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煬帝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按照慣例。先來大致了解一下隋朝和隋煬帝。中國歷史系列已經講到了魏晉南北朝。今天我們來看隋朝。

關於短命的隋朝,大家其實都比較熟悉。這次坐觀君(ID:china_2049)就不面面俱到了,而是選取一個側面,也就是隋煬帝,來給大家分享相關文章。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史學家通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即位後立國號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為「隋」。也是,「隨」字顯得有點兒太隨便了。

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滅亡,享國38年。

來看一下隋朝皇帝列表。

下面介紹一下隋煬帝。這張畫像看起來還是蠻帥的類。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說明他絕對算得上油菜花。

你可知道,隋煬帝前後有三個謚號?分別是:唐朝李淵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皇泰主楊侗追謚為世祖明皇帝。

竇建德是誰?竇建德是隋朝人。當初隋煬帝募兵征討高句麗時,竇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義憤不平,於是抗拒東征,並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及後竇建德家人被隋軍殺害,竇建德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河北。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為救王世充,在虎牢關一役被李世民擊敗並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處死於長安。

楊侗又是誰?楊侗是隋煬帝的孫子。隋朝皇帝,在位一年。楊侗儀錶漂亮,生性寬厚。初封越王,隋煬帝每次出巡,楊侗常留守東都洛陽。大業十三年(617年),隋煬帝巡幸江都,楊侗與段達、元文都、皇甫無逸等,總管留守後方的事宜。皇泰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擁立楊侗為帝,改元皇泰,史稱皇泰主或皇泰帝。皇泰二年(619年),楊侗被迫禪位給王世充,並被幽禁在含涼殿。王世充稱帝後,封楊侗為潞國公。一個多月後,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縊殺楊侗,謚號恭皇帝。

最後,再隨坐觀君(ID:china_2049)一起來探究一下:李淵為何給楊廣一個」煬「的謚號?「煬」字並不是一個好詞,《周書·謚法解》說:「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把這個字用在楊廣身上,等於為他做了個好色無禮、背信棄義、欺壓百姓的鑒定。

說到這個謚號的來由,和隋煬帝的幾次遷葬很有些關係。

大業十四年(618)三月十日夜,原是煬帝親信的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人,利用驍果部隊的思鄉心理,脅迫他們發動了一場兵變。在這場變亂中,他們的手腕極為殘忍,先殺害了煬帝十六歲的孫子燕王楊倓和十二歲的少子趙王楊杲。十一日縊死了煬帝。同時被害的有煬帝的弟弟蜀王楊秀和七個兒子、煬帝的二子楊日柬和兩個兒子,凡隋氏宗室、外戚,無少長皆死,株連了一大片。未參加兵變的眾多大臣如虞世基、裴蘊、來護兒等及其親屬部下,一時均被殺害。就是這一批被煬帝指為名和利都達到極點的人,製造了這一慘劇。

煬帝死後,動亂中無法收殮,與他相伴了三十五年的蕭後與宮人一起,只好以漆板床合為小棺,將煬帝和趙王楊杲同殯於江都宮西院的流珠堂。十餘天后,宇文化及一行掠奪了江南的船隻,擄了蕭後等從運河北返。

在這之前,即大業十三年(617)十一月,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在群雄並起中起兵攻入長安,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是為恭帝,遙尊在江都的煬帝為太上皇,事實上已廢棄了煬帝。次年三月煬帝被弒,李淵在長安得到消息,對這位姨表兄的死,「哭之慟」。這年五月,恭帝「禪位」於李淵,隋亡,大唐建立,改元為武德。這年八月,李淵准留駐江都的郡守陳稜之請,粗備天子的儀衛,將煬帝的棺材移至成象殿,換了考究的棺木重新裝殮,據說「發斂之始,容貌若生,眾咸異之。」改葬於江都宮西的吳公台下。皇帝安葬,總要有個謚號,同年九月,唐高祖追謚楊廣為「煬帝」。這個謚號雖然不美,卻是以前朝的正宗皇帝來對待的,隋煬帝的稱呼自此產生和定型。如果稱他曾經有過的謚號明皇帝(隋明帝)或廟號世祖,人們會不知道指的是哪家皇帝。

