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4歲,慌的一批

我今年24歲,慌的一批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234 人贊了文章

變強很累,但不強,你一定更累

作者:一木(富書籤約作者)

01

所有的焦慮都來自於內心的恐懼

接到大偉電話的時候,我剛加完班。空蕩的末班地鐵上,很清楚地聽到電話那端帶著沙啞的哭腔。

進公司已兩年,大偉因為工作上的一個小疏忽,一下子就被罰了近兩千塊錢。

新制定的規矩讓他很是反感:「又不完全是我的錯,一下子罰這麼多,還讓不讓人活?」

原本打算辭職,換家「有人性」的公司,卻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說他母親查出了乳腺癌,要手術,還要後續治療,最重要的是,需要錢。

沒來得及抱怨,他像孫子一樣滾回去上班。

你知道嗎?我媽這會兒在做手術。我沒有回家,請假一天,要扣三百多塊。反正回去幫不上忙,不如多掙點錢,對吧?也不敢給我爸打電話,他肯定更急。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不公平。都是20幾歲,小時候一起玩的大劉,他現在是經理,我還是個銷售部的小職員;還有咱們班一直倒數第三的順子,都已經自己做生意了;記得平子么?長得那麼丑,前不久結婚了,媳婦可漂亮了……

生活里,我們總喜歡和別人比,然後得到一系列精神壓力。面對好事,會不停地問「為什麼不是我」;對於壞事,只能痛苦的迷茫,然後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想買房,想讓父母過更好的生活,想給女朋友一個家,就必須努力工作。結果,每天忙到半夜回家,收入也在上漲,可怎麼都趕不上,房價上漲、父母老去的速度。

「錢」不夠花,成為我們每天最大的憂慮。而這些憂慮,都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害怕收入下降,害怕自己突然得病,害怕家人出現意外,害怕給不了愛人幸福,害怕很多很多事。

總之,這些由錢引發的連鎖壓力,讓年輕的我們,慌的一批。

02

我們只是看上去過得很好

前段時間刷朋友圈,看到一個老同學發起的輕鬆籌。

很久沒有聯繫,一直都是通過她的朋友圈看到她的生活狀態。

女生大抵都是那樣,經常發些吃的、去哪裡旅遊了、或者一些雞湯熱血加上自拍照。我一直都覺得,這個老同學過得有滋有味、幸福滿滿。

直到聯繫另外一個跟她關係向來不錯的同學,才知道她父親得了嚴重的塵肺病,需要很大一筆手術費。

而她母親,在她小時候就因家庭貧困離家出走,家裡只剩下年老多病的奶奶,所以讀完高中,她就停止了學業去打工。

父親得病後的這幾年,她更是一個人苦苦撐起了整個家。

想起朋友聊天時,大家總是相互誇讚:「xxx,你最近看起來很不錯嘛!」

表面上都笑著應承,其實心裡卻明白,自己真實的生活,早就糟糕到不像話。

每天早出晚歸,要追高峰期的公交地鐵,拉著掛環,左搖右晃地趕去公司上班。

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家人口中朝九晚五、坐辦公室的舒服生活,不過是拿著微薄的工資,日復一日地完成大把任務,學不到太多東西,還落一身辦公室病的艱難日子。

即使熬夜加班完成項目,也要做好時刻頂鍋的準備,畢竟好處都是上級的,錯誤都是自己的。

沒有包吃包住的待遇,租個小房子也要猶豫再三,半夜回家還得摸摸索索地做飯,不然光吃外賣,工資又攢不下來。

生活本就如此,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20多歲的我們,還沒做好抵擋風雨的準備,就先學會把生活里的不如意藏起來。

誰不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愛著現在的狀態,然後期盼著未來。

可事實卻是,我們拼盡了全力,也真的遠遠沒有,看上去過得好。

03

太強很累,但不強更累

前段時間,同學群里看到安安的消息,有朋友神神秘秘地告訴我,安安現在已經年薪百萬了。

分享成功經驗時,安安說畢業之後,她去了一家培訓機構做話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給人打電話,讓別人來報名參加培訓。

