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廣昌|小人物描摹,大悲憫基調
來自專欄魚為的影評集
談到戰爭,既有「生前身後名」的征戰榮光,抑或是「醉卧沙場」的壯志豪情,也難以忽略「征戰幾人回」的悲愴與慘烈。大多數的戰爭到最後,其實面對的都並非簡單的光榮與夢想,烽煙炮火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歷史真相。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出品,原八一電影製片廠知名編劇劉英學擔任製片,著名導演高峰、張馨執導的電影《浴血廣昌》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以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期的廣昌保衛戰和高虎腦戰役為背景,聚焦這場戰爭中賴婆婆和她的五個紅軍孫子,講述了一個悲壯而扣人心弦的「小人物」故事。
1934年的中央蘇區,正值長征之前紅軍與國民黨軍的最後一場激戰,賴婆婆家的四個伢子相繼上戰場衝鋒陷陣,並為革命獻上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到最後,就連最小的五伢子也打破了「獨子不當兵」的傳統,義無反顧決心在戰場上殺敵復仇。在一次次的生死激戰中,他摒棄了膽小敏感與懦弱,收穫了一往無前的敢勇與堅強。
和不少主旋律電影相比,電影《浴血廣昌》的故事題材與講述手法都是比較特別的。在時間上,它選擇了紅軍歷史上極為悲壯的一段特殊時期,在主角人物的刻畫上,也並未將紅軍塑造成無懈可擊刀槍不入的主角光環人物,而是通過大伢子、三伢子、五伢子以及賴婆婆等人各自的鮮明個性,在小人物的視角下刻畫出大時代的震蕩與大無畏的堅守。
影片一些細節也極見情真:在用石料幫助紅軍還是修繕賴氏家族祠堂的問題上,賴婆婆作為村子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最終說服了村長,站在了與紅軍肩並肩的一側——展現人民的勇氣與抉擇;當糧食緊缺,紅軍戰士們嚼著旱藕食不知味的時候,其中一位紅軍將僅有的一塊餅子掰開分食——頗有些甘苦與共軍民魚水的味道;當兩軍對壘短兵相接之際,敵人的刺刀直衝著紅軍的胸膛而來,是另一位紅軍戰士眼明手快扣動扳機,才讓戰友免於慘死刺刀之下……生與死對於歷經戰爭磨難的紅軍而言早已經是司空見慣之事,見過了太多斷腿、失明之類明晃晃的慘劇,才會真正明白人在這世上究竟應該怎麼活。
電影《浴血廣昌》並沒有一味渲染戰爭慘烈殘酷的大場面,也不囿於親情、愛情等小兒女情懷,而是通過小人物的真實描摹,將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調上升為大的悲憫。在戰爭面前,失敗和死亡都在所難免,而難能可貴的是在歷經無數次失敗與彷徨之後依然能夠不屈不撓,傲然挺立,無畏無懼面對生死,一個人唯有明確並不斷為實現人生的終極價值而努力拚搏奮鬥,才算是觸摸到理想的邊角。
推薦閱讀:
※血戰鋼鋸嶺,在生活中我們總得信點什麼
※經過十年發展,中國戰爭片已經比《拯救大兵瑞恩》強了
※一個人的二戰片,納粹下的荒野求生
※膽小勿看的戰爭電影,帶你見識最恐怖的「煉獄」
TAG:戰爭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