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運營工作效率的幾個小方法
大家是否都有這樣的感覺,工作了一天,從早上打卡,坐到工位上起,到晚上加班到七八點,下班離開公司,幾乎沒有閑下來過,等回過頭來回顧當天做的事情,又覺得似乎什麼都沒做,這是什麼情況?尤其是在做周總結的時候,總結本周都做了什麼,更是一頭霧水,好像沒做什麼,但的確又是忙的不可開交,這就奇怪了。
也不用太奇怪,很多運營都是這樣的,所以你問他們,做運營是幹嘛的?他們也回答不上來,一般都自嘲自己是打雜的,事情多而雜,忙而亂,就會產生整天在瞎忙,不知道忙什麼的錯覺。
如何去除這個錯覺呢?其實也是有方法的,這篇文章我把大家最常有的幾個誤區拎出來,深入淺出的分析下,大家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優化的。
一、工作時長不等於有效產出
二、工作不是按照先來後到安排的
三、記在紙上比記在腦中更有效率
四、十分鐘制定計劃價值大於一個小時執行
一、工作時長不等於有效產出
做互聯網行業的同學對有效產出,這個詞應該在熟悉不過了,為啥有的人乾的不多,拿的卻比別人多,答案就是別人的有效產出多。在績效考核嚴格的公司,加班加點工作從來不作為考核的重點,考核的時候,只看做了哪些事情,解決了哪些問題,帶來了哪些效果,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權重就很低了。
創造性的工作考核的是單位時間的產出。創造性的工作指的是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來解決已有的問題,比如現在大家都面臨的獲客成本高的問題,IOS一個網遊獲客成本去到100元了,如果能在一兩個月能想出,將獲客成本降低到50元一個的方法,即使每天上班八個小時,老闆也不會說什麼的。
大家所在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問題,差的想做好,好的想更好。即使大如阿里這樣的公司,也是如此。創造性工作要求我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這個能力對比,時間就不是問題了。我們公司有個產品通過廣告變現,一個CPM3塊錢,跑了半年時間價格始終上不去,後來招了個新人,準點上班,準時下班,但是用了一個月時間把CPM從3塊提到了8塊,季度獎自然拿的比那些加班加點,但是沒啥產出的人多咯。
執行性的工作考核的是工作完成所用的時間。互聯網公司還要一塊工作是執行,比如應用市場的上架、軟文的發布、活動方案的編寫等等,這些工作的門檻很低,誰都可以做,純執行性的工作。就像程序員都不想做接SDK的工作一樣,工作單一、耗時長又不會有什麼成長。這樣的工作,拼的就是時間了。別人用一天時間,把軟文發布到幾百個論壇、貼吧、媒體的工作,你用時半天,那你的價值就比別人大。
產出第一,時間第二。執行性的工作適用於剛剛做運營的同學,稍微久點的運營,身上的責任都是如何解決問題。這個時候,結果就比工作時間重要的多。拿商務來舉例,商務考核的是業績,有的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不管你付出了多少時間,沒有業績一樣的走人。到運營這裡,也是一樣的,在我們運營眼裡,要緊盯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我目前的公司,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客戶獲取成本高、產品的利潤率低、部門間的配合流程不順暢等等,都是需要我去想辦法來解決的。
二、工作不是按照先來後來安排的
這個結論來源於三年前做遊戲時的一段對話,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我做的是遊戲運營,我們是分渠道運營,也就是這個渠道的所有環節都是我自己來做,上線、引流、活動、數據分析、商務配合、技術支撐等等。
做的事情超級多,對接好幾個部門,就會有很多的需求。技術來的需求、設計來的需求、商務來的需求都匯總到我這邊,領導看我很忙,隨口問了句:你是怎麼安排這些需求的?我:誰先來的就做誰的。領導:那重要的需求,晚來了,怎麼辦?我拖著下巴就陷入了深思,加上那稀疏的鬍渣子,特別有沉思者的范兒。
工作要先分級,後安排。工作要怎麼分級呢,可以分成這四大塊,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是不是有點繞口令的感覺,熟悉了你就覺得分級很有價值了。
