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LITTLE SOUND一本每期採訪三位藝術界不同角色的雜誌

LITTLE SOUND一本每期採訪三位藝術界不同角色的雜誌

來自專欄假雜誌7 人贊了文章

「LITTLE SOUND」是一系列獨立發行的中英文雙語期刊,每期收錄三篇在「藝術世界」里扮演著各式角色的人物之訪談。願與你分享這些這些在我們的時代開闢路徑,定義自身存在方式的人。

第一期以「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為主題分別採訪了藝術家Andi Schimed、策展人David Borgonjon(許大小)和出版人Lesley A. Martin,通過分享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藝術從業者們回憶自己二十多歲時的事業選擇和人生決定,創辦者希望通過這本Zine給從學校進入社會、轉換人生角色的青年一些啟發。

而我們希望通過採訪「LITTLE SOUND」的創辦人鄭亦然,讓大家對這本Zine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希望你可以擁有它,拿在手裡,揭開你對它所有的疑惑。

本期受訪者:

Andi Schimed:

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建築系,從建築事務所里逃逸成為一名視覺藝術家,但對城市景觀的熱情沒有消退。她的作品多關注於城市景觀在心理層面的反應和影響。她喜歡觀察荒誕的城市景觀,以及人們和這些景觀產生的互動。她現居住在自己的家鄉布達佩斯。

David Borgonjon(許大小):

他是一個對把藝術品掛在牆上令人觀賞不太感興趣且坦言為清代文學著迷的策展人。他挺透明的(在臉書上),也挺神秘的(在生活中),總而言之就是挺有趣的。

Lesley A. Martin:

光圈基金會出版人及創意總監。喜歡攝影的小夥伴對她的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你們手裡收藏的攝影書里肯定內頁里有印著她的名字的。創立了光圈攝影書獎,並負責每年的審評。她也是把包括川內倫子在內的眾多日本攝影師引入美國市場的人。

假雜誌 X LITTLE SOUND

假雜誌:亦然你好,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吧,讓大家來了解你。

LITTLE SOUND:自我介紹時最頭疼的總是關於「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所以為了繞過不必要的複雜介紹,我通常會說自己是南蠻島民,就是東南沿海成長起來的。我在大學很偶然地決心學當代藝術,並希望以此作為度過剩餘時間的辦法。大學從羅德島設計學院本科畢業,學的是攝影。一直喜歡書籍,不論是作為一種媒介或是單純一個物品。現在是全職的藝術家,半職業的出版人和自由職業者。

假雜誌:為什麼想到做一本關於採訪的Zine?讓我疑惑的這本Zine看起來很輕鬆,沒有考慮將這些內容發布到網上而不是做成一本實體的Zine嗎?

LITTLE SOUND:先回答後面那個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不習慣通過屏幕進行長時間的閱讀,而且我也不相信電子書這個形式。從歷史來看,電子書並不如最初人們預期的那樣大量佔領市場,且我也不看好它的未來。實體書作為一個物體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我想做一本便攜的、輕薄的、你會想在搭地鐵、公交的時候閱讀的冊子,在包里磨爛書脊也沒關係的冊子。至於為什麼是採訪,這要說到第一期的主題「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多譯為青年危機)是指年輕人在成長中遇到的,因步入成年,而對生活產生困惑的心理時期,一般出現在二十到三十歲。

在青少年期確立自我認同之後,許多年輕人剛離開了學校的庇護,投身社會,生活方式的選擇遠比在學校時豐富;父母因為時代經驗的不同,無法再給予他們全面的幫助。他們必須靠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在職業生涯規劃、感情關係、家庭關係、自我認同等方面的模式。這時,許多人會感覺孤單,繼而會渴求親密關係,特別是與他人的愛情關係。#(摘自維基百科)

想要做一系列的Zine是畢業一年後下的決定。畢業再加上人生其它一些大命題的考驗,讓我一度很低迷,感覺就像是突然被扔進海里,而我只知道原地狗爬。要往哪游?可是哪邊的風景好像都沒有更迷人。鑽牛角尖的時候,也會陷入質疑生命本身的虛無主義里。那時的我就是陷入了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困局裡。後來我突然想通了,與其思考往哪游、消耗著力氣,真不如先往前遊了再說吧。就開始做事吧,做點什麼。雖然困惑都沒有消除,但我帶著它們,產生了強烈的與人深談的願望。我有這麼多想不清的事情,我想知道已經出發得比較遠的人們是不是已經想清楚了?

