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起源和發展
關於紫砂壺的記述,見於文獻記載的有北宋梅堯臣、歐陽修、蘇東坡等詩人的詩句。傳器有宜興蠡墅羊角山此砂古窯出土的北宋中期紫砂器: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和平蓋提梁壺。文獻記載和發掘的實物,互相參證,從而基本上明確了紫砂壺創始的年代問題。北宋中期到明代正德年間的500多年間,無數陶工藝人為紫砂壺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紫砂壺的發展一路走來也有很大的變化,不同的時期紫砂壺有著不同的特點,紫砂壺發展總共分為八個時期。
1:草創期。正德年代以前,以瓦罐、缸器為主,以物用為主。到宋代則有類似茶壺的水壺,以加釉器為多。
2:初創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紀末年,約百年歷史。金沙僧的作品既無枚章,因此已難能考證實在的器物。
3:第一期筋紋期。以筋紋型作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圓囊壺亦列入筋紋器的話,此期的時間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鳴遠的十八世紀初為階段。以整個第一期筋紋型來涵蓋整個明末清初,僅可以說筋紋是這個時期獨有的特色。
4:第二期自然型期。自然型的說法,應該是器物完全與自然界的花、果、樹、草、動物,絕對相象。陳鳴遠一生,可以說是自然型的代表,年代從十七世紀初至十八世紀中葉。
5:第三期幾何型期。幾何型的造型是根據球型、筒型、正方形、長方形及其他幾何造型而變化出來的,所有的造型在宜興來說都難能以一個時期為限,在我們所知的供春六角形宮燈,也是幾何形的造型,但通常以幾何型來通稱年代的話,則被視為以曼生的年代為準,即自十九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葉的時代。
6:幾個不可特定之型期。清初流放造型的特色有筋紋、自然、及圓潤的幾何型混合在一起,同時由於貼花的興盛,除小圓壺以外,多半都會混雜著貼花,自順治始至乾隆,前後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7:小壺。「陽羨砂壺圖志」云:李茂林始創小壺式,實為陽羨小壺之鼻祖。文震亨長物志云:時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半升而形制左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適用。就所知名代諸壺高度不超過10厘米,容水量皆不超過300cc,一般以240cc居多。據測量李景康先生所遺的砂壺,稱其為小砂壺者,容水量在160cc以下,稱中壺者約在160cc以上至360cc以下,大壺為約360cc以上至1000cc以下,超過1000cc則稱為巨壺。
8:加釉加彩期。宜興壺加彩釉,雖有最早始於歐子明或陳仲美之說,然歐子明所作之器皆為罐缸之類,加釉加彩以此為始無可厚非,然加彩壺則應始於康熙之世,約有百年之事,因明代尚無琺瑯彩。
隨著紫砂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現在的紫砂壺在具備以往作品特點的前提下有了更詳細的分類,主要分為:圓器、花塑器、筋紋器以及花貨,不同的器型所表現出的氣質與文貨亦截然不同,但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都能體現出紫砂文化一路走來留下的痕迹,也希望這獨一無二的藝術會有更高的殿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