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接納」
1 人贊了文章
再學習了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和格式塔療法,受益頗多。
其中尤其是學習以人為中心時,講到了接納。讓我又重新體味著什麼才是「接納」,也想起了在生活中的種種。有個例子說,有個五歲的小男孩,家裡有個弟弟,有一天爸爸回到家時發現這個小男孩正在笑著掐自己一歲小弟弟的小屁股。如果你是這個爸爸,你會怎麼反應呢?你會不會直接就批評或是指責這個小男孩說,「你不應該這麼對待自己的小弟弟,他會疼的。」?如果你這樣說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你作為爸爸是不接納這個小男孩的情感反應的,你用「應該」否定了小男孩的情感反應,可能會讓他對自己出現的快樂的反應出現困惑和不確定,進而使得其內心在未來的生活中產生更多的矛盾衝突。那麼怎麼說才更好?可以說,「你是不是覺得掐弟弟的小屁股很好玩啊?」因為你要學會用眼、耳、接觸等感官方式去觀察和了解。你會發現小男孩掐小弟弟屁股時是笑著的,所以你可以推測他的情緒反應,用語言表達你對他行為的理解,向他確認你是否真正理解了他行為背後的想法。這樣他可能就會點點頭,說,「是的」。然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轉折一下,說「但是這樣弟弟是會很疼的,這個行為並不好玩,以後可以不要這樣做嗎?」通過這樣的表達告訴小男孩,這個行為對弟弟意味著什麼,合適或是不合適,引導小男孩選擇合適的行為。
這個關於真正的「接納」的例子非常觸動我,讓我很容易聯想到了對小朋友的教育。其實我也在努力地共情,但是在這個例子中,讓我更加留意自己的表達,發現自己可能在生活中還是不夠接納的。在諮詢中我會有意識地讓自己接納來訪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可能是做得不夠好的。
以人為中心療法指出,「治療師應尊重並溫暖地接納來訪者,不應給這種接納附加任何附帶的條件。這不是「當你……的時候,我會接納你」的態度;相反應是「我會接納你,因為你是你」的無條件接納態度。」這個無條件接納的態度指的是認可來訪者擁有自身信念和感受的權利,而不是對來訪者所有行為進行無條件的贊同。這一點對於親子教育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孩子同來訪者一樣,擁有「擁有自身信念和感受的權利」,而這意味著被尊重。
黑格爾曾說過的「存在即合理」也同無條件接納的態度不謀而合。孩子所有的言行舉止背後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這種種的言行舉止都是合理的,也就是應該被接納的。但是被接納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是對的或者合適的。對言行舉止的評判基於正確的價值觀。
因此,作為家長要充分地尊重孩子,他(她)的任何想法和感受都是發自天然,父母首先需要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其次才是跟孩子表達作為家長對其言行舉止本身的看法,提出合適或是不合適的積極引導。
另一方面,同樣的例子,用格式塔的整體觀念來理解親子教育也大有脾益。我們常常發現,大多數家長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往往以成人的是非評判標準和視角來判斷孩子的言行舉止,但是並不考量孩子言行舉止背後的認知,也就是脫離了背景來考慮現象。而這是非常糟糕的。因為同樣的現象在不同的背景下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和理解,正確理解現象必須以背景作參照作為前提條件。一個成熟正常的成年人一般不會以掐人獲得樂趣,除非退行或有施虐傾向。但是一個年幼的孩子尚未建立成熟健康的行為模式,所以可能會在生活中通過一些言行舉止的摸索獲取快樂的情緒體驗、建立一定的行為模式。這其中就需要我們做言語的情感反應和表達,以獲取孩子基於其自身認知背景的、對現象的真實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其建立積極健康的行為模式。
存在主義的理論說焦慮意味著成長,所以焦慮是件好事。這又開拓了一種積極的思路理解和接納焦慮。當一個人心智不夠成熟,對自身不夠有信心和勇氣的時候,是很容易焦慮的,這焦慮不恰恰提示著個體需要成長嗎?經歷了焦慮,便是經歷了成長。因此,無人不焦慮。體味到此,便是去焦慮了。
又想起一句經常被曲解的俗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時候經常被理解為,一個人若是沒有對未來的擔憂,那麼當下就一定被煩心事所困擾。其實,這裡的「慮」被理解為對未來的思考更為妥帖。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未來的思考和打算,便會被當前的瑣事所擾。進一步的說明了,人不立志,便很容易迷茫和困頓不前。此「慮」非「焦慮」,此「慮」乃「有的之思」。
推薦閱讀:
※有趣的心理學,認真讀一下,將受益終生。送給那些受過傷的孩紙
※戀愛心理學:掌握女人的這11種嘴型,讓你瞬間就能搞定她
※抑鬱症的世界不是地獄,而是深藍色的海洋。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委屈自己給你臉?
※韓劇《我的大叔》-原來恐懼是這麼一回事!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