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顏值,這座宮殿還有德累斯頓最牛的畫廊、最多的瓷器和德國最古老的表
來自專欄荒梁4 人贊了文章
德累斯頓牛逼轟轟的森珀歌劇院的西北側,也就100米的距離,就是當地另一個名勝三巨頭之一的茨溫格宮。它出名的地方在於:顏值奇高的經典巴洛克建築設計,擁有拉斐爾《西斯廷聖母》的大師畫廊,德國數量最多的陶瓷館藏,以及代表德國製表業起源的數學物理沙龍。它們的存在,呈現給世人的是德累斯頓作為當年薩克森王國首都的輝煌榮光。
從劇院廣場就能直接進入茨溫格宮南門,我進去的時候正好下起陣雨。短暫避雨後,雨過天晴,這座著名的宮殿真容顯露眼前。
巴洛克花園、噴泉和迷人夜景
茨溫格宮建於 1709 年,其前身是由木結構建築環繞的茨溫格廣場,主要用於薩克森王公貴族舉行各種比賽和進行遊戲的歡慶場所。當時薩克森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將自己對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的熱愛呈現在這片土地上,在他的文治武功下,德累斯頓以其美倫美奐的巴洛克建築、飛速發展的自然科學、日益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揚名於歐陸大地,獲得了"易北河畔的佛羅倫薩"的雅號。
1710 至 1719 年間,奧古斯特為慶祝其兒子腓特烈·奧古斯特與哈布斯堡王朝瑪麗亞公主聯姻,命建築師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開始用砂岩設計修建茨溫格宮(歐洲蠻多古教堂都採用砂岩來建,特色就是日久容易黑),這也成為建築師最傑出的代表作,直到1732年才全部完工。到了19世紀,曾設計旁邊森珀歌劇院的森帕(Semper),在其北側增建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式樣的部分。
上圖 鍾樂樓,當中的鐘錶是德國著名的老字號邁森瓷器的作品。鐘樓兩側長廊是陶瓷館。
上圖 這就是森珀幫忙設計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南樓。
大量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建築元素,以及巴洛克鼎盛期的風格,融合在一起,成為茨溫格宮在建築上獨特的魅力。宮殿中間是一萬平米的廣場,四個巴洛克式的噴泉點綴其中,周圍則有無數的雕塑裝飾,美不勝收,如今這裡成為遊人們賞景休憩的好地方,進來完全免費。
上圖 北端的皇冠門
上圖這是北端的皇冠門,也是它最壯觀的一個入口。二樓陽台走道兩側扶手上是各種巴洛克風格的雕像。它被譽為德累斯頓的象徵,在洋蔥形的尖頂上,金色王冠由四隻展翅欲飛的雄鷹護衛,閃閃發光,象徵著當時著名的國王奧古斯特的權威。
不過,這頂王冠並不是"強者奧古斯特"作為薩克森國王的王冠,而是他作為波蘭國王的王冠。對,沒錯,他當時是薩克森和波蘭兩國的國王。四隻護衛的雄鷹也是波蘭的國王雄鷹,模樣和波蘭國徽上的雄鷹一樣。當時歐洲皇室和各個公國之間複雜的關聯實在非一般人能描述。
對我來說,白天恐怕都難以描述茨溫格宮的漂亮,日光讓它顯得頗為平庸,眾多的遊人也有點干擾鏡頭。於是我晚上又來了一趟,正巧適逢農曆十五,月色撩人,月下的茨溫格宮寧靜怡人,遊客罕至,景色更勝一籌。
TIPS:宮殿的博物館應該是6點左右就閉館了,但廣場持續開放,到22點關門,會有保安進來攆人和鎖門。我硬是撐到最後,被趕出來了。
歷代大師畫廊
茨溫格宮裡有三個博物館可以參觀,這就要花錢了。
第一重要的館子,當屬歷代大師畫廊,它在 1847 至 1854 年間建成的,至今仍收有世界上文藝復興時期直至巴洛克時期繪畫作品最重要的收藏。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要數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 (Raffael) 的《西斯廷聖母》(Sistine Madonna)。
噔噔,登場!
