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M4馬年限量版,這台手動雙門性能跑車真能稱為駕趣無限!
88 人贊了文章
各位老闆大家好,檢車家老司機又和大家見面了,在下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英俊瀟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號稱一枝梨花壓海棠江湖人稱浪里小白條的檢車家檢測師&摩納哥是也~。
炎炎夏日,這兩天的鄭州悶熱悶熱的,夜裡還下大暴雨呢,不過這並不能成為我檢車的阻礙,畢竟包里常備雨傘和藿香正氣液。不過現在是葯七分毒,日常還是得多補充水分。
正當我想去便利店買罐檸檬茶的時候,手機響了~訂單來了~一看車型~我不渴了!BMW M4,隨後我聯繫客戶,客戶告訴我他選的這輛是14款馬年限量版!因為是手動!雙離合的M4他不感冒,會玩!約好了第二天早上10點到檢測地點見面後,一起去見到了這輛樂趣橫生的大玩具!
寶馬M4和M3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從前臉來看,除了格柵上的徽標,M3和M4幾乎沒有任何區別,開眼角的前大燈、發動機蓋隆起的線條、3個大尺寸進氣口等標誌性的設計元素都完全一樣,讓人一眼看去就知道它們的M基因。
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在於側面車身:除了車側導流氣孔,M3還擁有了人們熟悉的4門轎車線條,而擁有Coupe線條的M4則採用更為狹長的窗框架構,塑造出更流暢的車身姿態,並且車尾上多出了鴨尾式的擾流板。
M4的出現算是寶馬用來取代M3的雙門版和敞篷版的,從本質上來說,兩車一樣的~
總之,M3保持四門版風格,M4是兩門版更加追求個性化,需要撒野的同時又要攜家帶口就買M3,只用來泡妞和撒野就買M4!
這一代M4前臉的設計增大了撞風面積,畢竟性能車的冷卻要求是非常高的,外觀是獨特清新的配色:阿布扎比藍,配上亮黑色輪轂真是好看。
先說下這輛車的現時情況2014款 M4 馬年限量版 當年新車指導價:97.60萬元 出廠日期:2014年8月 初次登記日期:2015年8月 目前表顯里程:12162KM,賣家網上掛的價格是72萬,不過在我們到場後,賣家自砍5萬!67!這賣家真是實在~
前保險杠有一處細小剮蹭,不過沒有進行修復,畢竟這種顏色的油漆調漆難度比一般的要大,如果二次噴漆的話色差很明顯。
發動機蓋前端有點細微劃痕,不注意都看不見的那種,客戶說這些都是小事,無所謂的,買車心態非常好!
不能光戳手指啊,雖然現場我看的清楚,但是各位看官看圖片可不清楚,設備放上去反饋的油漆厚度數值正常。
檢測到車門的時候數值非常低,經常看我們檢車作業帖子的粉絲應該知道,數值低門有後期更換的嫌疑,那必須得檢查一下是否有過更換!
