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成了汽車文化的窪地?
來自專欄星車54 人贊了文章
每個有成熟汽車市場的國家都有著豐富的汽車文化,例如日本有JDM、VIP、HellaFlush等(評論區朋友指出JDM源於北美,筆者無從查證故堅持原有觀點),美國有Custom、DUB等改裝風格;歐洲則擁有非常深厚的老車文化和汽車收藏文化,20年車齡的汽車在歐洲甚至都稱不上老車。那為什麼中國還未形成自己的汽車文化?
截止2017年,中國已經連續8年保持新車銷量世界第一,家庭汽車普及率在不斷上升,但汽車在大多數中國人民的生活仍然只充當著工具的角色。中國並不缺乏汽車愛好者,無論是改裝車還是老車收藏,都有為數不少的擁躉者,在我國3.10億(公安部數據,截止2017年底)的汽車保有量面前這部分汽車愛好者就顯得十分渺小。另外,汽車愛好者中有很大的比例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真正將其付諸實踐的「玩車人」比例並不高,是什麼鉗制了汽車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又是什麼導致我們周遭出現了很多「汽配城」風格改裝案例?
法外之地生狂徒,改裝車堵不如疏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政策的限制。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法規在汽車改裝方面存在著空白,導致各地間標準差距很大,基本原則是修車換件要以原廠為標準。由於缺少具體法規,導致當下的改裝車都處於地下無監管狀態,故此產生了很多的「汽配城」改裝風格和過度改裝,改裝車引發的道路安全事故也多半是由這部分群體造成的,可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實際上,適度的改裝可以提升車輛安全性,原產配件例如更寬的輪胎可以增加車輛的抓地力降低車輛失控的可能性,高性能的剎車系統可以有縮短低剎車距離,更高性能的避震器可以提升車輛動態穩定性等。所以,不能簡單的將汽車改裝和不安全劃等號,和危險駕駛劃等號,在法律上簡單的一禁了之。汽車改裝現在處在有禁不止的狀態,比起加大稽查力度來說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給人民一個適度汽車改裝空間才是良策。
對汽車的愛和對個性、性能的追求是驅動改裝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成熟的汽車市場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改裝風格,中國作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目前還沒有發展出成體系的改裝風格,現今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汽車文化發展的初級階段。
廉頗未老,持節雲中待馮唐
經典老車也是汽車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法律規定,6座及6座以下乘用車首次上牌後6年內不用上線檢測,7-15年需每年上線檢測,15年以上則需每半年檢測一次,車齡15年以上在中國就被認定為老車。在歐洲以德國為例,其車輛檢測內容同樣分為安全和環保,車輛檢測點大都是由私人經營,由於存在市場競爭,不會有故意刁難車主的事情發生,德國法律規定首次上牌後4年內免檢,之後每兩年檢測一次,另外歐洲為車齡30年以上的汽車準備了最後一位為「H」的經典老車專用車牌,與普通汽車同樣兩年檢測一次,沒有刻意刁難。
上圖為沃爾沃P1800,產於上世紀60年,曾經創下累計行駛400萬公里的累積里程紀錄,至今普遍超過50年車齡,但仍然活躍在歐洲大街小巷。在中國有50年車齡還能在路上馳騁的可能也就只有DF3了,50年車齡的汽車除了進博物館的,其他已經回到鍊鋼廠不止一次了。對於現代汽車來說,15年的使用壽命還稱不上老車,但國內通過排放標準限制了汽車落戶,有的城市還劃定了禁行區域。雖然法國也出台了類似的老車禁行規定,但此項規定卻不包含30年車齡以上並且獲得經典老車牌照的汽車,同時還為受禁行規定影響的車主提供了Autolib(市內時租車)年費半價、免費公交年卡和400歐元的現金補助。
我們國家是否也能制定相應的政策,向一定年限以上車況好的老車發放經典車牌照,懸掛經典車牌照的老車不受一年兩檢和排放標準限制。畢竟,汽車文化是需要傳承和積澱的,馬路上的確需要有一部分經典老車來承載汽車發展的歷史和一代人的回憶。
循循善誘,汽車文化仍需時間積澱
文化的形成需要開放包容的環境和時間的積澱。汽車進入中國家庭的時間也不過短短20多年,截止2017年底,我國新車銷量已經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車保有量佔全球20%,新車銷量佔30%。但是,目前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僅有140台,相比美國曾在2006年創下千人汽車保有量800台的紀錄,中國仍然屬於較年輕的汽車消費市場。
一方面汽車進入人民日常生活的時間不長,另一方面人均汽車保有量水平較低,兩方面因素造成了人民與汽車的融合度還不高,沒有發展出成體系的汽車文化。國家只需在政策方面給予適當的引導,留出一定的空間給汽車改裝和汽車收藏,有了政策作為基礎,加上民間熱情發展出汽車文化指日可待。
結
汽車文化的發展單單依靠民間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必須為汽車文化的發展提提供政策基礎,用政策將民間熱情向正確的方向引導。在給予人民愛車玩車的權利的同時,避免改裝車在法外之地野蠻生長,從而危害道路上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只有國家和民眾一起努力,才能形成中國自己獨特的汽車文化。
文中觀點若有誤,請大家批評指正!
粵A藍牌桑旅車主為大家車言論-袁啟聰,圖片來源於袁老師微博,其餘圖片來源於Bing。
推薦閱讀:
※【JMedia】拆車秀不會告訴你的汽車總裝工藝
※日本大力開發應用氫能源 氫燃料汽車脫穎而出
※破局——新能源汽車助力物流行業
※從產能地獄爬出來之後,特斯拉已經進化成一個新物種
※浙江千驊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