拉斐爾愛畫「聖母像」,但這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畫的祭壇畫,成為當中最傑出的一幅。畫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整體畫面當中的人物顯得甜美、悠然,一改多數聖母像中冰冷、嚴肅的表情。19世紀俄國畫家克拉姆斯科依曾這麼評價這幅畫:即使到人類停止信仰的時候,仍不失去價值。
1514年畫好後,這幅畫至1574年,一直保存在西斯廷教堂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亂慘遭破壞,丟失多年,1954年才偶然被人在一建築物的地下室中發現,後來應該是被德累斯頓的博物館收入囊中。
還有一個好玩的點,你發現了在這裡《西斯廷聖母》英文名為Sistine Madonna,而並不是我們習慣的聖母瑪利亞的英文,why?我當初也帶著同樣的疑問,看了一些資料,有人說聖母的中間名字是Madonna,也有資料說其實這是義大利語從拉丁語演變過來的,Madonna意為「Our lady」,也就是聖母,很多歐洲和德國的聖母教堂名字就叫「Church of Our Lady」。
然後館內還有菲美爾、倫勃朗、丟勒、喬爾喬涅和波提切利等人的名作,估計喜愛繪畫藝術的同志們一進來就捨不得走了。
除了上面一堆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的牛逼畫作,還有一堆的雕像作品,以人物為主。有沒有名家大作,我不告訴你。
上圖 這就是帶著我逛為我做詳盡講解的王維兄弟。
德國最大陶瓷收藏館之一
第二個展館,是陶瓷收藏館,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陶瓷收藏館之一。當時奧古斯特二世喜歡瓷器,收集了大量的中國、日本及本地邁森生產的瓷器,據說他個人藏品超過3萬件。
關於茨溫格宮瓷器的故事,最有趣的莫過於奧古斯特二世用600名全副武裝的龍騎兵跟普魯士國王交換來了151件康熙年間製造的瓷器!龍騎兵那時是以一當十聞名遐邇的「特種部隊」,所配武器和裝備都是騎兵中的愛馬仕。而被交換來的康熙年造的瓷器,也在館中可以看到一小部分。(sorry我的圖片里沒有涉及)
沒轍啊,西方最早只有陶器,瓷器的燒制比起東方晚了百千年。中國的瓷器被當時的西方社會譽為「白色金子」,是歐洲王公貴族間贈禮才用的禮品。所以西方對待東方瓷器也就烙下了一個「病根」,就是不考慮實用性,完全當成藝術品來對待。
而奧古斯特對瓷器的狂愛還不止於此,他找來鍊金術士,幾經辛苦終於破解中國瓷器的燒煉方法,建立了歐洲第一家燒瓷廠,也就是後來享譽世界的德國邁森瓷器的前身。邁森是一地名,位於德累斯頓東北方向,18世紀開始出產手工打造的瓷器、飾件、餐具和人像等,尤其喜歡做花、鳥、魚、蟲等精美繁瑣的裝飾件,到今天仍堅持手工技師的製造工藝,單件價格幾萬美金是很常見的,被譽為德國高端瓷器的代言人。
數學物理沙龍和朗格表的不解情緣
第三個展館,則是數學物理沙龍,聽起來跟英國皇家學會似的,一開始我因為這個名字差點誕生了放棄入內參觀的想法。靠,幸虧沒那麼干啊……
這個展館表面上珍藏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以來科學技術發展歷程中最代表性的精密儀器,很多展品是世界唯一的孤品,比如四五百年前的地球儀、天文鐘、計算器等。但其實約 1600 件奇妙的展品都跟德累斯頓薩克森皇室有莫大的關聯。
