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跑夢馬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當我在跑夢馬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4 人贊了文章

我的戶外活動史

最開始接觸馬拉松還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2012首屆廣馬報了十公里迷你馬拉松,由於迷你馬拉松沒有晶元,手機記錄完賽成績是1:13:12;2014年4月「旁觀」了深圳百公里,從早上走到傍晚,大概30公里左右,重在參與;2014年11月第三屆廣馬報名了半程馬拉松,完賽成績2:58:39差不多就是關門時間;2015年4月份參加了廣州彩色跑(5公里);之後由於工作和家庭的緣故就沒再參加過有組織的戶外活動。

賽前一天

前一天領取裝備,去附近的夢想小鎮轉悠了一圈,書店裡淘了幾本書。其中包括《像戀愛一樣去跑步》,由於是隨筆性質的書,閱讀起來比較輕鬆,當晚回到家坐在沙發上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上床已經是比賽當天,估計睡著在1點左右。由於和朋友約了6:30在我家小區樓下集合,我們得6點起床,所以凈休息時間為5個小時。然而這點我倒不怎麼擔心,因為我看過一個說法,人的身體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在考試,比賽等特定重要場合身體會自動調集所有資源來完成特定的行為。所以我一般不會在重要事情前天失眠,即使失眠了心理壓力也沒那麼大。

起跑了

比賽當天,由於只有6000個報名名額,所以人看起來並不怎麼密集。到了出發點,簡單地拉伸了兩下,看到大屏幕在實況轉播開幕式,潘曉婷還擔任這次馬拉松的形象大使。一會兒開始倒數起跑,由於我並沒有在隊伍靠前的位置,起跑後等了一會我所在的區間才開始慢慢移動。還是老樣子,在前500m基本上你想跑快也快不起來,因為周圍全是人。半馬長長的21.0975公里,我是不會在意前面的擁擠,也不會去刻意加速,因為我認為在穿梭中急停,轉彎等動作帶來的消耗大於我這500米的爭分奪秒帶來的收益。

大概在2公里處超過了「230」官兔和「215」官兔,因為我有一次半馬經歷知道自己的水平,所以我心裡對自己說,跟著2:15的跑就夠了,你現在超過他們,等下一定會被他們超過的。勻速跑完是我的目標。

大概在2.5公里,良睦路上,我遇到了對面跑過來的選手(應該在4-5公里處)。那人家的跑步姿勢,確實優美,步幅拉的非常大,肌肉的線條很迷人。前面摩托車開道,並且有專門的攝影師對著第一名拍攝。

3公里處我有意識地和朋友拉開了距離,我個人不太喜歡被別人帶節奏。我會跟著自己的身體節奏來調節速度。學攝影的時候,有一種說法是太陽上下山前後30分鐘的光線是最美的,7:30起跑時候的太陽還是柔和的,良睦路到頭折返回來,太陽開始烈起來了。

心率這麼高

從良睦路轉到文一西路,由於地勢高,可以看到前面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我看apple watch上顯示的心率,這時候一直顯示的是180+接近190。按照我這幾個月學過的健身知識,人的最大心率大約是220-年齡,照這個理論我的最大心率差不多是191。另外跑步時候的速度維持心率處於在最大心率80%左右(能交談)會比較科學。191*0.8=153,顯然我現在的心率過高了。我試著降速讓心率降下來,或許是前面運動的累積效果,速度已經很慢了,但是心率只能降低到180左右。這時候我又覺得太慢了,感覺身體能承受更大的速度。在賽前我算過關門時間3小時的話,我按照8m12s/km的速度就可以了。安全一點我們就算8m/km,由於上一次半馬我是接近關門時間跑到,所以這次我只要勻速8m/km的速度跑到就能創造PB。

跑到7,8公里的時候開始看到有收容車停在路邊,我想我是絕不可能上這個車的,哪怕走都會走到終點,何況現在狀態還是良好的。有的收容車會在路邊慢慢移動,這時候我就可以在車的影子處,跟著車的速度跑,這樣可以最大可能減少陽光直射,保存體內水分。

有些選手會穿著其他賽事的衣服過來,有些是鐵人三項的。我會本能的覺得這位選手是高手,然後下意識的跟著他跑。更有一些可愛的選手會穿著cosplay裝過來,一路上,唐僧,孫悟空,白龍馬都遇到了。右手邊是未來科技城高樓大廈,這讓我對城西餘杭未來科技城這塊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相比老城西的人口密集,住宅區密集,這邊的樓相對更高,並且帶有科技色彩。

