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焦慮的4種媽媽,你是哪一種?

最焦慮的4種媽媽,你是哪一種?

8 人贊了文章

熱情的7月來了,年糕媽媽公號4歲了。

掐指一算,我們已經走過了1000多個日夜、寫了1000多篇文章、有了1000多萬共同成長的媽媽。

激動地睡不著的我決定:搞個大事情慶祝一下!

於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年糕媽媽育兒巡講第一站啟動,我和300多位粉絲媽媽成功會師了。

▲年糕媽媽全國育兒巡講第一站 (上海站)

為了讓這歷史性的一刻更有紀念意義,我們所有人都拼了——演講稿從版本1.0一路改到12.0;十幾萬字錘鍊打磨出精華的一萬多字;我被吹毛求疵的小夥伴們盯著排練了一遍又一遍……

爆表的誠意,終於成功地把來聽演講的媽媽們弄!哭!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不過你們一定沒想到,其實我也有好幾次差點被媽媽們的熱情弄哭。更因為這份感動,收穫了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有幾個媽媽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她們幾乎是所有媽媽焦慮的縮影。我想把她們的故事分享出來,看看是不是其中也有你——

A媽媽的焦慮:「孩子叛逆不聽話」

大部分媽媽提問前,都先要做個鋪墊:我家小孩大部分時候都挺好的,就是有個小問題……但A媽媽出場畫風就是:我兒子問題比較多。

她是這麼說的:我家小孩總是亂髮脾氣、不聽話、不配合……所以當媽的沒辦法,只好打他了;當爹的就更直接,撂下話說這個孩子他要「報廢重造」了。

說到這裡她一臉無奈:雖然也知道對孩子要平等、尊重、善於傾聽,但她老公是個暴脾氣,根本靜不下心來和兒子交流,一著急就用打來解決問題。

現場的媽媽們聽著都著急:哪有這麼教孩子的?明明該報廢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老公!

雖然也意識到這種做法有問題,但她的概念中,體罰只是有點「不太好」,孩子不聽話就應該挨打。

面對她的問題,我只能建議:沒有一個小孩是天然聽話的,問題都是「打」出來的。如果家長不能正視自己的問題,教育孩子就無從談起。

B、C媽媽的焦慮:「孩子不夠優秀怎麼辦」

如果當媽也有KPI,這兩位媽媽絕對算得上「優秀」。

B媽媽健身、工作、育兒各方面都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C媽媽懷孕就開始各種理論學習,立志要在小孩半歲前看完所有育兒書。

但無論是實踐派B媽媽、還是理論派C媽媽,都焦慮的一塌糊塗。

B媽媽說:兒子明明在幼兒園很懂事能幹,為啥回到家就各種作,還是一副小孩的樣子?

C媽媽連兒子吃個飯都急的不知該怎麼辦:「你看他吃飯總是吃這麼一點」、「營養跟不上抵抗力又不太好」、「怎麼這麼讓人不省心」……

頓時大家都有點替孩子委屈:人家本來就還是個寶寶嘛!

其實孩子都很好,問題在於:她們給孩子的關注太多了!

有個成語叫「一葉障目」。孩子的問題就像眼前的葉子,如果只盯著它,再小的缺點也會被無限放大;把這片葉子拿開,你會發現比起青翠蓬勃的小樹,這片有瑕疵的葉子多麼微不足道。

我建議B媽媽放平心態,給孩子的成長多一點時間和耐心;對C媽媽,我讓她慢下來、重新開始為孩子放棄的瑜伽。

耐心平和、做好自己,也就給孩子做好了榜樣——還有什麼,比充滿正能量的媽媽對孩子更有意義?

D媽媽的焦慮:「我是不是個好媽媽」

讓D媽媽懷疑自我的,是小孩太「佛系」了。

家裡不管是誰來,都能很高興地玩在一起;告別的時候,也是沒一絲不舍的瀟洒淡定。

連自己上班出門,小孩都很開心地小手一揮:媽媽再見。

她對此很忐忑:聽說別人家媽媽出門,孩子都哭著喊著抱著大腿不撒手,怎麼自家小孩和誰都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是不是我沒把娃帶好啊?

其實很多人當時一聽就明白了:這明明就是孩子安全感充足的好現象嘛~

我和她說:越有安全感、親子依戀關係越好的孩子,應該是越自由的。親子關係越穩定,孩子應該更平靜。他不應該是我很愛媽媽、我就時刻離不開她,這樣反而是不對的。

所以,其實你挺好的。

無論是有點粗暴的A媽媽、拿著放大鏡帶小孩的BC媽媽,還是大家都認為小孩帶的很好的D媽媽,都對「媽媽」這個身份非常焦慮。

這四位媽媽的身上,你是不是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實我也一樣,總會有著這樣那樣的擔心:

我為孩子做的夠不夠多?對他夠不夠好?

上班累到爬不起來,還會為不能給孩子準備早餐覺得抱歉;小孩打了兩個噴嚏,就責怪自己白天粗心忘了出門給他多帶件衣服。

外界的標準、自我的評價、孩子的反應……任何一點小事都能讓當媽的擰巴起來。

我們該怎麼擺脫這種焦慮?我覺得,根源就是該認識到,媽媽對於孩子,有著遠比讓他吃飽穿暖、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意義。

比如之前有一天,累到崩潰的我在面對年糕的黏人快要爆發的時候,努力剋制自己冷靜了下來:操心孩子吃啥穿啥、焦慮他將來上什麼學校、給他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是孩子想要的嗎?這就是好媽媽的所能做的嗎?

於是我把自己切換到了孩子視角,發現他的黏人其實是在說:媽媽,請丟開你做不完的工作、收拾不完的家務,聽到我、看到我、陪陪我。

然後我耐心地陪他玩了三十分鐘,就收穫了個一整天都乖巧懂事的小孩。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所有人都覺得好媽媽應該把孩子吃喝照顧的很好、把家裡收拾的很好。但對孩子來說,除了生理層面的需求,還有很多更高層面的需求需要被滿足:他也渴望被聽見、能夠被平等溝通、想要自己做決定、期待自己被理解。

當不再糾結吃喝拉撒、物質提供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於孩子來說,他需要的是更溫柔的媽媽看到他、更平靜的媽媽接納他、更積極的媽媽帶領他。

也就意味著,我們要與自己達成和解、才能收穫更好的孩子。

所以給那四個媽媽的建議,其實也是糕媽給自己的建議。

——正視自己、找到自己、肯定自己。

所以這場給大家分享育兒經驗的演講,到最後真的特別感動和感慨。因為我看到,每個人都那麼拼了命地想做個好媽媽,拚命到甚至忘記了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媽媽們總是這麼容易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

而我想大聲告訴大家的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首先照顧好自己。

當你在認真閱讀這篇文章、在努力學習育兒知識、在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就已經是最棒的媽媽了!

推薦閱讀:

孩子膽小怎麼辦, 6個秘訣告訴你!
用老經驗育兒 小心坑了娃-母嬰頻道-手機搜狐
圈養還是放養?最聰明的育兒方式竟然是....後悔太晚才看到!
0-18歲男孩養育指南 | 不是養兒子太累,是你方法不對!
[育兒] 寶寶咳嗽 偏方秘笈一籮筐

TAG:育兒 | 焦慮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