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缺錢」?
來自專欄文學匯6 人贊了文章
今年5月份的中國消費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只有8.5%,不僅遠遠低於預期,而且創下自2003年5月以來的15年最低。
社消增速創下15年新低,這意味著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正在嚴重萎縮。
換句話說,房價還在不斷上漲,而中國老百姓已經沒錢也不敢大肆消費了。
不僅中國普通老百姓普遍感到沒錢,就是地方政府、國有大型企業,也手頭十分緊張,不時有企業違約的消息傳了出來。地方政府缺錢,已經有像耒陽這樣的地方缺錢缺到不能正常發工資;許多企業缺錢,缺到資金鏈斷裂;許多家庭也因為償還房貸等等,而深感缺錢之痛。「錢荒」這幾年的間歇性發作令市場膽戰心驚。
那為何這麼缺錢?
這可能是一個人所共知的問題:流動性很緊張,而且,似乎越來越緊張。如果看看廣義貨幣M2的數據,似乎不應該缺錢。中國1990年的M2隻有1.529萬億元,到2000年增長到13.46萬億元,到2010年,已經達到72.59萬億元,截至2018年5月末,這一數據已經達到174.31萬億元。
那麼,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錢去哪兒了?
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之所以如此之快,與一個因素密切相關,那就是負債。負債把資本要素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在當前的體制下,地方政府實際是承擔著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任的,在很多時候,它其實承擔著一部分企業的角色。由於幹部的升遷在很長一個時期都跟幹部的政績掛鉤,這使得地方官員更願意通過大規模舉債來發展經濟。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舉債可以做大項目,做大蛋糕,GDP增量就上去了,政績就出來了。問題是,當長此以往這樣做的時候,負債就會累加到不可承受之重。比如說,當負債到一定程度,有的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還不能償還銀行的利息,這其實就已經走到債務危機的邊緣了。
企業更是如此。企業的發展,在大多數時候是非常理性的,由於企業的經營好壞直接涉及企業家本人的切身利益,企業家大都會表現地比地方政府官員要謹慎得多。但是,在某些時候,企業家也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呈現出非理性的一面。
比如,2008年四萬億計划出台以後,銀行追著企業放貸,企業家也看到由政府主導的龐大投資項目所帶來的誘人機會,於是,一哄而上,拚命做大;但是等項目真正到了投產的時候,突然發現,產能是過剩的,並且是嚴重過剩的,市場需求並沒有那麼大。也就是說,企業的收入跟不上了,更糟糕的情況下,甚至,企業連銀行的利息都還得非常吃力。
至於居民槓桿率(指資產負債表中權益資本與總資產的比率)的持續快速上升,眾所周知,是為高房價買單的結果。住房原本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所需,但它越來越像奢侈品,房價的飛漲讓民眾付出了更多的財富,而超過自己財力承受範圍的部分,就需要依靠貸款了,房價漲得越快,債務負擔也越高。
當到了臨界點,問題就出現了。
地方政府做大項目,企業受四萬億救市計劃的鼓舞貸款擴大生產,都有一個極限,但越過這個極限,就距離危機很近了。這個危機,就是資產負債表衰退。
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定義是:當全國性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大量的私人部門(企業和家庭)資產負債表隨之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私人部門的經濟活動從追求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追求債務最小化,從而大規模地遏制經濟活動,由此而造成的持續衰退,被稱為資產負債表衰退。
現在,廣義貨幣還在投放,央行還在降准,為什麼錢反而越來越緊張呢?因為,大家都在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陷阱中了。新投放的貨幣,新發放的貸款,新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從地方政府到企業到個人,都在不約而同地做同一件事,那就是:還債!
由於前些年過於依賴貨幣與信貸的投放發展經濟,當還債期集中到來的時候,大家首先都得拿錢去填那個債務的無底洞,而不再是擴大再生產,因為,產能已經過剩,價格低迷,資產泡沫破滅的風險加大,生產經營活動的風險持續上升。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更少有資金願意去做實體經濟,而是更多的流向房地產、虛擬經濟當中,以想辦法賺快錢,來擺脫困境。
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這樣做,甚至,當做這種選擇成功普遍共識的時候,就會推動資產泡沫的進一步累積,直至破滅的那一刻真的發生。當然,當資金一部分流向虛擬經濟,一部分去填補債務的窟窿,自然就也是非常缺錢的,尤其是實體經濟。
到處缺錢的現狀,反映出來的是高負債、透支的發展經濟模式,到達臨界點後的自我修復需要。當然,這個過程極為痛苦,甚至常常伴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
債務是一條帶血的主線,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是如此。
推薦閱讀:
※策略:靴子落地一大主力缺席竟能大漲,新「5.19」行情展開
※2000萬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值不值?
※港資戰略性買入的個股 會有驚喜出現
※從單邊下跌到報復性反彈 誰是幕後推手
※人到中年不如狗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