武德二年六月,正式下詔改葬煬帝及其子孫,但因江都為李子通所佔,未能實行,直到武德五年(622)八月,全國基本平定,才正式改葬於揚州雷塘。唐太宗時蕭後死,又特將靈柩移至揚州與煬帝合葬,或許可以使他們欣慰於地下了。隋煬帝陵之名流傳至今。(上述綜合自揚州晚報和網路資料)

那麼,隋煬帝到底該如何評價?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是一個昏君嗎?這個說法不同。下面坐觀君(ID:china_2049)給大家選編一篇文章,和大家在教科書上學的那個隋煬帝不一樣。

作者:坦言人

原始出處不明

一、引言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視為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且他兩世亡國,連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那樣的庸才。由於李唐王朝對這個前朝皇帝蓄意進行了醜化,無視治國的複雜,把亡國的責任全部都簡單地推到楊廣頭上,讓皇帝一個人去承擔所有的歷史責任,以致於如今大部分人都誤認為,正是由於楊廣昏庸糊塗、暴戾剛愎,才會把天下百姓逼得走投無路,卻忽略了導致民不聊生和大隋覆亡的真正根源——門閥之禍,才是改朝換代本質的推動力所在。其實這個誤解正是唐朝統治層所期望看到地,也是其刻意誤導百姓的動機所在。姑且不談這禍國殃民的門閥弊端在唐初也並未得到任何改善,反倒變本加厲,說出來無法對百姓交代。就僅僅是從醜化前朝,強化自己取而代之的合理性這個角度,也需要將隋末大亂的責任全部栽到隋煬帝和幾個大臣頭上。畢竟唯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背主篡國的行為非但並不可恥,反而是順天應命,解民於倒懸的義舉。

其實楊廣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頗有進取心的帝王,在歷朝君主中屬於貢獻卓著者。隋煬帝能文能武,上馬領軍,下馬賦詩,也是一位綜合素質非常高的帝王。對於治國,楊廣曾有過相當恢宏的抱負,氣魄之大不亞於歷代雄主,而且許多抱負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親征打通絲綢之路等行為中,無不蘊涵著過人的創舉和勇氣,都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民生價值,這也充分證明了楊廣是一位有為的君主,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宋徽宗那樣的享樂派。扳著指頭曆數中國的諸家帝王,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甚至把康熙、雍正這些滿人皇帝都算上,以歷史功績而論,除了嬴政之外,也無一人能與「暴虐昏庸」的隋煬帝相提並論。

然而歷史畢竟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地,隋煬帝身死國滅,所以他的這些功績和優點便都在唐朝被恣意抹煞,之後歷經千年,又被歷史的迷霧重重遮蓋,如今已然少有人知。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不過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暴虐的骯髒形象。

人心陰暗不公,竟至於此!心中不平,欲還歷史本來面目,遂作此文。

二、六大功勞

隋煬帝是一位雄才大略,報負廣遠的帝王,在登基後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終其一生,曾為國為民推行了無數善政,更為國家和中原百姓立下過六項重大功績。若論貢獻之大,在歷代皇帝中鮮有能比肩者。縱觀中國歷史,唯有名聲同樣不佳的始皇帝方可比擬。

在繼位之後,楊廣巡視邊塞,開拓疆土,打通了西域的絲綢之路;開通大運河,605年又營建東都,洛陽的繁盛一時與他密不可分;楊廣對隋初的經濟、文化、民生均有重大貢獻,一生中推行了許多有利於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的善政。在軍事方面,楊廣在即位前就參與過對突厥和契丹的戰事,皆大有所獲。大業五年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擴疆五萬里。還先後征服了南越、流求(今台灣),迫降東突厥,一時四夷懾服,均思與中原修好。

