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書報告:夢裡不知身是客

2016讀書報告:夢裡不知身是客

4 人贊了文章

讀書有什麼用?遲早都會忘得七七八八。

別人問起,誒,你也看過XX,記不得裡面說的XX。

蜜汁尷尬後,會笑著抱歉說,這個沒印象。

那還讀來幹嘛。

為了考試讀書,至少有個分數。

對啊,為什麼要讀書?

Quora有個關於讀書的回答: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是的,我們所讀的每一個字,吸收進去的每一句話,都構成了我們精神軀體的血和肉。

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言之無味,面目可憎。 讀書真的會從內在改變人的氣質,個人也偏愛喜歡閱讀的女生:)

在這裡需強調的是,我所指的「讀書」,其實應該是指一切文字閱讀。

一是不限形式,即紙書,Kindle,手機;

其次,也不限於篇幅,不非得是出版的書,可以是合集,成書,專欄(這裡包括最常見的訂閱號和今日頭條種種文字作品)。

出版成書的未必皆是精品, 手機上的微信訂閱號也未必是快餐垃圾。

人生在世,無非是明白一些道理,然後按照這個道理過活。

這些道理,一部分來自我們的生活閱歷,可個人的閱歷有限,於是閱讀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那裡有另外一個世界。

讀過李煜的"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震驚不已。

這句話再次提醒我,身體和「我」,是分開的。

在我們沒死之前,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只是現在這個身體的客人,我們的現在是否都在一場大夢之中。

在這個大夢的狀態里,我們開心,我們悲傷,我們憤怒,我們愛喜歡的人,我們吃好吃的食物,我們一晌貪歡。

蔣勛說李煜的這句詞是對生命的一種告白,是文學史上宗教和哲學感最強的句子。

我們讀書,我們沉浸在文字描繪的大夢裡,一晌貪歡——這是個人對讀書最熨帖的感受。

至於有想過標題用這句是否過於高亢。

管他呢,我只不過是塵世間一枚迷途小書童(好老的梗)。

2016年讀過的書有...不對,我讀書從來不以本數來算,向來心花,買到的新書讀到想看的章節就棄之如敝履,改天無意中翻翻又如拾珍寶。

專門捋過讀書的線索,都是以主題先行,至於這主題則是根據個人閱歷,遇到的問題或者一時之趣所定。

(讀書未及電影標註及時)

今年破膜的書,包括kindle買的在100來本左右,在聖誕夜羅列2016丙申年讀到喜愛/受用的10本書,以作總結。

一 《美的曙光》 蔣勛

2017元旦將至,為什麼是元旦?

因為這是一年365天的第一個黎明,第一個日出將要黎明,一輪紅日在大地升起,那個以後被漢字寫做「旦」,正是此意。

手的進化是一切美的起點,新石器時代的神,巴比倫的占星術如何影響世界......

在圖書館偶然發現這本書,翻開一看,就被裡面娓娓道來的美的歷史吸引住,更有各個文明不同的藝術發展史。

除此,還有最後一節關於美的覺醒,人從孩童成長為大人,容易喪失對美的感受和表達,更是令人深思。

二 《寫作這回事》斯蒂芬·金

這本常常放在床頭。

寫出《閃靈》《寵物公墓》《肖申克的救贖》的斯蒂芬·金,沒想到他的自傳這麼接地氣。他破除了我對十九世紀作家的粗淺崇拜,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老派小說冗餘的景物和細節描寫。

作為驚悚小說大師和暢銷書作家,他在傳記里表達了情節和吸引人往下讀的節奏這些更符合現代習慣的方法。還有很實用的方法,包括簡約表達,故事是埋在地下的化石等妙喻。 都能讓人常讀常新。當然印象最深刻是《魔女嘉麗》的那塊。

三 《精力管理》 吉姆·洛爾/ 托尼·施瓦茨

如果只想通過一個概念或者筆記,就以為能掌握或者轉變觀念,那就天真了點。

這本書讓你更加了解裡面的細節。

按照我的理解,精力是我們每天最重要的財富,他就像我們的「魔法值」,當藍條很滿的時候,我們幹什麼都得心應手;

但藍條變黃,變紅的時候,我們就容易力不從心,想啥想不出,說話也亂說話,根本技己控技不了技己。

作者把精力的來源細分為體能,情感和意志,思維,從根本上說清楚我們的藍來自哪裡,最後更是有具體的精力管理訓練手冊。

尤其職場人遇到涉及精力管理的情況更多,非常實用且生活化的一本書。

四 《知行合一王陽明》 度陰山

沒想到我更多是靠kindle+聽書「閱讀」的。

更沒想到這是一本教科書」批判「的唯心主義的王陽明,但也是習推薦提倡的王陽明。

之前只是覺得他能想出心外無物的說法好牛逼。

「山中花的比喻」

說有一天他和朋友去看花,朋友問他,你常說天下無心外之物,你看這朵花,在山中自開自落,不隨你的心而開落,你做何解釋?