有了這個採訪集,才讓我有了和許多人光明正大聊天的借口,這可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我一直有和人深度聯結的願望。紐約比較孤單,哈哈。

假雜誌:「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是第一期的主題,想了解下為什麼會想到用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和這期採訪的三位人物有著怎麼樣的關係?

LITTLE SOUND:夏天來了,也剛好是很多夥伴從學校進入社會、轉換人生角色的時候,所以想把第一期定為「四分之一人生危機」這個主題,送給正在尋找答案的青年人。在每一期里,我們都會盡量囊括在藝術世界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所以這一期的三個人物分別為藝術家Andi Schimed,策展人David Borgonjon(許大小)和出版人Lesley A. Martin。他們三個人各自處於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David最年輕,還在探索著自己的身份和專業方向,Andi剛剛當了媽媽,Lesley是許多「新鮮人」的行業榜樣。他們的訪談都圍繞著他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所面臨的挑戰和做下的人生選擇。

假雜誌:在目錄頁也看到這本Zine有不同的人參與其中,向大家介紹下你們的團隊吧?

LITTLE SOUND:其實團隊很小,固定的班底只有我和設計夏博洋,他是我在羅德島的校友。編輯成員主要為我在光圈雜誌社期間的同事們,她們是為第一期提供友情幫助的。因為首刊準備的戰線較長,所以陸續有很多朋友來幫忙,各方各面都有。

假雜誌:這本雜誌的名字LITTLE SOUND是如何定的?

LITTLE SOUND:LITTLE SOUND這個名字最直觀來說是在描寫對談的聲音,我們希望書里的談話可以是平等的、各自獨立的聲音,而不只是單一的權威的聲音,更像自我對話的低喃,而不是宣講。另外LITTLE SOUND也是百慕大群島周圍一個小海峽的名字,它連接著兩片大洋,這也正是我們想做的事情的比喻,連接起群體。

假雜誌:關於這本Zine的主色調使用了橙色,選用這個顏色有怎樣的考量?

LITTLE SOUND:我們希望玩單色印刷,以文字為圖形進行設計。每一期都會有不一樣的專色,所以顏色並不一定會是固定的,形式也不一定。

假雜誌:你們是如何選擇受訪者的?訪談是面對面還是線上?

LITTLE SOUND:目前來說都是我身邊遇到的人,以面對面的形式,或是對著屏幕啦,如果受訪者在異地,比如這一期的Andi Schmied,我們是通過好幾次Skype完成對話的,有一次還是在我喝了四兩白酒之後。我認為還是與較為熟識的人更容易產生平等的深度的對談,所以未來遇到想要採訪的人,我也會選擇邀請和他/她有私交的人來進行。理想中的訪談是讀起來像劇本的生活化的對話。

假雜誌:你們希望讀者在買到這本Zine後可以獲得什麼?

LITTLE SOUND:「art community」, 「art world」或者說」藝術圈」對一個剛畢業不久的藝術生來說可能是很模糊的無形概念。它到底在哪裡、是什麼樣的、我要如何參與,等等,LITTLE SOUND這一系列的Zine就是針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我們希望通過對在藝術世界裡扮演著不同角色的人的對話,勾勒出這個社群的模樣,和圍繞著藝術的生活的模樣,正如我們的副標題:A Murmur of Life in Art。

假雜誌:未來這本Zine的出版周期是怎樣的?半年一期還是?第二期已經在籌劃中了嗎?

LITTLE SOUND:目前為不定期發行,第二期已經在籌劃當中,希望在冬天發行。第一期出來之後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為什麼我是攝影出身的人,卻辦了一本全文字的刊物。我是覺得既然交談本身是重點,就不需要別的東西來干擾視線。另外也是因為,就像前面說到的,非常希望做出流暢的、讀起來像劇本一樣不費力的訪談,所以做了這樣的決定。但,文字的確存在很多限制,工作上的繁複程度增加不說,語言本身就是界限。這本已經包含了中英文兩種語言,在成本上是一種負擔了,但我還是無法和在日本的朋友分享。所以在想,還有沒有別的做訪談的可能。希望下一期可以嘗試別的方式。

#所有圖片??LITTLE SOUND

淘寶

複製這條信息 €0xCO0A41bfr€ 後打開??手淘??

如失效,複製鏈接到瀏覽器:item.taobao.com/item.ht

微店

商品詳情


推薦閱讀:

詩摘詞選  關國新|別樣情懷嫁與詩-李靜瑩詩詞藝術淺淡
用花瓣和樹葉創造人物-插畫藝術家Emily Isabella
藝術家Ratan創意插畫作品欣賞
黃梅戲藝術片114《徽州女人》·下

TAG:藝術 | 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