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溫馨的用餐氛圍,讓孩子好好吃飯
目前,很多教育專家認為,教育的客體不是孩子,因為孩子是在通過自己的探索完成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客體是誰呢?是環境。我們為了孩子能夠發展出各種生活能力,我們需要為他們創造相應的成長環境。這個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在食育中,我們也需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而我們需要首先考慮的,就是孩子的用餐環境。
1、儀式感賦予吃飯特殊的意義。
北京十一中學校長李希貴曾經要把學校室內的地面鋪上地毯。很多老師覺得這不可行,因為地毯很難清潔,如果孩子們不懂得保持衛生的話,鋪地毯可能耗費大量人力財力,還達不到預期效果。但是李希貴校長認為,孩子們走在地毯上,自然會優雅起來,這種環境創設是教育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實也與李校長想得一樣,孩子們看到潔凈的地毯,不但自己的舉止優雅了起來,而且也自然地了解了保持環境整潔的必要,因為他們的一些不好的衛生習慣會在地毯上顯得特別不合時宜。
我們要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將吃飯區別於其他事情的氛圍。
---將用餐區和活動區與休息區隔離開,孩子需要一個單獨的用餐空間來告訴他 「吃飯是一件特別的事情」。
---鋪上乾淨的桌布、餐墊,把餐具擺放整齊,這會讓孩子了解到「吃飯」這件事也需要特殊的規程。
---如果有可能,在餐桌上插上漂亮的鮮花,或是在特殊的日子全家人一起共進燭光晚餐,讓孩子知道,生活需要情調。
---可以在餐前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幫助孩子平復心情,儘早進入用餐狀態。
---關閉電視,收起手機,讓孩子學會「一心不可二用」。
2、好環境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請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沉浸在一部動畫片中,情緒激動;一旁父親在電話中和朋友高談闊論;另一旁媽媽卻硬是把飯端到孩子跟前,一個勁地喂。這時,孩子會好好吃飯嗎?他還沉浸在他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他渴望了解劇情下一步的發展。另一邊,爸爸高談闊論的行為會讓他感受到錯亂,他會以為現在自己還在「休息時間」。而媽媽這時過來喂飯,只能讓孩子覺得這個行為是在「搗亂」,在破壞他對劇情的進一步探索。
可見,一個好的用餐環境,是保證孩子好好吃飯的前提。
如果你想讓孩子好好吃飯,就要讓他感受到「吃飯時間」的與眾不同。而一個溫馨、平和、輕鬆的用餐環境可以讓孩子專註於「吃飯」,並獲得安全感。
好的用餐環境,是讓孩子好好吃飯的第一步,與其追著孩子喂飯,不如從現在起,給他們創造一個獨特、舒適、輕鬆的用餐氛圍吧。
推薦閱讀:
※【綠窗育兒24】一字解憂
※又一個孩子被咬了,縫了100多針,到底養不養寵物,家長要慎重了!!!
※50條育兒經驗,讓您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
※寶寶被燙傷,你還在用牙膏醬油紅藥水坑娃嗎?
※月子里奶不夠吃怎麼辦?產後怎樣才能快速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