王陽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最早感興趣是在亦須先生的課上知道王陽明,知道傳習錄,於是更想找他的事迹來看。

印象最深就是那個日本將軍東鄉平八郎的: 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是個神奇的人,有傳奇的一生,教師,軍事家,思想家。

這本書更能理解王陽明的洒脫和智慧的日常——在聽書的時候常有一種穿越回明朝,跟著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感覺。

裡面關於知行合一的思想更是2016最值得琢磨的:實力反駁 知道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知道而不去做到,這TM就是不知道,也不認同。

五 《七年就是一輩子》《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李笑來

承接著上一本,這也是李笑來反覆強調的,你不去做某樣東西,實質上只是你內心並不認同,另外這就是並非你的剛需。

很多道理你都知道,但最後沒去做,那就不是你的道理。

從《把時間當做朋友》開始就覺得李笑來是說人話的,懂點道理的作者而已。五年前我是這麼認為。

然後從2015年年中開始,一直到今天,他已經變成億級富翁,以及「人生導師」。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前面大部分和理財丁點關係都沒有,更多是個人系統的更新。

當然也有貶義來說是雞湯洗腦——不過通常說這種話要麼沒啥判斷力,要麼連自己的三觀系統都是破碎的。

更多的不在這裡說了,我做的已經是把這個專欄安利給大部分人了。

題外話,感謝羅胖的「得到」。

六 《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徐斌

徐斌是我一直保持關注的財經作家之一,優秀的宏觀經濟學家,奧派經濟學家代表。

說話狠,江湖氣,喜歡卜蓍天下,關於時政和經濟熱點的解讀,總有自己的獨立的觀點(而且是很容易就被牆掉的)

這本書是他之前出的,關於房地產,城鎮化和人口,以及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不能說精準,至少我覺得是合理合邏輯,且符合自己的觀察。

七 《麥肯錫教給我的寫作武器》高杉尚孝 [日]

大學時是麥肯錫的無腦粉,後來知道不少書掛著麥肯錫的狗頭賣牛雜的時候才醒悟。

這本書是在珠海一家書店,無聊翻到的,挺薄的一本紙書。尊重知識版權,而且對書從來不省錢的我掏出手機,在亞馬遜下了單。

教輔書一般的存在,雖然是日本人寫的,但是其中對語法,辭彙和文章的解構,照樣能應用到日常中來。

八 《精進》 采銅

《奇特的一生》 格拉寧[蘇]

關於柳比歇夫傳奇的一生,一個大小事都記錄下來的傳奇男人,異常理性,執行力一流。20多歲確立一生的目標,記筆記到70多歲,即使戰爭,喪子也沒在時間統計日誌里寫出來。還有年月總結,普通人學到其分類和記錄的習慣,過著一半充實的人生或許就不易。

他的一生是高產的,出版70多部學術著作,僅僅是到1955年他就收集到35箱地蚤標本,共13000隻,其中5000隻公地蚤他做了切片,這個工作量和成果已經足以讓普通人驚嘆了。

而他一年還有大量的通信,比如在1969年,他收到419封信,回復了283封信,發出69件印刷品,這些信件大部分都是認真的長信,而且內容題材無比廣泛,文筆也是引經據典。

P.S 我只推崇 從這書認識到柳比歇夫這個神人,對書本身作者拗口的敘事方式(maybe翻譯的鍋),我是不推薦的。

這個範疇,書我推薦的是《精進》。這是一本滿滿的乾貨書,但采銅初次寫書,精進讀起來像學術論文一樣——雖然他盡量剋制了。

關於如何學習,具體對信息,知識和技能的闡述,都是每個人都應該作為成長的常識。

把時間放在個人成長上,絕對值得。

九 《橫向領導力》 羅傑·費希爾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HOW TO LEAD WHEN YOURE NOT IN CHARGE.

其實道理也一致,當你在並無此責任時,主動去做事情,以及有此義務,其所需的能力和態度是想相通的。

沒有人天生會做事,繼續學習如何當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也是今年的必修課。

P.S 這個比德魯克的書好懂一點,不知道是不是我層次領悟不到。

十 《溝通的藝術》[美]羅納德·B·阿德勒 / 拉塞爾·F·普羅科特

別以為內向者就是自閉的傻逼,別以為溝通是天生情商高。

別被書名副標題誤導而棄之不理,別以為是雞湯本。

這是一本連版14版的美國心理學教材。

知覺,情緒,語言,學會傾聽,衝突,親密關係的處理...

沒有人善於此,溝通,每個人都需要學習。

並非他媽生他來如此,也並非他媽教的。

面對同一場景,你的反應不該只有「應激式憤怒」或者「條件反射的自我防衛「。

外向者可以通過多歷練這樣的場景習得,但內向者同樣可以都通過閱讀習得。

以上九本可能都因為興趣領域不同而興趣寥寥,但這本書我願意安利給所有我親愛的朋友。

(比心)

2017年,我丟進未來信封的紙條上的目標是30+筆記,50+本書。

關於年度目標的事情,我想起李商隱有一次要去找朋友,但走在路上,看迷戀的花,就跟著花一直走,最後不小心迷路了。

是的,最重要的不是目標和結果,而是是出發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和鮮花也值得欣賞啊!

這是沒讀過什麼書,沒啥文化的總結說辭。

而李商隱寫下的是:

曾醒驚眠聞雨過,不覺迷路為花開。


推薦閱讀:

如何閱讀《聖經》
閱讀的快樂(台灣著名學者傅佩榮演講視頻)
英語閱讀
學會佔星的第一本書 - 在線閱讀
你真正能控制的東西是什麼

TAG:閱讀 | 2016年盤點 | 蔣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