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們,成就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顏值巔峰!
5 人贊了文章
已逝去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銀幕上光彩奪目的女演員們,像一座停了擺的鐘,讓人常湧起地老天荒的感慨。如果說,整個九十年代,是一張發黃了的電影海報,那麼,她們的美,就像是一個個輕輕落下的杏色唇印,那種遐思無限的紅,讓人心曠神怡,而又感慨萬千。
王祖賢
提到王祖賢,不得不提的就是她最為人所熟知的角色——小倩,雲髻峨峨,秋水善睞,舉動處如送如迎,淺笑時顛倒眾生。
9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圈,最熱衷的題材就是鬼片,很多電影中都能看到她凄迷的女鬼扮相,而《聊齋志異》本就不完全是一部 「恐怖」小說,更是借鬼怪之說,來傳達傳統中國讀書人與天地、自然共生的一種狀態。
不管是善良的女鬼小倩,還是各種由動物、花草幻化成的神鬼,都精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願伴在不得志的書生身邊,而王祖賢身上,除了神秘嫵媚,恰恰也獨多了一絲內斂的書卷氣,從而成就了她在華語電影中最經典的女鬼形象。
王祖賢聰慧早熟,18歲就離開台灣赴香港打拚,初期的銀幕形象多是開朗活潑、清新可人的學生扮相,雖天然質樸,但名氣不大,真正讓她被人記住的影片,就是1987年與張國榮合作的《倩女幽魂》,王祖賢飾演多情善良卻受制於樹妖姥姥的女鬼聶小倩,專門色誘留宿寺院中的年輕書生,以吸其精血供姥姥修鍊之用,在遇到憨厚清秀的書生寧采臣後,被他的善良和真誠打動,上演了一段驚心動魄的人鬼情。
《倩女幽魂》無論是在拍攝技巧、編劇水平,還是演員的表演上,都幾乎可以代表當時香港電影的最高水平,其中的電影插曲《黎明不要來》和主題曲《倩女幽魂》更是成為了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當年僅僅只有20歲的「小倩」王祖賢也憑此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紅遍亞洲。
《倩女幽魂》之後,王祖賢進入了事業的全盛時期,不但大膽出演了《潘金蓮之前世今生》(1989)、《阿嬰》(1990)等現代文藝片,也同時維持著其女鬼形象的電影產量:《畫中仙》(1988)里幽怨動人的莫愁,《靈狐》(1991)中嫵媚動人的妖狐。
1993-1994年是香港電影的「大年」,《城市獵人》(1993)、《青蛇》 (1993)、《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1993)、《東邪西毒》(1994),王祖賢憑藉這一部部質量上乘的電影,成功跳脫出「女鬼」的固有形象。
尤其在影片《青蛇》中,相對於張曼玉所飾演的放浪形骸的 「小青」,王祖賢對白素貞嫵媚而又不失分寸感的拿捏,到最後為濟蒼生而犧牲自己,直至修成正果,不禁感嘆,銀幕上的王祖賢是真的成熟了。
可《青蛇》之後,王祖賢的電影產量卻急劇下降,直到2001年的《遊園驚夢》發布會上,突然宣布退出影壇,拍完2002年的《美麗上海》,便徹底淡出了公眾的視線。
也許是因為重情重義的她無法再忍受接二連三的情感波折,也許是厭倦了在娛樂圈裡自處的小心翼翼,身心疲憊的王祖賢選擇卸下重負,遠赴加拿大,潛心學佛,徹底告別了這個給她帶來無限榮光、也讓她心碎的地方。
也許,與同時代的張曼玉、劉嘉玲相比,王祖賢缺少一個有分量的電影獎項來印證她的光影歲月,但她所塑造的銀幕女鬼形象,已然成為一個無法超越的經典、一個時代的影像符號。
至於之後,就如她自己所說:「有一個美麗的如果,不如一個自在如風的現在。
李嘉欣
亦舒在《印度墨》中對一個角色有這樣的一段描寫:「常常聽見有人形容眼睛像寒星,裕進一隻以為是陳腔濫調 ,星也就罷了,也許人家的雙目的確明亮,但怎麼會寒冷呢?可是,經過今晚,他完全明白了。那女孩有好看的鵝蛋臉,皮膚白皙,一雙天然細長眉像畫出來的一般,她的眼神冷冷,可是亮得連在角落的陳裕進都能看到。」這大概就是對李嘉欣相貌最貼切的描述了吧。
和大部分因為長得太美而被貼上「花瓶」標籤的女演員一樣,李嘉欣剛開始的表演並不被人看好,在她早年的電影里,只能演一些站在男性英雄身邊陪笑的小角色。回想她第一次在銀幕上散發出無可抵擋的魅力,大概就是程小東導演在1993年拍攝的影片《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中的小師妹岳靈珊了。
影片在當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到如今也是無可指摘的經典香港電影,影片中最搶眼的無疑是英氣十足的東方不敗林青霞,但李嘉欣清純、靈動的表演,從頭到尾著一身土布的造型,也難以抵擋住她在銀幕上發光。
隨後的《鹿鼎記2:神龍教》(1992)、《方世玉》(1993)中,她落落大方、大家閨秀式的溫婉表演,讓觀眾漸漸接受了一個作為「演員」而不是「明星」的她。
1995年李嘉欣有機會出演了王家衛導演的《墮落天使》,在王家衛的作品中,本片是運用近景鏡頭最多的一部。通常來說,鏡頭離演員越近,觀眾便愈接近角色的內心世界。而在杜可風誇張變形的超廣角鏡頭下,片中人物的臉或身體經常會佔據銀幕的多半空間,用這種極致的方式拍出了人物陌生疏離的感覺。