據《隋書-煬帝紀》記載:「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籍。」在即位之後,更是創下了「地廣三代,威振八方,單于頓顙,越裳重澤」的輝煌局面,對隋煬帝的文治武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一系列開疆擴土的行動中,隋煬帝率先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疆域,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朝廷控制的民戶達八百九十萬戶,全國統計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一時一派明君盛世景象,連對隋煬帝成見很深的司馬光也不得不在《資治通鑒》中承認:「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隋煬帝的六大歷史功績敘述如下: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了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了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直到李淵叛隋而代之,建立唐朝,而幾代後唐朝統治者便出現政策錯誤,導致中國從唐中葉起就淪入藩鎮割據,兵連禍結的悲慘局面,唐帝國崩塌後,中原百姓又歷經了五代十國的慘痛遭遇,民不聊生近兩百年,直到北宋初年才又恢復統一的局面。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3、開疆擴土五萬里,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

4、最先倡行進士科,創立了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了一條明路。

5、頒布了「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天朝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三、文采斐然

隋煬帝楊廣頗具文學天賦,是一位文學功底深厚的才子,更是隋唐年間最優秀的詩詞家之一。論及文采,歷朝皇帝中少有人能望其項背。在鎮守揚州的十年中,楊廣被奉為江南文壇領袖,江南文人潘微和佛教領袖智大師均稱讚:「晉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藝,道貫古今」。《隋書》上也記載楊廣「好學,善屬文。」

楊廣的詩詞和文才在登基前就天下馳名,他西巡時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和《白馬篇》都成為千古名章,廣為後世傳誦。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

由於楊廣多年戎馬生涯,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生活閱歷十分豐富,故他的詩句多有實踐基礎,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其作品《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詞句優雅,昭示出了極高的文采。據《詩藪·內編》記載,明代胡應麟認為此詩「絕是唐律」,可見煬帝的這篇詩即使在詩文風流鼎盛一時的唐朝,也堪稱是頂尖水準。《古詩源》中稱其文字「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認為楊廣的詩文水平比文采天下知名的陳後主還要高。

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初唐近體詩的發展更有不小的影響,如今《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詩》存錄其詩40多首。

四、尊賢禮士

楊廣十分敬重讀書人,其尊賢禮士之名天下皆知。他當揚州大總管時就養了正府學士一百多人,封晉王后更是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一百餘人,「以師友處之」(《北史-柳慶傳》),登基後更是年年不忘與儒林名士交流,歲歲發給幾個著名大儒米糧綢緞。煬帝愛好文學藝術,曾命臣下將禁中秘閣之書抄錄副本,分三等藏於洛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後另築二台,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全和傳承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曾在江南聚書,大大提高了文人和文學的地位,還建造了空前精巧的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藏書達三十七萬卷,創中國歷代之最。《隋書-經籍志》有云:「煬帝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黃國樂小姐還據此創作了《隋煬帝督建觀文殿》一畫,以表彰隋煬帝對中華古籍傳承做出的重大貢獻。

五、開創科舉

公元606年,即楊廣登位第二年,就正式設立了進士科,在我國暢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自此正式誕生。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更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為中國的育才政策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後世的中國影響極其深遠。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科舉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頗為類似,有著不少的弊病,但在一千多年前,卻絕對是一種相當先進的選材理念。隋朝之後許多來中國的外國人在看到中國的科舉制度後,都讚嘆不已。

在隋朝初年,隨著魏晉士族門閥的衰落,庶族地主漸漸興起,這些新生的社會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所以魏晉以來以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難以繼續推行。隋文帝登基後,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為這些新興階層提供政治出路。此舉一方面是想利用他們和士族門閥作鬥爭,另一方面也是想緩和他們與中央的矛盾,令其忠心擁戴中央政府。科舉制度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族手中奪了過來,削弱了門閥子弟世襲的特權,衝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還起到了抑制門閥的作用,更大大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十分有利於政治結構的穩定,因此一直為歷朝所沿用。

