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大部分的糾結,都可以用一個「我知道我想要什麼」解決

人生中大部分的糾結,都可以用一個「我知道我想要什麼」解決

來自專欄庄逼指南2 人贊了文章

這是庄老濕知乎專欄『庄逼指南』的第49篇原創文章,談一談人生中那個無法避免的話題。

回頭一看,距離上一篇文章的發布,中間已經隔了有快半年的時間了,庄老濕首先彙報一下自己這段時間幹了些什麼事情:

1、在佛山買了一套投資房;

2、報考了暨南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的在職研究生;

3、系統學習了關於人生資產配置的相關知識,初步打造完成自己的賺錢機器;

4、建立了自己未來3年的短期目標;

5、學習了股票相關知識,準備入手幾支價值投資股。

而我也將繼續把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經驗和一些總結,逐步完善後發布粗來,首單其沖的一篇,便是自己這段時間比較深的體會,關於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都會問到的那個問題:究竟我自己想要什麼?!

01/姐姐同學買房記

大半年前一個天氣晴朗的周末,庄老濕與父母,姐姐和小外甥一同外出去南沙新區遊玩,在途徑一個樓盤的時候,姐姐突然提起了她一個大學同學前段時間還來這裡看過房,結果就因為這個話題,她跟老媽在后座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了起來..

庄老濕一路都在安安靜靜地開車,但事情的大致經過卻通過老媽和姐姐知道了個整體輪廓。

原來,話題的主角是姐姐大學一個同班同學,劃重點:男生。據姐姐自己總結,她的這位同學職業生涯挺「坎坷」的...

畢業的那一年找到了一家醫院,當時承諾給他事業編製,當時聽身邊的人說這個很不錯,就沖著這一點,他默默忍受了幾年醫院的外派安排,去了一個很偏遠的社區醫院做了幾年,薪資一直只有兩千左右,基本只夠自己的生活費,好不容易熬到醫院把他調回本院,突然政策一下來,說之前承諾的編製指標沒有了,現在開始他們要跟外面的競爭者一樣,重新考試和面試,方能獲得編製。

而他恰恰這幾年缺乏大醫院的學習經驗,加上自己荒廢了理論知識,沒考上(這尼瑪就有點氣人了,浪費了老子幾年的青春)!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不幹了,聽周邊的人建議,重新去準備考試,破釜沉舟,第二年考上了另外一家醫院的正式編製。

但是上班沒多久就後悔了,這家醫院其實跟第一家也差不了多少,不但學不到什麼技能知識,做的事情也是很雜沒有技術含量,同時薪水還不高!看著身邊的朋友同學一個個都結婚買房生小孩,自己卻還在為了工作發愁,頓時感到很失落。結果在大學同宿舍一個好友的力薦下,辭掉了醫院的工作,重新準備考試,這次的目標是好友的單位:廣州某區監獄後勤醫療部,聽說既清閑,工資高,福利也好。

也算是他運氣好,這次順順利利考上了,而且還在不久後找到了女朋友,自從有了女朋友後,就一直在張羅著買房一事,到處去看房,庄老濕後來是聽說他已經在廣州蘿崗那邊定了房。

沒想到這次老姐說中間出了岔子,就是因為他聽女朋友那邊的家人說,那個地方太遠太偏,以後上班和老人家照顧小孩都不方便,硬是把原本下定的錢退了,重新找房。然後又是到處權衡,聽從各種聲音和建議,由於一直沒有一個周全的選擇,因次直到現在還一直沒有買,而由於房價的上漲,他們的預算已經支撐不起原來的目標了,很尷尬,很絕望..

02/目標比結果更重要

大哲學家、數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素曾經說過:

「年齡越大,越懂得捨棄,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羅素一生活了98歲,在他將近一百年的漫長生活歷程中,在許多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哲學、數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學、宗教和社會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樹,尤以哲學和數學方面的建樹為最。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一生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這句話經過羅素這樣一位智慧的、經歷豐富且活得通透的人口中說出來,必定是有其很大的參考價值的。

的確,相比較起整個宇宙,人的一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極其有限的,毫不誇張地講就是轉瞬即逝。即使像羅素這樣一位長壽且在多個領域有很高成就的人,也會希望能捨棄一些東西,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應該做的。

