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腦的思考過程,幫助孩子輕鬆學習(一)
4 人贊了文章
1
讓我們來看一下大腦的一個簡單的思考模型:
外部環境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能看到的事物能聽到的聲音以及遇到的具體問題。
工作記憶是大腦組成的一部分,它保存由外部環境和長期記憶指向大腦的意識。
長期記憶也是大腦的一部分,它是你關於世界的認知性知識,可以是抽象的(如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也可以是具體的(如熊貓是黑白色的)。這些知識儲存在你的大腦中,你不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處於沉睡狀態,而當你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蘇醒過來出現在你的工作記憶區。
思考就是將外部環境和長期記憶里的信息在工作記憶里組合、加工。
2
當我們接觸到一個問題時,首先要看外部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可以利用的材料,也就是問題的已知條件。
如果問題是你曾經處理過的,你會從長期記憶中調出來,把答案放到工作記憶中。如果問題跟你處理過的相似,你也會把長期記憶中的可利用知識調入工作記憶中加以利用。如果問題你從來沒見到過,你就需要把很多新知識裝進工作記憶來重新組合。
大量新知識的充斥就會減少工作記憶區的空間,而工作記憶的空間一旦擁擠,思考就會變得費時、費力。
思考難度的增加就會讓大腦迴避思考。
3
從外部環境、長期記憶再到工作記憶是一個很快速的過程,常常讓我們忽略它的步驟。
讓我們找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放慢這一過程:
一班有24人,二班的人數是一班的2倍,兩個班一共多少人?
外部環境:一班24人,二班人數是一班的2倍,兩個班人數之和是多少?
長期記憶:倍數的知識,求和的知識,以及求解的先後順序或是過程。
工作記憶:24X2=48 24+48=72
這一過程是這樣的:外部環境給出的問題讓大腦知道了這道題的已知和未知條件,這些已知和未知條件首先登錄了工作記憶區,而長期記憶里沉睡的關於倍數和求和的知識以及計算的過程迅速蘇醒過來進入工作記憶區,這時工作記憶區通過長期記憶提供的知識重新組合外部環境提供的已知和未知條件計算出結果,問題得到解決,思考過程結束。
4
從上面的例題我們看到了思考的過程,思考的成功取決於四個方面:
環境中的信息、長期記憶中的知識、長期記憶中的步驟、工作記憶的空間大小。
如果決定思考成功於否的這四個方面任何一方有所改變或是不盡完美都會影響到思考的過程,都會讓思考變得異常困難。
而如果想讓思考變得簡單順暢,就要不斷強化這四個方面的能力,讓每一個方面都達到它應該達到的水平,在遇到問題時,這四個方面能通力合作。
5
知道了思考的過程,我們就可以找到孩子「笨」的原因出在哪個環節,對症下藥就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學習的孩子就會愛上學習。
推薦閱讀:
※孩子的未來不可或缺的是離不開爸爸這5個方面的教育
※關於默默背單詞的幾點體會UID:3022440
※以自然為師,與萬物為友,讓啟蒙教育重回中國
※幼兒園設計--多功能廳的延展
※【佳片有約】duang!周末了,來點教育電影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