鎖塊的固定螺絲沒有拆過,門的內側也沒有進行過噴漆,門飾板也沒有拆卸的痕迹,最後看向車門鉸鏈處,也是正常的,那漆面厚度變薄只是漆面拋光導致的。
一圈外觀漆面檢測過來發現側面數值都是低,驗證了拋光,不然誰會傻乎乎的換一圈過來,不過在我以為漆面沒有傷痕的時候我習慣性的低了頭~
發現右側包圍下邊剮蹭了,客戶還用手摸了摸,只不過這是塑料件,修復意義不大,也不影響美觀。客戶:誰會沒事趴下去看啊  ̄□ ̄||
M4的這台代號為S55B30的直列六缸發動機真的有很多亮點,它採用了雙渦輪增壓以及水冷式中冷器技術。前者使得每三個氣缸吹動一個渦輪,最大化的減小了渦輪延遲並提高了增壓值,同時雙渦輪的應用也使得相鄰氣缸之間的排氣干涉問題被降低到了最小。後者則為M4提供了更小的渦輪延遲,同時強化了進氣冷卻效果。
來!展現老司機功力的時候到了,歡迎在評論區留下這台發動機的參數~
打開機油加註口的蓋子,可以看到發動機的前端Double-VANOS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這種車的發動機大多數行駛狀態都是高轉,不然買它幹嘛,是吧,當然也不用質疑可不可靠和磨損嚴不嚴重,畢竟高性能機器就是為虐而生,話說檢測的這台機器嘛,目前看來狀態完全OK~
水冷式中冷器在提高M4的引擎響應速度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為現在增壓後的高溫空氣只需要很短的行程便能低達氣缸進氣門前,這對於渦輪引擎的響應問題無疑是個巨大的福音。
整個機艙被收拾的一塵不染,連正常的落灰都沒有,可以說新車啥樣他啥樣~
發動機前端的附件也都是正常,手電筒照射的位置是凸輪軸位置感測器,老機器上常見漏油的地方。
發動機蓋的固定螺絲沒有拆卸擰動過,注意的是這個螺絲原廠設計了一個螺帽一個螺柱來緊固的,如果你發現了你的M4機蓋是兩個螺柱緊固的那可就不對了。
大燈的日期是14年7月的,不過標籤借鑒的意義不大,好在寶馬大燈的塑料日期非常好找,符合出廠日期。翼子板和翼子板梁的固定螺絲都是正常沒有被拆卸過的。
主副散熱器的設計是為了更好的閑來去買菜,日常下賽道,從整個車頭通過格柵,中網朝裡面觀察均沒有發現異常,並且全部散熱器的能用一個字形容:亮!
進行全車油水電的檢測發現電瓶壽命不足了,雖然電壓是夠的,當下使用不影響,後期需要進行更換,再一個機油也要換,小保養即可。
好了,接下來檢查內飾了,有人說過寶馬的丁字褲方向盤手感多麼多麼好,我摸上去感覺一般啊,難道是我手小了?這個車的樂趣就在那個手動排擋桿上,不說了,期待一會的路試。
座椅只有腰部側撐有點輕微的磨損,側面的座椅記憶,座椅高低,腰部支撐都試了一遍,沒有毛病。
剎車油門離合踏板的磨損幾乎沒有,地毯周圍搜查了一遍,真.地毯式搜索,就差沒拆車了,一切正常,ε=(′ο`*)))唉好沒成就感
座椅下部的線束和電機以及座椅的固定螺絲自然也是和踏板位置一樣,竟然連灰塵都沒有,真的是好比新車了。
但是我還是不死心啊,在後排的一頓仔細的排查,真的沒有任何毛病,一點瑕疵都沒有了,棒!真棒!
來到後備箱~繼續檢查,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地方,後備箱開口的周圍檢查沒有問題,密封條和後保險杠整體非常線性自然。
不過當拆下後備箱右側的飾板時發現電瓶上接了跟電源線,隨後找到了這個小傢伙,這個GPS是可以手機APP控制的,接下來的檢查中沒有發現加裝斷油控制繼電器,跟客戶說車買回去後直接扯下來扔掉就行。
副駕駛的碳纖維面板上用M組成的「馬」字,後面的ONE OF 10 限量十輛的其中一輛,頗有意義的特殊標識。
回到到主駕駛打開電源進行自檢,啟動需要踩離合按下啟動按鈕,我踩了下去,你知道我什麼感覺嗎?踩到極限左腳還沒到底最後用腳尖把離合器頂出去的,可能我的座椅沒有調整好,也有可能是我的腿短?(? ???ω??? ?)?
