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麗君的歌到遊戲:不論如何禁止,真正美好的事物終將留在人們的心中
4 人贊了文章
近來知乎總是給我推送這個問題,想來想去不能下筆回答
哪個瞬間讓你感覺中國遊戲產業真的完了?我可不認為中國的遊戲產業何時到完了的地步,在這裡一切都是方興未艾,一切都是朝日初升,還有那麼多機會可以挖掘的地方怎麼可能談及完了呢?
當然,話是這樣說,但是心中還是不免有所顧忌的,我的遊戲製作完成時間放在明年新年之前,Steam那時是否能夠順利在國內使用可以說直接關係到發售情況,也就直接關係到未來的飯碗。生活所迫,忽而樂觀,忽而沉鬱是最近的現實。
而在寫某個分支人物的支線劇情時,突然寫到了一些關於音樂的故事。
準確的說,是兩代音樂人的話題,分別是,鄧麗君和周杰倫。
而這個故事所展現的,屬於兩代人音樂的過去,
以史為鏡,也可能正是電子遊戲所面臨的未來。
其一、我和周杰倫的歌
我喜歡上周杰倫的歌,那應該是我的初中時代了,早期專輯時代的《葉惠美》、《范特西》依舊是現在我最熟悉和喜歡的周杰倫歌曲的出處。我現今是一個不太關注音樂的人,特別是流行音樂,如今去KTV大概也不會點上什麼時髦歌來唱了,想得到的十首里大概有八首都是周杰倫的。從《發如雪》到《東風破》,每首我唱得都跑調嚴重——現今很難想像,學生時代的我是多麼喜歡這個歌手。
我會把方文山的歌詞寫在一切方便而容易自己看見的地方。
像是課桌桌面、桌肚、還有教室牆壁,心情或好或壞的時候,都會哼幾句調子。
我第一次對於音像製品的正版購物,也是給了周杰倫,專輯是《依然范特西》,那時候它高高的在大賣場電子製品區的顯眼位置,旁邊有著大大的海報,裝幀精良。一再確定好價格的標籤沒錯後,才抱著忐忑而近乎朝聖的心態,叫來了店員,拿出了當時的一筆「巨款」才買下。
當然,愛好不是孤立的,連帶著班級里的一大群男生們都一起喜歡上了周杰倫的歌。我們會私下交流情報,在課間不斷不斷的討論幾個重複而不太有營養的問題,為此爭論不休。
當時對我們來說最好的消息,莫過於方文山的博客「文山·茶道流」更新了。
次好的,才是體育課可以照上,且可以踢球。
當時家長和老師對於這種愛好的態度,也大約處於旗幟鮮明的反對和無可奈何之間。
畢竟,他們印象里的周杰倫就是那個聲音不清楚,看起來有些叛逆的小夥子。
在特定的年紀,叛逆是不好的,自由作為叛逆相近的名詞也是不好的,這種又「無病呻吟」又「離經叛道」的愛好需要用金錢去支持的時候更是不好的,所以長輩多數反對。
而少數的,無可奈何的是當時的班主任——因為他是語文老師,眼見著小夥子們的古文鑒賞水平和寫作能力迅速提升,也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畢業後兩三年,再次回母校,老師換了一茬,物理老師的頭髮更少了,語文老師的頭髮變白了,牆壁上的歌詞還留著,再看,不知何時又多了「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是《青花瓷》上了春節聯歡晚會嗎?還是更早的某個時刻?普羅大眾,包括哪些會被早年天涯等地方種種謠言迷惑而攻擊他的人都開始接受起了周杰倫和他的歌。
如今的他,是一個真實且正能量的公眾人物了。深受我們的官媒寵愛,和如今總是被抨擊到一無是處的「電子海洛因」社會地位可謂雲泥之別。
這種轉變,其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件,在父輩的年代裡,也已經發生過一回了。
其二、父輩和鄧麗君的歌
昭和歌姬到底是哪幾位,各有各的說法,目前並沒有一個足夠權威的結論。不過各色人物總結的榜單上,多半會有鄧麗君的名字——不,說是昭和歌姬實在是太委屈鄧麗君了。她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國家的藩籬,而成為了一種東亞的文化現象。
就拿初代《Macross》舉例,熟悉昭和的人大概會把林明美當作是中森明菜和松田聖子的結合體。然而我父輩那個年代的人——別小看他們,也有在當時日本潮流影響下看過超時空要塞動畫的,甚至也有看過EVA的,在他們眼裡的林明美,滿眼望去都是鄧麗君的影子。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小時候,我不知道誰是鄧麗君,但是我只知道這個歌聲是我家音響中最多響起的音樂了。
父輩在放歌的時候,總會抱著一種極其莊嚴的姿勢去調試份幾層放置的,機器上的各種旋鈕、拉杆——現在回想起來,和我那時踮起腳尖望向專輯的神態,似乎又有一些重疊。
鄧麗君曾經到底有多火,無需用太多的文字去講述。但是鄧麗君的歌曾經面對的境遇,倒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既視感。