而科舉制度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選才比較公平,給廣大貧寒士子提供了改變自身命運的平台,讓沒有背景的才華之士們不致於因為不得志而對朝廷心生怨懟,甚至變成叛軍的中堅力量。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出頭的機會,更為國家從基層拔擢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大大增加了選官的公正。這項政策不僅人心所向,更是吸納民間精英,將其轉化為統治者的左膀右臂,以保障王朝平穩發展的高明之策。在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之後,許多沒有豪門血統的英傑才得以「大者登台閣,小者任郡縣」。而且當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也有利於增強政治效率。

隋煬帝登基後,在隋文帝的基礎上大大增加了科舉的規模和錄取人數,還增加了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制度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據《通典》記載:楊廣和父親楊堅不同,他開科取士時優先考慮的是個人品質而非文才,這在全社會中倡導了一種重品行的良好風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臀力驃壯十科舉人。」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臀力驃壯,超群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楊廣重個人品質選士的政策令社會風氣為之一興,為初唐培養了大批強毅正直的人才。

六、戰功顯赫

581年,北周輔政的大丞相楊堅欺幼帝缺乏根基,遂造反謀逆,取而代之,建立了大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把年僅十三歲的晉王楊廣派去做太原道總管,拱衛京畿。此舉的實意在於讓楊廣從小得到鍛煉,並建立自己的親信班底。楊廣也不負眾望,最終成為一位深通兵法的馬上皇帝。他晚年時雖然不理國事,但偶與一些將領探討軍事,以一名知兵老將的姿態做出點評,常常聊聊數語,都能落在關鍵之處,分析戰局得失時頭頭是道,其中有些觀點頗具獨到之處,甚至比眾將商議時得出的結論還要有條理,顯然深通兵略。

楊廣自十幾歲時就開始東征西討,捷奏頻傳。二十歲時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隋軍所向披靡,一舉突破長江天塹,很快就平滅了南陳,二十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雖然此役在一線指揮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楊廣居中調度,統籌配合,表現頗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掛名主帥一樣,總指揮的功績應歸楊廣無疑。攻佔建康(今南京)後,楊廣麾下的隋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楊廣本人也表現出了明主的氣度,不貪錢財,封存府庫,對陳國資財「一無所取」,還殺掉了一些民怨極大的奸佞之臣,博得了南方百姓的廣泛讚譽,「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590年,原屬南陳的一些地方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楊廣被任命為江南總管,駐營江都(今揚州)平叛。在艱危的局勢下,楊廣成功地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亂,並從長遠著手,在軍事佔領後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緩和了南方百姓的不滿,打破了江南江北百姓之間的文化隔閡,此後天下漸漸歸心,凝聚成了統一的「大隋」意識。600年,楊廣率軍北上,擊退了突厥的進犯,這也是他登基前的最後一戰。

楊廣軍功卓著,為眾多武將和士兵所擁戴,這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巨大優勢。楊堅起初給楊廣領軍的機會,就是為了觀察考驗他;而他最終決定讓楊廣取代驕橫的楊勇即位,便說明楊廣通過了考驗,令隋文帝覺得他確實是個可造之材。

七、開疆擴土

楊廣於604年即帝位,之後沒多久,就對高句麗、吐谷渾、突厥等周邊數股勢力發動了戰爭,這說明隋煬帝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有很強的進取意識,已把目標定為開疆擴土,做千古明君。他將自己的年號定為「大業」,便是一種對自己的期許。如今很多人誤認為楊廣是個劉禪式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未免有失偏頗。