用這張圖告訴你空調製冷效果有多好,凍得我在駕駛室都待不下去了。因為沒有座椅加熱,這在北方確實有點吃虧啊。
用診斷電腦進行車輛故障信息的讀取,發現有好幾條故障碼,產生原因和停放在底下車庫有關係,隨後讀取發動機主要感測器的數據流,狀態都是正常。
是的,我又睡進底盤檢查了,原因是附近沒有舉升機,不過這麼低的底盤我是怎麼進來的的呢?賣家提供了個小平卧頂,把一側頂了起來,這樣就能躺進去了,雖然有點不方便,但是還是能勉強查看。
這熱的發燙的排氣管離我的臉只有5公分,它彷彿在問我:感動嗎? 不敢動,不敢動,只敢看,介面有過拆卸,應該是前任車主改裝過排氣,後來賣車時又改回來了。
這是變速箱油的散熱器,完美~上次看的一個M4這裡托底受傷了,所以說這類底盤低的車型更加需要檢查底盤了。
來到後面差速器的散熱片也沒有剮蹭到,這也是這個車比較同意磕碰的位置。
後防撞梁和縱梁的緊固螺絲,檢查沒有問題,整個底盤從前到後看下來可以說是非常整了,不過行駛系統也得檢查,因為一會得出地庫去外面路試。
剎車片的厚度適中,剎車盤幾乎沒有磨損,前輪胎磨了大約一半,後面輪胎就比較嚴重了,大約剩下三分之一,前置後驅的車必須得燥起來,連客戶都說買回去得玩漂移。
底盤看完了就要開出去路試啦~ (公司規定路試時不允許拍照和錄像)
行駛感受用兩個現在最流行的字就是:安排! 寶馬的精髓盡在M系,底盤足夠紮實,標準性能車水準。懸架三個級別可調,硬,非常硬,非常非常硬。超重的方向給你極致路感沒有半點虛位,前置後驅加上50:50的黃金配重比,兩個字痛快!我之前開寶馬325i去劈彎的時候,那種輕度失控而又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操控感受令我至今無法忘懷,M4就更不用說了,客戶一直再讚歎,果然沒有選錯車!
路試結束後這輛車等於全部完成了,車況還是那句話:無敵! 一百萬檔的准新性能雙門跑車六十七萬就能擁有,買二手車確實是明智之選,當然摩納哥可沒有這個財力,在我和客戶交代完全部車況後,客戶直接轉賬付錢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過也是,這車況要走漏風聲了,指不定會被截胡。
最後我想聊聊M4和GTR,寶馬M4和日產GTR作為兩款性能車,在全球各地都有著自己的大批粉絲。而70萬的價格區間內,我們能選到M4的車齡肯定比GTR要小一些,從操控和駕駛樂趣上講,M4是要比GTR強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GTR勝在更穩定,畢竟有四驅的加持,即使彈射起步也可以非常的穩,還有GTR的外觀可能更拉風,回頭率會更高一些,M4則顯的低調很多。
總而言之,兩台車都是好車,只不過面對消費群體不一樣,我想買M4的車主應該不會考慮去買一台GTR,反過來也一樣,因為大家追求的東西不同,沒有誰好誰壞之分。所以在選車的時候,大家首先要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去有針對性的選擇,結尾一句話送給各位:Follow your hear!!!
好了,各位老闆~今天的檢測作業就分享到這裡,我是檢車家的檢測師摩納哥哥,如果你有心儀的車輛需要檢測或者有汽車相關的問題請搜索微信公眾號「檢車家」或許我們能為你解決問題,檢車家願做你最懂車的朋友!
喜歡就贊、不喜歡就噴。我修車多、讀書少,寫的不好,大家多擔待。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看好二手車行業的未來,或者你也想擁有一項看家本領,那麼你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檢車家」!還可以拜師學藝哦!
推薦閱讀:
※改裝就是要這麼玩!高爾夫R升級SPARTA剎車,征服最牛逼的紐北賽道
※奧迪S4,這可能是離我最近的一次擁有性能車的機會
※下代高爾夫R將上看400匹,將與RS3與A45平起平坐
※搭載9AT,4.4秒破百,這才是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德系豪華性能車
※栗子的Vlog丨燒胎加速兩相宜 試全新BMW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