比銷售員還基礎的工作,每月的底薪和提成加起來,也剛剛好夠她在大城市裡活下去,完全滿足不了自己掙錢的慾望。

我真的窮怕了,想掙錢,想掙很多很多錢。爸媽老了,不能再讓他們在工地上班,我還想留在這個城市,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那時候,除了工作時間完成任務之外,下班之後,她就跑去擺地攤,賣各種T恤、小飾品。

賺到了一些錢,但總是被城管追得灰頭土臉。

後來在擺地攤時,她撞到了領導。到了公司,被找去單獨談話,問她願不願意做銷售部的主管。

就這樣,一步一步,她帶著團隊,從主管做到了經理,再到現在的校區負責人,每個月的銷售額,都能過百萬。

忘不了安安說的那句話:

同事總說我,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沒辦法,這個時代,想活得好,年輕時候就得拚命。當你足夠強,你會發現,世界真的不一樣。現在的那些恨呀、怨啊,不存在的。

是啊,變強很累,但不強,你一定更累。

看過這樣一段話:

以前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現在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錢人」;

以前說「當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時,請檢視內心的喜好,找尋自己的舞台」,

現在是「當你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中所寫的主人公維特,是一個沒有目標,喜歡遊盪的年輕人。

他去到一個大城市,假裝藝術家,在「漂」的過程中,他認識了一位叫做綠蒂的姑娘,可她已經有了男朋友,維特悲痛不已。

後來,在工作中,他又感覺約束太多,前途無望。

平日里,維特對貴族和官僚很是看不順眼,卻偏偏無可奈何。

虛耗很久之後,回到熟悉的城市中,發現自己當初心愛的女生已經結婚。…… ……

最後,這位處處不得志的迷茫少年,選擇了自殺。

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習得性無助」,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失敗,或者容易產生挫敗感,久而久之,就會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以至於最後無可救藥。

我們可以視金錢如糞土,也可以佛系地說凡事無所謂,但那只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狀態,而非值得驕傲的事。

因為那些口口聲聲的不屑一顧,不過是掩蓋自我焦慮的圈套。

  • 想要真正收穫安全感和幸福感,那就必須走出舒適區,讓自己變得優秀,讓力量變得足夠強大。

唯有如此,才能在一切風雨和榮耀面前,寵辱不驚。

否則,時代在拋棄我們的時候,真的連一句再見都不說。

04

二十幾歲,沒有十年

二十多歲,是個尷尬的年紀。

想要的有很多,能做的卻很少。擁有的不多,擔心的不少。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不知道學什麼好,學了也不知道怎麼用;甚至不想學,迷茫的干著急……

在這個滿是風口的時代,我們想掙大錢,擔心被同齡人拋棄。我們覺得自己太過普通和渺小,擔心著付出沒有收穫,嚷嚷著要延遲滿足感。

二十幾歲,沒有十年》里有這樣一段話:

不是所有的路,在一開始走的是很好,就能夠看到前方的燈塔。這只是我們漫長人生中的一小段夜路而已,不管黑夜再漫長,夜路總會有走完的那一天。

的確,我們很慌很迷茫,雖然它看起來很糟糕,但這就是年輕人的經歷。雖然不舒服,但正是這種「精神嘔吐」,才讓我們覺得,也許人生因為不確定,所以更迷人。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我們今年二十來歲,慌的一批。但青春,仍在繼續。

作者簡介:一木,富書籤約作者,90後教育工作者,精分雙子座一枚,喜歡讀書,更喜歡嘗試一切有趣的事,人生目標是寫走心的文字,做溫暖的人,微博@一木EMU。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推薦閱讀:

學會數據分析思維,學會透過事物看本質
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轉彎力
天睿:用思維導圖去復盤,提高10倍復盤效果
是誰扼住了我們的喉嚨
豁達,是最高級的體面

TAG:生活 | 變強大 | 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