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塾分享」不要用角色標籤鎖定孩子
08-17
「思塾分享」不要用角色標籤鎖定孩子
這位媽媽,您好,當我們看到您的求助信時,很多老師第一反應是,「健忘」的不是這個孩子,而是她的家人。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作為父母,很多時候是我們把孩子逼到一個角色死角,且揪住不放,甚至忘記或看不到孩子身上還有其他的優點了。即便媽媽爸爸在家裡從沒有叫過孩子「忘神」,但你們已經把如何看待她的信息傳遞給她了,這樣做甚至幫助你的孩子建立了「我是一個健忘的女孩」的自我認知,長此以往,孩子越發沒有自信,健忘也就變成了一個「有毒」的標籤,永遠烙在她的身上。因此,思塾想和家長朋友說:
不要再給孩子貼上角色的標籤。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看作是個多面性的存在,時而害羞內向,時而活潑外向,時而遲緩多慮,時而敏感果斷,時而倔強不合作,時而溫順可變通……孩子從來不會一成不變,他們總是在變化的過程中,具有變化和發展的能力。不要再給孩子的學習能力貼上標籤:中等以上、中等、優秀、遲鈍……每個孩子都應該被看作是學習者,應該被鼓勵去體驗、去發現知識的樂趣,體驗取得進步的滿足感,無論孩子們是快還是慢。
不要突出貶低孩子們某一項少有的藝術或運動天賦。更不要以貶低其他缺乏天賦的兄弟姐妹或同學為代價而去過於關注他們。罕見的天賦需要承認和栽培,但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承認和栽培不是嗎?每個孩子都需要被激勵去體驗運動、歌唱、跳舞和其他藝術帶來的快樂,而不必擔心是否一定要成為運動明星、音樂天才、還是什麼藝術家。不要用角色標籤鎖住孩子,禁錮他們的希望、夢想和發展可能。如果一個人對我們有足夠的信心,並幫助我們開發自己的潛力,誰知道我們中的任何人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推薦閱讀:
我女兒忘性特別大,同學們都叫她「忘神」,比如,上課忘帶課本,該做作業時,她不是忘了把書帶回家,就是丟了作業本,或者記得帶書,又不知道該做哪頁。即使是寵愛她的奶奶也說,要不是頭長在肩膀上,她會忘記帶她的腦袋。我什麼辦法都試過——忍耐、吼叫、長期教育她要有責任感,但不起任何作用。我該怎麼辦? —— 一位「健忘」孩子的媽媽
思塾回復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任何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嘗試另一種行為方式,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籤。建議家長多花些時間與孩子相處,放低姿態去觀察您的孩子,並想出恰當的話語對孩子說話,而不是把她當作貼了標籤的角色與她說話:
1、找機會讓孩子展示她新的一面。比如,「你的腦子很好用啊,能記住每個重要的日子,我真的很感動」。2、將孩子置身於使她能看到自身某種能力的情景中。比如,「這周你用零錢給自己買了一個零錢包,這樣零錢就有固定的地方存放了,零錢不再丟三落四,你做到了」
3、讓孩子聽到你的言談話語中對她的肯定。比如,「爸爸媽媽注意到了,你上周有三天都記得帶課本回家,女兒真的做到了。」4、以身作則。比如,「每天出門前檢查書包和必備品,我們一起努力改變,養成好習慣。」5、指出孩子曾取得的成績。比如,「上周開家長會之前是你提醒我要到老師那裡去取請假單,謝謝你小精靈」。6、說出你的感受和期望。比如,「女兒,媽媽希望你找到一個好辦法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帶課本去學校。」小編相信經過不斷的「練習」,家長能真正認識到女兒的不同,漸漸地,當我們給予孩子更多的自我肯定時,也一定會親眼看到孩子的改變。最後,思塾還想說的是:永遠不要低估你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關注家長思塾公眾號,看更多原創內容思塾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推薦閱讀:
※從一篇博客文章,看中國教育整體缺乏批判性思維_東行記
※阿姆斯特丹大學是什麼水平,水平相當於美英哪所大學?和牛劍,常春藤差距大嗎?
※看了梅婷上節目帶倆娃, 才知道教育半點馬虎不得!
※淺談學前幼兒教育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