過半遇到官兔

再往前面跑就到了人工智慧小鎮,時間也正好一個小時出頭一點。這時候路邊有移動洗手間。昨天晚上《像戀愛一樣去跑步》書上說了可以通過每隔一個小時的噓噓來判斷體液平衡:如果尿少需要喝水,如果尿多需要補鹽。我就抱著驗證的心態上了趟廁所。結果尿略偏少,但應該還好。於是就又往前跑了,看到里程牌上顯示10公里了,還是比較開心的,是一個里程碑。而且馬上就過半了,更重要的是,雖然路程過半,但時間遠遠沒有差到1:30。

從人工智慧小鎮折迴文一西路的時候,小腿和膝蓋微微痛了。遇到醫療志願者偶爾會停下來讓其幫我在疼痛部位噴一下。儘管你和志願者說膝蓋疼,腳踝疼,他們會和你說關節不能噴,只能噴周圍的肌肉。我猜測這個噴劑能麻痹肌肉,減輕痛苦,但關節處的疼痛是身體的一種預警,聯想到健身教練說的「膝關節一旦不舒服要立即停止跑步活動」一個道理。

跑到運溪路的時候,突然周圍的人開始多起來的。扭頭一看一大波選手在215兔子帶領下超過了我。這時候差不多12,3公里的樣子,我想跟著215兔子跑,但身體中另外一個聲音又覺得無所謂。

Apple Watch沒電了

大概在15公里處發現airpods不再放歌了,提起手腕一看,apple watch3 10%低電量警報。我了個去,本來還以為買了apple watch3 能夠在跑步的時候「輕裝上陣」,不用在手臂上帶一個手機套,影響發揮。其實在我這個段位,跑步帶上個手機也影響不了多少發揮,但在能力範圍內能有更好的裝備,總是想配上。為了避免幾個小時的跑步過程的枯燥感,我特意在前一天給apple watch同步好了一波歌曲。然後現在開跑才兩個小時,就告訴我電量低,要進入低電量模式了。然後大概在17公里處我再看錶的時候發現手錶已經不亮了,本來還想著跑步軌跡曬朋友圈的,徹底歇菜。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3月初apple watch3蜂窩功能正式上線,盼星星盼月亮,在用了半年的「閹割版」之後,終於可以用上這個吊炸天的功能了,另外得意於我廣州聯通卡還一直在用,我當即開通了這個功能,嗯電話功能開通以後,之前戴一天晚上還有50%,現在晚上回到家正好沒電。第二個,一直放著音樂應該也是一個原因;第三個,不斷確定配速,不斷看手錶,導致屏幕被點亮的次數遠遠大於平時。考慮到已經接近終點了,這幾個原因調整一下,下次半馬應該勉強能夠用,但無論如何,想跑全馬,配個apple watch 3 是不夠的。

跑完了

再往前跑,聽到有一對跑友在說,看到高教路就快了。想來也是,當一段路程太長,我們就需要不斷地給自己目標。把大目標切分成小目標,看著目標前進,人才會有動力。我喜歡玩RPG遊戲也是一個道理,RPG遊戲的目標感特別清晰。

在18公里處看到對面折返回來的朋友,看來我在3公里處開始和他分離也沒慢多少。看著他已經在走了,我都覺得可能在終點前可以趕上他。轉入高教路,賽道兩邊突然市民多起來了。這一片是住宅區,其中還跑過了同事的「富力十號院」。

旁邊的市民還是志願者喊了一句,加油,只有最後一公里了。我覺得勝利在望,而且整個過程並沒有像第一次半馬的時候那種「痛苦不堪」。跟重要的是230兔子還在我身後,甚至轉過頭都還看不到他。跑進學校的時候我看到時間2:20多,我特別興奮,終點就在眼前,這個成績怎麼都得230以內了,也算是創造PB了。於是大吼一聲,並且邁開了步子。然後步子邁開了就一陣抽筋,嚇得我趕緊調回原來的步幅。看來肌肉已經習慣原來的強度和步幅,我這麼搞差點在終點前倒下抽筋。

跑過終點朋友拉住了我合了個影。說起來比我早到3分鐘,最後一程完全是閑庭散步過來。領了完賽包,趕緊躲到樹蔭中去拉伸一波。

特別開心,跑完了,而且以自己滿意的成績跑完了。


推薦閱讀:

17年底、18年初買AirPods值嗎?蘋果春季發布會會不會出二代?
我和AppleWatch的一周

TAG:馬拉松 | 跑步 | AppleW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