隋煬帝先派韋雲起去突厥借兵兩萬,然後以借道為幌子,率突厥兵突襲契丹大本營,大敗契丹,俘其男女四萬餘人,大大阻止延緩了契丹的崛起。一名文官僅憑著伶牙俐齒,便成功聯合了東塞數十部落,不費大隋一兵一卒就將剛剛崛起的契丹打入谷底,這種戰績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隋煬帝只派一人,就取得俘敵四萬的輝煌戰果,可謂把中原「以胡制胡」的戰略發展到了極致。

608年,楊廣發兵滅吐谷渾,在其地「設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從而在青海一帶開拓了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的數千里廣大疆域。在擊敗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又滅亡吐谷渾之後,隋煬帝掃清了障礙,便開始了他真正的戰略目標----大規模開發經營西域。

609年,隋煬帝以早年的軍旅生涯為基礎,率大軍御駕親征,先至甘肅隴西,又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最終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此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足跡遠達青海和河西走廊,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西北這麼遠的只有楊廣一人。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震懾各國,大大張揚了國威;同時又開展貿易,暢通絲路,創下了一時盛況。

在隋煬帝西巡的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在這片以往各朝都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新領土上推行了郡縣管理制度,為大隋平添了四郡土地。楊廣此舉頗有遠見,這些地域自此才真正歸入了中國統治之下,更為促使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區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此次西巡,隋煬帝親自打通並擴展了絲綢之路,在到達張掖後,西域二十七國的君主和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隋煬帝還在古絲綢之路上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各國商人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創下了前所未見的繁盛景象,更在諸國面前展現了中原王朝的強大富庶,大大增加了隋朝的對外商貿,增強了大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這無疑是極有作為的國君才能建立的歷史功績。

除了向西北開疆拓土,逼降東突厥,收服吐谷渾外,隋煬帝還向西南一帶發動了一系列戰爭,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大隋的疆域一時擴張到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等地,四裔民族紛紛向漢民族示好。大業四年,倭國國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貢,俯首稱臣。大業五年,吐谷渾等西域二十七國向隋帝國稱臣納貢。大業六年,隋煬帝又派兵攻取琉球,大大增加了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中國自此被四夷稱作「天朝上國」,影響了中國一千五百餘年的朝貢體系自此誕生。可嘆後人為了醜化隋煬帝,對「天朝上國」開創於「一代昏君」隋煬帝之手竟然隻字不提,致使如今大多數人竟已不知「天朝」這二個字的由來。

在遠征高句麗之前,隋煬帝攻無不取,意氣風發,建立了赫赫武功,被舉國百姓公認為是一代英主,更被周邊諸國所敬畏仰慕,可謂天下歸心。在楊廣登基後這幾年,大隋兵鋒銳不可當,四夷臣服,國威大振。當時的中原使者出塞,即便只帶著兩、三個隨從,也能讓萬里草原掀起血雨腥風。契丹頭領不過對中原使者流露出些許不敬,轉眼之間,數萬塞上武士便主動替大隋拔去了這個眼中釘。大業三年,東突厥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在之前尊隋文帝楊堅後,再次尊隋煬帝楊廣為「聖人莫緣可汗」,尊敬地拜稱:「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後來李世民雖然也被冠以「天可汗」的尊稱,但比起楊堅父子開創性地被稱為北方游牧民族的最高可汗,是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也只能算得上是拾人牙慧罷了。

八、北御突厥

游牧部落沒有農耕,又時常在草原上遭受災荒,他們必須掠奪到讓本族得以綿延的物資和糧食,才能讓一家人活下去。所以中原只要一弱,外族就肯定要進來打秋風,千百年來,這已經成了慣例。在這些草原牧民眼中,狼吃羊固然殘忍,可狼既然不能吃草,那如果不吃羊餓死了,也是一件同樣很殘忍的事兒。所以突厥人對搶掠燒殺並無道德上的抵觸,他們以狼做為自己的圖騰,弱肉強食就是他們的道德規範。其實塞上民族都信奉叢林法則,在各部落的兼并中,輸家就是奴隸,就是任人宰割的牲畜。對塞上民族尚且如此,他們自然更是從不把任何中原人當作自己的同類,無論是抵抗者還是逆來順受者,在他們眼裡都是獵物,都是待宰的畜生。獵人對待獵物,自然是殺得越多越顯本事,心中不會存有任何憐憫。

