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女博士跳樓自殺,到底是誰的錯?
13 人贊了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BiuBiu在英國(ID:BiuBiuApp)
生命究竟有多脆弱?或如薄一張紙,或輕於一句話...
前兩天,微博博主@還是一碗泡麵曝出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藝術家,對獨女要求特別嚴苛。女兒後來讀到了常春藤的博士,她去美國看女兒,不知道為什麼就指責起來了...
她女兒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她回了句:「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么?」
女兒一聽,翻身就跳下陽台,沒救回來...
其實,這個母親何嘗不是愛女兒愛到骨子裡的?
在外人面前,她恨不得把自己孩子誇上天,別提有多自豪;但在孩子面前,卻固執地連一句讚美之言也說不出口...
也許是性格原因,也許是觀念造成,但悲劇已經發生,如今不論這位母親說再多肯定鼓勵的話,她的女兒也終將不會醒來了。
一句話能多重呢?或能毀滅一段感情,或能殺死一條生命...
說來痛心,這個悲劇,在我們的不經意間,正在家家戶戶上演。
愛都藏在權威和面子下
在這條微博下,有近萬條留言,多半在控訴著父母的愛,而這些故事,和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同學身上,鄰居身上的沒什麼兩樣。
我感冒了,她就要在我發燒的時候一遍遍地說,你看,我說什麼來的,讓你xxx吧,不聽啊!
因為我是你媽,所以,我說你不對,你就不對,教訓你的時候你也不能頂嘴
我一個青梅竹馬,小學得了個獎狀開開心心回家被爸媽一頓打,因為名字有塗抹痕迹,他們覺得是他自己寫的,我去作證他們才相信,也沒有道歉……
中國的父母,很難說「我愛你」,更難說「對不起」!
傳統的觀念讓很多父母都難以同孩子平等相待,他們奉行著「打是親,罵是愛」;他們始終認為「老子管不了別人,還管不了你么?」
殊不知這一個「管」字,包含著多少人性的弱點!
控制欲、面子、自負、自卑...他們將自己沒有得到的加在孩子身上,卻用這種愛的方式親手毀了他的一生。
還記得前段時間很火的那位北大留學生么?
王猛(化名)從小成績數一數二,高考以本市理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大最好的專業就讀,目前是美國排名前50大學研究生的「別人家孩子」。
而他卻對父母滿懷怨恨,12年不曾回家過春節,6年前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年初寫萬子書控訴父母的「過度關愛」。
其中的控訴大都是這樣的:
班裡要搞文藝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他母親卻不容分說地讓他穿長褲,連他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請求也沒被准許。
於是,演出時只有王猛一個人沒有按照規定著裝,可想而知他的尷尬和班主任的不滿。
北大畢業後,王猛由於一直存在自卑等心理問題,很難應付周圍的環境,換了幾份工作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當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王猛選擇去一個心理學課題組學習,並在之後申請了美國的心理學研究生,他想用這種方式找出病根,治癒自己。
在美國,他向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求助。第一次諮詢時,他足足講述了6個多小時,
諮詢師說我幾乎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癥狀
但父母依舊不以為然。
即使最後,他寫出了萬言書被媒體大肆報道,此時的父母依舊覺得他在小題大做。
他們不懂,兒子為何會這樣計較,為何老是揪著過去不放。
在採訪中,他母親依然執迷不悟:
要說掌控,他17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34歲了,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照這樣說,反而是掌控不夠。
是啊,父母的權威,父母的面子,父母的掌控,都成為壓抑孩子天性和發展的稻草,而他們的惡言惡語,不過是那最後一根罷了。
愛不是單方面的給予,孩子也不是由人任意操縱的玩偶。
如果愛的方式不對,愛便成了恨的種子,便成了束縛自由的枷鎖,便成了壓迫奴役的工具!