李嘉欣冷感的面容,配合著片中慘綠的光線,將都市的浮華與寂寞演繹的淋漓盡致,其塑造的形象至今仍讓影迷們讚不絕口。
鼎盛時期的香港電影圈從來不乏美女,而李嘉欣不光擁有一張讓無數人妒忌的完美臉龐,還格外努力和勤奮。1998年她和另一位電影大師侯孝賢合作了影片《海上花》,侯孝賢不愛用明星,更不待見「花瓶」,在見到李嘉欣之前一直認為她只是又一個天生麗質、不懂得表演的美女,誰知在片場,李嘉欣的努力讓侯道都為之驚嘆,而她對表演細膩的把握和不斷磨礪自己的態度,都讓侯孝賢之後對其讚賞有加,該片後入圍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也在金馬獎奪得最佳影片的殊榮,李嘉欣的精湛表演功不可沒,也徹底擺脫了「花瓶」的標籤。
李嘉欣的美,最適合出現在燈火闌珊那一刻,她驚艷的臉,硬生生的將美麗定格。當人們再次回想起香港電影最璀璨的星光,或顰,或笑,或嗔,整個九十年代的浮光掠影,都因為有她的容顏而顯得格外豐盛。
關之琳
細數香港電影的美人榜,關之琳三個字一定在榜單上,都說香港人只承認兩位大美人,那就是李嘉欣和關之琳。相比前者的張揚嬌艷,關之琳則更加婉約柔媚。
一雙淡黃色的盈盈眼波,如一泓秋水,就連見慣美人的黃霑都說:「這位活色生香的大美人眼睛會放電,她瞟一眼過來,十個男人有十一個會糊裡糊塗自作多情起來。」這樣的相貌,才真正是上帝的傑作。
關之琳出生在一個電影世家,其父親是影帝關山,而母親則是貴為邵氏花旦的張冰茜,她的長相也大多復刻了兩位明星父母。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本該衣食無憂,享盡星二代的榮光,但父母關係並不好,兩人離婚後,家道中落,18歲的關之琳只得放棄讀書,入行拍戲賺取自己的生活費。
迫於生計壓力的工作並不能讓她在其中感到快樂,在早期的《A計劃續集》(1987)、《整蠱專家》(1991)等電影中,擁有嬌好面容的她輕鬆就能獲得女一號的角色,卻不想為之付出任何努力,心甘情願的成為了各路導演的「御用花瓶」。
拍攝於1991年的《黃飛鴻》,她扮演的十三姨一出場就艷驚四座,只有她才能擔得住那個讓黃飛鴻也難以從她臉上移開視線的女人,她幾乎不加任何修飾的表演,配合這張驚為天人的面容,讓「十三姨」這個角色成了她的標誌,她說在東南亞,大家只知道她是十三姨,而不知道她名叫關之琳。
其後的《花田喜事》(1993)、《新仙鶴神針》(1993),在那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電影、電視劇為美貌女孩準備的花瓶角色和套路戲實在太多了,不需要突破,名利就唾手可得。而突破反而可能會帶來風險和失敗。於是,關之琳也從不嘗試什麼突破性的角色,因為沒有這個必要。「十三姨不需要有突破,美就可以了。」
2000年以後,關之琳北上,參演了多部大陸電影,《大腕》(2001)、《做頭》(2004),已經40多歲的她,無意間在表演中也將自己的坎坷人生添加了進去:婚姻不幸、美人遲暮,這些過往的經歷都讓她在表演中就算本色出演,也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和好評。
莎士比亞說:「時間會刺破青春的華麗精緻,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麼都逃不過他橫掃的鐮刀。」美麗的關之琳未必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未必不想打破花瓶的枷鎖,未必不想脫離男人戲裡站一站、笑一笑就領盒飯的單薄角色。但無可抵擋的命運和性格,成就了她千瘡百孔的人生,我們只能在銀幕上,懷念她盡態極妍的面容和青春。
黎姿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這樣描寫趙敏:「面瑩如玉,眼澄似水,笑意盈盈,不單艷麗不可方物,還自有一番說不盡的嬌媚可愛,時而又顯出一派純潔妍麗。嬌羞時,玉容上暈紅流霞、麗色生春,登現喜色,有如鮮花初綻、婉麗非凡。時而艷麗不可方物,時而端嚴之至,令人不敢逼視。」而這段形容,用在描述黎姿的樣貌上來說,格外的合適。
黎姿塑造了太多讓人無法忘懷的角色,《金枝欲孽》中的玉瑩,撇去戲中的心機暗算,一個女人,如此獨立執著,艷光之下,活的如此艱難卻又堅強,如果看到這一點,真的會一時分不清這是玉瑩還是黎姿。
甚少有人知道黎姿是中國電影的先驅之一——黎民偉的孫女,在一次TVB的頒獎禮上,黎姿動情的說道「我辛苦了18年,終於有點成果,我終於沒丟我爸爸媽媽的臉,可以為我的家族揚眉吐氣。「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黎姿這樣的大家閨秀,在百花爭艷的TVB,黎姿像一股清泉,美艷而又落落大方、不是質樸。也只有這樣心思單純的女子,才能塑造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中讓人為之動容的角色「小結巴」。
黎姿的美,不僅僅是因為其外在的皮囊,當她如此優秀和美麗,卻從不為之所累,眼裡只有愛而沒有慾望,這樣女強人般的堅韌和強大,她身上所煥發出來的光彩,才更加迷人奪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