而相比前面我提到的姐姐的同學,則恰恰在很多方面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只能不斷地參考和聽取別人的建議,所以就一直處於猶豫不決和各種對比考量當中,所以也一直處於否定原先的決定當中,所以就更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中心搖擺不定,情緒上難免起起落落,一會兒意氣風發,一會兒頹唐沮喪;一會兒鬥志昂揚,一會兒又落魄消沉。缺乏固定的人生方向,沒有持久的智慧,也沒有穩定的力量或自我評價。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說過:每個人都有特殊的職責或使命,他人無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也僅止於一次......追根究底,其實不是你詢問生命的意義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質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義為何。換言之,人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清晰且遠大的人生目標,說白點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旦這個最底層的問題解決了,那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好像突然間就少了好多不必要的糾結。原先的那些糾結,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產生的。

(如果想跟進一步了解關於目標的看法,可以出門左轉,看看之前庄老濕的這篇文章:《太可惜了..你竟然不知道「目標」的作用》)

而庄老濕毫不誇張地講,為何自己人生在這一兩年能有如此飛速的跨越(相比之前的自己),其實大部分原因,正是在於我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乎,前進的道路好像一下子就開闊了不少,縱使有困難,有阻礙,但絲毫不影響我找到我前進的道路。

所以,對於一個還在苦苦追求幸福人生的人而言,目標比結果更重要!

03/活得通透指南:學會找準定位和界定關係

另一個突破我原先認知的,就是關於人生定位和界定關係。這個得益得到APP施展老師的產品:《中國史綱50講》,這本書講的其實是整個中國歷史,旨在告訴我們當代每位中國人:到底什麼是中國?中國是怎麼來的?中國的未來到底有沒有前途?...

然而,我卻從中看到了關於個人如何活得通透舒適的秘訣:學會定位自己和他人,界定好彼此之間的關係

因為有了目標還不夠,那只是第一步,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但你往下的每一個行為,如果不能有一個有效的指導方針,你同樣會活得非常憋屈鬱悶,你還需要的是,明確自己與不同的人協作時的定位,以及界定好雙方的關係。

就如施展老師說的那樣,其實現代中國各方面從沒有實質上的變化,唯一變的是:因為我們有了共產主義的超大宇宙觀,我們學會了定位自己(樞紐作用),找到了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連接作用),因次成就了我們這幾十年飛速的經濟騰飛和當前國際地位。

國家如此,個人亦是如此。我們作為生物體的個人,其實在成年後在生物學角度上就沒有多大的變化(除了不斷衰老外),然而我們作為社會學的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扮演著多種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承擔了多種不同的責任,而大多數生活得不痛快,不舒服,很彆扭...很大的原因在於他一直用一種角色和視角在生活,或者他沒認識到自己承擔著不同的多個角色。

舉個栗子:你每天剛起床,你扮演的角色是父親、丈夫或是兒子,因為你面對的是你的家人,所以你要找到你自己的定位(父親、丈夫、兒子...),然後你就會知道你跟對方的關係(親密且有愛的家人),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溫柔、關懷、愛...),這樣的家庭才能和睦。而你踏出家門後,你的角色就會轉變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公民,你跟上班路上每個遇到的人,都是與你一樣擁有同樣權力義務的百姓,你也應當承擔起一個普通公民該有的責任(禮貌、互助、愛護公物...)。當你到達公司後,你的角色又要更換過來,你可能是一位老闆,一個團隊領導,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那麼你的定位,有可能是同事、下屬、上司,或是服務對象(客戶),那麼你需要承擔的責任當然也不同...

一個正常普通的人,每天都需要無數次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界定關係了,如果你錯誤地套用了定位和關係,又肆意讓期間自己不良的情緒和不成熟的做法顯露出來,那麼可想而知,你的工作生活必會有諸多的不順暢。試想一下,有多少人把脾氣、不良情緒、和惡毒的語言給了家人,卻把笑臉和奉承的語言給了陌生人。

最後,便是把這兩種能力每天打磨,不斷總結和完善,直到它們形成「肌肉記憶」,內化成為你大腦中的一個程序,等到那個時候,人生的逆襲道路才有可能真正開始。


推薦閱讀:

三圈理論與人生定位

TAG:目標 | 人生定位 | 定位人生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