人斷章取義地用這句話去套各種不同的情況。我能想到的最可笑的例子,是那些管公立教育的人,他們讓愚笨懶惰的學生和勤奮聰明的學生一道升學——因為『一切人生來平等』,教育者們會這樣嚴肅地告訴你,落後的孩子會承受自卑的痛苦和折磨。我們知道,人並不像某些人強迫我們相信的那樣生來平等——有些人比別人聰明,有些人生來就比別人佔優勢,有些男人比別的男人掙錢多,有些女士的蛋糕比別的女士做得好,有些人天生就比大多數人有才華。「可是,在這個國家裡,有一種方式能夠讓一切人生來平等——有一種人類社會機構可以讓乞丐平等於洛克菲勒,讓蠢人平等於愛因斯坦,讓無知的人平等於任何大學的校長。這種機構,先生們,就是法庭。它可以是美國聯邦最高法庭,可以是最基層的地方治安法庭,也可以是你們現在服務的貴法庭。就像任何社會機構一樣,我們的法庭也有它的缺陷,但在這個國家中,我們的法庭是最偉大的平等主義者。在我們的法庭中,一切人都是生來平等的。「我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會絕對相信我們法庭和陪審制度的完善與公正——那對我來說不是理想,而是活生生的工作現實。先生們,法庭不會比坐在我面前的陪審團的任何一位成員更完美。法庭只能和它的陪審團一樣健全,而陪審團只能和它的每一位成員一樣健全。我對你們這些先生充滿信心,我相信你們會公正、理性地重新審查所得到的證據,做出一個裁決,放這位被告人回家。以上帝的名義,盡你們的神聖職責吧。」 這本書之所以經歷半個世紀依然璀璨,一方面在於他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在於它的真實,當我們理所當然認為其結果一定大快人心的時候,事與願違,黑人依然判為有罪,在主角阿蒂克斯正準備為其上訴的時候,黑人在監獄中絕望的逃跑被17槍打成了篩子……但是,我們看到了人們的心智與刻板的歧視已經漸漸的打開了一扇良知的門縫,本以為毫無懸念的判決在陪審團會議中史無前例的激烈討論了幾個小時,白人的農場主開始為黑人的遺孀「出頭」強硬的反擊本書唯一的一個「惡人」白人,那名警察為主人翁的正直與勇敢折服並在最後提供了幫助——讓這個惡人自作自受、惡有惡報!人性開始回歸,公正與平等開始如雨滴般的顆顆點點的打落在這個小鎮的人們心中,半個世紀以後,一個黑人成為了美國總統並且連任,一個強國,看來不僅僅是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體育、娛樂走在前列,而是秉承一種反省機制,並且勇敢不斷否認過去與現在、放眼將來……說句招人厭惡、崇洋媚外的一句話,當今這個被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度,依然懷揣著民主、平等、人性、人權、法制精神為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不應該理解為活在當下人類社會的災難,即便有很多令人不齒之處,但它會再次產生一個希特勒?一個東條英機?一個成吉思汗嗎?難道真的沒有任何東西為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借鑒之處嗎? 扯遠了……
這個被評為美國銀幕英雄形象第一位的平凡律師、平凡父親,其實就做了一件事情:秉持自己的品質與認知並身教言傳的將其傳承給自己的子女。 「赫克,」阿蒂克斯轉過身去說,「如果我們隱瞞這件事,那就完全否定了我教育傑姆的做人原則。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做家長很失敗,可是我就是他們擁有的一切。在傑姆仰視別人之前,他首先仰視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地活著,以便能坦然面對他……如果我默許這類事情發生,坦率地講,我就沒法再正視他的眼睛,一旦我不能正視他的眼睛,我就知道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他。我不想失去他和斯庫特,因為他們就是我的一切。」 我知道,這本書是命運給予此時此刻的我一份最好的禮物,就像我的另一份禮物「晴兒」那樣,終有一天,它也將成為我用以身作則、身教言傳、為以榜樣的方式作為「禮物」獻給我的女兒……一名如山父親,幾種良性品行。 晴兒,爸爸愛你,不僅如此,會以最好的方式愛你。
朱江
2016年10月26日星期三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