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我只是個營銷人
2 人贊了文章
《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不用再多說什麼。
不管你去沒去電影院看過,也一定在朋友圈或者是各大微信號里看過了。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是現象級經典之作,意義堪比《素媛》、《熔爐》,甚至能看到《辛德勒名單》式的救贖。
上映不到2天,票房就突破5億,遠遠超過總投資的1億多元。截止至7月13日10時,累積票房已達20億。
甚至豆瓣也破天荒打出9.0的高分。
要知道,這是繼香港電影《無間道》,16年之後,豆瓣第三部評分超過9.0分的國產片。
當豆瓣高分、高票房、好口碑共同加持在同一部華語電影身上時,《我不是葯神》,當之無愧成為當下爆點。
營銷看點1:好內容讓UGC源源不斷
想必大家見過不少故作高深,雖然說著中文卻讓人摸不清頭腦的營銷話術。
這樣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和主流大片不同,《我不是葯神》涉及到的買葯難、買葯貴、窮人生病的絕望、絕處逢生的驚險、生存與法律的衝突等等問題,都結結實實地打在了國人的胸口上,切中了社會的痛點。
對於觀眾來說,門檻低,代入感強,極易引發共鳴,能與主人公同笑同哭。
正是天生的口碑優勢,發源於生活的話題,讓它產生了源源不斷的營銷熱度和UGC內容。
片方借力打力,及時捕捉網友影評,製作成口碑海報,廣泛鋪開聲勢。
近年來,隨著內容至上、用戶至上的營銷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營銷已經變得接地氣得多。
他們更青睞於用真實的故事或者情感打動用戶——無論產品定位如何,沒有內容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比如脈脈下面這組戶外廣告,其實就是早年「帶鹽體」的改良,以主人公口述的方式,營造話題語境,每一個都代表了一個現象群體,激發他們對品牌產生認同。
可見,品牌營銷務必要從生活出發,讓角色「說人話」。
營銷看點2:大咖背書,線上線下聯合造勢
無論是電影營銷還是傳統的營銷campaign,請幾個人造勢已是行業慣例。
但《我不是葯神》運用得更加爐火純青。
電影在未上映前,熱度已經不低。
線下進行大規模點映,迅速拉高口碑。
隨後追加了第二輪點映,甚至在輿論的催化下提檔一天,讓口碑得到充分的釋放。
至此,《我不是葯神》已經累積了足夠的熱度。這源自於影片創作團隊對內容本身的自信。
線下的首映嘉賓分享,也可以說非常豪氣。到場的黃渤、姚晨、蔣雯麗等人,各個都有不容小覷的票房號召力。
阿里影業相關影業集團緊跟造勢。
點映期間,淘票票出票佔比均值51.6%,峰值85.3%,兩天出票73.2萬張,2636萬元。除此之外,阿里影業覆蓋手淘、支付寶、淘票票、優酷等一夜霸屏30家app,達到了近4億的宣傳資源曝光。(來自娛樂硬糖)
在線上,口碑營銷當然少不了大V背書。
點映之後,韓寒發表的微博上立馬登上熱搜。
作為一個有鮮明標籤的公眾人物,可以產生很好的裂變反映。
除了電影本身的營銷宣傳,主演徐崢一躍成了最近爆紅的「流量小生」——山爭哥哥。
各種熱搜、超話不斷,甚至還帶火了「叔圈101」。
所以,如果你的營銷campaign也可以發散出一些有趣的相關話題,在專註於campaign主題的同時,可以在這些話題上做些文章。
熱愛湊熱鬧的網友大軍不斷follow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被品牌不斷安利的過程。
《我不是葯神》在線上的動作遠不止這些。
片方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各大有影響力的公開平台上,收集一手影評,鼓勵大家分享觀點。
相較於灌輸式的營銷策略,受眾如今已不甘願做鼓掌稱是的觀眾,他們需要的是平等的對話,是討論的空間。
《我不是葯神》給觀眾們充足的語境去討論內容,又反饋回UGC的生產上來。
這一做法的弊端之處就是,如同淘寶店家點評,總有讚譽和反對,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的同時,也要做好口碑導向。
營銷看點3:出色的海報裝點門面
海報是每一個品牌都會用到的營銷物料。
它集中介紹了品牌的特色、產品/活動的核心。
對於電影來說,海報更加重要,常常是「電影未上,海報先行」。
以上海報的設計師黃海,還做過很多精彩的電影海報。
所謂藝術是互通的,如有從事藝術設計的大師,可以鑒賞一二。
少不了的還有字體美學。
《我不是葯神》的主題字以及字幕字體來自設計師尚巍。
營銷看點4:找准市場定位,狠狠深耕
主人公程勇,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渾渾噩噩大半生,說人生失敗無趣大概不為過。
直到他和「格列寧」產生交集(當然在此我們不做正確與否的評判),一躍成為國內獨家代理商,並且擁有了大批忠實的追隨者和受眾。
對營銷人來說,要明確你的產品賣點是什麼、市場定位為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這是非常重要的。
抓住一個細分市場,狠狠深耕下去,才能培養忠誠的會員。
這是一個講求精耕細作的營銷時代,用戶在不斷被細分,各個領域的價值在不斷被挖掘。
尤其處於市場轉型期、營銷轉型期的企業,更要做好布局和定位,搶佔有利位置。
營銷看點5:無從下手的時候,先搞定KOL
在國內,慢粒白血病治療藥物格列寧被瑞士藥廠壟斷,對印度仿製葯起初大家沒有太多認知,甚至是懷疑抵觸的。
印度仿製葯作為新的品牌,如何打入國內市場,讓用戶接受,是擺在主人公面前的難題。
破局點就是意見領袖的信用背書:將身邊的人發展為KOL,利用QQ群主做為Branding KOL,借用他們的信用價值賣出第一批藥物,再逐漸開拓國內市場。
這一技巧可以廣泛用於新品牌、新市場的口水營銷戰,當彼此沒有信任、了解又甚少的時候,集中攻克KOL、目標用戶群的群主,在他們身上找突破口,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
在服務KOL的過程中,收集目標用戶群的需求,與之建立信任。最後,往往會有一些意外的驚喜。
電影營銷與會員營銷
有諸多交叉的領域與相似的外延
《我不是葯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
它不僅是一部電影佳作,更是營銷人的教科書
關注Webpower威勃龐爾
為您提供專業的全渠道會員營銷解決方案
我們不是葯神,但是我們是專業的營銷人!
http://weixin.qq.com/r/1nWNlaDEGv1lreT29yDE (二維碼自動識別)
也可進入官網了解詳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