如此,甚至不如讓他自由生長。
永遠不要讓自己的愛走錯了路,對任何一個你愛的人都是這樣。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責罵」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
好好說話,不僅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態度,也是對世界的尊重。況且,不好好說話,往往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還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北大博士,他的悲劇除了源於父母的掌控,更源於父母「否定成才」的錯誤觀念。
小學時,因為不會剝雞蛋,他遭到同學的取笑,後來傳到親戚耳里,又遭到了親戚的多次取笑。
在大院學校上高中時,王猛向父母反映自己調座位後,身邊環境變得糟糕時,也遭到了父親的打罵,「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
父母常常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個孩子,所有的嘲諷責罵都會成為他的底色,從此與之後的人生再分不開。
Biu君那天同兩個閨蜜聊天,其中一個女生回憶起自己上高中時,由於早戀被男方父母發現,事情鬧到了學校,男方母親還揚言是她勾引自己兒子。
無奈,校方把她的父親也叫到了學校。起初她以為父親看到自己鬧出如此丟人的事情無疑會劈頭蓋臉一頓罵,沒想到父親見到她只說了一句話:
「沒事兒,天塌了有爸爸扛著!」
而此時,另一位閨蜜滿眼羨慕,竟聽著聽著濕了眼眶。她說:
「我上大學離家前問我爸:如果我在外面受欺負了怎麼辦?』
我以為他也會像你的爸爸一樣說『別擔心,有爸爸在誰敢欺負你!』可到最後他想都沒想撂給我一句:『人家為什麼欺負你和不欺負別人?想想你自己的原因吧!』」
她說她從父親眼裡看到了受欺負的自己,無助,害怕,卻不敢回家。她和父親的關係一直不遠不近,而那個被爸爸疼愛的姑娘,提到回家就像回到了久違的溫柔鄉。
其實兩個爸爸都是愛自己的女兒的。指責只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變得更好的一種手段。
@小田姑娘:有的父母有一種奇怪的思維:我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的好下去。無知
這些父母真的很傻,他們不知道,冷言冷語,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女博士自殺事件出來以後,在譴責父母教育方式不對的同時,還有很多人在譴責自殺者心裡承受能力太弱!
一句話,一個生命沒了。究竟是這話太重,還是這命太輕?
當這命是說話人給的,當這話是命中最重要的人說的的時候,下這個結論便複雜了。
台灣插畫家幾米說過一句話:「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一點也不假。
孩子出生時如一張白紙,連基因,都是從父母那兒來的。她的成長,她的心裡承受能力,她的為人處世又有哪樣是父母能撇得清關係的呢?
正如網友@LING零蛋所言,
「對外界的不信任和罪意,很多時候是父母施加給孩子的。」
如果沒有成年累月的謾罵和否定,駱駝便不會日日負重,更不會出現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駱駝被稻草壓死,怎能怪最後一根稻草太重?怎能怪駱駝承受能力太弱?它身上載著的,是幾十年的期望恩怨,紛紛擾擾...
@深淵之海abyss:以前覺得這種被罵幾句就自殺的人太脆弱太經不起挫折太不懂事,還覺得自己內心比他們強大堅固有韌性,很有優越感。
現在覺得,只要是人,誰不怕痛不怕死,他們自殺時的感受可能比痛還痛,比死還絕望吧,我們作為局外人永遠都無法切身體會。
責罵和懲罰也許能在短時間內起到一定鞭策的效果,但若少了鼓勵和讚美,這鞭策便成了煉獄的折磨。
紀伯倫的《孩子》或許能讓你明白: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BiuBiu在英國(ID:BiuBiuApp)
關注明德立人留學知乎號,更多留學乾貨早知道!有什麼疑問都可以私信我們哦!
明德立人定期還會舉辦美國名校各專業海外學長在線講座,想聽哪個專業,歡迎私信留言。
推薦閱讀:
美國各州學生犯罪率,選校前一定要得看
申請藤校,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新!2019世界大學排名出爐(附名單)
全美期末考最難大學,敢來挑戰嗎?
成功申請南哈佛可口可樂大學的秘訣
留學路上,不要讓任何人打亂你的腳步
推薦閱讀:
※美國留學,選擇EECS方向如何選擇學位,Ph.D?MS?ME
※聚焦「寶寶留學生」:英國的幼兒教育都學什麼
※荷語寶典 | 物主代詞究竟難不難?
※新排名!拼學術澳洲八大真強,但其他學校也不帶怕的
※食品專業留學(1)--My UK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