舉個例子,我們運營每天都要看數據,每天看數據這個工作屬於哪種呢?重要不緊急的,即使晚點看也不會有大的問題;看數據的時候,後台突然掛了,修復後台這個工作屬於哪種呢?不重要緊急的,只要是遇到伺服器掛了,都是緊急問題;用戶在遊戲內充值,發現充值不了,運營一測試,發現充值出BUG了,這個就是重要緊急的問題了;在講一個不重要不緊急的例子,比如周報、月報。
工作分級後安排的好處。把手頭上的事情分級後,按照緊急的優先、重要的優先來排,就會有種工作特別順暢的感覺,那種可以將工作玩轉與掌上的感覺還是很美妙的,是運營來支配工作,切莫變成被工作支配的運營,那樣就很慘了。如果遇到領導來詢問工作進展時,也更能從容的彙報自己的工作,在我們過來人眼裡,一聽就知道哪些工作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大家彙報的時候,按照優先順序彙報,條例清晰,在職場上也會加分的。
三、記在紙上比記在腦中更有效率
很早之前做運營的時候,只有寫周報和寫月報的習慣,為什麼要寫呢?被老闆逼的,不寫不行,然後就開始應付了事,相信大家也都差不多。後來,釘釘出來了,又增加了一項規定寫日報,這不是平白的增加工作量嗎?起初的時候都是這樣想的,不過既然是要求,那還是要寫的。後來寫了一個多月,在月報總結的時候,翻看日報,驚覺到,之前竟然做了那麼多事情,還好記下來了,不然真的就忘記了。
智商不夠紙上來湊。大家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多,沒有極為聰明,也沒有極為愚笨的,在回憶昨天做的工作時,很難做到,事無巨細的全都想起來。運營又是一個需要持續跟進的崗位,我們做的事情,多是一環扣一環的,比如今天出個文案,給到設計,設計製作後,給過來驗收,驗收完畢後,上傳到APP。稍微哪個環節,卡住了,要是沒有記錄,就容易跟丟,結果可是十分的慘烈的。
在公司開會,詢問進度的時,以為聽到,還沒有完成是很尷尬的嗎?還有更尷尬的是:我忘記了(這裡應該插個笑哭的表情),這樣的例子,我也遇到過好多次,問底下的人,進度的時候,哎呀,馬上去做。當時的心情就是,莫生氣莫生氣。有了這個日報的形式,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了,很像一些人習慣寫的便簽。
四、十分鐘制定計劃價值大於一個小時執行
磨刀不誤砍柴工,每天上班進入工作狀態前,先花十分鐘制定下當天的計劃,在下班時,回顧下計劃的完成程度,做到日結,當天的工作效率會大增,久而久之,自己在工作效率方面會有個整體的提升。為什麼是日結呢?因為周結和月結太遠了,就比如周一立的flag,到周末就全忘了。
工作時間越短制定計劃的時間越短。這裡說的十分鐘,針對的是當天的工作計劃,若是月的計劃,至少要花去半天時間,像國家的五年計劃,那制定起來,就更耗時間了。一天的工作內容,掰著指頭也能數的過來,我之前最忙的時候,同時跟進的事情也不會超過十件。而且還要看公司的組織架構,對運營的工作安排。如果是負責一個模塊,比如用戶,事情的項目相對會少很多,在同件事情上的時間會消耗很多,像社群維護,就比較耗時間。
邏輯思維從十分鐘計劃開始。養成一個十分鐘制定計劃的習慣,也是培養邏輯思維的一種方式,做事的邏輯思維裡面,有個計劃、執行和反饋的流程。每天一個小循環,久而久之,在面對大的項目時,會自然而然的應用進去,要知道,做事的思路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事情的大小,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同。大到幾百人的項目,小到幾個人的項目,都離不開原型、設計、技術和運營。
綜上
提升運營工作效率的方式不局限於上面提到的幾種,還有打卡、討論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質來選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在職場中,見的人多了,發現那個詞說的的確很有道理:因材施教,在工作中,也要因人選方法,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
老虎,微信公眾號:老虎講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註運營一百年,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數據、用戶、推廣,信手拈來,將APP運營玩轉於手掌中。
推薦閱讀:
※番茄工作法簡介
※GTD時間管理: 核心、步驟、要點與實踐
※載荷譜(五):失效率介紹
※總被瑣事淹沒?GTD工作法拯救你
※肺癌ALK靶點勞拉替尼有效率90%!Brigatinib(AP26113)也有望替借克唑替尼成為新一代!