鄧麗君的歌,曾是海對岸的「靡靡之音」,是「敵台」用來腐化同志思想的「精神武器,是「黃色歌曲」,1982年為了針對鄧麗君歌曲受到的歡迎,《人民音樂》編輯部還特地發行了一部60頁的小冊子。名叫《怎樣鑒別黃色歌曲》,如今的PDF仍能在網上找到,洋洋洒洒許多字,十之七八的矛頭都對準了鄧麗君的歌。在後來出版的一些文書中,更是直接把鄧麗君本人指為了「敵特」。
在這種「政治待遇」下,父輩也承認「捂上棉被聽鄧麗君」絕不是誇張。
想想也就釋然了——至少,我們也不用在被窩裡用筆記本玩遊戲吧。要是電腦散熱不好,那得多熱啊。
但是打壓又如何呢,鄧麗君的磁帶依舊是當個年代的緊俏物件,我的母親學過唱過,我的父親聽過贊過。電影《芳華》中也體現了這一點。
說句政治不太正確的話,家裡某位現任某部門領導的親戚一生忠黨愛國——談及日本從不忘加上鬼子二字,私下談及國家也無不充滿熱忱。
然而唯獨談及鄧麗君時,他憤憤的說過: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哪有一首歌就能危害國家,影響民族精神的?要是幾首歌就能做到這個,那這個民族五千年的屹立也就太脆弱了。
是啊,幾首歌是做不到的,幾個遊戲也是做不到的。
再回頭看看,當年批評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是毒草的人物在哪兒呢?
周蔭昌,知名音樂評論家,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化工作系主任。
瞿維,歌劇《白毛女》的作者之一。
丁善德,曾創作大型器樂曲《長征交響曲》。
聽作品或者頭銜,他們應當也曾是中國樂壇的「實權派」了,而「爾曹身與名俱滅」的當代,又有誰還記得他們呢?一切一切,都好像在為周總理那句被引用爛了的名言寫上一個又一個註腳。
2015年 人民日報:鄧麗君留下的一切痕迹已成為文化資產
人過境遷,為了取材和更好了解那時候的人們,也輪到我來聽鄧麗君了,照理說都是些老歌罷,都是些如今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詞了罷。
但是看完一些視頻後,仍然也會為此眼眶一熱——跨越時代,跨越父輩,跨越鄧麗君和周杰倫的兩群粉絲,帶來的是同樣的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兩個視頻,我實在是建議大家也能看看,跨越時代的美麗,這份感動,實屬不可多得。
【高清】2013周杰倫摩天輪台北小巨蛋演唱會與鄧麗君合唱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日本綜藝節目利用AR全息復活鄧麗君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其三、未來和遊戲
第三部分,就文章結構來說,想想應該回到遊戲本身了,但是真要動筆寫,卻也沒什麼可寫的。
因為遊戲的未來,還在書寫當中,它是一個仍在進行中的故事。
就像是我父輩所喜歡過的「靡靡之音」一樣,我初高中之交所喜歡的「咬字不清」一樣,它的前途遠大,可謂方興未艾,它也仍在進步和完善當中,越來越多的好遊戲和新技術都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與之相比,是新華網也罷,是新華社也罷,哪怕再編上一本《怎樣鑒別電子海洛因》也罷,可能也實在算不得什麼。
它只不過是一種新事務和舊觀念的衝突,因為家長制的傳統而被放大的產物而已——它的結局,由此來看也是註定的,畢竟「孩子們」最終還是會成為家長。只是希望未來成為家長的人們,能夠比現在的「家長們」更加開明一些和睿智一些。希望在未來,面對未來孩子們所喜歡的某種興趣的時候,不妄加評判,去充分的理解和體驗之後再作評論。
遊戲的未來過於廣闊和宏大——這是一部由全球遊戲製作者們,消費者們還有遊戲媒體們一同書寫的歷史。
即使白紙黑字,言之鑿鑿寫的是「毒害青少年」「電子海洛因」。
以史為鏡,也大可不必消沉,有志於此者,
反倒是可以從字裡行間提振起「一萬年來誰著史」的豪情來。
因為說不定在若干年後的某一天,後來的人們也會對著遊戲當中的那些遊戲製作人們的形象和遊戲當中的某個經典角色而感懷不已。
畢竟,不論如何禁止,真正美好的事物終將留在人們的心中。
推薦閱讀:
※【音樂人吧吧 : 迷你女生 《真寶頂天湖風光 》】
※音樂胎教如何做才科學?
※胎教音樂的好處
※書香音樂世紀典藏系列全集「8CD」
※阿尼瑪: 原始靈魂音樂12首(純音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