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打破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生

遠見-打破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生

1 人贊了文章

所謂懷才不遇,主要是職業生涯出現問題,感覺在公司內或崗位上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目標,甚至連升職加薪都沒有實現。從現實來看,確實很多人有這樣的境遇。直到退休,或者人到中年,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夢想,做著底層的工作。工資也不高。同年的朋友同學老鄉一個個都已經是各有成就。連那些自己一直看不起的人,都已經升職到了中高層。人生的悲哀莫過於此,因此才有了懷才不遇的千古長恨。

發出這種抱怨的第一人就是屈原,第二人就是李白。嚴格來說,那一聲喊「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也算是懷才不遇的一種。相對於屈原來說,李白還是比較洒脫,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抑鬱症。而周瑜也僅僅是一時的挫折而已,其實他還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翻盤的,只可惜早死了。這些都只是最出名的個別人而已,何況他們在死後還獲得了流芳千古的名聲。大部分懷才不遇者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才能,普通的理想,但同樣無法實現。

如果是體制內的人,那就不用說了,懷才不遇的更是普遍,那是一個特殊的圈子生態,認真讀讀《楚辭》,屈原那時的委屈和現在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但解決方法則和體制外的問題差不多,我們要的不是拆掉圈子、打破生態,那不是普通人能幹的,那是朱元璋、孫中山等牛人才能幹的。實際點的,我們還是要從自身找問題,從自身出發解決問題。

今天我從《遠見》這本書借用了一點概念和思路。書中的一個概念就是「職業生涯的長度」,正常來說,我們的職業生涯差不多40年左右。但如果你身體健康,不願過60歲就退休的無聊生活,不願過那種天天跳廣場舞的生活。你甚至可以工作到80歲,那麼你的職業生涯長度可以達到50-60年左右。整整一甲子的時間長度。這麼長的一個時間,我們很少人回去做一個長遠的規劃和考慮。去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更好的成就。10年、20年一直到60年後,我們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想過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很少去想,很少去計劃,很少的制定目標,這就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這麼長的職業生涯,需要很強大的推動力,才能走完全程,才能上升,才能實現目標。這就是職場燃料,是推動職業生涯的動力。這些動力包括:可遷移技能、有意義的經驗、持久的關係

可遷移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說服溝通技巧、完成任務的能力、情商等。有意義的經驗是指一些解決危機、問題、脫離舒適區的就業、打破藩籬取得突破、跨行業跨專業的就業經驗等一些對職業生涯、對人生都有促進作用的經驗,而不是在一個固定的、制定的區域內獲得的經驗。持久的關係講的是人際關係,包括上司、客戶、商業夥伴、身邊的人才、職場同類、現在和曾經的同事、行業的精英或同行等,是一種人際關係生態系統。包含所有職業生涯可以接觸和利用人和事,並是一種保持長久聯繫和使用的關係。

就以上三點,對照一下自己,缺什麼,缺多少,就能得出你為什麼懷才不遇了。因為很可能是你沒有才,所以才不遇。如果上面的說法還比較模糊,那麼,我列一個清單就更清楚了。

1、學位和專業證書、各種資質證書;

2、語言和特長,包括音樂、計算機語言等;

3、上司和同事在你的考評中經常提到的有點;

4、情商的高低,即上司和同事對你的社交狀況和情感交流能力做出的評價;

5、你的人才賬戶,你至今為止僱用或提拔過的人,他們的發展如何,其中的優秀人才還願意跟你做事嗎?

6、個人旅行、國外工作的經驗;

7、企業管理或創業的經驗;

8、包含你個人貢獻的大型活動、關鍵項目等經歷;

9、公開演講、寫作和表演的經驗

10、教學、諮詢或指導的經驗;

11、非常投入的業餘愛好是什麼,麻將、看電視哪些無助於提升的不算;

生活中冒險、挑戰的經歷和經驗。

12、長期保持的人際關係有多少個?

以上這些,就是評價你的職業生涯質量的標準,也可以說是能力結果的評定標準。如果一個能力較好的人,按上面的標準肯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那麼如果你還是過得不好,職業生涯不成功,那才是懷才不遇。如果你沒有上面成就和結果,那麼就開始學習、提升能力,通過能力累計,就會有好的職業生涯。否則我們只能在感嘆中,在網路小說的虛幻場景中度過自己平淡的職業生涯,看著別人的精彩,默默的咽下苦水。

推薦閱讀:

你了解職業生涯的關鍵時期嗎?
職業生涯發展必經的五大「岔路口」
影響你職業生涯發展的害人謬論
職業生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HR職業生涯的四個階段

TAG:職業規劃 | 職業生涯 | 職場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