游牧民族在軍事上有優勢也有劣勢。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戰場,但軍紀和協調性極差,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敵人,他們可能會殺得對方片甲不留,但如果遭到出乎意料的打擊,他們也可能一潰千里。而且一個部落一個心思,彼此缺乏信任和配合,所以塞上民族很難入主中原。在中原分裂衰落時,他們還能占些便宜,待中原重新被一個強者統一起來,塞上民族就只有被人各個擊破的份兒。

正因如此,大部分入寇的草原部落其實並沒有吞併中原的野心,他們只是想跟在強者身後撈點便宜罷了。長城內的中原人太富有了,冬天時總是有餘糧,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鹽巴。同樣是人,為什麼自己就會在乾旱年份挨餓,他們想不通,所以就乾脆過來搶。由於草原民族只種一種叫做糜子的莊稼,產量低得可憐,所以儲備的糧食一般無法支持長期作戰,所以他們唯有以戰養戰,沿途劫掠中原的百姓。草原人無不盼望著能夠重演五胡亂華的狂歡,這樣在災荒年間就能靠搶掠中原百姓來度過難關。而即使搶劫失敗,他們也不會失去更多,反正他們本來除了性命之外已經近乎一無所有,反正即使不搶劫也會全家餓死在草原之上……

突厥是隋唐年間中原政權的強敵,不時入寇劫掠燒殺,時刻威脅著邊界。公元582年,突厥遭受天災,百姓無法生存,沙缽略可汗只好孤注一擲,盡起諸部共四十萬人大舉侵入長城,深入武威、天水、延安等地大肆擄掠燒殺,所過之處百不存一。隋文帝命楊爽率兵進行報復性反擊,屢敗突厥軍。強盛時的大隋在與突厥作戰時鮮有敗績,那時的隋軍常將突厥狼騎打得滿地找牙,從大將軍王楊爽到後來的楊素、宇文述,每個人都曾令塞外狼騎落荒而逃。

挾軍事優勢之威,隋廷乘機對突厥進行分化瓦解,有打有扶。在隋文帝時代和隋煬帝執政前期,隋朝對突厥的挑撥離間政策相當成功,成功地挑起了突厥內亂,突厥各部自相殘殺,無法凝成一體,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實力大損。一盤散沙的突厥各部無力抗拒隋軍,紛紛稱臣依附。東突厥的啟民可汗(即突利可汗)也依附於大隋,做了隋朝的屏藩,北地百姓基本上得享幾十年太平生活。公元600年,西突厥達頭可汗大舉入侵,楊廣此時剛被立為太子,聞訊便請令北伐突厥,打得來犯的突厥人抱頭鼠竄。在凱旋歸來的路上,楊廣一邊整飭邊境防務,一邊向楊堅請旨,免除被突厥騷擾地區的稅賦,以令各地儘快恢復生機。

開皇二十年,被自己族人打得山窮水盡的東突厥啟民可汗狼狽來投,隋朝便將西北廣袤的土地「暫借」給他避難。不久後啟民可汗率部在大隋的強力支持下帶兵北上,沿途先後收降了鐵勒、思結等十餘部,得部眾數百萬。阿史那家族重新在漠北豎起了突厥牙帳,一躍成為東北方草原的霸主。但啟民可汗卻以身子骨無法忍耐漠北寒風為由,不肯歸還暫借的土地,帶領阿史那家族的嫡系部眾繼續在大隋北部邊境內寄居,並於607年入朝納貢,尊隋天子楊廣為「聖人可汗」。如果大隋朝一直保持強盛的話,這種寄居與依附關係也不會發生變化;但大隋卻因征遼和內亂,在幾年內迅速地衰落了下去,所以「暫借」便成了永久割占,啟民可汗的繼承人們還不時派遣部眾南下試探,企圖趁著中原衰弱之機攫取更大的利益。

