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讓自己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來自專欄 Coach Guan說球12 人贊了文章
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從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中得來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之前組織了一個小型的「體育人讀書活動」,每天我都在自己的朋友圈打卡髮狀態,好像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今天我讀書了。自已也感覺每天很用功、沒白活。然而實際上,我很可能只是看起來「很用功、很刻苦」。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我雖然每天花了很多時間用在讀書、學習上,可是這些向我腦子裡輸入的知識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轉化成了屬於我自己的知識體系呢?其次,每天從書中、文章中、新聞中學到的知識,又有多少真正的可以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呢?當我思考明白這兩個問題後,就會發現之前很多時候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怎樣才算真正的掌握呢?簡單的講分為三個步驟:將知識內化於心→聯繫、聯想到自己的相關經驗;並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指導、應用於自己的實踐當中,並獲得提升。以上是我從自己看書失敗的經驗中得到的啟發、教訓。下面談一談籃球訓練中的相似性問題。
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周圍的朋友、籃球愛好者、青少年運動員都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迫切的提高。有時候,我們得到一個好的訓練方法後,就想馬上到球場去運用一下。但我們卻很少問一問自己:這些練習與自己目前的水平、特點是否相匹配,是否適合自己呢。
更相似的問題是:我們很多隊員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訓練場上,但是卻沒有顯而易見又或者自己期待中的進步。大家都覺得某某隊員平時訓練非常刻苦、非常賣力,有時甚至還會留在球場加練幾個小時,可一到了比賽場上就發揮失常了。大家對此都迷惑不解。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籃球訓練中,在我們的文化課學習中、某項技能的學習中(比如:鋼琴、焊接等),這也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只知道按照這個練習去做,我們會得到提升、幫助。但我們並不清楚這個練習設計的含義、目的是什麼,也就是我們並不清楚為什麼要做這個練習。
在我執教的隊員中,這個問題同樣得到很好的體現。我可以將球員劃分為兩類,一類隊員他們不但可以很好的完成教練布置的各項練習,他們還非常清楚每一項練習的目的與意義在哪裡,這些練習往往與球隊的宏觀思路相匹配。他們總能很好的貫徹這一點。因此這類球員在場上遇到千變萬化的情況時,總能按照教練的宏觀思路(籃球哲學)在場上靈活發揮。
而另一類球員總是不願意積極地、主動性的思考,只是被動的接受。教練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反駁,但卻也從來沒真正的吸收過。因此,一到場上,一遇到在訓練時沒有見過的場景,這類球員往往應變能力較弱。這些球員甚至在平時的訓練中表現的要比第一類球員刻苦、努力,但很遺憾他們往往並不能真正掌握、理解教練的籃球理念,他們往往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目前,在網路時代,在短視頻盛行的環境下,另一種可怕的現象油然而生:很多朋友、籃球愛好者、想迫切提高的球員,在短視頻的影響下盲目的進行模仿練習。其實,這些視頻的質量層次不齊,而且往往以偏概全。所以,朋友們在進行觀看和練習時一定要思考這些動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是否真的能在比賽實戰中用到。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可接收的學習平台越來越多,各個平台提供給我們的往往是碎片化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有提取核心知識點的能力,將碎片化的信息儘可能與我們自身的情況相聯繫。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我們的籃球科學訓練。我希望那些真正想提高的朋友,學會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學會給自己的籃球訓練製造適當的難度,學會在信息化時代提取核心有用的信息。這將幫助我們持續不斷的進步。
推薦閱讀:
※新秀球員介紹:米卡爾-布里奇斯
※NBA季後賽歷史五大超級逆轉,89湖人居榜首騎士列第三
※三分,絕殺,天王山,還能要求詹姆斯做什麼
※女朋友說:「你跟籃球結婚吧!」
※第一本中國籃球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