當中最古老的館藏可追溯到1560年選帝侯奧古斯特的個人收藏,這位機械裝置的狂熱愛好者收藏了大量的手工藝、天文和測量技術設備裝置。並且還將這種熱愛「遺傳」給了薩克森皇室的後代們。到1691年選帝侯約翰·格奧爾格四世時代,皇家已經收藏了一大批當時最好的科學儀器,包括各種繪圖工具、天文模型、星時計等等。
但這些老祖宗們沒有想過整理這些藏品,直到 1729年奧古斯特二世命人分門別類地將數學、物理科學儀器單拎出來,成立了"王室數學和物理工具儀器陳列室",並搬遷到新建的茨溫格宮二樓,這便是如今數學物理沙龍的由來。
最最最重要的是,這裡是德意志的時間寶庫,不僅擁有世界首屈一指的古老鐘錶計時儀器的收藏,更展示了德國偉大的精密計時工業在德累斯頓的起源。因為皇帝們當時聘請了優秀的機械師、天文學家擔任收藏館的督察,結果他們在為皇室服務的過程中不僅發明製造了大量的精密表,也無意衍生了計時、校時的服務。
從1777年開始此後的150年間,無論是德累斯頓的城市時間,還是火車站的時鐘校準,都是數學物理沙龍一直承擔著報時和校時的職責,這裡儼然成為了薩克森的「格林威治」。
到19世紀初期,在沙龍工作的天文學家和鐘錶專家把精確計時工藝提升至極高水平,德累斯頓迅速成為了歐洲的主要製表樞紐,能與瑞士製表業相提並論。年輕的德累斯頓製表師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深師從沙龍的製表師古特卡耶斯,在此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靈感後,最後於1845年到格拉蘇蒂鎮成立了自己的錶廠,這就是德國著名朗格表的誕生,這也最終奠定了德國製表業在格拉蘇蒂的騰飛。
上圖 顯示行星運行軌跡的天文鐘,由宮廷製表師Ebert Baldewein製作
上圖 在數學物理沙龍的一眾藏品中,上面這間旋轉滾筒式的時鐘非常獨特,出自19世紀數學物理沙龍的機械師古特卡耶斯之手(朗格的師傅),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座數字鐘。這座"五分鐘數字鐘"是國王奧古斯特為森珀歌劇院而作。國王當時不喜歡歌劇開場前王公貴族打開自己的懷錶核對時間,開表的聲音非常吵,於是希望能為歌劇院觀眾廳製造一座鐘,讓大家不需要再開懷錶即可看到時間。
茨溫格宮在二戰期間沒有躲過被轟炸的命運,在被夷為平地之後的18年後,東德人民完成了茨溫格宮的重建。在重建過程中,人們從茨溫格宮廢墟中挑選建築材料,重新拼接,再根據照片和設計圖紙進行精確的複製,直到1963年基本上恢復了茨溫格宮的原貌。所幸的是,當中的藏品都逃過了轟炸的一劫。
一口氣逛完茨溫格宮三個館耗費的精力可不小,眼睛看的和腦子裡吸收的東西都需要時間消化。我從茨溫格宮西門鐘樓出來後,就在它對面的餐廳外坐下,在夕陽到來前喝著啤酒,跟王維繼續聊德累斯頓這座城市的瑣瑣碎碎,也聽他說自己當初為何選擇德累斯頓。畢竟,那些曾經的古物古建或許偉大而隆重,但現實中活在城裡的人,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才是這座城市具有不滅靈魂的關鍵。
-德累斯頓故事未完-
【作者簡介:荒梁大叔,視覺中國、全景圖片、站酷海洛簽約攝影師;攜程、飛豬、去哪兒等OTA平台簽約旅行家,微信公眾號:荒梁;微博:荒梁大叔】
推薦閱讀:
※LOVE WINS | 德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德國發現新的水晶頭骨,世界有救了
※二戰之前德國如何崛起?
※二戰納粹德國瘋狂斂財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