隋朝末年對外征戰不休,征高句麗又導致義軍蜂起,便漸漸無暇顧及北方。而大量內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和兵役遷入突厥,讓突厥人口大增,東突厥在始畢可汗的率領下重新成為北方大國,態度逐漸強硬,時常小規模犯邊。要是大隋國力尚有當年的三分之一,那些義軍流寇就都不是問題,這些外族的入侵也根本就不會出現。

615年八月,隋煬帝北巡至雁門郡(今山西代州)。由於對之前隋煬帝封其弟俟利弗設為「南面可汗」,以分化東突厥的行為感到不滿,始畢可汗策划了一次「斬首行動」,數十萬突厥大軍攻佔雁門關天險,將代州古城團團包圍,大隋舉國震動,史稱「雁門之變」。突厥人這次入侵蓄謀已久,幾年以來,他們的營地一直慢慢向邊境靠近,有些過去胡漢交雜的地方,如今已經完全變成了突厥人的牧場。地方官員多次上奏朝廷,但隋煬帝正苦於義軍蜂起,便以「胡人不識禮數」為由一直不予計較,結果這種寬容忍讓導致了這次的危難。

眼見兵臨城下,楊廣一面命將士拚死固守,一面詔令四方郡守勤王。由於沒有準備,城內糧食只夠吃二十天,突厥人深知飢餓是最好的武器,所以用重兵包圍雁門,只准來援的隊伍進,不準裡面的人離開。等到突厥人把兩萬來援的雄武營放入代州後,糧食就更加不足,城池岌岌可危。突厥人大部分為騎兵,野戰和乘勝追殺正是他們的強項,所以楊廣也不敢冒險突圍。好在各地援軍救援得力,與突厥的打援部隊在代州城外展開激烈戰鬥,眼看援軍越聚越多,始畢可汗被迫於九月撤圍而走。

在此役中,雁門郡四十一城,被突厥人攻破者三十有九,那三十九個城市從此再不能稱之為城市,二十年內都無法恢復生機。草原士兵搶遍了塞上的村落,掠走女人,殺死來不及逃走的老人和孩子,點燃房屋……每一個被突厥人攻下的縣城內都是人間地獄,無一戶不死人,無一家再完整。

「雁門之變」後,隋朝與突厥交惡,但誰都無法奈何對方。然而隨著隋朝在內亂中進一步衰弱,北方的農民軍和一些割據勢力(李淵、薛舉、王世充、劉武周、竇建德、梁師都、李軌、高開道等)依次向突厥稱臣獻禮,其中一些還受封為突厥的「小可汗」。為了加劇隋朝的分裂局面,從而坐收漁利,突厥對這些大隋的國家分裂勢力提供了大力支持,協助他們抵禦前來平叛的隋軍。隋末的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之所以長期無法剿滅,就是因為得到了突厥這個境外強援的支持,有補給有後方,令派來鎮壓的隋軍始終難竟全功。可以說,隋朝最後被拖到義軍蜂起,四面割據的慘狀,與突厥這個「境外勢力」在背後的挑動支持有著重大的關聯。

未完待續。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隋煬帝簡直就是一個完人嘛。其實不然,因為這篇文章太長,為保護同學們的眼睛,今天分享的只是第一部分,接下來還有兩部分內容,將會涉及到他的過失與不足,以及他最後的覆滅。期待不?如果你覺得我做的事還有那麼一點兒價值,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轉個賬,打個賞。隨心隨意。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正的隋煬帝,竟是「一代明君」
隋煬帝陵墓謎團重重:規制寒酸 墓中無屍骨
[上下五千年]隋煬帝游江都
隋煬帝三征遼東

TAG:隋煬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